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石门颂/中国碑帖百部经典丛编

汉石门颂/中国碑帖百部经典丛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邹宗绪 编
图书标签:
  • 书法
  • 碑帖
  • 汉石门颂
  • 中国书法
  • 传统文化
  • 艺术
  • 字帖
  • 临摹
  • 历史
  • 文化遗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美术
ISBN:9787534465451
商品编码:26987669376
开本:8
出版时间:2013-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汉石门颂/中国碑帖百部经典丛编
  • 作者:邹宗绪
  • 定价:23
  • 出版社:江苏美术
  • ISBN号:9787534465451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3-12-01
  • 印刷时间:2013-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8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80

《汉石门颂》:碑刻中的汉代风骨与书法艺术 《石门颂》碑,原名《颂》,是东汉晚期一块极具代表性的碑刻。其内容记录了建宁年间(168-172年),太守尹萌奉旨修缮石门栈道的经过,并颂扬了汉代郡守勤政爱民、造福一方的德行。此碑不仅是研究东汉时期社会状况、地方行政的重要史料,更是中国书法史上一座不可忽视的里程碑。 碑文内容解读: 《石门颂》的碑文,以其古朴典雅的文字,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官吏的责任担当与民生关怀。《颂》字开篇,点明碑文的性质,即为歌颂功绩。随后,详细记述了太守尹萌如何倾听民声,体察民情,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勘察地形,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修缮了历经岁月侵蚀、阻碍交通的石门栈道。碑文中对于栈道修缮的艰辛过程、工程的规模以及为百姓带来的便利,都有细致入微的描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官员勤勉政事、造福万民的赞赏,也反映了汉代人民对畅通交通、便利商旅的期盼。 值得注意的是,《石门颂》的碑文在语言风格上,兼具散文的自由奔放与骈文的严谨对仗,语言质朴自然,却又极富感染力,展现了汉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同时,它也是研究汉代官制、度量衡、工程技术等历史细节的宝贵资料。 书法艺术的瑰宝: 《石门颂》的书法,被誉为“汉隶之冠”,是隶书发展至成熟期的典范之作。其书体雄奇奔放,古朴苍劲,在继承篆书圆转笔画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更强的装饰性和表现力。 结字: 《石门颂》的字形结构,开张舒展,字字独立,但又彼此呼应,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感。字的重心下移,显得稳重敦厚,给人以力量之感。其中,许多字笔画外拓,棱角分明,极富张力。 用笔: 碑文用笔,雄浑老辣,饱满充实。笔画粗细变化明显,粗处如锥画沙,细处似春蚕吐丝。起笔和收笔处,常常带有隶书特有的“蚕头燕尾”的形态,但在此碑中,这种特征被进一步夸张和强化,显得更加恣意洒脱,充满动感。特别是飞白的使用,更增添了书写的力度和飞扬的神采。 章法: 《石门颂》的章法布局,自然错落,不拘一格。虽有行距,但字与字之间的映带和呼应,以及整体的疏密对比,都显得恰到好处。其布局的自由和奔放,打破了以往隶书较为规整的格式,预示着后世行草书的发展方向。 《石门颂》的历史价值与艺术地位: 《石门颂》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仅是汉隶向魏晋书风过渡的重要纽带,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书法家,如王羲之、苏轼、赵孟頫等,都曾临习此碑,并从中汲取营养。 承古启新: 《石门颂》在继承秦代小篆、秦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汉隶的审美特征。它在保留隶书的古朴雄浑之余,又增添了更加奔放恣意的个人情感表达,展现了汉代书法的时代精神。 影响深远: 其雄健的笔势、奇特的结构和自由的章法,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许多书家将其视为学习隶书的入门必修,通过临摹《石门颂》,体味汉代书法的韵味与精神。 欣赏《石门颂》的意义: 欣赏《石门颂》碑,不仅是对汉代历史文化的追溯,更是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一次深度体验。通过仔细品读碑文,我们可以感受到汉代官吏的勤勉与担当,理解古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朴素愿望。而通过观摩其书法,则能领略到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石门颂》以其坚实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成就,穿越千年,至今仍闪耀着不朽的光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汉石门颂》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汉代隶书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雄浑古朴、充满生命力的碑刻。拿到这本《中国碑帖百部经典丛编》里的《汉石门颂》后,我的感觉就像挖到了一座宝藏。首先,印刷质量就相当惊艳,纸张的质感很好,那种略带岁月的泛黄感恰到好处,不会显得廉价,反而增添了几分古韵。更重要的是,拓片的效果极其出色,字口清晰,墨色浓淡层次分明,就连一些细微的笔画、飞白的痕迹都得到了忠实还原,这对于学习和鉴赏隶书的人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反复摩挲着每一个字,试图去感受当年石匠刻石时的力道和情绪,那种古朴、雄浑、大气磅礴的隶书风格,在这些清晰的拓片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它不仅仅是一本碑帖,更像是一扇穿越时空的窗口,让我得以窥见汉代书法的风貌,感受那份独属于那个时代的风骨与气度。对于任何一个热爱中国书法,特别是汉隶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其价值远超书本本身的价格。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钻研汉隶,想从中汲取一些灵感。偶然间看到这本《汉石门颂》,立刻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了。拿到手之后,更是让我惊喜连连。它所收录的《石门颂》拓片,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我见过最清晰、最完整的版本之一。字迹的清晰度简直令人发指,每一个笔画的粗细变化,每一个转折的力度,都能够被清晰地捕捉到。这对于我们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太重要了。很多时候,一本碑帖的好坏,就取决于拓片是否清晰。而这本《汉石门颂》,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仔细地对比了自己以前看过的其他版本,不得不说,这本的印刷质量和细节还原度都要高出不少。它让我得以更深入地去体会《石门颂》那独特的风格,那种古朴雄浑中带着飘逸灵动的气息,以及那种充满力量感的线条。我相信,通过对这本碑帖的潜心研习,我的隶书水平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是对这套《中国碑帖百部经典丛编》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来购买的。毕竟市面上的碑帖太多了,质量良莠不齐。但当我翻开这本《汉石门颂》时,我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这本书的选材就极其考究,选的是《石门颂》这一大家耳熟能详的汉碑,这本身就保证了其艺术价值。更让我惊喜的是,它的编辑和印刷质量。每一页的拓片都十分精细,黑白分明,字口清晰可见,甚至连那些细小的飞白和笔画的起收都得以完整呈现。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仔细揣摩笔法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我尝试着去辨认那些曾经让我困惑的笔画,在清晰的拓片下,许多以前模糊的细节都变得豁然开朗。这本《石门颂》给我的感觉就是,它不是简单地把碑帖印出来,而是真的在努力地去还原它的本来面貌,去传递它的艺术精髓。它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修复师,让古老的碑刻重焕生机,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和学习到顶级的汉隶艺术。

