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恕曾说:“之外对基督徒信心生活贡献**的可能是传记。”因为透过传记我们不但认识渴慕神的人,更能认识被人所渴慕的神。
陶恕正是这样一个人——
他从未读过大学,却成为了20世纪美国基督徒的思想导师;
他使膝盖上的敬拜,化为讲台上和纸页间的呼声;
他对神罕见的专注,使他的信息如一支利箭穿透教会的迷思;
他的《渴慕神》和《认识至圣者》长售不衰,影响了数代基督徒;
他因认识神而被视为先知,死后墓碑上只有一句话:
A. W. 陶恕,属神的人。
对喜爱陶恕作品的人而言,这本传记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它讲述了陶恕如何从一个不认识神的农场小伙子成长为一个影响广泛深刻的牧师、作者和布道家;它还原了真实的陶恕――他既是书痴、工作狂、振聋发聩的讲道者,也是怪老头、有意思的朋友、粗枝大叶的丈夫和父;他不是完美的圣徒,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本书每章附录“陶恕心得”,是陶恕的杂志专栏文章选摘,谈及灵修、祷告、读经以及教会牧养,为国内首发。
作者简介詹姆斯·斯奈德(James L. Snyder),牧师,获奖作家。研究陶恕生平与事奉的专家,写过一系列关于陶恕的书和专栏文章。他凭借《陶恕传》一书获得当年“基督教”的读者评选大奖。
章 陶恕其人 / 1
虔诚的祈祷 / 4
与神同在的操练 / 5
··陶恕心得 / 7
第二章 家庭背景 / 9
乡间绅士 / 11
··陶恕心得 / 12
第三章 农场中的童年 / 15
动物爱好者 / 17
上学不多 / 18
迁往阿克伦 / 22
··陶恕心得 / 23
··旁人眼中的陶恕:童年岁月 / 23
第四章 初的渴慕 / 27
决志信主 / 29
失败的冒险 / 32
坠入情网 / 35
圣灵充满 / 37
··陶恕心得 / 38
第五章 踏上侍奉之路 / 41
早期传道生涯 / 43
在弗吉尼亚州西部的事工 / 45
圣职之约 / 47
··陶恕心得 / 51
第六章 新手牧师 / 53
书虫 / 56
初入文坛 / 58
··陶恕心得 / 60
第七章 新的机遇 / 61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63
··陶恕心得 / 66
··旁人眼中的陶恕:记忆片段 / 66
第八章 芝加哥岁月 / 71
浮华都市 / 72
稳定增长 / 74
设施先进的教堂 / 76
战争年代中的服侍 / 78
··陶恕心得 / 81
第九章 讲 道 / 83
圣洁和权柄 / 84
独树一帜的讲道风格 / 85
有的放矢,精心准备 / 87
按部就班的敬拜 / 89
直言不讳的讲员 / 91
讲道始于祷告 / 93
··陶恕心得 / 95
第十章 写 作 / 97
写作和讲道 / 99
经典之作 / 101
··陶恕心得 / 105
··旁人眼中的陶恕:忠告善道 / 106
第十一章 主 编 / 109
严格要求,打造标杆刊物 / 111
忙碌工作的代价 / 113
提出办刊宗旨 / 115
面对反对声音 / 116
··陶恕心得 / 118
第十二章 祷 告 / 119
上帝同在的祷告 / 121
注目于上帝 / 122
极美的自由 / 124
··陶恕心得 / 126
··人眼中的陶恕:的传道人 / 127
第十三章 神秘主义者和先知 / 129
对上帝委身 / 130
神秘主义著作 / 132
呼召当代先知 / 134
··陶恕心得 / 136
第十四章 诗人和诗歌 / 139
心爱的诗人和诗歌 / 143
··陶恕心得 / 151
第十五章 家庭生活 / 153
买车没用 / 155
神枪手 / 157
教养儿子 / 158
深爱独女 / 160
贤内助 / 163
交友之道 / 165
··陶恕心得 / 166
··旁人眼里的陶恕:大会印象 / 167
第十六章 妙语连珠 / 169
调侃穿着外表 / 172
幽默的传道人 / 173
与罗伯特·布朗牧师的友谊 / 175
灵光乍现 / 178
幽默不等于嘲笑 / 179
··陶恕心得 / 179
第十七章 转到多伦多侍奉 / 181
面临抉择 / 182
林荫道教会的努力 / 185
··陶恕心得 / 187
··旁人眼里的陶恕:事工效果 / 188
第十八章 进入完全 / 191
后的奉献 / 192
··陶恕心得 / 194
后 记 圣徒传记是怎么写成的 / 197
序一:
当今世代,新书出版层出不穷,得以传世的却为数不多。在众多书籍中,陶恕的作品独树一帜,我屡读不厌,每次阅读都仿佛感到他本人在以新的方式与我的心灵对话。
作家的影响力可能遍及一个群体、一个宗派,甚至一个时代。在上帝的国度里,论影响面之广,堪比陶恕的并不多见。他扎根于宣道会,在这个大家庭中成长,然而,到如今,他已经属于所有的基督徒——论影响之深远,陶恕其人及其著作,罕有其匹。
陶恕的恩赐在于能够化繁为简,再由简至深。他毫无挂虑地行走天路,并鼓励我们也照此而行,以我们的上帝和救主。他所讲的信息简明扼要、发自肺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对上帝的信仰,是我重要的事。”
这本《陶恕传》能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陶恕的生平及思想。我们可以读到上帝是如何锤炼他的一生,使他成为合用的器皿,并用他来影响所有渴望与上帝同行之人。陶恕对我生命的影响之大,远超其他任何作家,我为此感谢上帝。
