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部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一)(1)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二)(10)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三)(18)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四)(25)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五)(32)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六)(37)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七)(43)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八)(51)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九)(56)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十)(62)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十一)(69)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十二)(76)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十三)(82)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十四)(88)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十五)(94)
答案部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101)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106)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111)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116)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121)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125)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129)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134)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九)参考答案及解析(138)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十)参考答案及解析(142)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十一)参考答案及解析(147)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十二)参考答案及解析(153)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十三)参考答案及解析(158)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十四)参考答案及解析(163)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十五)参考答案及解析(167)
《中公版·2018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是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发团队在深入研究各省份历年真题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本试卷具有以下特色:
①精选习题,洞悉考情
试卷中的每一道题都经过了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发团队的精心选择,帮助考生从整体上把握考试的难度,全面熟悉教师招聘考试考查的特点和命题趋势,为考生的复习备考指明方向,点亮教师招考的征程。
②预测考点,科学备考
试卷为考生量身打造,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每套考前冲刺试卷的难度、考点分布均与真题相契合,帮助考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把握考试脉搏,掌握解题技巧,夯实基础考点,有效应对考试。
③深度解析,讲解细致
试卷所有的题目和答案均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推敲,力求答案准确、解析透彻,引导考生在解题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举一反三,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让备考更轻松。
《中公版·2018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是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团队在潜心研究、分析总结各省历年真题命题特点,结合考试整体发展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
本套试卷统计分析了教师招聘考试所包含的考点,研发团队在反复研究真题的基础上,对命题趋势进行了科学预测,并精心编辑了十五套考前冲刺试卷,试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命题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试卷内容直击教师招聘考试的高频考点,帮助大家从整体把握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科目的考试内容,使大家备考更轻松。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考前冲刺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共计60分)
1.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的做法是()。
A.布置的课堂练习与教学目标一致
B.练习题的设计富有变化,并有适当难度
C.教师给学生适当的帮助
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性、记忆性练习
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的是()。
A.教育即生活B.学校即社会
C.在做中学D.生活即教育
3.从事教育研究必须首先遵循的原则是()。
A.保密原则B.原则
C.伦理原则D.自愿原则
4.提出“把事物交给人”“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卢梭
C.福禄贝尔D.裴斯泰洛齐
5.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个体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是()。
A.遗传B.环境
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
6.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
C.生产力D.文化
7.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决定作用的是()。
A.规章制度B.思想观念
C.师资D.物资设备
8.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发现问题,以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和获得知识,这是()策略。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D.社会性互动学习
9.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奶”字时,切地对学生说:“看,左边是女字旁,右边像个驼背的人,这就是“奶奶”的“奶”字,奶奶的年纪大了,走路时背弯弯的,还需要拄着拐杖。”这位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了()。
A.直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10.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是()。
