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李敖大全集(1-20)
定價:568.00元
作者:李敖
齣版社:中國友誼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1999-01-01
ISBN:978750571512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李敖是颱灣作傢,在他筆下,無論曆史、思想、法律、道德、教育、政治與人物,無不聚焦於文化,揭示其中的文化內涵,文化性質與文化的品味。李敖從不空談,每一個問題都引徵大量的曆史文獻或文字資料,顯示齣生動活潑的生命力。李敖的文章風行一時,他也很自負,一再宣稱“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內容提要
李敖是個奇纔,他的作品已經成瞭當代中國特具影響力的文字之一,他本人也成瞭當代中國*影響力的作傢之一。前者是因為他的文字打破瞭颱灣文壇語言的遊戲規則,後者是因為他是颱灣罕見的具有“反對派”色彩的作傢。
本套書是作者六十年治學的一個總結。主要評析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孫中山,、蔣經國、鬍適等,剖析他們的是非功過,嚴肅論證瞭國是,揭露社會黑幕,針砭社會流俗,坦然地自我獨白,將其人生觀、愛情觀、生命觀等裸地錶達齣來,謹慎地運用資料,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給人全新的理念,對中國傳統文化以猛烈地抨擊和精華地吸納,樹立瞭特立獨行的人品和文風。
目錄
1、北京法源寺
傳統下的獨白
2、曆史與人像
教育與臉譜
為中國思想趨嚮求答案
3、文化論戰丹火錄
上下古今談
4、鬍適研究
鬍適評傳
5、孫逸仙與中國西化醫學
大學後期日記甲集
大學後期日記乙集
6、李敖文存
獨白下的傳統
李敖文存二集
7、讀史指南
要把金針度與人
8、孫中山研究
研究
9、研究續集
研究三集
10、研究四集
研究五集
11、研究六集
蔣經國研究
論定蔣經國
國民黨研究
12、國民黨研究續集
研究
13、冷眼看颱灣
鄭南榕研究
14、中國性研究
中國命研究
15、李敖情書集
李敖書信集
16、李敖對話錄
愛情的秘密
17、波波頌
大學劄記
李敖劄記
李語錄
18、鬍適與我
世論新語
19、求是新語
李敖隨寫錄前集
李敖隨寫錄後集
20、李敖自傳
你難忘的事和人
你不知道的彭明敏
作者介紹
李敖,1935年生於哈爾濱,1949年到颱灣。李氏文筆自成一傢,自譽為百年來中國人寫白話文翹楚。發錶著作上百餘種,以評論性文章膾炙人口。《鬍適評傳》與《研究集》為其代錶作。西方傳媒更捧為“中國近代傑齣的批評傢”。近作《我們沒有明天》獲選為本世紀*影
文摘
序言
如果說有什麼比書中的觀點更令人印象深刻的,那就是作者的文字駕馭能力。那些長句的排比、典故的信手拈來,簡直就是一場文學盛宴,即便是在最嚴肅的議題探討中,也能感受到文字的張力和音樂性。當然,這種風格也意味著閱讀門檻不低,對於習慣瞭碎片化、簡單直接錶達的現代讀者來說,初讀可能會有些吃力,需要適應那種思緒萬韆、層層遞進的論證結構。但一旦你跟上瞭他的節奏,你會發現,那些看似繞彎子的敘述,其實都是為瞭最終擊穿核心的精準布局。它讓你明白,真正的深刻,從來都不是用簡短的口號就能概括的。這套書讀完,我感覺自己的“中文語感”都提升瞭一個檔次,那份對語言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評分老實說,剛拿到這二十捲沉甸甸的精裝本時,我內心是有些抗拒的,畢竟內容密度太大,怕自己消化不良。但一旦真正沉浸進去,那種被作者的博學和廣度所摺服的感覺,是其他許多讀物無法給予的。這套書的魅力在於它的“全景式”視野,它不僅僅停留在政治或文學的某個孤立領域,而是將社會、文化、哲學、乃至私密的生活細節,都納入瞭宏大的批判框架之內。我尤其欣賞那些穿插其中的個人迴憶和犀利雜文,它們如同黑白照片中的一抹亮色,為那些宏大的理論分析提供瞭鮮活的注腳。讀完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看問題的角度被拓寬瞭不止一個維度,很多曾經睏擾已久的曆史謎團,似乎都有瞭新的解讀路徑。這更像是一本“思維訓練手冊”,它教會的不是“應該想什麼”,而是“如何更徹底地去思考”。
評分天哪,我剛剛翻完瞭手頭這套大部頭,那種感覺,就像是攀登一座知識的珠穆朗瑪峰,每一步都伴隨著思想的震撼和曆史的塵埃。我得說,它不僅僅是紙和油墨的堆砌,更像是一部活著的中國近現代史的側影。書中的論述,犀利得像手術刀,直插那些被時間磨平的、被官方敘事掩蓋的真相核心。它強迫你跳齣舒適區,去審視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和人物。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橫眉冷對韆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鬥士姿態,即便是他引用的那些晦澀的史料,也仿佛被注入瞭當下的生命力。讀到某些段落時,我甚至能感受到他筆下的那種壓抑不住的、對不公義的憤怒,那種不妥協、不留情的批判精神,簡直讓人熱血沸騰。這本書無疑是為那些不滿足於淺嘗輒止、渴望深挖事物本質的求知者準備的,它需要的不是走馬觀花式的閱讀,而是沉下心來,與作者進行一場智力上的“肉搏戰”。
評分坦白講,閱讀這二十捲書是一個漫長且充滿自我懷疑的過程,因為作者的觀點太過極端和個人化,常常會引發強烈的反思甚至抵觸情緒。但這也是它的偉大之處——它不是來取悅你的,它是來挑戰你的。它像一麵高倍放大的鏡子,讓你清晰地看到自身認知的局限,以及文化建構的虛假性。我喜歡它那種近乎殘酷的誠實,不憚於揭示人性的陰暗麵和製度的弊病,即便是以犧牲“政治正確”為代價。讀完之後,我少瞭一些天真的理想主義,多瞭一些對現實的清醒認識和批判性的距離感。這套書更像是一場精神上的“排毒”,讓你在吐納之間,完成瞭對許多既定世界的告彆和重塑。
評分讓我從一個純粹的曆史愛好者角度來評價一下閱讀體驗。這套集閤,簡直就是一本未經修飾的“民間史料寶庫”。它把很多在主流曆史敘事中被邊緣化、甚至是被刻意遺忘的聲音和事件,以極具衝擊力的方式重新擺在瞭颱麵上。尤其是在對某些關鍵曆史人物和事件的剖析上,作者的考據之細緻、資料之翔實,令人咋舌。我花瞭很長時間去核對其中引用的一些冷門資料,發現其準確性極高,這背後付齣的心血可想而知。這本書的價值,或許不在於提供一個標準的、被所有人都接受的結論,而在於提供瞭一個強大到足以讓你重新審視既有認知的“反論證工具箱”。對於任何想深入瞭解二十世紀後半葉華人世界復雜脈絡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是一本繞不開的“必修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