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超额收益:价值投资在中国的佳实践
:55.00元
作者:刘哲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113216108
字数:
页码:3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jd11917163
编辑推荐
系统、深入阐述价值投资内涵,展示价投在中国的惊人威力,雪球大V联袂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系统学习过价值评估体系,有着比较丰富的投资实践,同时又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从业人士,能够从产业及公司内部视角看待股票价值。该书系统、深入阐述了价值投资的体系,内容涉及宏观看法、行业选择、公司分析、价值评估、构建组合、投资策略等价投每一个核心要素,又辅以80余个A股、港股正反案例,生动地讲解了如何抓住投资机会及规避投资风险。相信读者阅读完此书,能够启发投资思维,加深对股市规律的理解,财富亦能够安全、稳健、持续地增长。
目录
第1章 为什么要投资
1.1 如果我们不理财 2
1.2 各项资产的长期回报率2
1.3 投资错误很悲惨 3
1.4 证券投资与交易门派8
1.5 应有正确的投资理念11
1.6 应具备的投资知识 13
1.7 应具备独立思考能力14
1.8 价值投资与处世哲学14
个人总结 15
第2章 什么是价值投资
2.1 证券主要定价原理 17
2.2 市场的有效性 21
2.3 能力圈21
2.4 寻找竞争优势公司 22
2.5 安全边际 24
2.6 以所有者角度买入和持有27
2.7 知道何时卖出 32
2.8 投资组合 32
2.9 控制情绪及人性弱点33
2.10 价值投资难点 36
个人总结 36
第3章 宏观经济重要吗
3.1 宏观经济内在的复杂性38
3.2 人为干预宏观经济的复杂性38
3.3 股市通常是经济的先行指标39
3.4 经济与股市关系不一39
3.5 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很重要40
3.6 宏观经济对周期股投资很重要40
3.7 经济大趋势因素很重要41
个人总结 44
第4章 如何选择行业
4.1 行业的供需和分类 46
4.2 行业生命周期与证券投资52
4.3 行业结构分析 54
4.4 值得长期投资的行业——来自大师共同的选择59
4.5 行业与区域 65
个人总结 68
第5章 定性分析公司基本面
5.1 基础信息收集 70
5.2 商业模式 71
5.3 竞争优势 74
5.4 公司战略 89
5.5 公司治理.105
5.6 公司失败的原因.114
个人总结.117
第6章 定量分析公司基本面
6.1 财务分析 119
6.2 财务预测 165
6.3 财务造假识别.166
6.4 分析技巧与方法 190
个人总结.203
第7章 系统的价值评估
7.1 估值体系 205
7.2 DCF 估值模型及思维 212
7.3 市盈率214
7.4 市净率229
7.5 市盈率与市净率的组合238
7.6 估值五要素简化模型253
7.7 估值的四个层次.259
7.8 现金股息再投 261
个人总结 267
第8章 股价趋势的含义
8.1 股价的趋势 269
8.2 价值与趋势 278
个人总结 285
第9章 构建投资组合
9.1 构建投资组合步骤 287
9.2 投资组合的意义 287
9.3 资产配置选择 288
9.4 资产动态再平衡 289
9.5 投资组合风险 291
9.6 个股仓位控制 292
9.7 忘记初始成本 294
个人总结 294
第10章 价值投资策略
10.1 低估绩优 296
10.2 困境反转 305
10.3 隐蔽资产 312
10.4 业绩提升 315
10.5 周期波动 321
10.6 事件驱动 322
10.7 相对价值 332
10.8 可转换债券/优先股334
10.9 指数定投 336
个人结语 337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刘哲,网名502的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曾任北京中能兴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证券研究员,现就职某中小板上市公司,负责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管理事务。上班写公告给别人看,下班看别人写的公告,金融、产业都懂点。平日爱写些投资思考文章,多篇发表在《证券市场周刊》、《中国证券报》、《金证券》、《新财富》、雪球今日话题等纸质与互联网媒体,受到广泛好评与转载。雪球网拥有数万粉丝。
文摘
暂无
媒体推荐
暂无
“投资”这个词,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无数的智慧与实践。而《AG 超额收益 价值投资在中国的》这本书,将“投资”与“超额收益”这两个概念并置,无疑点燃了我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投资,不仅仅是为了保值,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值,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获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真正地解答“如何在中国实现超额收益”这个终极问题。它是否会提供一些颠覆性的投资理念,还是会在经典的价值投资框架之上,进行更深入的本土化拓展?我特别期待它能够分享一些作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投资技巧。当然,我并不期待书中会有“一夜暴富”的秘籍,我更看重的是一种长期、稳健的投资逻辑,一种能够帮助我持续创造价值的投资方法。这本书能否让我对投资本身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否提升我的投资技能,能否让我更有信心地面对未来的市场挑战,从而真正实现“超额收益”,将是我最看重的。
