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宜兴紫砂器造型图集 潘春芳 荣宝斋 工艺美术

正版 宜兴紫砂器造型图集 潘春芳 荣宝斋 工艺美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紫砂壶
  • 宜兴紫砂
  • 造型图集
  • 工艺美术
  • 荣宝斋
  • 潘春芳
  • 陶瓷
  • 茶具
  • 收藏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煜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荣宝斋出版社
ISBN:9787500310396
商品编码:27138622323
丛书名: 宜兴紫砂器造型图集
开本:24
出版时间:2010-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荣宝斋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6月1日)
平装: 399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24
ISBN: 7500310390, 9787500310396
条形码: 9787500310396
商品尺寸: 18.8 x 18.2 x 3 cm
商品重量: 898 g
品牌: 荣宝斋
 
商品描述

《宜兴紫砂器造型图集》不仅是从事宜兴紫砂研究及从业人员的详实资料,也是从事古玩收藏人士的参照材料,而且是一本实用的专业资料书籍。

作者简介

潘春芳,男,1939年9月生于江苏宜兴,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陶艺学会副理事长,美西弗吉尼亚州立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1955年10月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朱可心学艺。1959-1964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本科。1964-1978年宜兴紫砂工艺厂技术员。1987年主编《紫砂陶器造型》,由中轻工出版社出。1978-1980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1981年入南京艺术学院,主持陶艺专业工作。1987年《砂壶集》由香港远东出版社出版。1991年后,先后到新加坡、台湾、美、加拿人讲学,并举办夫妇陶艺作品展。1992年《茗壶竞艳》(主要编委)由译林出版社出版。1994年《冶陶集》由台湾北丞公司出版。1995年及1999年先后以中陶艺代表团成员身份访问日本及欧洲。1998年《宜兴紫砂》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陶艺作品《藏女》、《石城南瓜茶具》、《彩釉挂盘》曾获得各种奖项。

目录

提梁壶
龙蛋壶
扁觯壶
大提梁壶
虚扁壶
线豆壶
葵花壶
南瓜壶
诰宝壶
中六方壶
盘螭壶
直形双线壶
枇杷纹壶
井栏壶
富而壶
合盘壶
青琼壶
延年壶
合欢壶
杨氏竹段壶
风卷葵壶
矮莲子壶
石瓢壶
小井栏壶
小玉璧壶
高虚扁壶
汉春壶
涌泉壶
玉花壶
柱础壶
疏叶壶
旭茂提梁壶
龙头玉环壶
鱼化龙壶
矮蛋包壶
觚棱壶
鱼罩壶
提梁石瓢壶
四方圆角壶
传炉壶
梅花周盘壶
玉笠壶
高四方抽角竹顶壶
葵仿鼓壶
大仿鼓壶
掇球壶
汉扁壶
海狮球壶
吉直壶
印方壶
竹鼓壶
均掇壶
竹段壶
半菱壶
系带长方圆角壶
方钵盂壶
汉高壶
藏六壶
小合梅壶
直嘴梅花壶
梨球壶
大桃杯
菊蕾壶
小茄段壶
牛盖莲子壶
菱角壶
……

序言

    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和它的前身宜兴紫砂工艺厂是一个大师辈出、群星灿烂的艺术天地。从建厂初期的七大辅导到以后的十一位大师都曾经在这里长期学习、传艺、研究、创作。他们和一代又一代不断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才俊,共同铸就了今天紫砂的辉煌。
在这一片璀璨的明星中有一位很特殊的人物,他就是潘春芳,潘春芳1955年10月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壶艺泰斗朱可心。

后记

    《宜兴紫砂器造型图集》是在本人主编的1978年由中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紫砂陶器造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及编排,并增添了部分新的内容编著的全新紫砂专著。除了对原书中“文革”时的烙印进行了清除和更正外,并对名人名作补充了原作者姓名。为此我找出了三十年前的测绘图底稿,可令人非常失望,底稿上只有标注的规格尺寸,既无原作者的姓名,也无测绘人的名字,因此只能根据我1955年-1978年在宜兴紫砂厂二十余年工作的记忆,再翻阅有关宜兴紫砂的专业书籍,尽量地填补上。

 


