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人力資源管理實用手冊—勞動和社會保障相關參數分冊(2018版)
書號:9787520802871
齣版社:中國商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8年5月
開本:32開
定價;40.00
頁碼: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手冊較全麵地匯編瞭guo傢及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相關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逾200件,采集重要參數數據近2000個,以其內容完整、數據實用、結構明晰、查閱便捷的特點,深受廣大用人單位人力資源管理者及勞動法律工作者等相關人員的歡迎,被譽為上海HR專業人士的 備工具書。
2018年版《參數分冊》在2017版的基礎上作瞭結構優化,將眾多讀者關注且*新更新的上海市居住證及積分管理辦法,連同相關遷滬落戶政策單列成為第五部分,便於查閱。與此同時,本書秉承十數年的編撰原則,追蹤*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相關政策,di一時間跟進瞭 “本市工傷保險費率”、“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比例”、“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等,在“養老金計發”、“企業年金”、“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等方麵作瞭及時更新,進一步明晰瞭“基本養老金申領條件”,內容更豐富、更全麵。年度內其他重要更新,可通過《參數分冊》封二二維碼關注編者微信公眾號。
目 錄
第*部分 勞動管理
di一章 勞動用工
第二章 勞動閤同
第三章 工作時間
第四章 休息休假
第五章 勞動報酬
第六章 經濟補償
第七章 勞動保護
第八章 勞務派遣
第九章 非全日製勞動用工
第十章 境外人員就業管理規定
第二部分 保險福利
第十一章 社會保險繳費標準
第十二章 職工養老保險
第十三章 職工醫療保險
第十四章 生育保險
第十五章 工傷保險
第十六章 失業保險
第十七章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第十八章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第十九章 城鄉居民社會保障托底政策
第二十章 住房公積金
第二十一章 福利待遇
第三部分 爭議處理
第二十二章 勞動用工相關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章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
第二十四章 勞動關係群體性糾紛
第四部分 民主管理
第二十五章 工會
第二十六章 職工代錶大會
第二十七章 集體協商和集體閤同
第五部分 人纔引進
第二十八章 居住證管理
第二十九章 遷滬落戶
第六部分 其 它
第三十章 個人及企業稅費
第三十一章 職工培訓
第三十二章 就業創業扶持和特殊人員就業
第三十三章 相關人力資源政策
第三十四章 附錄
說實話,我更看重的是這本書在“人力資源規劃”和“績效管理”體係構建上的深度。我們部門正從傳統的“考勤打卡式”管理嚮“目標驅動型”轉型,急需一個成熟的框架來指導我們設計下一年度的人纔盤點和繼任者計劃。我特彆想知道,書中對於如何科學預測未來三到五年的人員結構缺口,以及如何利用數據分析來輔助招聘決策,是否有獨到的見解。我可不希望讀到那些老掉牙的“人纔選拔漏鬥”理論,而是期待它能探討如何利用一些先進的HR分析工具,比如如何構建閤理的KPI指標體係來評估高管團隊的貢獻度。績效麵談的藝術也是我關注的重點,那種既能激勵員工成長,又不會引發負麵情緒的溝通技巧,是實戰中難以掌握的藝術。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場景化的對話腳本或案例分析,那就太棒瞭,畢竟理論人人都會講,關鍵在於“怎麼做”。
評分從一個企業文化建設者的角度來看,我試圖通過這本書尋找一些軟性管理上的靈感。現在留住核心人纔,單靠高薪已經越來越難瞭,員工更看重工作的意義和企業的價值觀。我希望手冊中關於“員工敬業度提升”和“組織文化落地”的部分,能有一些創新性的思路。比如,如何將公司的核心價值觀真正內化到日常的培訓、激勵和晉升標準中去?很多企業文化停留在牆上的標語,如何讓它真正成為員工的行為準則?我特彆想知道,在2018年左右的實踐中,哪些非物質激勵手段被證明是卓有成效的。例如,是否有關於如何設計一個有吸引力的“非營利性福利包”的探討,比如更靈活的職業發展路徑設計,或者針對不同代際員工的需求差異化關懷方案。這部分內容如果能寫得生動具體,而非空洞的說教,這本書的價值就會大大提升。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更新速度和時效性抱有極大的好奇心。畢竟,人力資源管理的法規環境和最佳實踐是日新月異的,尤其是在數據隱私保護和彈性工作製這塊,近幾年的變化簡直是翻天覆地。我希望這本“2018版”手冊,雖然齣版時間稍早,但它對核心管理理念的闡述依然具備穿透力。特彆是關於勞動關係處理的部分,我希望它能對當時的社保政策有一個詳盡的解讀,包括各地的基數調整和繳納細則。我正在處理一起復雜的員工勸退案例,涉及到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和協商技巧。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份詳盡的法律風險提示清單,指導我們如何規範操作,避免勞動仲裁,那就太有價值瞭。我更傾嚮於那種“紅綫”清晰、操作規範性極強的指南,而不是泛泛而談的管理哲學。一本好的手冊應該像一個隨身攜帶的“防火牆”,時刻提醒我們在閤規的邊緣行走時如何做到萬無一失。
評分坦白講,我對這本書的“勞動和社會保障”相關參數分冊抱有最高的期待,這部分直接關係到我們每個月的現金流和閤規風險。我需要一本能夠清晰界定“非全日製用工”、“勞務派遣”與“內部承包”之間法律界限的權威參考。特彆是關於工時製度的認定,比如混閤工時製和不定時工時製申請的流程與注意事項,我們地區的要求非常嚴格。我希望書中能附錄最新的社會保險繳費比例基數上下限參考(雖然是2018年的數據,但作為基準框架很有價值),以及對近幾年相關法律條文修訂的對比分析。在實操層麵,我最頭疼的就是如何規範化管理外包人員的社保繳納銜接問題。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清晰的、分步驟的流程圖來指導我們如何進行年度用工風險自查,幫助我們識彆潛在的閤規漏洞,那麼即便它不是最新版本,其作為基礎工具書的地位也無可替代。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沉穩的藍色調,搭配著清晰又不失精緻的字體,一看就知道是本正經的工具書。剛翻開目錄的時候,那種期待感就上來瞭,因為我正在籌備公司今年的薪酬結構調整,急需一些權威且貼近實操的指導。我尤其關注瞭其中關於“崗位評價與薪酬體係設計”那一章節的編排方式。很多市麵上的教材往往理論大於實踐,讀起來晦澀難懂,但這本書的結構似乎很有條理,從基礎的要素界定到具體的量化模型應用,步驟清晰,感覺像是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手把手在教你做項目。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不同行業背景下的案例分析,比如高科技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在確定薪酬帶寬時有哪些關鍵的差異點和調整策略,如果能附帶一些可以直接套用的評估錶格模闆,那就更完美瞭。畢竟,手冊類的書籍,實用性纔是王道,希望它不是一本隻停留在概念層麵的紙上談兵,而是能真正解決我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那些棘手難題,比如如何公正地處理跨部門的職級對齊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