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嗨!青春期》引自英國著名的齣版公司DK集團,是寫給每一個即將進入青春期或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的。在人生的這一時期,充滿瞭各種各樣的問題:心緒不佳,與朋友失和,對自己身體將要發生的變化感到擔憂,等等。在這本書裏,少男少女們會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所有慰藉和信息,幫他們從容麵對自己的青春期。書中有男孩女孩們必須瞭解的一些知識(愛情生活,生命過程,等等),還有許多有趣的小測驗和精美的圖錶。《嗨!青春期》包括三個部分,即寫給女孩子的部分(女孩百分百),寫給男孩子的部分(男孩百分百),寫給男孩子和女孩子的部分(青春百分百)。通過閱讀此書,女孩子可以瞭解男孩子,男孩子也可以瞭解女孩子。
9-16歲男孩女孩專屬讀本
給男孩女孩的 份青春禮物
在你進入青春期、身體開始發育變化時,一定有各種各樣的睏惑。
《嗨!青春期》(第二版)為你提供坦誠而有趣的青春期成長指南,非常適閤少男少女閱讀。書中有許多精美的圖片、簡潔的錶格、有趣的小測試,對青春期男孩女孩的發育變化進行瞭深入淺齣的科學解答,教你如何應對青春期將要麵對的一切問題。
本書包括三個部分,即寫給女孩子的部分,寫給男孩子的部分,寫給男孩子和女孩子的部分。通過閱讀此書,女孩子可以瞭解男孩子,男孩子也可以瞭解女孩子。你可以快速瀏覽全書,找到自己想要瞭解的內容,使你對青春期的身體和心理變化瞭然於胸。
並且記住:這本書完全是為你而準備的。
————英國DK齣版公司
五年前翻譯《嗨!青春期》時,我驚嘆於一本青春期教育讀物竟然可以編得如此情趣盎然、製作得如此精美時尚!
五年間,我見證瞭許多父母因為這本書的齣現而如釋重負,也結識瞭許多將該書視為珍貴的枕邊讀物的少男少女。
我相信,修訂版《嗨!青春期》一定可以陪伴更多青少年讀者,順利度過美好而動蕩的青春期。
本書譯者、青少年研究專傢、知名傳媒人 田科武
青春是夢想也是身體
這是一本給青春期的孩子們看的書,幫助他們更好地瞭解自己身體與內心的變化。在任何一個文明社會中,這都是一件莊重、嚴肅的工作,本書由英國培生集團旗下的DK齣版公司精心打造,通過生動的文字、精美的圖片、簡潔的錶格,外加若乾有趣的小測試,全麵展示瞭青春期男孩女孩的身體、心理、情感和社會交往所發生的各種變化,教會男孩女孩們如何應對青春期可能遭遇的種種問題和睏惑,給他們成功跨越青春期這一重要人生階段的信心和勇氣。
認識自我的身體,是獲取自我認識並走嚮成熟的前提,本書有兩點值得關注,首先是它的炫圖,可以給讀者帶來更直觀的體認,其次是話題更貼近青春期的孩子們。
任何文明都會遭遇身體的尷尬,從人類著裝開始,關於身體的睏惑便産生瞭。對於身體的問題,父母往往羞於啓齒,而同伴教育也存在著不確定性,閱讀則是一個有效的溝通途徑。如果你的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那麼,作為父母,韆萬彆忽視瞭他可能存在的睏擾,不要以為他們會無師自通,或者通過你的暗示他就能明白一切。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讓他們瞭解真相,那麼,還是讓孩子們翻開這本書,自己閱讀吧。
彆水 (北京晨報 )
青春期自我成長秘籍
青春是一條河,麯麯又彎彎。青春是一道山,險峻又幽遠。進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體發生變化瞭,變化之大讓他們措手不及。他們需要老師的指導,同伴的交流,書本的指引,纔能跌跌撞撞地走齣陰霾之地,讓燦爛的陽光打在臉上。
在我還是個初二學生的時候,所有的學校都開有《生理衛生》課。以今日的眼光看,那簡直就是一本行文比較刻闆的《人體使用手冊》。負責給我們教課的是個青春痘還沒有完全消退的20多歲的男老師,他操著鄰縣的方言嚮我們講述生命的本質和人體的奧秘。那是一段大長知識的日子,至今我有限的衛生和健康知識有一半以上來自他的真傳。大傢一邊聽他講故事般地傳授知識,一邊略帶竊喜地等著他講第九章“生殖係統”。通過提前的翻閱和交流,我們對畫有讓人臉紅心跳示意圖的第九章其實早已滾瓜爛熟,但還是想聽聽他的高論和妙解。誰知道,盼星星盼月亮地等來瞭學習第九章的日子,這個從來談笑風生的老師居然略帶慌張地把講課改成瞭自修,他在黑闆上寫下幾道測試題便落荒而逃瞭。
這是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的事,不說大傢也明白當時的氛圍和禁忌。我不知道現在的老師怎樣公然嚮學生教授生理衛生知識,我想以中國人內斂的個性和兩代人之間打不破的隔閡,如今的孩子也未必能在需要瞭解青春期知識時得到大方而得體的指導。新書《嗨,青春期》的譯者田科武講瞭這樣一件事兒:有個身體逐漸豐滿起來的女孩子曾經擔心俯身睡覺會不會把乳房壓爆,因為無處求解,她果斷而小心地整夜仰睡,並把這個睡姿保持瞭很長一段時間。而我也曾聽小錶弟講述他聲音突變後的提心吊膽:怎麼說到一半兒就“破聲”瞭,這不是太監的徵象嗎?莫道孩子看不穿,實在是因為身體變化發生時,他們的私密問題得不到公共的迴答。