评分

作为一个在书法学习道路上摸索多年的爱好者,我深知挑选一本好的碑帖对进步的重要性。《汉石门颂》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首先,它的装帧设计就显露出一种沉静内敛的专业感,不同于市面上许多花哨的出版物,这本书的设计更注重实用性和学术性。打开后,扑面而来的便是那种古朴典雅的书法气息,我特别喜欢它对《石门颂》原碑拓片的处理方式,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貌,字迹的清晰度和细节的呈现都做得非常到位。我花了很多时间去临摹,尝试去体会曹全碑那种舒展、飘逸,又带着几分蚕头燕尾的韵味,感受那种既有力量又不失灵动的笔法。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了字帖,它更像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一步步走进《石门颂》的艺术世界。每一笔每一画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也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通过反复临摹,我不仅在技法上有了新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对隶书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对汉代书法艺术的感悟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中国古代艺术品颇有研究的爱好者,我总是对那些能够穿越历史、承载着古人智慧与审美的物件充满好奇。这本《汉石门颂》,便是这样一件让我爱不释手的宝物。它不仅仅是一本碑帖,更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汉代书法艺术的窗户。书中的《石门颂》拓片,印刷精良,细节丰富,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石匠在坚硬的石面上运凿的力度与神采。我特别喜欢它所呈现出的那种朴拙自然、雄浑大气的美学风格,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古朴、典雅的气质,是现代书法难以企及的。通过反复观摩和揣摩,我不仅在视觉上得到了极大的享受,更在精神上受到了一种洗礼。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汉隶的魅力所在,以及这种艺术形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独特印记。这本《汉石门颂》,无疑是值得珍藏和深入研究的经典之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