《紫泥芳华:宜兴紫砂器精粹》 本书旨在呈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瑰宝——宜兴紫砂器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紫砂,源于中国江苏宜兴,以其独特的矿石原料、精湛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陶瓷艺术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本图集,凝聚了作者对紫砂艺术多年的潜心研究与对经典器型的深刻理解,力求为广大紫砂爱好者、收藏家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份详实而富有价值的参考。 一、紫砂之源:宜兴紫砂的地域特色与文化积淀 宜兴,素有“陶都”之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举世闻名的紫砂矿土。书中将首先追溯紫砂的历史渊源,从早期陶器的发展脉络,到明清时期紫砂的兴盛,直至近现代的传承与创新,勾勒出紫砂艺术的发展轨迹。我们将深入探讨宜兴紫砂矿土的形成、种类(如紫泥、红泥、绿泥)及其各自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如何影响紫砂成品的质感、色泽与透气性,这是理解紫砂作品价值的基础。同时,也将阐释紫砂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雅士生活方式、哲学思想的紧密联系,揭示紫砂器不仅仅是实用品,更是承载着东方美学与精神追求的艺术载体。 二、形制万象:经典紫砂器型的系统梳理与赏析 紫砂器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而著称。本书将对紫砂器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器型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深入的赏析。我们将从基础的几何形体(如圆、方、扁)出发,细致剖析各类器型在比例、线条、轮廓上的精妙之处。 壶类:我们将聚焦于紫砂壶的经典形制,例如: 掇球壶:以其饱满圆润如球的壶身,简洁流畅的线条,展现出朴实无华的大家风范,象征着圆满与和谐。 西施壶:灵感来源于古代美女西施,壶身委婉胥具,犹如女性的柔美身姿,体现了含蓄内敛的东方韵味。 仿古壶:借鉴青铜器等古代器皿的造型,线条刚毅,气度非凡,常带有历史的厚重感与人文气息。 龙头一厂壶:特指特定时期、特定工艺下生产的经典壶型,往往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工艺代表性。 水平壶/方圆壶:注重壶嘴、壶把、壶盖的协调统一,以及与壶身整体的呼应,在实用性与美观性上达到高度平衡。 筋纹器:如菊花壶、梅花壶等,将花卉、植物的形态巧妙地融入器型设计,线条分明,凹凸有致,展现出自然之美与精湛的雕塑功力。 其他器皿:除了壶,我们还将探讨其他重要的紫砂器型,如: 杯、碗、盘:展现紫砂在日常器皿上的应用,其独特的质感和温润的手感,为品茗、餐饮带来别样体验。 瓶、罐、尊:这些器皿常带有更强的装饰性和艺术性,造型或古朴庄重,或灵动飘逸,展现紫砂在陈设艺术领域的魅力。 文房用品:如笔筒、笔洗、镇纸等,体现紫砂与文人雅士生活紧密结合的传统,将实用与审美融为一体。 在对每一种器型进行介绍时,我们将不仅仅停留在对其外形的描述,更将深入探讨其造型设计的哲学寓意,如器型与功能的完美结合,以及不同时代、不同窑口、不同艺人对同一器型的演绎与创新。我们还会结合精美的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现器型的细节,如壶嘴的出水流畅度、壶盖的密合度、壶把的握持舒适度等,引导读者从“看”到“懂”,从“懂”到“品”。 三、工艺之魂:紫砂制作技艺的传承与演变 紫砂器的美,离不开精湛的制作技艺。本书将深入浅出地介绍紫砂的制作流程,包括: 泥料的选取、处理与调配:从矿土的挖掘、筛选、陈腐到手工揉捻、拍打,每一步都凝聚着艺人的经验与智慧。 成型技法:详细介绍拍身、打泥片、镶身筒、明针刮高等传统手工技法,以及模具的应用与创新。 塑形与装饰:分析雕刻、泥绘、堆塑、贴花等多种装饰手法,以及如何与器型巧妙结合,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烧成工艺:探讨不同烧成温度、气氛对紫砂成品色泽、质感的影响,以及窑变的奥秘。 我们将重点突出传统手工技艺在当代紫砂创作中的传承与发展,介绍一些代表性工艺大师在技艺上的探索与突破,展示紫砂工艺的生生不息。 四、品鉴之道:如何赏析与鉴别紫砂佳品 对于紫砂爱好者而言,掌握一定的品鉴方法至关重要。本书将提供一套实用的鉴赏指南: 从泥料辨真伪:如何通过观察泥料的颗粒感、色泽、光泽来判断其品质。 从工艺看水平:从线条的流畅度、细节的处理、装饰的和谐度等方面评估工艺水平。 从造型论美感:结合器型特点、比例协调度、比例和谐度,以及造型所蕴含的文化意境进行品评。 从铭款溯源头:解读紫砂器上的作者印款、堂号款,了解其历史背景与艺术风格。 从使用体验感悟:强调紫砂器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如出水流畅度、保温性、泡茶的香气变化等,是检验一把壶优劣的重要标准。 本书将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生动的艺术语言,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深入、系统的宜兴紫砂艺术世界,让每一位翻阅此书的人,都能从中获得知识、启发和美的享受。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翻开这本《正版 宜兴紫砂器造型图集》时,一股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色古香的紫砂博物馆。书中收录的各式紫砂器造型,从我略知一二的几款经典,到许多我从未见过的奇巧设计,都让我大开眼界。每一件作品都经过精心挑选和高保真印刷,细节之处纤毫毕现,让我仿佛可以触摸到那温润的泥质,感受到那匠心独运的肌理。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器型变化的梳理,从基础的掇球、掇子,到复杂的花器、筋囊器,再到那些充满文人气息的创新设计,都展现了紫砂艺术的包容性和无限可能。潘春芳先生的作品,在书中占有显著篇幅,他的“方器”系列尤其令我赞叹,那精准的几何线条,严谨的结构比例,以及器身饱满的张力,无不体现出他对方形器皿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驾驭能力。而荣宝斋作为出版方,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艺术品的品鉴能力,也为本书的品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呈现了多少紫砂精品,更在于它搭建了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艺术家与爱好者的桥梁,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紫砂艺术的博大精深。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件优秀的紫砂器,不仅仅是使用的器皿,更是一件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这本《正版 宜兴紫砂器造型图集》,恰恰展现了紫砂艺术的这种生命力。书中那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紫砂造型,仿佛都拥有自己的灵魂,能够与观者进行无声的交流。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抽象造型的解读,它们是如何从自然界的某些形态中汲取灵感,又是如何通过匠人的巧手,将这些灵感转化为触手可及的艺术品。潘春芳先生的作品,在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尤其为他创作的“花塑器”所折服,那些栩栩如生的花朵,葱茏的枝叶,以及寄寓其中的美好寓意,都让我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荣宝斋的名字,也为这本书的品质和收藏价值提供了有力证明。这本书,是一次深入的艺术之旅,它让我看到了紫砂艺术的广阔天地,也让我对未来的创作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评分

