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68.00元
编辑推荐
一本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自然艺术品实操宝典
“自然野趣”工作室成立5周年纪念版
2010年台湾“金鼎奖”*图书奖入围作品。
300余个自然美学创意,四大类自然艺术品创作指南。
拼贴、拓印、手绘、收集……制作属于自己的自然艺术品,体验自然、艺术与美学结合的成就感!
内容简介
落叶、石子、蝉蜕、鱼骨……
看似不起眼的自然元素,只需一点巧妙构思,再加上亲手创造,就可以变成独具魅力的艺术作品,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台湾“金鼎奖”获奖作家、资深生态设计师黄一峰与大家分享了他用自然创作记录自然之美的经历,并展现了300多个精彩的自然创意作品。让我们跟随这些简洁易学的制作步骤,轻松动手捕捉自然美,DIY出属于自己的自然野趣!
大自然是活生生的艺术教室,生命万象堪称是美学的奇迹之作。作者黄一峰通过自己十余年的自然观察与创作,捡拾天然的素材,创作出一个个充满“野趣”的艺术作品,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更是与大家分享了其“记录大自然时体验到的感动和喜悦”。
作者简介
黄一峰,台湾金鼎奖*佳美术编辑、*佳图书双料得主。自然野趣 NATURE FUN 创办人兼课程总监、荒野保护协会讲师、野性中国讲师、影像生物调查所(IBE)顾问、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CMCN)顾问。
目 录
系列推荐序/ 我很高兴能再次为他写序
推荐序 大自然赤子心
作者的话 用自然物写日记
前言 寻找被遗忘的自然之爱
Chapter 1.拼贴大自然
point 1.拾荒整理大学问
Point 2.捡捡贴贴留住自然美
Point 3.自然风的小礼物
Point 4.巧思的立体组合
Point 5.拼贴一张自然的脸
ChaPter 2.拓印大自然
Point 1.树叶拓印自然美
Point 2.敲出原汁味——植物敲拓印
Point 3.动物脚印拓印——留下大自然的足迹
Point 4.手做叶脉化石纪念物
ChaPter 3.手绘大自然
Point 1.笔画间的记忆——速写大自然
Point 2.手绘自然1.2.3.
Point 3.画出可爱风——Q版的自然描绘
Point 4.石在有意思——石头彩绘
ChaPter 4.收藏大自然
Point 1.整理自然的宝物
Point 2.打造自然百宝箱
Point 3.野人献曝——欣赏大自然的宝藏
Point 4.另类宝物——动物白骨不可怕
ChaPter 5.生活里的野趣
Point 1.充满自然野趣的生活空间
Point 2.“石”在的自然生活
Point 3.垃圾变身自然风
ChaPter 6.大自然寻宝趣
Point 1.山区郊野藏珍宝
Point 2.海岸寻宝
Point 3.溪边遍地都是宝
Point 4.校园藏宝库
Point 5.公园与行道树下的宝物
Point 6.居家寻宝贝
Point 7.垃圾堆都是宝
鸣谢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不会让人产生阅读疲劳。它的章节切换自然流畅,像是在山间小径上漫步,每走一段路都有新的风景映入眼帘。最吸引我的是,它不只是停留在‘制作’层面,还穿插了许多关于这些自然元素背后的‘知识点’。比如,介绍某种植物的生长习性,或者某种矿物质对石头颜色的影响。这些知识的融入,使得每一个DIY项目都拥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和科学底蕴,让手工活不再是单纯的‘消磨时间’,而变成了一种结合了自然科学、艺术审美和动手实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这对于希望引导孩子接触自然、培养其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家长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它提供了一种高质量的亲子活动范本,让‘玩耍’和‘学习’不再是互相割裂的两个概念,而是自然而然地交织在一起。这本书的价值,绝对超越了它作为一本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份生活态度的宣言。
