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中醫基礎理論(1) 節中醫學的基本特點(1) 第二節陰陽學說(2) 第三節五行學說(5) 第四節藏象(8) 第五節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15) 第六節經絡(19) 第七節體質(23) 第八節病因(25) 第九節發病與病機(30) 第十節與康復(34) 第二章中醫診斷基礎(36) 節中醫診斷學概述(36) 第二節四診(37) 第三節辨證(53) 第三章常見病辨證論治(61) 節治則與治法(61) 第二節內科常見病的辨證論治舉例(64) 第三節中醫外科病證辨證論治舉例(79) 第四節中醫婦科病證辨證論治舉例(83) 第五節中醫兒科病證辨證論治舉例(88) 第六節中醫耳鼻喉科病證辨證論治舉例(90) 第四章民族醫藥基礎知識(93) 節藏醫藥基礎知識(93) 第二節濛醫藥基礎知識(97) 第三節維醫藥基礎知識(100) 第五章常用醫學檢查指標及其臨床意義(101) 節血常規檢查(101) 第二節尿常規檢查(104) 第三節糞常規檢查(107) 第四節肝功能檢查(109) 第五節腎功能檢查(111) 第六節血液生化檢查(112) 第七節糖、脂代謝檢查(114) | 第八節乙型肝炎病毒標誌物檢測(116) 第六章中醫藥文獻信息與谘詢服務(119) 節中醫藥信息(119) 第二節谘詢服務與用藥指導(122) 第七章中藥調劑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識(125) 節中藥(125) 第二節審核(127) 第三節調配與復核(138) 第四節發藥(144) 第五節中藥湯劑(145) 第六節特殊中藥的調劑(148) 第八章中藥的貯藏與養護(157) 節中藥的質量變異現象(157) 第二節引起中藥質量變異的因素(158) 第三節中藥貯藏(160) 第四節中藥養護(165) 第九章中藥的閤理應用(168) 節閤理用藥概述(168) 第二節中成藥的聯閤應用(171) 第三節中西藥的聯閤應用(175) 第十章特殊人群的中藥運用(195) 節老年人的中藥應用(195) 第二節妊娠期患者和哺乳期患者的中藥應用(198) 第三節嬰幼兒患者的中藥應用(198) 第四節腎功能不全者的中藥應用(200) 第五節肝功能不全者的中藥應用(203) 第十一章中藥不良反應(205) 節藥物不良反應概述(205) 第二節中藥不良反應常見的臨床錶現(206) 第三節引起中藥不良反應發生的因素(208) 第四節用毒性中藥的中毒反應和基本救治原則(210) 第五節常見中藥品種的不良反應(213) 第六節中藥不良反應監測與報告(224)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226) |
《中公版·2018國傢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學習用書:中藥學綜閤知識與技能課堂實錄》國傢執業藥師資格考試考查知識點眾多,覆蓋麵廣,具有一定難度,考試通過率低。鑒於此種情況,中公教育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研究中心組織眾多輔導講師,根據新大綱和曆年真題考試情況,總結考試命題規律和高頻考點,把握考試重難點,科學預測考試趨勢,編寫瞭這套切閤考試實情、考點全麵、講練結閤的學習用書。本套圖書適用於全國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的考生復習備考,對藥店工作者、藥學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中公版·2018國傢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學習用書:中藥學綜閤知識與技能課堂實錄》本套圖書內容均是中公教育執業藥師資格考試輔導講師團隊多年授課經驗積纍,集中體現瞭課堂精華。圖書內容注重從實際考試齣發,注重考點研究,注重考點總結,契閤考試大綱。
二、精選真題 解析詳細
本套圖書以新大綱為根本依據,深入研究曆年大綱變化和近年真題,深入分析瞭曆年真題的命題規律和考查知識點,針對考查知識點,在每一節前放置近幾年真題,解析詳細透徹。
三、掃碼聽課 考點速記
本套圖書中包含數十個二維碼,掃碼可觀看視頻,該視頻包含瞭輔導講師精心挑選的常考考點。另外,本書難記知識點處有考點速記,該內容是眾多輔導講師精心總結的,幫助讀者更快記憶。節中醫學的基本特點
(A型題)
1.根據中醫理論,“病”“證”“癥”的概念不同。下列錶述中屬於“病”的是()。(2017年真題第1題)
A.厭食B.噯氣
C.脘痞D.腹脹
E.便溏
【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病”“證”“癥”的區彆。厭食為病,噯氣、脘痞、腹脹、便溏為癥。
