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 精神生活的康复
定价:10.50元
作者:(日)森田正马 ,臧修智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7-01
ISBN:97871170174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森田心理疗法是日本特有的一种疗法。主要用于神经质的治疗和心理卫生指导。本书是森田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从理论到实践系统阐述了森田心理疗法的原理与治疗实施方案。现初次引荐给我国读者。
本书不仅可作医务人员研究使用森田疗法的专业工具书,也是被神经质苦恼着的人们自我治疗的参考书,还可作为广大社会读者搞好精神健康,促进生活协调与幸福的自学读物。
目录
部 神经质的实质
绪言
我的疑病素质学说
对神经质生理学的各种观点
对神经质心理学的各种观点
精神上的倾向性
什么叫疑病素质
强迫观念的发生
神经质症状来自主观世界
我的精神交互作用学说
什么叫精神交互作用
我所说的精神性心脏症
关于潜意识学说
恐怖的感受
痛苦情感的固着
我对意识和注意的看法
精神现象——联合作用
刺激和意识的关系
意识与目的相对性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暗示作用
注意的指向与固着
神经质的分数
神经质的三种类型
普通神经质
对所谓神经衰弱症的否定
发作性神经症
强迫观念症
神经质的有关原因
关于先天性素质
神经质和体型
机遇性原因
后天性的境遇
神经质的疾病位置与异常性格的分类
对神经质的传统观念
我对神经质的见解
什么叫异常人格
对人格的判定
我对异常人格的分类
类 精神发育迟缓者(量的)
第二类 人格的异常(质的)
第二部 神经质的治疗
绪言
本疗法的原理
心理矛盾
主观和客观
情感和知识
体会与理解
信念和判断
逻辑上的错误
自然与人为、目的和手段
观念的客观投影
……
我对一般神经质的特殊疗法
本疗法取得的效果
发作性神经症的疗法
强迫观念症的疗法
劝导说服疗法
从神经质疗法的疗效中得到的体验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我的神经质疗法的成功历程
催眠术的治疗价值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 精神生活的康复》这本书,仿佛是一盏照亮内心迷雾的灯塔,指引着我在理解自身心理状态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作者对“神经质”的阐释,并非停留于表面的症状,而是深入挖掘其深层的心理机制。我被书中对于“自我意识的扭曲”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过分恐惧”的分析所吸引。神经质患者常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他们过于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并将这些体验放大,从而导致了持续的焦虑和不安。而“精神生活的康复”,正是在于打破这种自我封闭的循环,将注意力重新导向外部世界。书中关于“培养一种积极的生活哲学”的建议,让我耳目一新。它并非要求我们时刻保持乐观,而是强调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意义,培养对事物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有价值的活动中去。这种“为所当为”的积极姿态,对于驱散内心的阴霾,重塑健康的心智模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整本书,我都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生命力量,一种鼓励我们积极面对生活,并在挑战中不断成长的力量。
评分在阅读《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 精神生活的康复》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作者对于人类心灵的细腻体察。他没有用冰冷的学术术语来堆砌,而是用一种温和而充满智慧的语言,揭示了神经质背后那颗渴望安宁和幸福的心。书中对“神经质”的定义,并非是简单的病理学描述,而是将其置于个体成长和生活经历的宏大叙事中去理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将神经质患者描述成“弱者”或“异类”,而是将他们视为在成长过程中,因为某些特殊的经历或思维模式,而产生了与周围环境的“错位”。因此,所谓的“治疗”,也并非是“矫正”他们,而是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与自身、与外界的和谐连接。书中关于“对生活的热情”和“克服胆怯,勇于行动”的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强调,精神生活的康复,最终体现在个体能够重新点燃对生活的热情,敢于面对挑战,并积极地去体验生命中的美好。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通过调整认知和行为,来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活出更有意义、更有活力的生命。
评分翻开《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 精神生活的康复》,仿佛走进了一个由思绪、情绪和行为交织而成的迷宫,而作者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指引我们穿梭其中。我一直对心理学领域中那些看似难以捉摸的“神经质”现象感到好奇,书中对此的解读,让我眼前一亮。它没有回避神经质带来的痛苦和困扰,反而深入挖掘其产生的根源,比如过度的自我关注、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过度恐惧,以及对自身内在感受的误读。我特别被书中对于“现实生活”的强调所吸引。作者认为,神经质的困扰很大程度上源于个体脱离了现实的客观存在,沉溺于虚幻的担忧和想象之中。因此,“精神生活的康复”并非是摆脱现实,而是学会如何更有效地、更积极地参与到现实生活中来。这种观点非常具有启发性,它将治疗的焦点从“症状的消除”转向了“生活的重建”。书中关于如何培养“生活兴趣”和“劳动兴趣”的建议,也十分具体实用,它提供了一种将注意力从内心困扰转移到外部世界,从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的途径。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神经质”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如何通过积极的生活态度来改善自身心理状态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评分拿到这本《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 精神生活的康复》后,最让我触动的便是它对于“神经质”这个概念的深入剖析。书中并没有简单地将其定义为一种病症,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一种个体在应对生活压力时产生的复杂反应模式。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生动地描绘了神经质可能表现出的各种情绪、思维和行为特征,比如过度的担忧、持续的焦虑、强迫性的想法,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体不适和社交困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精神生活的康复”这一部分的论述。它并非提供一蹴而就的“治愈”方法,而是强调通过对自身心理机制的深刻理解,以及循序渐进的自我调适,来重建健康的心智模式。这种“康复”的过程,更像是一种自我发现和自我赋能的旅程,让读者意识到自己并非被动的受害者,而是可以通过积极的努力来改变现状。书中对于“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理念的阐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鼓励我们接受身体和情绪的自然反应,而不是与之对抗,这在很多时候反而会加剧痛苦。整本书的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人文的关怀,读起来引人入胜,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在与你进行一场真诚的对话。
评分《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 精神生活的康复》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是它那种深刻的洞察力,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充满智慧的治疗思路。作者并非将神经质仅仅看作是心理疾病的“标签”,而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偏移。书中详细阐述了神经质患者常常陷入的“忧虑的循环”,他们如何过度放大负面可能性,如何将无伤大雅的身体感受解读为严重的疾病,以及这种持续的内心冲突如何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不应该”的观念的批判。很多神经质的产生,源于个体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有着不切实际的“应该”的期待,当现实与之相悖时,便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和痛苦。而“精神生活的康复”,恰恰在于打破这些僵化的“应该”,拥抱现实的“是”,并从中找到行动的动力。书中关于“接受痛苦,但不要与之缠斗”的原则,以及“培养积极的心态,而非单纯的压抑负面情绪”的指导,都让我受益匪浅。它教会我,与其费力地对抗内心的不安,不如学习如何与之共存,并将这份能量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活得更“真实”、更“健康”的生活哲学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