评分这本关于自然野趣DIY的书,光是书名就让人心驰神往。“自然野趣D.I.Y.”这几个字仿佛带着泥土的芬芳和阳光的味道,一下子就把我从城市的喧嚣中拽了出来,拽到了一个可以亲手创造、亲近自然的世界里。我一直是个对自然怀有深深敬意的人,总觉得那些经过精心设计的、用自然材料做出来的东西,才真正有灵魂。这本书的作者黄一峰,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文艺和探寻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对他的创作理念产生好奇。我期待能从中找到一些突破现有审美局限的灵感,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做’,更重要的是激发你如何‘看’自然。比如,如何从一片落叶、一根枯枝中发现它潜在的艺术价值,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垃圾。这种从‘观察者’到‘创作者’的转变,才是这种DIY书籍真正的魅力所在。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系统的思维方式,让我能将那些散落在山野间的‘宝藏’,转化为具有个人风格的、有温度的家居饰品或生活小物。那种亲手将大自然的纹理和色彩融入日常的满足感,是任何批量生产的商品都无法比拟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手工指南,更像是一张邀请函,邀请我们回归一种更本真、更具创造性的生活状态。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整体感受,用“豁然开朗”来形容或许有些夸张,但绝对是“深受启发”。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每一个项目时,那种不急不躁、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它没有那种标准教程的生硬和公式化,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你的耳边分享他的秘密花园和拿手好戏。比如,关于如何利用雨后的苔藓制作微景观的那一章节,文字描述得极其细腻,连光线在苔藓上折射出的那种湿润的翠绿色都跃然纸上。这不仅仅是教你步骤,更是在‘传授’一种对细节的敏感度。要知道,在很多DIY书中,材料的准备和工具的使用往往被过度强调,反而忽略了对材料特性的理解。而这本书似乎更侧重于‘尊重’自然材料本身的选择和处理,而不是用蛮力去改造它。这种对‘原生态’的珍视,使得最终的作品不仅具有观赏性,更蕴含着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带着它去郊外走一趟,收集一些灵感,尝试着摆脱过度依赖现代工具的习惯,回归最原始的材料组合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本身就体现了它所倡导的精神内核。封面那种朴素却充满质感的纸张,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真实感,与那些光鲜亮丽的时尚杂志截然不同。它选择了低饱和度的色调,大量留白的处理,使得每一张展示图都显得格外清晰和聚焦,仿佛每一个作品都是在安静的自然光下被精心呈现。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时间痕迹”的记录部分,作者似乎非常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美——比如一块被水流冲刷得光滑的石头,或是被虫蛀后留下的精致孔洞。他不是简单地展示成品,而是将制作过程中的‘意外’也视为美的一部分。这种对‘不完美’的接纳和升华,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于追求完美和效率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温柔的提醒:生活的美好往往就藏在那些意料之外的瑕疵之中。这种审美观的渗透,远比几个手工技巧的教授要宝贵得多。它教会我们如何慢下来,去欣赏事物本来的面貌。
评分我通常对DIY类书籍持保留态度,因为很多都停留在‘炫技’层面,看完后觉得有趣,但真正想自己动手时却发现难度系数过高,或者材料难以获取。然而,这本《自然野趣D.I.Y.》给我的感觉非常‘落地’。它里面的很多创意,核心元素都是我们身边唾手可得的——比如回收的玻璃瓶、废弃的木块,甚至是秋天收集的橡子壳。这极大地降低了读者的实践门槛。我特别欣赏作者将‘环保’和‘创意’完美融合的方式。他提供的不是一套固定的模版,而是一系列可以根据现有材料灵活调整的‘思路框架’。比如,当提到用树皮做烛台底座时,他会详细说明不同树种树皮的韧性和纹理差异,指导读者如何因材施艺,而不是强求所有人都做出‘一模一样’的作品。这种鼓励个性化发挥的教学方式,让人感觉自己不是在复制别人的劳动成果,而是在参与一场与自然的独特对话,真正激发了‘自己动手’的内在驱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