2.根據中醫理論,“癥”“證”“病”的含義不同。下列錶述中屬於“證”的是()。(2016年真題第1題)
A.胸痹B.心悸
C.氣虛血瘀D.胸脘脹滿
E.胸痛徹背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病”“證”“癥”的區彆。所謂“證”,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以及邪正關係,能夠反映齣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變化的本質。癥,指疾病的外在錶現,即癥狀。胸痹為病,心悸、胸脘脹滿、胸痛徹背為癥,氣虛血瘀為證。
3.中醫理論認為,“癥”“證”“病”的含義不同。下列錶述中,屬於“證”的是()。(2015年真題第1題)
A.B.咳嗽
C.風寒犯肺D.鼻癢噴嚏
E.惡寒發熱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病”“證”“癥”的區彆。癥,指疾病的外在錶現,即癥狀。病,即疾病的簡稱,指有特定的緻病因素、發病規律和病理演變的異常病變過程,具有特定的癥狀和體徵。“證”,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以及邪正關係,能夠反映齣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變化的本質。為病,鼻癢噴嚏、惡寒發熱為癥,風寒犯肺為證。
本節2015~2017年的齣題量均為1道,重點考查內容:癥、證、病的區彆。
一、整體觀念
錶1-1整體觀念
二、辨證論治
(一)癥、證、病的區彆
錶1-2癥、證、病的區彆
(二)辨證與論治的概念
錶1-3辨證論治
第二節陰陽學說
(A型題)
1.治療陽虛證,使用補陽藥時多佐用少量補陰藥的治法稱為()。(2017年真題第2題)
A.陰陽互製B.陽病治陰
C.陰病治陽D.陽中求陰
E.陰中求陽
【答案】E。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陰陽的相互關係。陰中求陽為補陽時適當配用補陰藥,使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2.根據陰陽理論,下列屬陽的是()。(2016年真題第2題)
A.滋潤B.興奮
C.D.凝聚
E.收斂
【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陰陽的屬性劃分。凡是劇烈運動的、外嚮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或屬於功能方麵的皆為陽。
3.根據陰陽相互關係,“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屬於陰陽的()。(2015年真題第2題)
A.相互交感B.對立製約
C.互根互用D.消長平衡
E.互相轉化
【答案】E。解析:本題考查陰陽相互關係。陰陽轉化指在一定的條件下,陰或陽可以各自嚮其相反方嚮轉化的運動變化形式,即由陰轉陽,由陽轉陰。陰陽相互轉化的條件一般都錶現在事物變化的“物極”階段。“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體現瞭陰陽的可以互相轉化的關係。
4.下列藥物屬陽的是()。(2014年真題第2題)
A.補中益氣B.清熱導滯
C.降氣收斂D.消積導滯
E.降逆收斂
【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陰陽與藥性的關係。藥性是寒熱溫涼,屬陽的是溫熱,補中益氣藥大多是溫藥。
本節2015~2017年的齣題量均為1道,重點考查內容:陰陽的屬性、陰陽的相互關係、陰陽學說所確立的治療原則。
一、陰陽的屬性
錶1-4陰陽的屬性
二、陰陽的相互關係
錶1-5陰陽的相互關係
三、陰陽學說的臨床應用
錶1-6陰陽學說的臨床應用
(續錶)
錶1-7藥物的性能及舉例
第三節五行學說
(A型題)
1.下列按相生規律製定的是()。(2014年真題第3題)
A.佐金平木B.益火補土
C.培土製水D.瀉南補北
E.抑木扶土
【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五行相生的次序。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故本題選B。
(X型題)
2.屬於運用五行相剋關係闡釋疾病傳變的有()。(2017年真題第111題)
A.肝病及腎B.心病及腎
C.肺病及腎D.脾病及腎
E.肝病及脾
【答案】BDE。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五行在疾病診斷中的應用。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五髒相剋的順序為:肝剋脾、脾剋腎、腎剋心、心剋肺、肺剋肝。
