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抗体药物的药理学与治疗学研究 |
| 作 者: | 刘昌孝 |
| 定价: | 188.00 |
| ISBN号: | 9787030454775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开本: | 16 |
| 装帧: | |
| 出版日期: | 2015-8-1 |
| 印刷日期: | 2015-8-1 |
| 编辑推荐 |
| 内容介绍 |
| 刘昌孝院士组织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药物研究院从事相关研究的科学工作者,经过两年的精心笔耕,顺利完成《抗体药物的药理学与治疗学研究》一书的编著任务。刘昌孝编写的《抗体药物的药理学与治疗学研究》重点从抗体药物所特有的靶向性、免疫原性和临床安全性出发,反映国内外研究进展,为抗体药物的研发提供借鉴。 《抗体药物的药理学与治疗学研究》分为总论和各论上下两篇,共分22章。总论部分7章,主要阐述抗体药物的研发思路与成药性的关键理论和技术;各论部分15章,分别从药物作用特点与作用机制、药理学与毒理学、药动学、药效学、免疫原性、临床耐受性与安全性、药物相互作用及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阐述了对不同类别的治疗用抗体药物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重要进展。 《抗体药物的药理学与治疗学研究》可供从事抗体药物研究的医药类高校及科研院所教师、研究人员及本科以上学生参考使用。 |
| 作者介绍 |
| 目录 |
| 前言 第1章 抗体药物研究发展概述 1.1 引言 1.2 抗体药物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1.3 抗体药物发展的前沿科学与关键技术的发展 1.4 抗体药物偶联技术的发展 1.5 单克隆抗体药物应用的局限性 1.6 世界抗体药物快速发展的形势 1.7 我国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和产业化问题与展望 1.8 抗体药物生物医学评价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第2章 抗体药物的药理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 2.1 引言 2.2 药效动力学研究试验设计 2.3 抗体药物的药理学特点 2.4 抗体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研究 2.5 抗体药物的耐药性 2.6 抗体药物药效学和实验治疗学研究的实例 参考文献 第3章 治疗性抗体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毒代动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抗体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挑战 3.3 抗体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特点和内容 3.4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研究 3.5 抗体药物毒动学的研究 3.6 抗体药物的PK研究实例 3.7 讨论与展望:发展机遇与挑战 3.8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抗体一药物偶联物(ADC)药代动力学研究 4.1 引言 4.2 研发的趋势和挑战 4.3 ADC作用原理 4.4 生物分析方法的特殊性 4.5 生物分析方法的建立、筛选和验证 4.6 LC.MS的应用 4.7 PK/PD模型研究和体外实验的应用 4.8 讨论 4.9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抗体药物的药效动力学与药代动力学同步研究 5.1 引言 5.2 :PK/PD模型 5.3 临床前。PK/PD研究 5.4 临床:PK/PD研究 5.5 抗体药物的PK/PD研究 5.6 0期临床的PK/PD研究 参考文献 第6章 抗体药物的临床前毒理学与安全性研究 6.1 引言 6.2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6.3 毒性和安全性研究的指导原则 6.4 安全性研究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点 6.5 靶向性分布单抗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是设计毒理和安全性研究的基础 6.6 抗体药物安全性研究实例 6.7 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7章 抗体药物的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研究 7.1 引言 7.2 新药临床试验的核心是转换研究 7.3 临床研究的伦理准则 7.4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7.5 临床药理学和治疗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7.6 抗体药物临床药理学 7.7 临床治疗学研究 7.8 单克隆抗体类药物耐药性 7.9 临床药物毒性与药物不良反应 7.10 展望 参考文献 第8章 阿达木单抗 第9章 阿来组单抗 第10章 贝伐单抗 第11章 依法珠单抗 第12章 吉妥单抗 第13章 那他珠单抗 第14章 奥马珠单抗 第15章 帕利珠单抗 第16章 曲妥珠单抗 第17章 西乏昔堕精 第18章 英夫利昔单抗 第19章 莫罗莫那 第20章 法索单抗锝 第21章 利妥昔单抗 第22章 其他治疗用单抗 索引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这本书的目录中提到了“药效学”,这让我对书中关于药物疗效评估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抗体药物的药效学评价方法,包括体外和体内的评估模型,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模型来量化药物的疗效。例如,在肿瘤治疗领域,我希望看到书中对肿瘤缩小率、生存期延长、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变化等药效学指标的分析。此外,“免疫原性”这个关键词也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抗体药物本身就是蛋白质,因此其在体内可能引发免疫反应,产生抗药物抗体(ADAs)。我希望书中能深入分析抗体药物免疫原性的影响因素,如药物的来源、修饰、给药途径等,以及ADAs的检测方法、对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如免疫抑制治疗或调整药物方案。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作者是刘昌孝,这让我对内容的严谨性和深度充满了信心。刘昌孝教授在药理学领域的声誉享誉国内外,他的著作往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专业性。我对书中关于“药理学与毒理学”部分的期待很高,希望它能提供关于抗体药物不良反应的详细解读。这包括对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管理策略的深入探讨。同时,我也希望了解书中对一些罕见但严重的毒性反应的分析,以及如何通过药物设计或临床监测来规避这些风险。对于“药动学”部分,我期待看到抗体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的详细描述,以及影响这些过程的因素,例如药物的分子量、半衰期、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等。了解这些信息对于优化给药方案、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副作用至关重要。
评分“临床药学”这个章节让我看到了这本书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意图。我希望书中不仅能介绍抗体药物的药理学基础,还能提供丰富的临床应用指导。这可能包括抗体药物在不同疾病(如自身免疫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等)中的治疗指南、药物选择的原则、剂量调整的依据、以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策略。我尤其希望看到书中关于如何监测抗体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内容,以及如何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耐药性或疗效不佳的情况。对于新入门的临床药师或医生来说,这样一份详实全面的临床应用指南将是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服务患者。
评分从书名中“科学出版社”的字样,我能感受到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和权威性。作为一名对前沿科学充满求知欲的读者,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抗体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书中关于“药理学与治疗学研究”的综合性论述,让我相信它能为我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我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新型抗体药物(如抗体偶联药物ADC、双特异性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它们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潜力。此外,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探讨抗体药物研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例如如何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如何克服耐药性,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等,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非常吸引人,尤其是“抗体药物”这个关键词,这正是当前医药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作为一个对现代药物研发充满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关注着抗体药物的最新进展。这本书的副标题“药理学与治疗学研究”更是直击核心,让我期待能够深入了解抗体药物是如何作用于人体,以及它们在临床上是如何发挥治疗作用的。我尤其想知道书中对于不同类型抗体药物(如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等)的药理机制的阐述是否详尽,是否能够清晰地解释它们与靶点的相互作用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细胞信号通路改变。此外,书中提及的“治疗学研究”部分,我希望看到对当前已上市或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抗体药物在不同疾病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包括其疗效、适应症、禁忌症等方面的内容,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信息,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抗体药物的临床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