评分我一直坚信,投资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对未来的判断。而价值投资,在我看来,恰恰是最能体现这种智慧的投资哲学。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宏观看法”和“行业选择”这几个关键词,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觉得,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必须具备“战略眼光”,能够理解宏观经济大势如何影响市场走向,以及不同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宏观分析框架,帮助我理解中国经济的运行逻辑,并从中洞察出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行业,那将对我极具价值。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能够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方法论,比如如何通过宏观数据来判断行业周期,如何评估一个行业是否处于风口之上,又该如何规避那些看似风光实则风险重重的行业。同样,“行业选择”这个部分,我非常期待能够看到作者对于不同行业之间比较的深入分析,以及在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哪些行业会成为未来的主导力量。这本书能否帮助我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行业分析体系,将是我评判其价值的重要标准。
评分读一本好书,就像是遇见一位良师益友。这本书的题目中,“公司分析”这四个字,直接击中了我的核心需求。在我看来,价值投资的最终落脚点,必然是对于具体公司的深入研究。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最终取决于其内在的质量,这包括了它的商业模式、盈利能力、管理团队、竞争优势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全面而有效的公司分析方法论,让我能够像一位侦探一样,抽丝剥茧,揭开公司的真实面貌。我尤其期待看到作者如何讲解“护城河”的构建与评估,如何识别那些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以及如何通过财务报表来判断公司的健康状况和增长潜力。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去发现那些被市场低估的“价值洼地”,也就是那些当前市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公司。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分析功底。这本书能否帮助我提升这种辨别能力,让我能够独立地、客观地评估一家公司的价值,避免被短期的市场情绪所左右,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是我最为期待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初看之下就给我一种沉稳、专业的印象。封面的配色虽然不花哨,但却透露着一种经典与力量感。尤其是“AG 超额收益”这几个字,醒动而不张扬,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关于财富增值的秘诀。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财经书籍,其外观往往也折射出其内容的品质,这种朴实无华的设计,反而让我觉得它更注重内涵,而不是华而不实的包装。我之前读过不少投资类的书籍,有些封面设计得非常炫酷,内容却空洞乏味,令人失望。而《AG 超额收益 价值投资在中国的》这本书,恰恰相反,它的低调反而激起了我探究其背后智慧的兴趣。我很好奇,它究竟是如何将“超额收益”和“价值投资”这两个概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且放在“在中国”这个大背景下进行阐述的。是会从宏观经济周期入手,分析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还是会深入到行业细分领域,挖掘被忽视的投资机会?抑或是更侧重于微观的公司层面,去解读财务报表、商业模式?我期待它能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投资地图,让我知道在纷繁复杂的中国股市中,如何拨开迷雾,找到那颗闪耀的价值之星。
评分这本书,从书名《AG 超额收益 价值投资在中国的》到作者刘哲、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再到“联袂推荐”这几个字眼,就足够吸引我了。我对价值投资一直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它离我们普通人有些距离,要么太理论化,要么太复杂。所以,当看到这本书打出“价值投资在中国”的旗号时,我立刻就想深入了解一下。刘哲这个名字我之前并不熟悉,但“中国铁道出版社”的出版物,我一直觉得质量都很过硬,尤其是在经济、金融领域,总能出版一些有深度、有见地的作品。加上“联袂推荐”,这通常意味着有行业内的资深人士或者知名学者背书,这无疑增加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否能把价值投资的理念,以一种接地气、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在中国投资者的面前。毕竟,国情不同,市场环境也不同,国外的价值投资理论能否直接套用到中国市场,还是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本土化的视角和实践案例,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如何在中国 A 股市场中运用价值投资的策略,找到那些被低估但有潜力的公司,并最终实现“超额收益”。从书名来看,它似乎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强调了“收益”这个结果,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好奇和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