3.根據五行相生規律確立的治法有()。(2016年真題第113題)
A.培土生金法B.滋水涵木法
C.金水相生法D.益火補土法
E.抑木扶土法
【答案】ABC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根據五行相生規律確定的治法。包括: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益火補土法。
4.依據五行相剋規律確立的治法有()。(2015年真題第111題)
A.培土製水法B.滋水涵木法
C.瀉南補北法D.佐金平木法
E.抑木扶土法
【答案】ACDE。解析:本題考查五行相剋規律。根據五行相剋規律確定的治法,主要有抑木扶土法、培土製水法、佐金平木法、瀉南補北法等。B項屬於根據五行相生規律確定的治法。
本節2015~2017年的齣題量均為1道,重點考查內容:五行相生相剋理論確立的治法、五行的特點。
一、五行與五行學說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類物質的運動。zui初稱作“五材”。
(一)五行的特性及其引申
錶1-8五行的特性及引申
(二)五行的分類
錶1-9五行的分類方法
錶1-10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錶
二、五行的生剋乘侮
(一)五行的相生相剋
錶1-11五行的相生相剋
(二)五行的相乘相侮
錶1-12五行的相乘相侮
三、五行學說的臨床應用
(一)在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1.闡釋疾病傳變
錶1-13相生相剋傳變
2.指導疾病診斷
錶1-14心肝脾疾病
(二)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1.根據相生規律確定的治則治法
錶1-15相生規律確定的治則治法
2.根據相剋規律確定的治則治法
錶1-16相剋規律確定的治則治法
第四節藏象
(B型題)
[1~2]
A.心B.肝C.脾D.肺
E.腎
1.某女,41歲。閉經半年餘,妊娠反應陰性,體檢無其他疾病,來醫院就診。辨證為衝任虧虛、天癸早衰。根據藏象理論,與天癸密切相關的髒是()。(2017年真題第41題)
2.某女,35歲。經常情誌抑鬱,善太息,食少納呆,月經不調,診斷為鬱證。根據藏象理論,主司疏泄、調暢氣機的髒是()。(2017年真題第42題)
【答案】1.E。2.B。解析:本題考查五髒的生理功能。腎的精氣陰陽能促進天癸生成,天癸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成熟。肝主疏泄,能夠調暢氣機。
[3~4]
A.肺B.心C.脾D.肝
E.腎
根據中醫藏象理論
3.稱為“貯痰之器”的髒是()。(2016年真題第75題)
4.稱為“生痰之源”的髒是()。(2016年真題第76題)
【答案】3.A。4.C。解析:本題考查脾和肺的功能。“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痰的産生主要與肺、脾兩髒有關。肺主呼吸,調節氣的齣入和升降。當邪氣侵襲肺時,容易導緻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運化,即消化和運送營養物質至各髒器。如果濕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濕內停凝結成痰。
[5~6]
A.肝B.脾C.肺D.心
E.腎
根據中醫藏象學說
5.主統血的髒是()。(2015年真題第41題)
6.主藏血的髒是()。(2015年真題第42題)
【答案】5.B。6.A。解析:本題考查脾的生理功能。脾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兩方麵:一是主運化,二是主統血。脾主統血,指脾能統攝、控製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於脈內,而不逸齣於脈外。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兩方麵:一是主疏泄,二是藏血。肝藏血,指肝具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和防止齣血的功能。
(續錶)
本節2015~2017年的齣題量均為2道,重點考查內容:五髒的彆稱、生理功能及五髒之間的關係。
一、五髒的生理功能
(一)心的生理功能
錶1-17概述
錶1-18心的生理功能
(二)肺的生理功能
錶1-19概述
錶1-20肺的生理功能
(三)脾的生理功能
錶1-21概述
錶1-22脾的生理功能
(四)肝的生理功能
錶1-23概述
錶1-24肝的生理功能
(五)腎的生理功能
錶1-25概述
錶1-26腎的生理功能
考點速記
錶1-27各髒彆稱
錶1-28相似相關功能的區彆
二、五髒之間的關係
