落差

落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於貝爾·達彌施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導讀:為瞭建立一種新的圖像接受美學 / i
前言:關於攝影圖像現象學的五點想法 / 001

1. 不可處理 / 011
2. 紀念本雅明《攝影小史》齣版五十周年 / 024
3. 從攝影齣發 / 031

4. 立體感及其魔力 / 047
5. 最後期限 / 059
6. 音樂會:邁剋爾•斯諾作為藝術傢的肖像 / 084

7. 固定的活力 / 107
8. 古堡探幽 / 117
9. 纏繞的綫 / 153

10. 冒著失去視覺的危險:電影與繪畫 / 171
11. 刺破銀幕 / 203
12. 緊迫感:研究提案 / 232
13. 節奏—影像 / 245
附 注 / 261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於貝爾·達彌施是法國藝術史學傢和哲學傢,同時,他也無可爭議地是這個時代最為重要的作傢之一,他思辨性的分析和理論學說,構成瞭法國當代思想真正的錨定點。他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嚮攝影這一機械的媒介提齣質疑,包括攝影在電影領域內的延伸。他以謙遜的態度,通過藉鑒而來或直截瞭當的手段,不懈地澆灌著這一永遠需要開拓的研究領域。

這部以《落差》為題的“攝影”隨筆集,旨在分析在攝影和電影闖入藝術實踐領域之後所産生的“層差”,並揭示由其造成的批評話語的斷裂。本書受到瞭德勒茲,特彆是本雅明的影響,它將達彌施在不同時間段的文字集成一冊,使讀者得以看到一種攝影思想的全貌。從作為序言的《關於攝影現象學的五點想法》(1963)到二十一世紀初的隨筆,本書呈現齣一些相同的思考,相同的疑問,並圍繞一個中心問題展開,即:無法為攝影撰寫曆史。而這本身,就證明這一問題是多麼的恒常,多麼的“構成問題”。在收錄於本書的《紀念瓦爾特·本雅明〈攝影小史〉齣版五十周年》(1981)一文中,達彌施寫道——

“攝影不去改變曆史,而是固執地動搖曆史這一概念。假如有一樣東西必須作為一種‘攝影小史’存在,那麼,它的齣發點不應該是一個源頭的敘述,而是強製的重復,是它構成瞭攝影行為最為恒常的動力。無意識,正如人們所知,或者以為知道的,是沒有曆史的;但它在曆史中還是起作用,而且對曆史産生作用,使之動蕩。攝影對記憶也有同樣的作用。”

用戶評價

評分

##大傢是因為被繞得迷迷糊糊纔不敢打低分以證明自己智商不錯的麼?

評分

##沒啥新東西

評分

##@2020-12-27 08:41:14

評分

##就感覺曆史進步快到我們也會“落伍”,但想要理解其中的美學

評分

##感覺還是差異,斷裂,距離,動力之類,寫的拉拉雜雜的。還是利奧塔讀起來更有感覺

評分

##就感覺曆史進步快到我們也會“落伍”,但想要理解其中的美學

評分

##我承認我讀不太懂。達米施的文章單獨拉齣來都不知所雲,但閤起來的大緻意思是明確的:攝影作為“一個莽撞的闖入者”,在藝術實踐場域中突然造成瞭某種“落差”(德勒茲式的“層差”?),使得原先不成問題的曆史結構整個拓撲化瞭:攝影與諸種藝術實踐均不處於同一層麵上,這樣一種差異性意味著某種高低起伏的“坡度”和縱橫交錯的“動能”。之所以說“不存在攝影的曆史這迴事”,是因為攝影改變瞭一般的曆史觀念本身——除非我們用“曆史”一詞指代一種錯時的、斷裂的、自我差異的曆史,一種不可能書寫的曆史。就此而言,說攝影無曆史,跟丹托說藝術終結一樣,不過是用聳人聽聞的修辭講瞭些中規中矩的道理。個人認為,“落差”的說法沒有那麼富有穿透力,算不上一個非常有用的概念。

評分

##不如那本《雲的理論》

評分

##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