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科学家:诺贝尔传

世界十大科学家:诺贝尔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芬香 著
图书标签:
  • 科学
  • 诺贝尔奖
  • 传记
  • 科学家
  • 历史
  • 人物
  • 科普
  • 文化
  • 教育
  • 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林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5903895
商品编码:28491328189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10-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世界十大科学家:诺贝尔传
作者 黄芬香
定价 23.00元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55903895
出版日期 2016-10-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诺贝尔出生于瑞典,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对科学研究感兴趣。他聪敏好学,孜孜不倦地钻研,冒着生命危险,顶着各种指责和压力,研制更新更好的。热爱和平的他,临终前将自己的财产捐献,设立诺贝尔奖,成为推动世界科学、文学及和平事业发展的重要世界奖项。

这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平实的文笔,讲述了世界科学家诺贝尔不平凡的一生,歌颂了他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热爱和平的一生。


   作者简介

   目录

  1833年10月21日,刚刚破产的诺贝尔家族迎来了一个病弱的小生命,谁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个面色苍白、病魔缠身的孩子,后来竟成了拥有355项发明的大发明家,并成为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奖金的创始人。

  1.诺贝尔奖颁奖仪式……1

  2.爱好发明的父亲…………4

  3.在瑞典的童年时代…………8

  二

  一艘小船带着全家驶离了故土,童年的生活结束了。工厂里机声隆隆,生产出来一个个又大又圆的东西,父亲说,这些是用来打仗的和,孩子们怎么也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生产这些可怕的玩意儿。

  1.初到彼得堡……14

  2.梦想当诗人和小说家……18

  3.对父亲的事业越来越感兴趣……22

  三

  对诺贝尔来说,科学和文学都有魅力,为了使他尽快地走上科学发明的道路,父亲让他到国外去学习新的科学与技术。17岁,一个人周游世界,见到了浩瀚的大海,但并未感到新奇,因为他心中的海洋比这更加广阔。

  1.到国外去学习……26

  2.回到亲人的身边………31

  3.与父亲一起经营工厂………35

  四

  有一天,诺贝尔工厂来了两位大学教授,他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小瓶。诺贝尔把小瓶放在手上,像注视一块珍贵的宝石一样,聚精会神地看了又看,从此,他便和瓶中的液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后来关于爆炸物的所有重要发明,都与这种物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1.神秘的液体———硝化甘油…………40

  2.诺贝尔工厂宣告破产…………44

  3.念念不忘硝化甘油的研究………46

  4.艰难的实验…………49

  5.硝化甘油研制成功……53

  五

  实验室发生爆炸,弟弟丧命。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使人们谈虎色变。耸人听闻的谣言不胫而走,添枝加叶的报道四处流传。人们称他们为“专门制造恐怖和的一家人”。

  1.弟弟在爆炸中丧命………56

  2.父亲仍然奇想不断………59

  3.把工厂迁至无人地带……62

  4.连续不断的爆炸声………65

  5.硝化甘油被禁………68

  六

  在一个小小的实验室里,33岁的发明家给了世界一项时代的发明。也许这并不是他重要的创造,但却是他闻名的一项发明。从此,硝化甘油不再是“恐怖”的代名词,以前憎恨、反对诺贝尔的人也很快改变了看法。

  1.达纳研制成功…………72

  2.引起了人们的巨大兴趣……75

  3.来之不易的金质勋章………78

  4.不断向世界扩展的诺贝尔工厂………82

  七

  人们对诺贝尔的每一项发明都倍加称赞,但在他的头脑中,所有的发明都是一个“半成品”,无论它多么成功,都不过是不断发展这条长链上的一个“环”而已。破碎的试管划破了手指,剧烈的疼痛使他难以入睡,一种新的却由此产生了。

  1.离开汉堡移居巴黎…………89

  2.把资助别人看作自己的幸福……93

  3.发明了威力更大的胶质……97

  4.意外发现的巴库油田…………101

  5.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成立……104

  6.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接纳为会员…109

  7.发明了混合无烟………112

  八

  诺贝尔登广告招聘秘书兼管家,贝尔塔应招而至,不久却不辞而别;诺贝尔信步跨进一家花店,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步竟跨入了爱情的领地,也跨入了烦恼的深渊。

  1.应招而至的“秘书兼管家”……115

  2.贝尔塔不辞而别…………………121

  3.结识卖花女莎菲娅………………128

  4.莎菲娅来到巴黎…………………131

  5.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135

  6.陷入了两难境地………………138

  7.不得不跟在她的后面跑………142

  8.重见贝尔塔……………………145

  9.一场爱情故事画上了句号……148

  九

  诺贝尔一觉醒来,竟读到了他本人的讣告;在短短的时间内,两位亲人离他而去;曾深深热爱着的法国,却践踏了他一个发明家的荣誉;一场官司,使他付出了28000英镑的诉讼费。

