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二十世纪的西欧左翼(上下册) | 作者 | 唐纳德·萨松 |
| 定价 | 289.00元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ISBN | 9787509799987 | 出版日期 | 2017-03-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修订版》(上下)主要内容包括:现代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者:北欧的成功和西班牙的失败、德国的社会民主主义者、法国的人民阵线、英国工党的失败、受挫的选择、“新社会主义”计划派、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和奥托·鲍威尔、意大利主义与葛兰西、战争、抵抗运动及其后果:1939—1948年、西欧主义的兴衰等。 |
| 作者简介 | |
| 唐纳德·萨松(Donald Sassoon),出生于开罗,先后在巴黎、米兰和伦敦受教育。他在伦敦大学的玛丽王后·韦斯特菲尔德学院讲授历史学。作为英国著名的学者、比较欧洲史研究专家,萨松著述甚多,影响广泛。《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一书获1996年伊萨克·多伊彻奖,美国和欧洲几乎所有的著名大学都将其作为学术教科书使用,奉为研究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经典之作。此外,萨松还著有《当代意大利——1945年以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蒙娜丽莎微笑五百年》等。 |
| 目录 | |
| 丛书总序 中文版简评 上 册 缩略词 序 言 卷 扩张 部分 通往政治权力的艰辛之路 章 1914年之前社会主义的确立 第二章 从战争到战争(1914~1940) 战争 现代主义的诞生 社会主义者:北欧的成功和西班牙的失败 德国的社会民主主义者 法国的人民阵线 英国工党的失败 第三章 受挫的选择 “新社会主义”计划派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和奥托·鲍威尔 意大利主义与葛兰西 第四章 战争、抵抗运动及其后果:1939~1948年西欧主义的兴衰 第二卷 巩固 第二部分 福利社会主义的建构(1945~1950) 第五章 1945年后的社会主义者 第六章 构建社会资本主义(1945~1950) 福利国家 控制资本主义:国有化和经济计划 第七章 外部制约:社会主义的对外政策? 第三部分 走向修正主义(1950~1960) 第八章 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第九章 介于中立主义与大西洋主义之间 第十章 修正主义的基石 第四部分 错综复杂的1960年代:“悬而未决” 第十一章 左翼的回归 繁荣 选举 在野 执政 第十二章 对外政策共识的建立 第五部分 大论战 第十三章 工人阶级抗争的复兴(1960~1973) 第十四章 意识形态和学生抗争的复兴 第十五章 女权运动的复兴 下 册 第三卷 危机 第六部分 资本主义大繁荣时期的结束(1973~1989) 第十六章 危机和左翼:总论 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终结 左翼的兴衰变迁 第十七章 小国的社会民主主义:奥地利、瑞典、荷兰和比利时 奥地利 瑞典 荷兰 比利时 第十八章 德国和英国: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和工党 第十九章 法国的实验 第二十章 意大利主义的失败 第二十一章 西欧极权主义政权的终结:葡萄牙、西班牙和希腊 经济的先决条件 葡萄牙革命 西班牙的“协商性分裂” 希腊的变革 第七部分社会主义的大危机 第二十二章 工人、妇女和绿色运动 只是工人吗? 越来越少的工人 工作女性 性别平等 “新政治” 绿色运动 女性的出场 第二十三章 退守在后堡垒中的激进主义 工党左派的兴衰 瑞典雇员基金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新政治 第二十四章 新修正主义 结 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一本新的历史分析名著。唐纳德·萨松这本明晰、广博的《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深刻揭示了任何有成效的左翼政党,无论是社会民主主义政党,还是主义政党(在诸如法国或意大利的情况),必须要对资本主义创造财富的无方向的动力机制进行调节,使之社会化,而不是取代它。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二十世纪的西欧左翼》无疑是一部鸿篇巨制,对于任何对二十世纪欧洲历史,特别是左翼思潮和运动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我尤其被它梳理的清晰的历史脉络所吸引,从早期社会主义的萌芽,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动荡与转型,再到冷战时期东西方阵营的对峙以及之后社会民主主义的演变,作者几乎是面面俱到地展现了西欧左翼在不同历史节点上的挣扎、探索与成就。尤其是关于战后欧洲社会福利国家的建立,以及不同国家社会主义政党在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和采取的策略,都写得相当深入。我曾以为社会主义只是一个单一的概念,但通过阅读,我才了解到其内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例如党派之间的路线之争,改革派与革命派的辩论,以及对不同国家具体国情的适应性调整。这本书让我对“社会主义”这个词汇有了更深刻、更立体的理解,它不再是一个标签化的概念,而是承载着无数历史人物的理想、实践与反思的生动过程。
评分坦白说,在翻阅这套《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之前,我对“欧洲社会主义”的认知是相当模糊的,更多的是停留在一些刻板印象中。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它并非一本歌颂或批判性的著作,而是一部严谨的学术研究,它用客观的笔触,呈现了西欧左翼思潮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所经历的复杂演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讨论,书中深入剖析了这一思潮如何成为二十世纪西欧左翼的主流,以及其在不同国家实践中展现出的不同面貌。从北欧模式的福利国家,到英法等国的国家干预政策,再到意大利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策略,作者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社会主义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在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民族国家等多元力量的互动中,不断调整、演变和自我革新。它提供了一个看待二十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全新维度,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那些曾经影响世界的政治思潮。
评分对于一个对欧洲政治史充满好奇,但又觉得入门资料过于零散的读者来说,这套《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简直是雪中送炭。作者以其精湛的叙事能力,将一百多年的复杂历史娓娓道来,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社会主义流派的辨析,从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修正主义,到后来的托洛茨基主义、毛主义,以及更为主流的社会民主主义,都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和比较。这帮助我理清了那些看似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政治理念。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丰富,例如对法国社会党在戴高乐时代后的崛起,对西班牙左翼力量的演变,以及对意大利共产党在冷战末期的转型,都提供了生动的例证。阅读过程中,我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欧洲,与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一起,经历了思想的碰撞与现实的考验。这本书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欧洲历史的兴趣。
评分我特别惊叹于作者对细节的把握和史料的运用。书中的论述不仅仅停留在宏观的历史叙事,而是深入到具体的政策细节、政治博弈以及社会运动的组织形式。例如,在讨论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复兴时,书中详细分析了其在《哥德斯堡纲领》中的战略转型,如何从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转变为一个关注中间选民和福利社会的“人民政党”。这种微观的分析,使得宏大的历史叙事变得生动而可信。此外,作者在引用大量一手史料,包括政治文献、报纸报道、个人回忆录等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极大地增强了本书的学术深度和可读性。我经常会因为书中的某个细节而停下来思考,想象当时的历史场景,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些波澜壮阔的年代。对于希望深入了解西欧左翼运动的读者而言,这本书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库,它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细致的观察视角,让你能够拨开历史的迷雾,看到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提供历史信息,它更像是一堂深刻的思想启蒙课。作者通过梳理欧洲社会主义百年来的发展轨迹,展现了左翼理想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张力,以及不同时代背景下,左翼运动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新左翼”运动的分析,以及其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批判和突破。这部分内容让我看到了社会主义思潮的活力与创新性,以及它如何与民权运动、反战运动等其他社会变革力量相互影响。虽然书中涉及了大量的政治理论和历史事件,但作者的写作风格却非常吸引人,语言流畅,结构合理,即使是对欧洲历史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轻松进入阅读状态。总而言之,这套《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二十世纪的西欧左翼》是一部内容翔实、分析深刻、文笔流畅的学术巨著,它不仅为我打开了认识二十世纪欧洲左翼运动的新窗口,更让我对政治、社会与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