A.教师中心B.民主平等
C.授受关系D.尊师重教
11.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事实上都是该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是要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这反映的课程定义为课程即()。
A.学习经验B.知识
C.文化再生产D.社会改造的过程
12.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A.备课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
13.通过教师的口述和示范,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或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B.启发式谈话法
C.练习法D.叙述式讲解法
14.高老师是一名青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效果,除学校统一举行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外,他还会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和态度发展等做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D.定量评价
15.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下列各项与之不符的是()。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B.道而弗牵
C.启发性原则D.有教无类
16.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
17.以正面人物去影响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德育方法是()。
A.说教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
C.榜样示范法D.品德评价法
18.教育科学研究属于()。
A.自然科学研究范畴B.社会科学研究范畴
C.边缘学科研究范畴D.哲学研究范畴
19.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A.就是要靠班主任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20.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哪条规律的体现?()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我对教育史和教育哲学这块内容一直比较头疼,感觉枯燥且脉络庞杂,很难在大脑里形成一个清晰的时间线索。这套冲刺试卷在这方面的出题角度非常新颖,没有陷入那种死板的“某年某月某人做了某事”的罗列模式。相反,它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教育思想家的观点,来考察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比如,它会构建一个现代教育困境的场景,然后让你判断,在这个场景下,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赫尔巴特的经验主义或者其他流派的观点哪个更具解释力。这种“穿越时空”的考察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让我对那些历史人物不再是脸谱化的记忆,而是理解了他们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我甚至开始主动去翻阅更早期的理论原著,去印证试卷中那些巧妙的设问。这本书成功地将那些看似陈旧的理论,重新赋予了与当代教育实践对话的能力,这对于一个未来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素养。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比较注重理论深度和逻辑自洽性的学习者,很多市面上粗制滥造的模拟题,我一看就知道是东拼西凑、概念堆砌的产物,读起来让人抓狂。但是这本《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在理论支撑上做得非常扎实,体现出一种对教育学原理的敬畏之心。它所选取的案例和情境分析,往往能够精准地指向那些教科书深处的、但考试又特别喜欢考的细微差别。比如,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某个特定论断,它提供的解析不仅仅是复述定义,而是通过一个复杂的课堂互动场景来检验你是否真正理解了该阶段儿童思维的局限性与可能性。这种深度挖掘,让我得以跳出“记住知识点”的初级阶段,进入到“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更高层面。尤其对于那些侧重于“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的模块,它的试题设计颇具巧思,经常设置两到三个看似都合理的选项,逼迫你去权衡不同教育流派在特定情境下的优劣势,这对于提升我的批判性思维非常有帮助。我感觉我不仅是在准备一场考试,更像是在进行一次高强度的教育思维训练营。
评分这本书的实战演练部分,简直是为我这种考前焦虑症患者量身定做的“定心丸”。我不是那种能把厚厚一本教材啃得滚瓜烂熟的学霸,更多的是需要通过大量的模拟来找到考试的节奏感和自己的薄弱环节。这套冲刺试卷的难度设置,非常贴合近几年真实的教师招聘考试风格,既不会一味地拔高难度让人受挫,也不会过于简单让人产生虚假的轻松感。每套试卷后面的解析,我简直是爱不释手。它不是那种简单地告诉你“正确答案是C”,而是会深入剖析为什么其他选项是错的,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在哪个知识体系中占据什么位置,甚至会巧妙地穿插一些命题趋势的分析。尤其是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在实际教学情境中的应用区别,解析得极其透彻,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做题,而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说话又幽默的资深教师进行一对一的答疑。我特别欣赏它对教育政策和法规部分的把握,那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本来是最枯燥的,但它能用一种更贴近实际案例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这些规定如此重要,而不是死记硬背。刷完三套卷子后,我感觉我对考试的整体框架清晰多了,心里踏实了许多,准备上场的信心也蹭蹭地往上涨。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快速检验一下我过去半年复习成果的“实战演习场”。我之前花了很多时间在看网课和做笔记上,但总感觉少了点临门一脚的紧张感。这套冲刺卷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时间控制的模拟非常到位。我严格按照试卷建议的时间去完成,结果发现,如果不能快速定位知识点和筛选信息,时间是绝对不够用的。这种“紧迫感”的培养,是任何脱离了考试场景的复习都无法给予的。而且,试卷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纸张的触感和字体的清晰度,保证了长时间阅读时眼睛不容易疲劳。更重要的是,它对我心态的调整起到了关键作用。当我遇到一套感觉难度陡增的试卷时,我没有慌乱,而是强迫自己沉住气,这模拟的正是考场上突遇难题的真实反应。考完对答案后,它的“易错点分析”比标准答案本身还有价值,它帮我定位到了那些我以为自己掌握了,但实际上理解片面的知识盲区。这种精准打击,比漫无目的地刷题有效得多。
评分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程度,让我感受到了编者团队的专业和对考生的尊重。其中有一部分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应用题,市面上很多模拟题都会简单地考查条文内容,但这本书不一样,它设置了非常细致、贴近生活又极易产生道德困境的真实案例,考察的是我们如何在复杂的现实中运用这些准则进行判断和抉择。比如,关于家校沟通的边界在哪里,关于处理学生间矛盾时教师的介入尺度等,这些都远超出了简单的死记硬背范畴。每一道题的选项设计都极其精妙,常常是四个选项都“有道理”,但只有一个是“最恰当”或“最符合当前教育理念”的。这种对“最佳实践”的考察,恰恰是区分优秀教师和合格教师的关键所在。通过这套试卷,我学会了站在更高的职业伦理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不是仅凭个人经验去判断,这对我提升职业成熟度大有裨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