  1.哥哥和母亲相继去世…………152

  2.受到了法国当局的迫害………157

  3.受到了不公正的判决…………162

  4.心灵上留下了难以平复的创伤…165

  5.永不停息地工作………………168

  6.兴趣不仅仅限于…………171

  十

  诺贝尔,这个曾被世人成为“军火商”、“大王”、“靠制造毁灭性武器发大财的大实业家”,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他的名字本身就意味着恐怖和战争。然而,他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却立下了使他的名字永垂千古的遗嘱。

  1.关注世界和平运动……………177

  2.资助和平事业…………………180

  3.重新回到祖国瑞典……………183

  4.资助探险家到北极探险………187

  5.结束了不平凡的一生…………190

  6.遗嘱被公开……………………195

  7.遗嘱引起的风波………………198

  附录一:诺贝尔遗嘱与诺贝尔奖奖金……202

  附录二:评奖机构与评奖制度…………212

  一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书名:《环球科技前沿:新兴领域探索与未来展望》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聚焦于当前全球科技领域最引人注目、发展最为迅猛的几个新兴前沿阵地。我们摒弃对历史回顾和传统科学巨匠的传统叙述,转而将目光投向那些正在重塑未来社会结构、经济模式和人类生存方式的颠覆性技术。本书分为四大核心板块,每一板块都由多个章节构成,旨在对相关领域的现状、关键技术突破、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详尽的剖析。 第一部分:合成生物学与生命工程的革命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合成生物学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成为驱动下一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动力。我们不再关注爱因斯坦或居里夫人的时代,而是聚焦于那些致力于“编写”生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 基因编辑技术的深度解析: CRISPR-Cas9系统已是家喻而喻,但本书将重点介绍其升级迭代技术,如碱基编辑(Base Editing)和先导编辑(Prime Editing),它们如何实现更精准、更少脱靶的基因修改。同时,书中详细讨论了利用这些技术在人类疾病治疗、作物改良和工业酶生产方面的最新应用案例。 细胞工厂的构建: 阐述了如何设计微生物细胞,使其能够高效地生产高价值化学品、燃料和药物。例如,利用酵母和细菌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成本大幅下降,以及开发能够捕获和转化二氧化碳的工程藻类。 生物计算与数据存储: 探讨了DNA作为终极数据存储介质的潜力,以及利用生物系统(如神经元网络)进行复杂计算的初步尝试。这部分内容强调了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深度融合。 第二部分:量子计算与信息安全的重构 量子技术是当前各国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之一。本书将详细介绍超越经典计算范式的量子世界,以及它对现有信息安全体系带来的巨大冲击。 超越比特的逻辑: 详细解释了量子比特(Qubit)的特性,如叠加态和量子纠缠,以及它们如何支持量子并行计算。书中分析了基于超导电路、离子阱和拓扑量子计算等不同技术路径的优缺点及其工程化难度。 算法的飞跃: 重点介绍了肖尔算法(Shor’s Algorithm)对现有公钥加密体系的威胁,以及格罗弗算法(Grover’s Algorithm)在搜索领域的提速效应。同时,也介绍了量子化学模拟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潜力,例如设计新型催化剂或室温超导体。 后量子密码学的构建: 鉴于量子计算机的威胁日益临近,本书投入大量篇幅介绍当前国际上正在标准化和部署的抗量子加密技术,如格基密码(Lattice-based Cryptography)和基于哈希的签名方案,为读者勾勒出未来信息安全的新蓝图。 第三部分:先进材料科学与可持续能源革命 本部分关注的是物质层面的创新,即如何通过对原子和分子尺度的精准操控,创造出具有前所未有性能的新材料,并以此驱动全球能源系统的根本性转变。 二维材料的无限可能: 除了石墨烯,本书深入探讨了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以及MXenes等新兴二维材料在柔性电子、高密度储能和超快速传感器中的应用潜力。 核聚变能源的工程挑战: 详细分析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大型项目的最新进展,并对比了托卡马克、仿星器以及惯性约束聚变等不同技术路线的工程化瓶颈,展望商业化聚变电站的路线图。 固态电池与储能密度竞赛: 剖析了锂离子电池的局限性,并聚焦于固态电解质的研发突破,探讨了钠离子、锌空气电池等下一代储能技术如何解决资源稀缺和安全性的问题,以适应电动交通和电网规模储能的需求。 第四部分:人工智能的深化与伦理边界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关注人工智能(AI)如何从感知和分析层面,迈向创造和决策层面,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治理挑战。 大模型的涌现能力与可解释性(XAI): 深入分析了大型语言模型(LLMs)和多模态模型的内部工作机制,探讨了“涌现能力”(Emergent Abilities)的来源,并强调了模型可解释性研究的重要性——即如何让AI的决策过程透明化,以增强用户信任。 具身智能(Embodied AI)与机器人学: 探讨了AI如何与物理世界结合,开发出能够在复杂、非结构化环境中自主学习和执行任务的机器人系统。这包括了仿生机器人的设计原理和先进的触觉传感器技术。 AI治理与风险规制: 鉴于AI能力的快速增长,本书专门设置章节讨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在数据隐私、算法偏见、深度伪造(Deepfake)泛滥以及超级智能潜在风险方面的应对策略和伦理框架构建,强调负责任的创新至关重要。 