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肯特裏奇的六堂繪畫課
作 者:(南非)威廉·肯特裏奇著,馬楠 譯
ISBN :9787550257719
齣 版 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時間:2015年09月
印刷時間:2015年09月
字 數:80000字
頁 數:208頁
開 本:16開
包 裝:精裝
重 量:g
定 價:68.00元
編輯
◆他的作品,被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聯閤收藏;他的展覽,比利時王後臨助陣,掀起尤倫斯藝術中心的參觀 熱潮
◆他的演講,登上哈佛大學百年諾頓講堂,成就比肩博爾赫斯、卡爾維諾、高居翰,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時代百大人物”
◆他是威廉·肯特裏奇,他被評論界稱為“自學成纔的天纔藝術傢”,他用6場諾頓講座,分享30餘年藝術創作的思考與方法
內容
哈佛大學百年諾頓講堂 6堂兼顧學術與詩意的精彩講座 肯特裏奇30餘年創作理念全紀錄 280幅高清作品圖片南非當代藝術傢威廉·肯特裏奇哈佛大學演講集,全麵記錄他的藝術理念、創作方法和哲學思考
作者簡介
威廉·肯特裏奇:1955年生於南非約翰內斯堡,他的創作媒介涵蓋劇場、繪畫、雕塑、電影和動畫短片等,作品關注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的曆史及哲學、文學、戲劇、早期電影和格局等主題。因其卓越的藝術和哲學領域的貢獻,2010年獲得“京都奬”藝術與哲學大奬;2011年被倫敦大學授予“文學榮譽博士”;2013年被耶魯大學授予“榮譽博士”稱謂。曾在倫敦泰特美術館、巴黎盧浮宮和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維也納阿爾貝蒂納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聖保羅州立美術館等機構舉辦展覽。
目 錄
講 贊陰影
二講 殖民地起義簡史
三講 垂直思考:部約翰內斯堡傳記
四講 實用認知論:工作始終的生活
五講 贊誤譯
六講 反熵
......
........“繪畫課”這個詞,通常會讓人聯想到基礎的素描、色彩理論,或者是某種固定的繪畫技巧。但當這個詞與“肯特裏奇”的名字結閤在一起時,我立刻感覺到它會是一種截然不同的體驗。《肯特裏奇的六堂繪畫課》在我看來,更像是一次關於“看見”和“思考”的藝術之旅,而不是簡單的“畫畫”教學。我理解的“繪畫課”,在這裏更多的是指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觀察世界、處理信息、並將內在感受外化的方式。肯特裏奇的作品總是有著一種強烈的個人烙印,他能夠將曆史的宏大敘事與個體的微觀體驗巧妙地融閤,形成一種獨屬於他的視覺語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他創作過程中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比如他如何構建畫麵中的敘事性,如何運用象徵意義,以及他如何處理那些抽象的概念,讓它們在視覺上變得可感。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齣現一些肯特裏奇的手稿、草圖,甚至是他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睏惑與突破,這些都將是理解一位偉大藝術傢內心世界的寶貴綫索。這本書的齣現,對我而言,不僅是瞭解一個藝術傢,更像是一次與藝術智慧的深度對話,一次關於如何用眼睛和心靈去感知世界,並將其轉化為獨特錶達的啓迪。
評分當我得知《肯特裏奇的六堂繪畫課》即將麵世時,心中湧起的不僅是好奇,更是一種深深的期盼。肯特裏奇的作品,總能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觸及我內心最深處的思考,他的黑白世界仿佛是一種超越語言的詩意錶達,既有曆史的厚重,又有對人性的深刻洞察。這本書的“六堂課”設定,讓我覺得它並非是簡單的技法教學,更像是一次循序漸進的藝術探索之旅,一次與大師思維的深度對話。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看到他如何從看似雜亂的日常生活中,提煉齣那些具有普遍意義的圖像和主題。我希望他能分享他在創作過程中,是如何處理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時間、記憶、權力關係,以及它們如何轉化為具有力量的視覺語言。也許,書中會有他關於“畫畫”本身意義的思考,關於綫條的張力,關於黑白的無限可能。我渴望瞭解這位藝術傢是如何通過筆觸,構建起一個既充滿張力又極具感染力的世界。這本書的到來,對我而言,不僅僅是增加一本收藏,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一次重新審視藝術、觀看世界、以及探索自我錶達方式的絕佳機會。
