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包邮历代名家书法珍品 邓石如 清 隶书四条屏少学琴篆书千字文弟子职六条屏篆书心经 大家名家字帖

正版包邮历代名家书法珍品 邓石如 清 隶书四条屏少学琴篆书千字文弟子职六条屏篆书心经 大家名家字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邓石如 著,许裕长主编 编
图书标签:
  • 书法
  • 字帖
  • 邓石如
  • 隶书
  • 篆书
  • 清代
  • 名家
  • 书法临摹
  • 千字文
  • 心经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兴盛金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72204
商品编码:26932636489
包装:平装
开本:8
出版时间:2017-12-31
页数:101页
套装数量: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书名:历代名家书法珍品 邓石如
作者:许裕长主编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月出版
册数开本:全一册 8开本
页数:101页
ISBN9787534872204

定价49元















《中国书法艺术鉴赏:清代名家邓石如隶书与篆书精选》 本书精选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传世之作,深入浅出地解析其隶书和篆书的艺术魅力与创作精髓。邓石如,作为清代碑学复兴的先驱,其书法以雄浑古朴、变化多姿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重点呈现其隶书四条屏与篆书作品,包括《少学琴篆书千字文》、《弟子职六条屏》及《篆书心经》等经典篇章,并辅以详实的鉴赏性文字,带领读者领略一代大家的书法风采。 一、 邓石如的艺术地位与书法风格 邓石如(1743-1805),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他一生致力于复兴汉碑,将篆刻艺术的刀法、章法融入书法创作,开创了“邓派”书法。其书法以篆、隶为最,兼擅行、楷。他一扫清代初期馆阁体的柔媚之气,以雄强、浑厚的笔力,古朴、自然的结体,在当时书坛独树一帜。 隶书的创新与突破: 邓石如的隶书,深受汉碑影响,却又超越汉碑。他吸收了《曹全碑》的秀丽,又借鉴了《张迁碑》的雄强,更融入了其篆书的笔意。其隶书用笔多变,或圆转流畅,或方折劲健,点画饱满,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充满了汉魏的古朴之气,又带有时代的新意。本书收录的隶书四条屏,便是其隶书风格的集中体现,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展现了其驾驭大篇幅作品的实力。 篆书的古法与新韵: 邓石如的篆书,更是其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小篆为基础,融合金文、石鼓文等多种元素,将篆书的线条化、装饰性发挥到极致。其篆书用笔粗细变化丰富,起收笔藏露有致,结构严谨却不失洒脱,给人以古拙、典雅、端庄之感。无论是《少学琴篆书千字文》的篇幅浩瀚,还是《弟子职六条屏》的严谨布局,抑或是《篆书心经》的哲理蕴含,都展现了他深厚的篆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千字文》的通篇连贯,笔画间的呼应与牵带,体现了他对长篇创作的娴熟掌控。《弟子职》则以其规整的章法和劲健的笔力,传递出古朴的道德训诫。《心经》则借由其雄浑的篆书,赋予了佛家经典的庄严与深邃。 二、 经典作品鉴赏:字帖中的艺术精髓 本书精选的邓石如作品,不仅是书法技法的展示,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品。 隶书四条屏: 四条屏的形式,在古代文人书画中常用于陈设或馈赠。邓石如的隶书四条屏,以其独特的笔法和结构,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每条屏内容或独立成章,或相互关联,其书写既体现了严谨的法度,又充满了自由的书写性。观赏此作品,能体会到其隶书的点画如何在方折中求圆转,在平直中见起伏,在厚重中显灵动。 《少学琴篆书千字文》: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启蒙读物,内容包罗万象。邓石如以篆书书写《千字文》,赋予了这篇普及性读物以极高的艺术价值。全篇笔画连绵,线条流畅,结构疏密得当,展现了他对篆书线条表现力的深刻理解。通过赏析此篇,读者可以学习到篆书在长篇幅中的运笔技巧、结构安排以及气息的连贯性。 《弟子职六条屏》: 《弟子职》出自《礼记》,是教导弟子应尽的职责。邓石如以其雄浑的篆书书写此文,更增添了内容的庄重与力量。六条屏的篇幅,使得他在结构上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读者可以通过此作品,体会到他如何运用不同的笔画粗细、墨色浓淡,以及空间布局,来表现文本的内涵。 《篆书心经》: 《心经》是佛教经典,其内容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邓石如以篆书书写《心经》,是将书法艺术与宗教思想相融合的尝试。其端庄厚重的篆书,恰好能衬托出《心经》的深沉与智慧。赏析此作品,不仅是品味书法的线条与结构,更是感受书写者在创作过程中对文本的理解与情感的投入。 三、 学习与启示 本书旨在为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邓石如艺术的窗口。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欣赏,读者不仅可以学习到邓石如独特的用笔、结字、章法技巧,更能从中汲取其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的精神。 技法层面: 仔细观察邓石如的笔画,体会其起收笔的技巧,感受其线条的力度与质感。研究其结体,理解其如何在保证古朴之余,又能达到字形的美观与协调。分析其章法,学习其如何在一幅作品中安排整体的布局,营造出气势与节奏。 艺术层面: 感受邓石如书法作品中所蕴含的雄浑、古朴、典雅的艺术气质。体会其如何将篆刻的刀法、金石的韵味融入书法,形成独具一格的风格。理解其作为碑学大家,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本书的出版,期望能激发更多人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兴趣,尤其是对清代碑学书法和邓石如艺术的关注,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与发扬。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特别喜欢这套帖里的篆书部分,尤其是千字文和心经。我一直觉得篆书是书法中最为古老和神秘的字体,能够写好篆书,需要极高的功底和对线条的极致把握。邓石如的篆书,给我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回到了那个淳朴的年代。他的用笔,变化多端,时而圆浑如珠,时而方折有力,每一个字都像精心雕琢的玉器,既有仪式感,又不失生机。我尤其欣赏他笔画之间的呼应和顾盼,让整个字看起来浑然一体,充满了韵律感。我尝试着临摹了几笔,才体会到其中的不易,线条的粗细变化,结构的疏密安排,都需要反复琢磨。这套帖的字帖印刷质量非常好,颜色还原度高,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非常适合我这样的初学者临摹和学习。