紫砂,一种源自泥土的艺术,却能成就无限的精彩。这本《正版 宜兴紫砂器造型图集》,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紫砂艺术殿堂的大门。书中收录的器物造型之丰富,设计之巧妙,工艺之精湛,都让我叹为观止。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器型的剖析,例如提梁壶、僧帽壶等等,它们的演变历史,它们在不同时代的审美取向,都得到了详尽的介绍。潘春芳先生的作品,在其中更是熠熠生辉。他对于“几何形器”的探索,尤其让我惊艳,那些纯粹的线条,严谨的比例,以及器物本身所散发出的力量感,都体现了他作为一名优秀工艺美术家的深厚造诣。我经常会花很多时间去揣摩他的作品,想象他制作时的每一个细节,感受他对紫砂材质的敬畏和对艺术的执着。荣宝斋的联合出品,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信心,我深知,这个品牌对于艺术品的严谨态度和高标准要求。这本书,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精神的洗礼,它让我更加热爱紫砂,也更加敬佩那些默默耕耘在传承和创新道路上的艺术家们。

评分

一本好的艺术书籍,应该是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引导读者去探索更广阔的艺术世界。而这本《正版 宜兴紫砂器造型图集》,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当我沉浸在书中那些形态各异、韵味无穷的紫砂器造型中时,我的思绪也随之翩跹。我不仅仅是在看图片,更是在品味其中的意境,感受那些隐藏在器物背后的文化和情感。潘春芳先生的作品,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他对于泥料的理解,对于烧成温度的把握,对于表面肌理的处理,都展现了他深厚的功力。我反复欣赏他那些造型独特、寓意丰富的作品,常常会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意象,例如“节节高升”、“年年有余”等等,这些都被巧妙地融入到器物的设计之中,赋予了它们更深层的文化内涵。荣宝斋的参与,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知道,他们选择的书籍,一定有着不俗的艺术价值和收藏意义。这本书,对于任何一位热爱中国传统工艺,特别是紫砂艺术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阅读《正版 宜兴紫砂器造型图集》,是一次沉浸式的艺术体验。书中精选的紫砂器造型,不仅数量可观,而且质量上乘,每一张图片都经过精心拍摄,细节之处清晰可见,仿佛能够闻到泥土的芬芳,感受到紫砂的温润。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造型的分类和解读,这让我能够系统地了解紫砂器造型的演变和发展。潘春芳先生作为当代紫砂艺术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在书中占据了显著位置,他的“扁圆器”系列,以其简洁流畅的线条和饱满圆润的造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经常会反复翻阅他的作品,从中汲取灵感,思考如何将几何美学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荣宝斋的出版,也保证了本书在学术性和艺术性上的权威性。这本书,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艺术宝典,它不仅满足了我对紫砂器造型的欣赏需求,更激发了我对紫砂艺术的进一步探索热情。

