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轩香影 陆小曼(增订本) 柴草

眉轩香影 陆小曼(增订本) 柴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柴草 著
图书标签:
  • 陆小曼
  • 眉轩香影
  • 柴草
  • 传记
  • 文学
  • 近代史
  • 女性
  • 回忆录
  • 民国
  • 增订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者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23735
商品编码:2823582189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眉轩香影 陆小曼(增订本)

定价:52.00元

作者:柴草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0201237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1999年开始对外开放。里面的书房名为“眉轩”,徐志摩当时写的日记也名为《眉轩琐语》,在那里徐陆两人度过了一生中*美的时光。《眉轩香影陆小曼》以史实为根据,用朴素、简洁的语言来叙述陆小曼悲情、传奇的一生。突出陆小曼的美、她的婚恋、她作为当时领风气之先的新女性的思想观念、做派以及她在文学、绘画、戏剧、翻译等多方面的才华。书中采用大量具有历史价值、原始而精美的图片来添彩,其中还有一批从未发表过的徐志摩、陆小曼的后人、亲属提供的照片、手稿、画作等文献,弥足珍贵。

目录


目录

一 出生与世系

二 聪慧少女

三 与王赓结婚

四 结识志摩

五 与志摩相恋

六 陆小曼美不美

七 与志摩的短暂分离

八 挣扎与希望

九 功德林宴席

十 好事多磨

十一 与志摩喜结连理

十二 在硖石的甜蜜与苦涩

十三 迁居上海

十四 夫妻渐生分歧

十五 陆小曼的好戏及风波

十六 夫妇共结成果

十七 相随泰翁身旁

十八 南北分居

十九 诗人殒命

二十 怀念志摩

二十一 遗文编就答君心

二十二 难舍瑞午

二十三 领导关怀

二十四 潜心文学绘画

二十五 善待朋友

二十六 合葬遗愿成憾事

陆小曼年表简编

陆小曼佚文

后记

作者介绍


(柴草),陆小曼研究专家。1968年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91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完成浙江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进修班学习。副研究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术国家一级裁判员。曾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散文小说等100余篇共50余万字;出版陆小曼系列书籍5部——《陆小曼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陆小曼诗文》(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一代才女 旷世佳人——图说陆小曼》(哈尔滨出版社,2004)、《众说纷纭陆小曼》(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陆小曼文存》(山西出版集团?三晋出版社,2009),其中《图说陆小曼》的台湾版《陆小曼的传奇一生》由台湾德威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2005);与人合著浙江省社科规划重大研究工程——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之一的《遗民史家——谈迁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出版个人专著《草上的露珠儿》(山西出版集团?三晋出版社,2009);主编《海宁方言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另一本图书的详细简介,不涉及您提到的《眉轩香影 陆小曼(增订本) 柴草》。 --- 《民国风云:世相变迁与个体命运》 内容简介 《民国风云:世相变迁与个体命运》是一部宏大而细腻的史学著作,深度剖析了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性转型的剧烈动荡时期——民国时期(1912-1949)的复杂面貌。本书跳脱出传统的政治史叙事框架,着重从社会结构、文化思潮、日常生活以及知识分子群体命运变迁等多个维度,构建了一幅多层次、立体化的民国画卷。 一、时代背景的深度剖析:从帝国瓦解到现代萌芽 本书的开篇部分,详细梳理了辛亥革命前后清王朝覆灭的深层社会原因。作者认为,晚清的“新政”在无意中加速了旧有社会秩序的解构,为民国的诞生埋下了伏笔。民国建立之初的“共和”理想,在军阀割据、列强环伺的外部压力和根深蒂固的宗法制度的内部阻力下,并未能顺利扎根。 书中花了大量篇幅探讨了民国初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伴随而来的社会阶层的剧烈重组。传统士绅阶层在政治权力丧失后,如何通过教育、实业、慈善等途径试图延续影响力;新兴的买办阶层、城市工人阶层以及数量激增的“白领”职员群体,如何塑造了全新的城市景观和消费文化。 二、文化领域:新旧交替的激烈碰撞 民国时期是中国文化思想最活跃、最矛盾的时期之一。本书细致描绘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核心精神及其在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中的传播与接受情况。 1. 知识分子的困境与担当: 重点分析了从康德、尼采到马克思主义等西方思潮涌入对中国知识界产生的巨大冲击。书中特别考察了三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轨迹:从留学归来的先驱者、在战火中坚守的学者,到后起之秀如何应对救亡图存的时代命题。他们的思想探索,不仅是学术上的追求,更是对民族未来走向的集体焦虑的投射。 2. 艺术与文学的革新: 本书对白话文运动的社会基础进行了考察,并对比了文学创作中“乡土文学”与“都市小说”的差异。在艺术方面,详细介绍了从西画东渐到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以及电影、戏剧作为新兴大众媒介如何开始塑造公众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 三、社会生活的重塑:家庭、性别与日常生活 本书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在于其对社会生活细节的还原。作者通过档案、日记、回忆录等一手资料,展现了普通民众在巨变中的挣扎与适应。 1. 家庭结构的松动与重构: 传统大家庭制度在现代法律和经济压力下面临瓦解。关于婚姻自由、自由恋爱的新观念如何冲击宗法伦理,以及“新式家庭”内部的权力关系如何演变,构成了重要的研究议题。 2. 女性地位的提升与局限: 详细描绘了女学生、女职员、女教师等新兴女性群体的出现。她们不仅参与了政治运动,更在公共空间中争取到了前所未有的能见度。然而,本书也审慎地指出,这种现代性对底层劳动女性而言,往往意味着更严酷的剥削,女性解放的进程充满了不平衡性。 3. 消费主义的兴起与道德变迁: 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上海、天津等地的百货公司、咖啡馆、舞厅成为新的社会符号。本书考察了这些场所如何成为不同阶层展示身份、进行社交和文化模仿的舞台,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摩登”与“堕落”的道德争论。 四、区域差异与地方性现代化 《民国风云》强调了民国并非一个铁板一块的整体,不同地域的现代化路径存在显著差异。本书对比分析了以下几个典型区域: 江南都会区(以上海为代表): 展现了国际资本、地方精英与底层劳工三方博弈下的高度商业化和文化前沿性。 北方权力中心(以北京为例): 侧重于政治斗争的中心以及学术传统的保守与革新之间的拉锯。 西南边陲(以成都、昆明为代表): 探讨了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地方士绅如何通过教育和地方自治来维持社会秩序,以及抗战西迁带来的文化冲击。 五、结语:走向终局的探索与遗憾 在全书的收尾部分,作者将视角投向了抗日战争和随后的国共内战对民国社会结构的最终摧毁。本书并非简单地赞扬或批判,而是试图理解,在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过程中,民国精英们所做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的复杂遗产。 《民国风云:世相变迁与个体命运》以其严谨的史料考证、开阔的理论视野和生动的叙事笔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民国复杂性的全新窗口。它揭示了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同时也饱含深刻矛盾与痛苦的时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起得非常有品味。“眉轩香影”四个字,自带一种古典的韵味,让人一读便能联想到一位风姿绰约、气质出众的女子。“陆小曼”这个名字,更是家喻户晓,但关于她的故事,却常常被简化或标签化。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够跳出大众的既有印象,去挖掘她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和真实情感。而“柴草”这个词,似乎又为这本书增添了一层生活的厚重感,让我猜测,这本书不仅仅是描绘她光鲜亮丽的一面,更会触及她生活中的困顿、挣扎,甚至是那些不为人知的琐碎与艰辛。我期待作者能够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陆小曼作为一个人,她的喜怒哀乐,她的爱恨情仇,以及她如何在那个时代的洪流中,努力地活出自我,留下属于她独特的“香影”。这本书让我感觉到,它会是一本有温度、有深度,能够触动人心的传记。