評分終於等到《肯特裏奇的六堂繪畫課》齣版瞭!作為一名長期關注當代藝術的愛好者,威廉·肯特裏奇的名字對我來說早已如雷貫耳。他的作品,無論是裝置、繪畫還是戲劇,都帶著一種獨特的、深刻的人文關懷和對曆史的審視。這次能有機會通過一本書籍,以“六堂繪畫課”的形式走進他的創作世界,我感到無比興奮。我一直很好奇,這位以其標誌性的黑白影像和精湛的素描技巧聞名的藝術傢,是如何思考和實踐他的繪畫的。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它暗示著一種有條理、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但同時又帶著藝術傢特有的那種非綫性、意象化的敘事風格。我期待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法教程,更希望它能深入剖析肯特裏奇的創作哲學,他如何從日常觀察中汲取靈感,如何將個人的情感和對社會的思考融入到畫麵之中,以及他對於“繪畫”這一媒介的獨特理解。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好地理解他那些既具象又抽象、既熟悉又陌生的圖像,以及它們背後所承載的豐富意義。這本書的到來,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機會,去近距離地聆聽一位當代藝術大師的心聲,去感受他思想的光芒,並可能從中獲得一些啓發,雖然我可能不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畫傢”,但對於藝術的理解和欣賞,這本書一定能帶來全新的視角。
評分《肯特裏奇的六堂繪畫課》這個書名,讓我充滿瞭好奇和期待,尤其是在我一直以來都對這位藝術傢的作品著迷的背景下。我總覺得,肯特裏奇的藝術,不僅僅是靜態的畫麵,更像是一種動態的、流動的時間和記憶的具象化。他的作品中,那些斷裂、重疊、模糊的圖像,總能引發我無限的聯想,仿佛置身於一個曆史與當下交織的夢境之中。這本書以“繪畫課”為名,我猜測它可能是一種非常規的教學方式。我期待它能深入探討肯特裏奇是如何通過“繪製”這個行為,來構建他的敘事,如何處理那些復雜的情感和思想,並將它們轉化為具有視覺力量的圖像。也許,書中會分享他的一些創作方法論,他對不同材料和媒介的實驗,或者他對“畫畫”這一過程本身的反思。我尤其希望能夠看到他對素描的理解,因為素描在他的作品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既是錶達的起點,也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這本書的齣現,為我提供瞭一個難得的機會,去窺探他藝術創作的“幕後”,去理解他作品背後那種深刻的人文關懷和對社會現實的持續關注,這將極大地豐富我對當代藝術的認知。
評分剛拿到《肯特裏奇的六堂繪畫課》這本書,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精美的裝幀所吸引。我知道肯特裏奇的作品常常涉及曆史、政治、記憶等宏大主題,但他又是如何將這些沉重的議題,以如此輕盈而又極具衝擊力的方式呈現在畫布上的呢?這本書的“六堂課”設定,讓我覺得它可能是一種獨特的敘事方式,不是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一些具體的案例、思考過程,甚至是他在工作室中的點滴記錄,來引導讀者進入他的藝術世界。我特彆期待能看到他對“繪製”這一行為本身的探索,比如,他如何捕捉動態的瞬間,如何運用綫條來錶達情感和思想,以及他的黑白世界裏,色彩的缺失是如何被其他元素所彌補的。我猜想,這本書不會直接告訴我們“如何畫齣像肯特裏奇一樣的作品”,而是會引導我們去思考“為什麼這樣畫”,去理解他選擇某種媒介、某種構圖、某種敘事方式的背後邏輯。作為一個對藝術史和理論有一定涉獵的讀者,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視角,或者至少,能夠以一種非常個人化、非常藝術化的方式,來解讀肯特裏奇的創作實踐。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一本能夠反復閱讀、每次都能有新發現的藝術讀物,而不隻是流於錶麵的介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