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上海图书馆善本题跋辑录附版本考-(全二册) |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2-01 |
| 作者:陈先行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360.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32650408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籍题跋的盛行是在清代,这从现存古籍题跋大都是清人所为的表象中即可得出结论。而究其根本,是因为目录、版本、校勘之学真正成为专门、成为显学是在清代,而这又与清代汉学的兴盛有着密切关系。汉学家们整理古籍,由群经而至于子史集类,莫不以辨别真伪为要务,于是检目录、择版本、施校勘成为做学问的必要前提。每得一书,有所发明,便缀语题识其上,或叙版本异同,或辨字句讹误,或阐著书旨意,或述撰人仕履。而风气所及,又不局限于专门学问之家。洪北江谓藏书家类分五等,则撰写题跋者亦是如此。故于藏书之源流,刻印之精粗,流传之多寡,价值之贵贱,乃至与书籍相关的友朋交往,经济生活,在题跋中亦每有论述。
第一段评价: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质感,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纸张的选择也很考究,泛着淡淡的古雅色泽,即便只是翻阅,也能感受到一种庄重的仪式感。内页的排版布局清晰明了,字里行间透露着编者的用心良苦,特别是那些重要的引文和注释,处理得既醒目又不干扰整体的美感。初拿到手时,我花了很长时间端详封面和扉页,那种朴实中蕴含的精美,让人立刻产生想要深入探究的冲动。它绝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装帧的细节处理,比如书脊的装订方式和护封的设计,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那份敬畏与尊重,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已经心生欢喜。这种对物理形态的重视,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的层次感。
评分第二段评价: 我通常对这类涉及“辑录”和“考据”的专业书籍抱有保留态度,因为它们往往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然而,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却出乎我的意料。虽然内容本身是高度专业化的文献梳理,但作者在引述和串联不同题跋时的逻辑衔接非常流畅自然,仿佛在讲述一个跨越时空的故事,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史料。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完全被那些古人的笔墨和情感所吸引,那些看似零散的批注,在作者的梳理下,构建起了一张关于版本流传和学人交往的细密网络。这种将学术严谨性与可读性完美结合的能力,在古籍整理类著作中实属难得,让人读来津津有味,丝毫没有传统工具书的架子气。
评分第五段评价: 总体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沉稳而深邃,绝非市面上常见的浮光掠影式的介绍。它的学术底蕴是毋庸置疑的,但最难得的是,它成功地将这种深厚的底蕴“消化”并以一种相对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对于初学者而言,它是一扇通往古籍世界的大门,指引清晰;而对于资深研究者来说,它无疑是一座宝藏,提供了大量可供深入挖掘的一手资料。它在学术价值、阅读体验和工具实用性上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使其超越了单纯的“专业书籍”范畴,成为一部可以反复咀嚼、常读常新的重要文献汇编。读完后,我对古代读书人的那种专注与热爱,有了更为真切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第四段评价: 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对历史细节的深度挖掘上。它不仅仅是记录了“谁在何时何地题跋”,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不同时代藏书家的关注点、审美趣味乃至社会风气。例如,通过对比不同朝代题跋的用词和关注侧重,我仿佛能窥见当时士大夫阶层精神世界的变迁轨迹。这种由小见大的观察视角,非常耐人寻味。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新的感悟浮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性的复杂性,被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批注展现得淋漓尽致。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自下而上的历史观察角度,远比宏大的历史叙事更具亲切感和说服力。
评分第三段评价: 作为一名业余的古籍爱好者,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在资料检索上的便利性。虽然它汇集了海量的题跋信息,但索引系统的设计简直是神来之笔。查找起来异常便捷,无论是按人名、按书目还是按时间线索,都能迅速定位所需内容。我试着追踪了几则我此前在其他地方零散见过的题跋片段,这本书都提供了完整且清晰的上下文,这极大地帮助我补全了知识上的碎片。这种高效的检索能力,使得这本书从一本“可读”的读物,升级为一本“必备”的案头工具。对于任何需要进行版本学研究或者对古代藏书史感兴趣的人来说,它的实用价值简直无可估量,省去了无数在浩瀚古籍中大海捞针的时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