基督教宣道会主席加里·本尼迪克特(Gary M. Benedict)
序二:
常有人问:“陶恕博士是你见过的好的讲员吗?”陶恕不是,但他挽救了整整一个时代。他与上帝的关系是那样密,超出我认识的所有人。他是现代的神秘主义者,将那久已失传的默想之道当作他人生要务。进入陶恕博士的,敬畏之心必会油然而生。
陶恕是个很的作家,甚至可说是出类拔萃,因为直到,他的文字仍然带着“神的膏抹带来的能力,向人们的心灵说话,触及他们真实的需要”。他只用寥寥数语就能传递出属灵的智慧,这实在是令人称奇。他曾对我说:“我不仅要为我所做的事向上帝交账,而且要为我做事的动机交账。”
他和我说过许多话,我印象深的一句是:“有时,我会匍匐在上帝的宝座前,久久不发一言,不祷告,也不赞美,只是单单地注目于他,以全身心来敬拜他。”
有些神学生会和我通电话或邮件,我给他们的建议都一样:把陶恕的书都买来读,并且要彻底领会他话语中的含义。能认识陶恕真是很大的福气。和他一起祷告的时候,感觉犹如处身于上帝的圣所之中!
伦纳德(Leonard Ravenhill)牧师
陶恕是一个活生生的、能引起你共鸣的人。《陶恕传》是那种能丰富你生命的书。
——W. G. 卡温顿博士(美国作家和电台主持人)
他花更多的时间在膝盖上,而不是在桌面上。他会使你渴望认识并触到神。”
——塞缪尔·祖曼(普林斯顿大学神学院教授)
陶恕和我说过许多话,我印象深的一句是:“有时,我会匍匐在上帝的宝座前,久久不发一言,不祷告,也不赞美,只是单单地注目于他,以全身心来敬拜他。”
——伦纳德·雷文希尔
如果把牧师的讲章形容为光,那么陶恕在讲台上发出的一定是激光。这光能够刺透你的心,在你的良知上刻下烙印并使你的罪孽显明,令你不得不呼求说:“我应该做什么才可以得救?”答案永远是一个:降服于耶稣,认识上帝,效法耶稣。
——沃伦·威尔斯比
20世纪后期的福音派基督徒把陶恕视为毫不妥协的信心伟人,立场坚决的反形式主义者,对抗世俗化的致命武器。
——路易斯·金博士
和陶恕一起祷告是一种很特别的经历。他次邀请我去他的办公室一起祷告时,我感到非常的荣幸。那次我俩先讨论了一些他近默想的经文,然后他提议开始祷告。我那时很年轻,于是留心观察他是怎么做的,好照着学。他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走到办公室中间,然后跪倒在地。我吃了一惊,然后学着他的样跪在了地上,就这样和他一起,面对面祷告了半小时,身边也没个桌子椅子可以靠一下。这一幕我至今印象深刻—属灵操练中采取的这种祷告姿势,能使我祷告时更加专注,不至于心猿意马。
——罗伯特·沃克博士(Dr. Robert Walker)
我还是个年轻传道人的时候,次去加利福尼亚州的长滩参加全体大会。当时我一想到能够听陶恕博士讲道,就兴奋不已。当他讲道结束要做总结的时候,整个会场的气氛一片沸腾。我看惯了讲员在讲道后发出决志呼召,所以一心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回应信主。但陶恕显然不打算这么做,他以特有的风格直言不讳地告诉大家说:“你不需要在这里大声宣告你的决定,你只需要回家之后活出你的决定。”说完这句话,他就宣布聚会结束。陶恕这个忠告深深打动了我,令我刻骨铭心,35年过去了,我仍然丝毫不敢忘记。他的忠告仍在不时向我发出挑战,提醒我脚踏实地地活出信仰。
——厄尔·斯旺森牧师
陶恕发现,与耶稣基督的情谊是需要培养的,所以他经常长时间独处。陶恕经常提醒我们:“你可以在神学上所向披靡,像拿着机枪扫射一样,但同时属灵生命像枪管一样空空如也。”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他更注重个人与上帝的关系,而不是系统神学。
对于他来讲,与上帝的关系是如此真实,如此令人无法抗拒,因此他能够完全倾心于此。他所羡慕的属灵生命大师被他切地称为“能体会上帝的灵魂”,也就是为上帝内心充满火热。对上帝的渴慕是应该发扬光大的。“多年之前,”陶恕说,“我曾向上帝祷告,求他使我的心思敏锐,能够察觉到他告诉我的一切事情;接着,我又求上帝用先知的油膏抹我的头,使我可以把领受到的一切向世人宣扬。”
麦卡菲每星期二、四、六上午都会用半小时和陶恕一起祷告。麦卡菲到办公室后,陶恕会朗读一段他近读到的文字——《》经文、圣诗、主内的文章或诗作。接下来,他俩就倚着椅子跪下祷告。陶恕在祷告时有时举目望天,有时匍匐在地。当他匍匐在地时,会在地毯上靠近脸的地方铺一张纸,以免吸入灰尘。
麦卡菲对一次祷告的经历印象非常深刻:“当时陶恕倚着椅子屈膝下跪,摘下眼镜放在椅子上,他紧握双手,闭着眼睛仰头祈祷:‘上帝啊,我们在你的面前。’上帝的临在瞬时充满了整个屋子。我们两人都静默无言地敬拜上帝,心中感到十分喜乐,体验着上帝的奇妙,抒发着对上帝的崇敬。那个时刻真是无法忘记,我永远也不愿忘记。”
有一次,麦卡菲正在祷告,听见陶恕那边发出一阵“沙沙”的响声。他忍不住睁开眼睛瞄了一下,发现陶恕正用铅笔写东西—原来麦卡菲祷告的时候,陶恕突然心有所感,就马上提笔记录下来。
陶恕定期与教会同工一起祷告。在一次同工祷告会中,陶恕身体微微前倾,与上帝深切交谈,突然电话铃响了起来。于是陶恕暂停了祷告,跑去接电话,一讲就是二十多分钟。打来电话的是一位传道人,陶恕给了他好多指导和建议,比如多休息、度个假什么的。问题是他自己从来没这么做过—陶恕让别人去度假,自己却从来不度假。所以教会同工坐在那儿,一边听一边偷笑。
