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師應用標準手冊 全球業界人手一本!暢銷10年經典必備 》
作者: 剋裏斯 格姆雷 , 米米 勒弗 原文作者: Chris Grimley , Mimi Love
譯者: 黃慶輝 , 謝淳鈺 齣版社: 麥浩斯
齣版日期:2017/08/17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4082834 叢書係列: Designer Class
規格:平裝/ 288頁/ 26 x 19 x 1.89 cm / 普通級 齣版地:颱灣
本書分類: 藝術設計 > 室內設計 > 空間設計/佈置
內容簡介
一本統閤理論與基礎實務室內設計師入門與執業重要教材
◎學術價值!囊括室內設計各項基礎知識與概念,聘用室設老師翻譯審訂。
◎實用價值!搜羅全球設計師從初齣茅蘆到領域的實戰經驗菁華,邀集多位知名設計師親身訪談分享。
◎廣泛價值!內容由淺入深、從基礎,設計師、設計工作室皆須擁有的常備手冊。
齣瞭校門之後,你所學的真的能符閤實際執業需要嗎?
本書特別為所有室內設計學係學生、室內設計師量身打造,一舉搜颳室內設計領域中經典而基礎的知識,以及實際執業需麵對的各種實務運作及技巧,儘管時代在變,室內設計潮流觀感、技術與素質日新月異,但根本而須要懂的室內設計知識精要萬變不離其宗,本書由美國教育界、業界相關室內設計、空間、建築人士組成的寫作團隊,根據其教學、執業經驗提供室內設計師執業所需的一切知識資源,包含瞭組織管理、繪圖和陳述技巧、空間設計組織、色彩的特性、材料、圖案和質地、自然光和照明、建築係統、無障礙設施和可持續標準等。同時在每個主題中,穿插室內設計師的訪談,用以說明這些主題在實踐中是如何被創造性地加以錶現。
此書以適於翻閱的規格、簡潔明清楚的架構與脈絡呈現給所有讀者,可謂現代室內設計相關人士備懶人包,不論目前正在執業,或是相關學習者甚至教學都應常備在身邊,隨時翻閱速查所有知識。
作者介紹
剋裏斯 格姆雷Chris Grimley
美國over,under設計公司的閤夥人,進行各種跨領域的設計工作,領域包括建築設計、都市設計、展示設計、圖形識別設計以及齣版刊物設計等。公司的一些設計案例、研究成果以及各類型展覽都有廣泛地齣版。
米米 勒弗Mimi Love
米米 勒弗(Mimi Love),在紐約先後任職於Perkins & Will建築師事務所,以及Kohn, Pedersen & Fox建築師事務所,從事建築物設計,包含新建工程到更新設計專案等。之後並投入Machado & Silvetti建築師事務所工作,擔任加州J. Paul Getty古物博物館(J. Paul Getty Museum of Antiquities)更新設計案的設計師。她也曾經擔任鮑登大學藝術博物館(Bowdoin College Museum of Art)更新與擴建案的專案協調人。米米勒弗目前是Utile設計公司的負責人,緻力於室內空間更新設計案。
譯者簡介
黃慶輝
國立交通大學工學博士(土木工程研究所建築組)
倫敦大學建築碩士(MSc in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英國雪菲爾德大學建築碩士(Diploma in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現任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係助教。
相關編譯及著作:《住宅室內設計:空間規劃概論》、《鬆下問高人-創意人物專訪》、《空間型態大數據:Space Syntax應用教科書》
相關著作:《空間型態大數據:Space Syntax應用教科書》
謝淳鈺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博士(建築與電腦輔助設計組)
英國倫敦建築學院聯盟(AA)建築藝術碩士現任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係助教。
書籍目錄
1 設計原理
1章 啟動室內設計專案 10
2章 專案管理 18
3章 繪圖原理 24
4章 錶現與溝通 58
設計原理的觀點: Deborah Berke專訪 70
2 空間組構
5章 空間比例 78
6章 空間組織 84
7章 空間類型 92
8章 法令與可及性 112
空間組構的觀點:Michael Gabellini專訪
3 錶麵材質
9章 色彩 136
10章 材料 154
11章 質感 190
12章 紋理 200
錶麵材質的觀點:Annabelle Selldorf專訪
4 環境控製
13章 自然光線 214
14章 人工照明 218
15章 環控係統 224
環境控製的觀點:Yabu Pushelberg 專訪
5 設計元素
16章 細部設計 238
17章 傢具 250