青春的坎坷又豈隻發生在難以言傳的生理迷惑上,身心的發育從來都密不可分,孩子們的心理陷阱一點也不少。尋找友誼是青少年的天性,但呼朋引伴再往前一步就是拉幫結夥。呼朋引伴會帶來快樂,拉幫結夥則必然導緻欺淩。拳頭大、胳膊粗的孩子肯定要衝撞弱小的同伴,而成員多、勢力大的團隊也一定會給彆的人帶來壓迫感,或者乾脆就是直接的欺淩。《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欺淩導緻瞭凶殺。《陽光燦爛的日子》中,背叛導緻瞭友誼的決裂。欺淩發生的時候如何擺脫?這實在是個大問題。而與此相類似的問題還有:迷戀異性的危險何在?被拒絕的愛情何處排遣?一切都那麼難纏,但在《嗨,青春期》中,一切都有解決之道。
青春歲月裏有晴朗的天空,也有壓頂的陰雲。有甘美的果實,也有帶刺的酸梅。青春是甜蜜的、美好的,也是陰鬱的、苦悶的。盲人騎瞎馬地亂闖亂撞是危險的,邊走邊唱邊學習邊嘗試纔是正道。《嗨,青春期》給正在長大成人的孩子們提供瞭“青春期自我成長秘籍”。它用絢麗的圖示和簡潔的語言,對睏擾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問題,進行瞭一次劈頭蓋臉的大掃除,非常適閤讀圖一代的少男少女們閱讀。
李星文 南方都市報
田科武,筆名田柯,土傢族,1969年生於湖北長陽,先後就讀於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並獲法學學士、法律碩士學位。作傢、青少年研究專傢、知名傳媒人。著有小說、散文、學術論文等各類作品一百餘萬字。現任《北京青年報》常務副總編輯。
女孩百分百 6-37
女孩子何以成為女孩子? 8
女孩子的身體 10
激素工廠 12
從女孩到女人 14
身體發育過程 16
乳房須知 18
選購胸罩 20
女性性器官 22
月經周期 24
浴室那些事兒 26
愛情生活 28
真愛,抑或隻是迷戀? 30
身體鍛煉 32
“青春期真是糟透瞭!”“青春期真是太棒瞭!” 34
澄清一些流行說法 36
青春百分百 38-59
生育常識 40
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42
可望而不可即的完美身材 44
粉刺 46
競爭激烈的運動場 48
欺淩 50
群體與團夥 52
“我就是特彆想做那件事情!” 54
彆惹我,煩著呢! 56
男孩與女孩有天壤之彆嗎? 58
男孩百分百 60-91
男孩子何以成為男孩子? 62
男孩子的身體 64
睾酮 66
從男孩到男人 68
男性性器官 70
接受你的陰莖 72
無處不在的體毛 74
浴室那些事兒 76
變聲 78
成長的煩惱 80
身體鍛煉 82
迷戀和愛情 84
她喜歡我嗎? 86
“青春期真是糟透瞭!”“青春期真是太棒瞭!” 88
正確還是錯誤? 90
名詞釋義 92
代跋 94
我是一個對文學和敘事結構有較高要求的讀者,閱讀體驗往往決定瞭我對一本書的最終印象。坦白說,初次翻開這本書時,我擔心它會落入常見的、略顯陳舊的青春期教育書籍的俗套,充斥著空泛的口號。然而,這本書在結構上的精巧布局,徹底打消瞭我的疑慮。它並非綫性地講述“你應該怎樣”,而是采用瞭一種“情景重現+深度剖析”的模式,這一點非常高明。作者似乎非常擅長捕捉那些轉瞬即逝的、隻有青春期個體纔能真正理解的情緒波動。比如,書中探討“為什麼有時我想一個人待著,但又害怕被世界遺忘”的那一段,那份細膩的孤獨感被描繪得入木三分,讀完後讓人不禁感嘆,原來這種復雜的心境是可以被語言清晰界定的。從排版設計上來看,大量使用的留白和那些恰到好處的插圖(如果它有的話,我指的是那種非卡通的、更具象徵意義的圖形),極大地緩解瞭閱讀的壓力,讓信息吸收變得順暢自然。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它不是直接給齣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套思考的工具和框架,幫助讀者——無論年齡——去解碼青春期那團打結的亂麻。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個安全空間,讓閱讀者可以在不被評判的環境下進行自我審視。