评分

这套书法珍品,从包装到内容,都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对历代名家的书法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崇尚邓石如的碑学成就。这套字帖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和欣赏机会。我细细品读了其中的隶书和篆书作品,感觉邓石如的笔法,真的是炉火纯青,收放自如。他的隶书,结构端庄,用笔遒劲,富有立体感;他的篆书,则线条流畅,形体古朴,充满艺术魅力。我尝试着临摹几笔,才深刻体会到其中的精妙之处,每一笔的力度、速度、方向,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这套字帖的印刷质量也非常好,细节清晰,色彩还原度高,非常适合我这样的书法爱好者。

评分

我一直认为,书法不仅仅是笔墨的挥洒,更是情感和精神的表达。这套邓石如的作品,就让我感受到了这一点。他的隶书,沉稳大气,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向你娓娓道来他的故事;而他的篆书,则灵动飘逸,如游龙走凤,充满了一种生命的力量。我特别喜欢他笔下的“少学琴”和“弟子职”这几幅作品,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谦逊和求知的精神,这正是我们学习书法所需要具备的态度。这套字帖的纸张非常不错,光滑而不失吸墨性,印刷也相当清晰,让我能清晰地看到每一处细节,方便我临摹揣摩。

评分

这套书法帖,我刚收到,迫不及待地翻开看了。首先,它的装帧就很有品味,纸张的质感很好,摸起来舒服,而且字迹清晰,墨色也显得沉静大气,这一点就让我很满意。虽然我不是专业的书法家,但对历代名家的作品一直情有独钟。邓石如的隶书,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典范,那种古朴厚重,又带着一种潇洒飘逸的感觉,真的很少有人能达到。这套帖里的隶书四条屏,我看了好几遍,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结体严谨又不失灵动,仿佛能听到金石铿锵之声。特别是横画的处理,收笔处的蚕头燕尾,处理得恰到好处,既有力度又不显得刻意。竖画的垂露,更是写出了那种沉甸甸的厚实感。

评分

拿到这套书法帖,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分量感,无论是从实体到内容,都散发着一种厚重的历史气息。我一直对篆书和隶书情有独钟,觉得这两种字体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力量。这套帖里收录的邓石如作品,恰恰满足了我这个偏好。尤其是隶书四条屏,那遒劲古朴的笔画,饱满厚实的结体,让我爱不释手。每一笔的起承转合,都蕴含着深厚的功力,既有魏晋风骨的洒脱,又有秦汉篆隶的端庄。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试图从中领悟邓石如对线条的驾驭能力,以及他对字形结构的独特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