錶1-29五髒的關係
三、五髒與誌、液、體、華、竅的關係
(一)心與誌、液、體、華、竅的關係
錶1-30心與誌、液、體、華、竅的關係
(二)肺與誌、液、體、華、竅的關係
錶1-31肺與誌、液、體、華、竅的關係
(三)脾與誌、液、體、華、竅的關係
錶1-32脾與誌、液、體、華、竅的關係
(四)肝與誌、液、體、華、竅的關係
錶1-33肝與誌、液、體、華、竅的關係
錶1-34五輪學說
(五)腎與誌、液、體、華、竅的關係
錶1-35腎與誌、液、體、華、竅的關係
四、六腑的生理功能
錶1-36六腑的生理功能
五、奇恒之腑
(一)奇恒之腑所包括的組織器官
錶1-37奇恒之腑
(二)腦的生理功能及與五髒的關係
錶1-38腦的生理功能與五髒的關係
(三)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影響其功能的生理因素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女子胞主持月經和孕育胎兒。
2.影響女子胞功能的生理因素
錶1-39影響女子胞功能的生理因素
六、五髒與六腑的關係
錶1-40五髒六腑的關係
第五節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A型題)
1.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是()。(2017年真題第3題)
A.營氣B.宗氣C.衛氣D.元氣
E.真氣
【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元氣,又稱“原氣”,是人體zui基本、zui重
藥海揚帆,精技濟世——中藥學綜閤知識與技能精粹 這是一部獻給每一位誌存高遠、勇攀藥學高峰的未來執業藥師的精心之作。 拋開繁雜冗長的理論堆砌,我們聚焦於核心考點,提煉精華,以最貼近實戰、最富啓發性的方式,引領您穿越中藥學的浩瀚星辰,抵達知識的彼岸。本書並非簡單地羅列知識點,而是以一堂堂生動、深刻的課堂實錄為載體,將枯燥的文字轉化為鮮活的案例,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讓您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中藥學的精髓。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其“課堂實錄”的獨特形式。 我們深知,對於國傢執業藥師資格考試而言,單純的知識記憶遠不足以應對韆變萬化的臨床應用場景。因此,本書的每一章節都仿佛將您帶入瞭一間充滿智慧與激情的課堂,由經驗豐富的專傢學者,結閤多年的教學與實踐經驗,深入淺齣地剖析中藥學的關鍵內容。他們不僅會講解理論知識,更會分享解題技巧、答題思路,以及如何在實際工作中運用所學知識,幫助您建立係統化的知識體係,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內容涵蓋,麵麵俱到,直擊考點。 本書緊密圍繞國傢執業藥師資格考試中藥學綜閤知識與技能的考試大綱,精心編排瞭以下幾大核心模塊: 第一部分:中藥學總論——探尋中藥的本源與發展 中藥的起源與發展: 從神農嘗百草的神話傳說,到曆代本草學巨著的傳承,再到現代中藥學的科學研究,我們將帶您迴顧中藥學跌宕起伏而又輝煌的發展曆程。理解中藥學的曆史脈絡,有助於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其文化底蘊和科學價值。 中藥的産地與采收加工: 藥材的品質直接影響療效。“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産地對於中藥材的形成至關重要。本書將詳細講解各種中藥材的適宜産地,以及不同藥材在采收、炮製過程中需要遵循的特殊要求,如“辨時采收”、“分時采收”、“時令采收”等,讓您深刻理解“道地藥材”的形成機製,以及不同加工方法對藥效的影響。例如,對於根及根莖類藥材,我們將重點講解如何根據季節和生長周期進行采收,以保證藥效成分的含量;對於花、葉、果實類藥材,則會強調在最佳成熟期進行采摘,避免過度成熟或未成熟帶來的品質下降。炮製工藝作為中藥學的獨特之處,本書將詳盡闡述各種炮製方法(如炒、炙、蒸、煮、煆、煨、發酵、水飛、製霜等)的原理、目的、操作要點以及對藥材藥性的改變。您將瞭解到,為何有些藥材需要“炒黃”以增強健脾作用,為何有些藥材需要“炙”以降低毒性或增強補益功效,又為何有些藥材需要“水飛”以使其更易於人體吸收。這些內容不僅是考試的重點,更是指導實際用藥的關鍵。 中藥的質量評價: 如何判斷中藥材的真僞優劣?本書將為您揭示現代中藥質量評價的核心技術和方法。從宏觀的性狀鑒彆(如顔色、氣味、形態、質地),到微觀的顯微鑒彆(如細胞結構、薄壁組織、輸導組織、晶體等),再到理化鑒彆(如薄層色譜、高效液相色譜、氣相色譜等),我們將通過課堂式的講解,讓您掌握鑒彆各類中藥材的實用技巧,如同擁有瞭一雙火眼金睛,能夠洞察藥材的真實品質。 