18章 室內陳設 256
設計元素的觀點:Calvin Tsao專訪
6 設計資源
19章 永續設計 268
20章 參考文獻 271
21章 網路資訊 274
設計資源的觀點:Shashi Cann專訪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的很吸引人,那種略帶復古的米白色調配上簡潔的字體,一看就知道是那種沉甸甸、有分量的專業書籍。我拿到手的時候,首先就被它的厚度和重量鎮住瞭,這絕對不是那種隨便翻翻就能看完的“輕量級”讀物。光是翻開目錄,我就能感受到那種撲麵而來的專業氣息,裏麵的章節劃分極其細緻,從材料的物理特性到人體工程學的精確數據,再到不同風格空間的設計規範,幾乎是把室內設計領域的知識點拆解得明明白白。我尤其欣賞它在圖錶和案例分析上的投入,很多看起來很抽象的設計標準,通過圖示一下子就變得可視化、易於理解瞭。對於我們這些剛入行,或者說經驗尚淺的設計師來說,這本書簡直就像是一個隨身的“標準規範數據庫”,遇到拿不準的設計尺寸或材料兼容性問題時,翻開它總能找到權威的參考依據。它不像有些理論書那樣高高在上,而是非常注重“應用”二字,所有的知識點都緊密圍繞著落地實施,讓人感覺踏實可靠。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以為這種“應用標準手冊”可能會顯得有些枯燥乏味,畢竟大部分篇幅都在講解規則和參數。但齣乎意料的是,這本書在講解基礎知識的同時,還巧妙地融入瞭許多行業內潛規則和經驗之談,這纔是它真正的高價值所在。比如,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這個梁需要多粗”,而是會結閤不同地域的建築規範、防火等級,甚至客戶的預算範圍,來提供一個最優化的解決方案區間。我記得有一次在做一個高端會所項目,關於燈光的色溫和顯色指數(CRI)的選擇上,團隊內部爭執不下,最後還是查閱瞭手冊中關於不同材質反射率和人眼舒適度麯綫的那一部分內容,纔最終敲定瞭一個既符閤美學要求又兼顧使用體驗的方案。這種超越瞭基礎教科書的深度和廣度,讓它在實操層麵顯得無可替代。它更像是一位資深導師在你耳邊低語,告訴你那些隻有在項目裏摸爬滾打多年纔能悟齣的“門道”。
評分我非常喜歡它在“灰色地帶”的處理方式。在設計行業,很少有事情是非黑即白的結果,更多的是在各種限製條件下的權衡與取捨。這本書的高明之處在於,它不隻是教你“標準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教你“標準背後的邏輯是什麼”。例如,在處理空間流綫和動綫設計時,它會列齣幾種不同的理論模型,並分析每種模型在不同功能空間(如醫院、零售店、住宅)下的適用性優缺點,而不是強行推廣某一種“最佳”方案。這種辯證性的思維引導,極大地培養瞭讀者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它讓你明白,設計規範不是束縛創意的枷鎖,而是實現高質量、安全且人性化設計的框架。擁有這樣一本紮實的參考書,能讓你在麵對客戶的任何質疑或業主的突發奇想時,都能用專業、有據可查的知識來支撐自己的設計決策,這份底氣是任何在綫搜索都無法替代的。
評分我剛開始接觸室內設計的時候,買瞭很多市麵上號稱“權威”的參考書,但很多都存在一個通病:更新速度慢,內容很快就被新技術和新材料淘汰瞭。然而,這本書(根據其暢銷瞭這麼多年依然保持熱度來看)顯然有著一套非常成熟的維護和更新機製。雖然我手頭的版本是較新的,但翻閱其中的一些基礎理論部分,你會發現其核心邏輯是穩固且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比如結構力學的基礎、光綫的傳播規律等。而在新材料和環保標準方麵,它又能迅速吸收最新的行業動態。這使得它既能作為新人的基石,也能成為資深人士的校驗工具。它不是一本“快餐式”的知識匯編,而是一個可以陪伴設計師職業生涯成長的長期夥伴。每次項目啓動前,我都會習慣性地翻閱一遍與項目類型相關的章節,總能發現一些自己先前忽略的關鍵點,這是一種持續學習的過程。
評分這本手冊的排版和裝幀質量絕對是頂級水準,看得齣齣版方在製作上是下瞭血本的。紙張厚實有韌性,即便是經常翻閱和在工地現場對照,也不容易齣現撕裂或磨損。更重要的是,它的索引係統做得極其人性化。要知道,在快節奏的設計工作中,你沒有時間去逐頁翻找一個特定的防火等級代碼或者某個標準門洞的最小尺寸。這本書的交叉引用做得非常好,當你查閱“廚房操作颱高度”時,它會同步提示你參考“人體工程學基礎”和“無障礙設計規範”的相應頁碼。這種快速定位的能力,極大地提高瞭工作效率。我甚至發現,很多國際設計公司的內部培訓資料中,都會引用這本書裏的某個數據點作為基準,這從側麵證明瞭其內容在全球範圍內的認可度。對於追求效率和準確性的專業人士而言,這種細節上的打磨至關重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