评分

在我心目中,紫砂器不仅仅是茶具,更是承载着文化、情感和艺术的载体。这本《正版 宜兴紫砂器造型图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紫砂器作为艺术品的魅力。书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仿佛拥有生命,它们在静默中诉说着历史,在泥土中孕育着艺术。我特别关注书中对紫砂器“神韵”的探讨,如何通过造型、泥料、工艺的完美结合,来赋予一件器物独特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潘春芳先生的作品,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我反复欣赏他那些线条流畅、比例协调、气质高雅的紫砂壶,从中我能感受到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学的深刻理解。荣宝斋的参与,也为这本书的艺术价值和收藏前景提供了额外的信心。这本书,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紫砂艺术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产生了更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评分

作为一名紫砂爱好者,我对宜兴紫砂的热爱由来已久,这次终于得偿所愿,购得了这本《正版 宜兴紫砂器造型图集》。初读之下,便被书中精美绝伦的器物图片所震撼。无论是器皿的整体轮廓,还是细节处的处理,都做得一丝不苟,仿佛每一件作品都跃然纸上,触手可及。书中对于造型的分类和解读,也十分清晰明了,让我这个业余爱好者也能从中领略到紫砂器造型的演变脉络和艺术特色。潘春芳先生作为当代紫砂工艺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在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我尤其关注他对于“筋囊器”的创新诠释,在保留传统筋纹美感的同时,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使得作品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时尚感。荣宝斋的名字出现,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一层信誉的光环,让人对其内容的权威性和艺术价值充满信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集,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向我传授紫砂的艺术之美,让我对这个古老而迷人的工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

紫砂,一个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古老工艺,总能引人入胜,让我沉醉其中。这次有幸读到这本《正版 宜兴紫砂器造型图集》,如同推开了一扇尘封的艺术殿堂,让我得以近距离欣赏那些鬼斧神工的紫砂杰作。从古朴典雅的几何造型,到生动逼真的花鸟走兽,再到寓意深远的文人逸趣,每一件作品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历史,传递着一份匠心。尤其是书中对潘春芳先生作品的细致描绘,让我对这位当代紫砂艺术大师的技艺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对于泥料的把握,对于线条的运用,对于神韵的捕捉,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我尤其被他那几件仿古紫砂壶所打动,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创新,使其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艺术美。书中对荣宝斋的提及,也让我联想到这家百年老店在推广和传承中国传统工艺方面的贡献,正是有了这样的平台,像潘春芳先生这样的艺术家才能被更多人认识和喜爱,他们的作品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册,更是一部关于紫砂艺术的百科全书,它用精美的图片和翔实的文字,带领我们走进宜兴紫砂的世界,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正版 宜兴紫砂器造型图集》时,我知道,我即将开启一段与紫砂艺术的深度对话。书中琳琅满目的紫砂器造型,从远古的质朴,到今天的精致,无不展现了紫砂艺术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我尤其被书中那些带有深刻文化寓意的造型所吸引,它们不仅仅是器物的形态,更是中国人情怀与哲学思想的载体。潘春芳先生的作品,在本书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他对于“方器”的创新,尤其让我赞叹,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设计,使得作品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审美。我会在反复观摩他的作品时,去体会那份严谨与洒脱,那份传统与创新。荣宝斋的品牌背书,也为这本书的品质和价值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扇窗,让我看到了紫砂艺术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评分

初次翻阅《正版 宜兴紫砂器造型图集》,便被其内容的丰富性和艺术性所深深吸引。书中不仅收录了大量精美的紫砂器造型图片,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紫砂艺术在造型上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我尤其对书中对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紫砂器造型的梳理和分析感到很有启发。从古朴的素面器到精美的花塑器,从经典的几何造型到富有现代感的创新设计,这本书几乎涵盖了紫砂造型艺术的方方面面。潘春芳先生的作品,在书中占据了重要篇幅,他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创作了许多令人惊叹的紫砂作品。我特别欣赏他对于“仿古器”的理解和再创作,在保留了古器精髓的同时,又注入了自己的时代气息,使其更具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荣宝斋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艺术品出版机构,其严格的选材和精美的制作,也为这本书的品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优秀的紫砂器图集,更是一部关于紫砂艺术发展史的生动教材,它让我对紫砂艺术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