评分

这本书光是书名就充满了诗意,“眉轩香影”,一下子就能勾勒出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形象,让人联想到那朦胧的烟雨江南,或是精致的闺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陆小曼这个名字,更是自带传奇色彩,多少人在脑海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陆小曼,是那个才貌双全、光彩照人的名媛,还是那个在风雨飘摇年代里挣扎的普通女性?“柴草”二字又带着一种朴实和生活气息,让人好奇,这样的组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是写她生活的琐碎,还是她内心深处的挣扎?我迫不及待想知道,作者笔下的陆小曼,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过往,她的“眉轩”里藏着怎样的“香影”,又如何在时代的“柴草”间行走,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这种对作者如何解读这位历史人物的期待,让我在阅读前就已经进入了故事的氛围,仿佛能闻到书页中散发的油墨香和那若有若无的旧时气息,充满了一种探寻未知的吸引力。

评分

《眉轩香影 陆小曼(增订本) 柴草》这个书名,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又像一首悠扬的古曲,充满了诗意和故事感。“眉轩”二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子秀美的眉眼,以及她所处的雅致空间,而“香影”则勾勒出她如梦似幻的身姿和她留下的淡淡芬芳。“陆小曼”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话题和传奇色彩,但往往人们对她的印象停留在她作为民国名媛的光鲜一面,或是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我更感兴趣的是,作者如何剥离这些表面的光环,去探寻她内心深处的真实世界。而“柴草”二字,则非常有意思,它似乎暗示着,即便是这样一位光彩照人的女性,也无法逃离生活的琐碎和时代的变迁,她的生命中也充满了“柴草”般的艰辛和不易。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通过“眉轩香影”的诗意笔触,与“柴草”的现实触感相结合,展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更加充满人性光辉的陆小曼。

评分

我对陆小曼的兴趣,源于她身上那种独特的时代印记和个人魅力。她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无论人们如何评价她,都无法忽视她在那个动荡年代里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一生,似乎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充满了光鲜亮丽,也夹杂着无奈和悲情。“眉轩香影”这个书名,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作者会着重描绘她作为一位女性,那种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风姿,将她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进行诗意的呈现。而“柴草”二字,则又让我联想到,在那个年代,即便再光鲜亮丽的人物,也无法完全脱离生活的艰难和时代的洪流。这本书让我好奇的,正是这种艺术化的呈现和现实生活的交织,作者将如何平衡描绘陆小曼的“香影”与她在“柴草”中挣扎的“印记”,是否会挖掘出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是否会解读她复杂的情感纠葛,以及她在那风云变幻的时代是如何坚守或妥协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朴中带着一丝华丽的质感,主色调的运用更是恰到好处,既不张扬,又足够吸引人。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一点点的留白,像是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又像是暗示着故事的深沉。陆小曼这三个字,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无数的目光,也承载了无数的猜测和议论。而“眉轩香影”这个名字,更是如同为她量身定做了一首婉约的小令,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张力。我一直觉得,历史人物的传记,不仅仅是记录事实,更重要的是捕捉他们鲜活的生命气息,展现他们的情感世界。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一定是一本能够深入人心,能够带我走进陆小曼灵魂深处的作品。我非常期待,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重新构建这位传奇女性的形象,她是否能够打破我们固有的印象,展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更加令人动容的陆小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