陶恕挂上电话,就回来继续祷告。他居然还能接得上刚才祷告的话头,继续祈祷说:“上帝啊,就像我刚才说的……”
(汇编自《陶恕传》第十二章 祷告)
这本《陶恕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意外而又惊喜的精神旅程。詹姆斯·斯奈德以一种非常独特且引人入胜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戴德理·道格拉斯·陶恕波澜壮阔的一生。我并非基督教神学的专家,也非陶恕的长期研究者,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却让我能够轻松地进入陶恕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独特的生命历程。斯奈德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张力,他没有刻意去美化陶恕,而是真实地呈现了陶恕的挣扎、困惑以及他坚定不移的信念。书中所描绘的陶恕,他不仅仅是一位牧师或作家,更是一位对生命本质有着深刻洞察的智者。我被书中对陶恕如何面对时代的挑战,如何坚守纯正信仰的描述所深深打动。斯奈德的写作,仿佛是一位引路人,带领我一步步走进陶恕的思想王国,理解他对属灵真理的追求,以及他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这本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记录了一个人的生平,更在于它所传递出的那种关于生命意义、关于信仰力量的深刻信息。我从这本书中获得了许多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如何更深刻地认识信仰的启示,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命状态,并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评分说实话,在翻阅《陶恕传》之前,我对陶恕本人知之甚少,仅有的印象也只是零星的关于他著作的提及。然而,詹姆斯·斯奈德的这部传记,彻底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也让我对他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敬意。斯奈德的叙事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他并没有简单地罗列陶恕的生活事件,而是深入挖掘了陶恕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对信仰的理解和实践。读到书中描绘陶恕在简陋的条件下,如何依然保持着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如何用他独特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唤醒了无数人的心灵,我感到非常震撼。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他能够抓住人物的内心活动,将陶恕那复杂而又纯粹的精神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的一些细节,比如陶恕对祷告的重视,对属灵操练的坚持,以及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并非宗教人士,但陶恕身上那种对生命本质的探求,那种对内心纯净的追求,却深深地打动了我。斯奈德的写作,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一位真正属灵生命是如何塑造的,以及信仰的力量是如何能够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去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生命,甚至影响更多的人。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在读一本传记,不如说是在经历一场心灵的对话。
评分这本《陶恕传》是我最近读到的一本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书,它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詹姆斯·斯奈德用一种近乎虔诚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戴德理·道格拉斯·陶恕(A.W. Tozer)这位伟大的宣教士、作家和牧师的一生。我并非陶恕的直接追随者,也并非对基督教历史有着深入研究的学者,但我被书中对陶恕精神内核的挖掘所深深吸引。斯奈德没有选择那种流水账式的传记叙述,而是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与陶恕精神对话的空间。