中藥的藥性理論: 這是理解中藥藥理作用的基礎。本書將深入剖析“四氣”(寒、熱、溫、涼)、“五味”(辛、甘、酸、苦、鹹)、“歸經”(心、肝、脾、肺、腎等髒腑及其相對應的經絡)以及“升降浮沉”等核心概念。我們將通過大量實例,演示不同藥物的四氣五味如何決定其在人體內的作用方嚮和歸經,以及升降浮沉如何影響藥物發揮療效的位置。例如,我們會講解為何辛溫的藥物多能發散風寒,為何甘寒的藥物多能滋陰清熱,為何苦降的藥物多能燥濕瀉火。您將學會如何根據藥性來推斷藥物的功效,並理解不同藥物組閤産生的復方配伍效應。 中藥的用藥禁忌與不良反應: 用藥安全是執業藥師的首要職責。本書將係統梳理各類中藥的用藥禁忌,包括妊娠期、哺乳期、兒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用藥注意事項,以及病證禁忌、飲食禁忌等。同時,我們將詳細講解常見中藥的不良反應,以及如何識彆、預防和處理這些不良反應,確保患者用藥安全。 第二部分:中藥的配伍應用——構建和諧的藥物協奏麯 配伍原則與方法: 中藥配伍講究“君臣佐使”,這不僅僅是理論,更是臨床用藥的靈魂。本書將詳細闡述配伍的基本原則,如“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等,並結閤大量經典名方,解析其配伍的奧秘和臨床意義。您將理解為何有些藥物配伍能增強療效,有些卻會降低療效甚至産生毒副作用。我們將通過課堂問答的形式,引導您思考不同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理解配伍的精妙之處。 常用復方解析: 我們將精選考試大綱中要求掌握的常用復方,進行深度解析。每一首方劑都將從其組成、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方解、臨床應用以及注意事項等方麵進行詳細講解。您將學習到如何辨證論治,如何根據病情選擇閤適的方劑,以及如何在臨床實踐中靈活運用這些經典方劑。例如,對於“桂枝湯”,我們將分析其溫通經脈、調和營衛的功效是如何通過桂枝、白芍、生薑、大棗、甘草的配伍來實現的,並講解其在治療風寒感冒時的具體應用。 現代中藥研究進展: 在傳承經典的同時,我們也會關注中藥學的發展前沿。本書將適當介紹現代中藥研究的新成果,包括新藥開發、藥效物質基礎研究、作用機製探索等,幫助您瞭解中藥學的科學化、現代化進程,拓寬知識視野。 第三部分:中藥藥理與臨床應用——從理論到實踐的飛躍 常見病癥的中藥治療: 本部分將聚焦於臨床實踐中常見的各類病癥,如感冒、咳嗽、胃痛、腹瀉、失眠、頭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等,詳細講解針對這些病癥的辨證要點、常用中藥及其復方。我們將通過案例分析,讓您體會如何將所學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的臨床診斷和治療過程中。例如,在講解風熱感冒的治療時,我們會分析銀翹散和桑菊飲的異同,並指導您如何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如咽痛、咳嗽、舌苔等)來選擇更適閤的方劑。 中藥的毒副作用與閤理用藥: 任何藥物都存在潛在的毒副作用,中藥也不例外。本書將重點講解常見中藥的毒性、不良反應及其臨床錶現,以及如何通過閤理配伍、炮製、劑量調整來降低毒副作用。我們將引導您樹立“安全用藥、有效用藥、經濟用藥”的理念,成為一名負責任的執業藥師。 特殊人群用藥指導: 妊娠期、哺乳期、兒童、老年人以及肝腎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用藥需要特彆謹慎。本書將專門闢齣章節,詳細講解針對這些特殊人群的中藥用藥原則、禁忌以及注意事項,幫助您為不同患者群體提供專業的用藥指導。 本書的教學特色: 直觀生動: 以課堂實錄的形式,模擬真實的學習場景,讓您仿佛置身於專傢講堂,吸收知識的養分。 互動啓發: 融入大量的提問、討論環節,鼓勵您主動思考,加深理解,而非被動接受。 案例豐富: 結閤大量臨床病例和實際案例,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象化的應用場景,幫助您更好地掌握知識。 考點突齣: 緊密結閤考試大綱,精準把握考點,幫助您事半功倍地復習備考。 實用導嚮: 注重知識的實際應用,不僅傳授“是什麼”,更強調“怎麼用”,為您的執業生涯奠定堅實基礎。 誰適閤閱讀本書? 所有備考國傢執業藥師資格考試中藥學綜閤知識與技能科目的考生。 希望係統學習和鞏固中藥學知識的在校學生。 希望提升自身專業技能和臨床應用能力的藥學從業人員。 對中醫藥學感興趣,希望深入瞭解中藥知識的讀者。 擁抱中藥學的廣闊天地,掌握精湛的藥學技能,成為一名備受信賴的執業藥師,從本書開始! 讓我們一起,在藥海揚帆,用精湛的醫術,為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