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季羡林自传(季羡林百年诞辰精装图文纪念版)
定价:48.00元
售价:29.8元,便宜18.2元,折扣62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430620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81kg
我的童年
穷的村中穷的家
父辈们
每天高的享受
开始认字
离开故乡
小学记忆
进入一师附小
做过一次生意
转入新育小学
新育小学的校舍
新育小学的教员和职员
在新育小学学习的一般情况
看捆猪
看
九月九庙会
看戏
学英文
国文竞赛
中学时光
进入正谊中学
我的几个老师
考入北园高中
在北园高中的生活和学习
在济南高中
荣誉感继续作美
要革命
上国文课
毕业旅行筹款晚会
清华学子
报考邮政局
考入清华大学
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对我影响大的两门课程
教书谋生
回母校当国文教员
小小一招
又长了一番见识
“拿到了没有”
去国途中
天赐良机
在“满洲”车上
在哈尔滨
过西伯利亚
在莫斯科
德国十年
初抵柏林
哥廷根
道路终于找到了
怀念母亲
两年生活
章用一家
汉学研究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完成学业,尝试回国
大轰炸
在饥饿中
山中逸趣
烽火连八岁,家书抵亿金
德国的老师们
……
滞留欧洲
游子归途
在北京大学(1946-1965)
在北京大学(1966-1977)
在北京大学(1978-1993)
耄耋之年
附当
我感受最深的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根”的执着与热爱。无论身处何方,经历了多少风雨,那种对母语文化的深切眷恋和不懈捍卫,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这种文化认同感,在如今全球化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和具有现实意义。书中对于传统学术的继承与创新,对于保护文化遗产的身体力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宣言,而是融入血液的行动指南。阅读这样的文字,会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即便是我们这些后学者,也应该肩负起传承与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这本书不仅是个人的回忆录,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担当宣言,激励着每一位读者去思考自身与文化、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具有超越时代的启示价值。
评分作为一个对历史变迁有着浓厚兴趣的旁观者,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提供了观察“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命运”的独特视角。这不是宏大叙事的堆砌,而是通过一个顶尖学者的亲身经历,折射出近百年间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战火纷飞的年代到留学海外的经历,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每一个阶段的描述都充满了细节和人情味。你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个特定时代知识分子所面临的抉择的艰难性,那种身不由己的命运感,与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化情怀形成了强烈的张力。这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命运的交织,使得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自传”范畴,更像是一部生动的口述历史档案,让人在敬佩其成就的同时,也对那段岁月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是相当沉稳的,它不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来吸引眼球,而是依靠内容的深度和情感的真实性来留住读者。这对于习惯了快节奏叙事的现代读者来说,或许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一旦沉浸其中,那种被深厚学识和人生阅历所包裹的感觉是极具魅力的。它更像是一位智者坐在你面前,娓娓道来他一生的感悟与思考,无关乎华丽辞藻,只关乎真诚与智慧的传递。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片段,那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沟通桥梁的建立,展现了真正的世界主义情怀。这种不急不躁、层层递进的叙述方式,恰恰符合传主本人的学术态度和人生哲学——扎实、内敛而又影响深远。
评分阅读这本传记的过程,与其说是了解一个人的生平,不如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深度思想对话。作者的文字功力自不用说,他用一种非常克制却又饱含深情的笔调,勾勒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坚守与辉煌。我尤其被其中对于学术探索过程的描述所打动,那种面对未知时的那种纯粹的求知欲,那种在困境中依然能保持学术独立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当代浮躁社会里极为稀缺的品质。书中对不同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思考,更是令人深思,它不仅仅是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一部浓缩的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读完后,那种精神上的充盈感是很多快餐式读物无法比拟的,它像一碗慢火熬制的浓汤,需要细细品味,回味无穷,让人忍不住想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路径和价值取向。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匠心独运,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珍藏”二字。硬壳精装,纸张的触感细腻而厚重,即便是作为一本传记,它散发出的古典韵味和厚重感也让人爱不释手。我特别欣赏他们对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的细致处理,那些泛黄的旧照,经过现代印刷技术的精心再现,仿佛带着时间沉淀的温度,一下子就把你拉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从版式的疏密有致,到字体选择的恰到好处,无不体现出对原著作者及其学术地位的尊重。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无论是陈列在书架上,还是翻阅把玩,都能感受到编辑团队投入的心血。尤其是对细节的打磨,比如扉页的设计,封面烫金的工艺,都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仪式感。对于真正热爱这位泰斗级人物的读者来说,这样的版本无疑是收藏价值和阅读体验的双重满足,让人每一次触摸到它,都由衷生发出一种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