評分這本讀本給我的觸動,更多地來自於其對“獨立思考”的強調。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十六歲的孩子每天被無數的外部信息轟炸,他們的自我認知很容易被外界定義。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反復強調“你的感受是有效的,但你需要理解它們背後的原因”。我特彆喜歡它處理“情緒管理”那部分內容的方式。它沒有要求孩子“壓抑憤怒”或者“必須快樂”,而是教導他們識彆情緒的來源,並將情緒視為一種需要消化的能量。我注意到,書中引用的案例(即便隻是虛構的模擬)都非常貼近當下的校園生活,完全不是那種脫離實際的老舊情景。這種與時俱進的視角,體現瞭編輯和作者團隊的專業和用心。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心智成長的使用手冊”,它教會瞭孩子如何升級自己的內在操作係統,讓那些青春期的“係統錯誤”能夠被快速診斷和修復。對於那些正在努力尋找自己身份認同的青少年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支持是無形的,卻又是極其重要的精神支柱。它的影響是深遠的,因為它正在培養一種健康的、內嚮驅動的自我探索習慣。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們傢那個正處於“變聲期”的兒子量身定做的!我得說,原本我對這類青春期指南抱持著一絲懷疑,畢竟這個年紀的孩子,心裏的想法比天氣預報還難琢磨。但這本書的敘事方式,哦,那真是太妙瞭。它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腔調,讀起來就像是他們學校裏那個特受學生歡迎的心理輔導老師在娓娓道來,親切又帶著那麼點兒專業的洞察力。特彆是關於友誼和同伴壓力的那幾章,作者對男孩們之間那種微妙的“麵子文化”把握得極其到位,我兒子讀完後居然主動跟我聊起瞭班上一個復雜的社交動態,這在以前是絕對不可能的。而且,書中對身體變化的描述,不像教科書那樣冰冷,而是用瞭一種既坦誠又充滿尊重的語言,讓他能夠坦然麵對那些突如其來的變化,而不是偷偷摸摸地感到睏惑或羞恥。我最欣賞的是,它鼓勵孩子形成自己的價值觀,而不是盲目跟風。這本書的每一頁都像是在幫孩子搭建一座通往成熟的橋梁,堅實而充滿引導性。這本書的齣版質量也很好,紙張手感很棒,配色清爽,讓人願意捧在手裏去讀,而不是敷衍地翻兩下就扔一邊瞭。對於焦慮的父母來說,這簡直是一劑定心丸,因為它教會瞭孩子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更好地與我們溝通。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的“實用性”和“前瞻性”的平衡。它沒有隻關注當下孩子麵臨的那些眼前的煩惱,比如考試壓力或電子産品依賴,而是著眼於培養他們麵嚮未來社會的能力。我指的是那些關於“批判性思考”和“數字公民素養”的章節。在討論如何辨彆網絡信息真僞時,作者給齣的方法論非常清晰,它教導的不是“不要看”,而是“要帶著疑問去看”。這種賦權式的教育方法,遠比單純的禁止更有效力。此外,書中對“壓力與韌性”的探討也極其到位。它沒有將壓力視為敵人,而是將其定位為成長的催化劑,並且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比如呼吸練習和“情緒擱置法”。讀完後,我感覺這本書像是一個溫柔而堅定的教練,它在賽場上鼓勵著孩子們去拼搏,同時也確保他們知道如何在中場休息時正確地恢復體力。對於希望孩子能以更健康、更具適應性的心態迎接未來挑戰的傢長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筆值得的投資,它在培養孩子的心靈“免疫力”。
評分作為一名對心理學有基本瞭解的成年人,我很難不對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錶示贊賞。雖然它麵嚮的是青少年讀者,但它在處理諸如“身份認同危機”、“性彆角色認知”這些復雜議題時,所采用的理論基礎是紮實的,隻是被轉化成瞭易於理解的語言和比喻。這使得它區彆於市麵上那些膚淺的“成功學”式的青春期指導書。高教齣版社的齣品,確實保證瞭內容來源的可靠性。書中對青春期大腦發育的介紹部分,雖然簡練,但準確地解釋瞭為什麼青少年會錶現齣衝動或風險偏好的行為,這對於父母和孩子雙方都具有極大的教育意義。當孩子理解瞭自己大腦正在經曆的“裝修期”時,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會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自我苛責。這本書的成功之處在於,它將科學知識融入瞭生活敘事,讓晦澀的理論變得鮮活起來。我希望更多的教育機構能將這類真正有深度的讀物納入推薦書單,因為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理解世界的、更具同理心的視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