他没有回避陶恕人生中的困境和挣扎,相反,正是这些点滴的描绘,让陶恕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书中的许多段落,当我读到陶恕在艰难环境下依然坚持对上帝的信心,对属灵真理的渴求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陷入沉思。他那种对浮华世界的超然,对内心纯净的执着,以及那种燃烧般的属灵热情,在斯奈德的笔下,仿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直接触动了我作为现代人的心灵。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更像是一堂关于信仰、关于生命意义的深刻课程。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生活的方向,我是否也曾被世俗的潮流裹挟,而忽略了内心深处对更高层面的追求?斯奈德的叙述技巧非常高明,他巧妙地将历史背景、人物关系以及陶恕的思想融为一体,读起来丝毫不觉得枯燥,反而有一种抽丝剥茧般的阅读快感。每一次翻开,都能发现新的领悟,仿佛与陶恕的精神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深度交流。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冲击力,绝不仅仅是停留在思想层面,它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詹姆斯·斯奈德的《陶恕传》让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人的信仰深度是如何能够影响他整个生命的走向,并且产生如此深远的回响。书中所描绘的陶恕,他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神祇,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挣扎有困惑的普通人,然而正是他在这些挣扎和困惑中,依然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一条通往属灵深邃的道路。斯奈德的写作风格有一种独特的沉静和力量,他用精准的语言,描绘出陶恕在那个时代所处的复杂环境,以及他如何在这种环境中,始终保持着一份对真理的执着和对上帝的敬畏。读到书中关于陶恕的讲道和著作的片段时,我总会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属灵能量,那是一种超越时代、超越文化的共鸣。我并非一个虔诚的信徒,但我能感受到陶恕身上那种纯粹的生命力量,那种对生命的根本问题的探求,以及那种不懈的追寻。斯奈德的叙述,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引导我走进陶恕的内心世界,让我看到信仰的力量是如何能够支撑一个人,在人生的逆境中站立得稳,并且发光发热。这本书的意义,远不止于记录一个人的生平,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对生命意义的渴求,也激发了我对信仰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陶恕传》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觉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詹姆斯·斯奈德的叙述,并非那种刻板的学术分析,而更像是在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陶恕的一生呈现在读者面前。我被书中描绘的那个充满属灵智慧和深刻洞察的陶恕深深吸引。斯奈德非常擅长捕捉人物的细节,无论是陶恕在讲道时的激情,还是他在生活中对信仰的坚持,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我尤其被书中对陶恕思想深度的挖掘所打动。他并没有回避陶恕在那个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批评,反而通过这些,展现了陶恕作为一个独立思考者和属灵领袖的勇气和智慧。当我读到陶恕对教会和社会现状的尖锐批评,以及他对真正属灵复兴的渴望时,我总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斯奈德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他能够用一种非凡的洞察力,解读陶恕的内心世界,并将其转化为文字,让读者能够深刻地理解陶恕的生命轨迹和精神追求。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和生活,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伟大的属灵人物,更像是一次关于生命意义和属灵追求的深刻反思。每一次翻开,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示,仿佛与陶恕这位伟大的灵魂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