总结 《环球科技前沿:新兴领域探索与未来展望》旨在为对科技趋势有深度兴趣的专业人士、政策制定者和广大学者提供一份兼具广度与深度的参考指南。它不重复已有的科学史,而是带领读者直面那些尚未完全解决、却正在定义未来十年人类文明走向的科技浪潮。本书的叙事风格力求客观、严谨,同时注重前瞻性分析,帮助读者理解这场由基础科学突破驱动的、正在加速到来的科技大变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次令人振奋的思想启迪之旅。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无数科学家呕心沥血、前赴后继的伟大事业。书中对每一位科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科研难题的描述,都为我们理解他们的成就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我惊叹于他们超凡的洞察力、严谨的逻辑思维以及勇于挑战权威的魄力。尤其是诺贝尔本人,他的远见卓识和对科学事业的贡献,让我肃然起敬。本书不仅传递了科学知识,更传递了一种精神:那就是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决心,以及将个人智慧奉献给全人类的崇高情怀。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对科学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和探索的信念。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所吸引。文字仿佛是有温度的,将那些遥远的名字和他们伟大的成就,一点点地拉近了距离。书中对于每一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都进行了详尽的描绘,从他们童年的点滴,到求学时的艰难,再到最终问鼎科学巅峰的辉煌时刻,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我尤其对书中对他们研究过程的阐述感到着迷,那些看似深奥的科学理论,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清晰易懂,让人忍不住想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理。更令我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这些伟大人物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挑战与困境,那些失败的实验,那些不被理解的痛苦,反而让他们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读着读着,我仿佛也置身于他们的实验室,与他们一同思考,一同探索,一同分享那份发现的喜悦。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叙事上有着独特的魅力。作者并没有采用平铺直叙的传记模式,而是巧妙地将科学发现与人物命运交织在一起,让故事更具戏剧性和感染力。每一个科学家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各自的性格、经历和情感,而正是这些“人性”的细节,让原本宏大的科学叙事变得更加触手可及。我喜欢书中对科学家之间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描写,那是一种智力上的火花四溅,让人感受到科学的生命力。同时,书中也触及了一些历史性的争议和伦理困境,这使得整个叙述更加立体和深刻,引发读者对科学发展和社会责任的深入思考。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科学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勇气与奋斗的史诗。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暗红色的背景搭配着一张泛黄的纸张质感,仿佛穿越时空,将我带回了那个科学巨匠辈出的年代。我一直对科学史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先驱者们。诺贝尔奖,作为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自然吸引了我对背后故事的探求。我渴望了解,究竟是什么样的智慧、勇气和不懈追求,才让这些人脱颖而出,成为改变世界的灯塔。这本书,从书名来看,似乎就是为我这样的人量身定做的,它承诺带我领略世界顶尖科学家的风采,而诺贝尔这个名字,更是这条探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我期待着书中那些生动的人物故事,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所处世界的关键发现,以及他们所经历的孤独、挫折与辉煌。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枯燥的科学知识堆砌,更能触及灵魂,让我感受到科学家们那份超越时代、矢志不渝的科学精神。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它填补了我对世界顶尖科学家群体认知的许多空白。我一直认为,了解那些推动历史进程的伟大头脑,是理解我们所处世界的重要途径。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生动且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将科学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奋斗紧密结合。我不再仅仅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仰望这些伟大的科学家,而是仿佛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挣扎、他们的坚持,以及他们最终取得突破时的那份狂喜。书中对于诺贝尔奖设立的背景以及其深远影响的介绍,也让我对这个奖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总而言之,这是一次非常充实且富有成效的阅读体验,它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