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选取标准文本,由相关法律专家撰写适用提要
◎专业解读:主体法重点条文进行详细解读,对与此相关联的其他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审判政策进行配套解读
◎实用信息:条文下加注关联法规索引、典型案例精析
◎相关规定:收录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以及其他实用政策信息
本书以劳动合同法条文解读为主线,在重点法条下增加相对应的法律、司法解释、司法政策的解读,以加深读者对主体法的理解。关联法规做索引,并选取贴近日常生活的典型纠纷,以案说法、以案析法。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适用提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章总则
条立法宗旨
第二条适用范围
第三条基本原则
第四条规章制度
第五条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第六条集体协商机制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七条劳动关系的建立
第八条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和劳动者的说明义务
第九条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
第十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十一条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的种类
第十三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五条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的生效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的内容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
第十九条试用期
第二十条试用期工资
第二十一条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二条服务期
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
第二十五条违约金
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的无效
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
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二十九条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条劳动报酬
第三十一条加班
第三十二条劳动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等的变更
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合并或者分立
第三十五条劳动合同的变更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九条即时解雇
第四十条预告解雇
第四十一条经济性裁员
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第四十三条工会在劳动合同解除中的监督作用
第四十四条劳动合同的终止
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的逾期终止
第四十六条经济补偿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
第四十八条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第四十九条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
第五十条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
第五章特别规定
节集体合同
第五十一条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内容
第五十二条专项集体合同
第五十三条行业性集体合同、区域性集体合同
第五十四条集体合同的报送和生效
第五十五条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标准
第五十六条集体合同纠纷和法律救济
第二节劳务派遣
第五十七条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
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及劳动者的利义务
第五十九条劳务派遣协议
第六十条劳务派遣单位的告知义务
第六十一条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
第六十二条用工单位的义务
第六十三条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
第六十四条被派遣劳动者参加或者组织工会
第六十五条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
第六十六条劳务派遣的适用岗位
第六十七条用人单位不得自设劳务派遣单位
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
第六十九条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
第七十条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七十一条非全日制用工的终止用工
第七十二条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七十三条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管理体制
第七十四条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事项
第七十五条监督检查措施和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第七十六条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七十七条劳动者利救济途径
第七十八条工会监督检查的利
第七十九条对违法行为的举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十条规章制度违法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一条缺乏**条款、不提供劳动合同文本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三条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四条扣押劳动者身份证等证件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六条订立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八条侵害劳动者人身益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条劳动者的赔偿责任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的连带赔偿责任
第九十二条劳务派遣单位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无营业执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四条个人承包经营者的连带赔偿责任
第九十五条不履行法定职责、违法行使职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九十六条事业单位聘用制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
第九十七条过渡性条款
第九十八条施行时间
配套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9.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节录)(2009.8.27修正)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节录)(1994.9.5)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节录)(1995.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12.29)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4.16)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6.8.14)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2010.9.13)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2013.1.18)
劳动部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的通知(1994.8.2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2005.5.25)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1994.12.3)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1995.5.10)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事实劳动关系解除是否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问题的复函(2001.11.26)
集体合同规定(2004.1.20)
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问题的解释(2003.12.10)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3.25修订)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7.12.14)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13.12.11修订)
低工资规定(2004.1.20)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12.6)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2013.6.20)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2014.1.24)
◎文本:选取标准文本,由相关法律专家撰写适用提要
◎专业解读:主体法重点条文进行详细解读,对与此相关联的其他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审判政策进行配套解读
◎实用信息:条文下加注关联法规索引、典型案例精析
◎相关规定:收录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以及其他实用政策信息
本书以劳动合同法条文解读为主线,在重点法条下增加相对应的法律、司法解释、司法政策的解读,以加深读者对主体法的理解。关联法规做索引,并选取贴近日常生活的典型纠纷,以案说法、以案析法。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适用提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章总则
条立法宗旨
第二条适用范围
第三条基本原则
第四条规章制度
第五条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第六条集体协商机制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七条劳动关系的建立
第八条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和劳动者的说明义务
第九条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和要求提供担保
第十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十一条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的种类
第十三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五条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的生效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的内容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
第十九条试用期
第二十条试用期工资
第二十一条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二条服务期
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
第二十五条违约金
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的无效
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
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二十九条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条劳动报酬
第三十一条加班
第三十二条劳动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等的变更
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合并或者分立
第三十五条劳动合同的变更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九条即时解雇
第四十条预告解雇
第四十一条经济性裁员
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第四十三条工会在劳动合同解除中的监督作用
第四十四条劳动合同的终止
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的逾期终止
第四十六条经济补偿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
第四十八条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第四十九条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
第五十条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
第五章特别规定
节集体合同
第五十一条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内容
第五十二条专项集体合同
第五十三条行业性集体合同、区域性集体合同
第五十四条集体合同的报送和生效
第五十五条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标准
第五十六条集体合同纠纷和法律救济
第二节劳务派遣
第五十七条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
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及劳动者的利义务
第五十九条劳务派遣协议
第六十条劳务派遣单位的告知义务
第六十一条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
第六十二条用工单位的义务
第六十三条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
第六十四条被派遣劳动者参加或者组织工会
第六十五条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
第六十六条劳务派遣的适用岗位
第六十七条用人单位不得自设劳务派遣单位
第三节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
第六十九条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
第七十条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七十一条非全日制用工的终止用工
第七十二条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七十三条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管理体制
第七十四条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事项
第七十五条监督检查措施和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第七十六条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七十七条劳动者利救济途径
第七十八条工会监督检查的利
第七十九条对违法行为的举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十条规章制度违法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一条缺乏**条款、不提供劳动合同文本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三条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四条扣押劳动者身份证等证件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六条订立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八条侵害劳动者人身益的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条劳动者的赔偿责任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的连带赔偿责任
第九十二条劳务派遣单位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无营业执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
第九十四条个人承包经营者的连带赔偿责任
第九十五条不履行法定职责、违法行使职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九十六条事业单位聘用制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
第九十七条过渡性条款
第九十八条施行时间
配套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9.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节录)(2009.8.27修正)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节录)(1994.9.5)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节录)(1995.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12.29)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4.16)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6.8.14)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2010.9.13)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2013.1.18)
劳动部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的通知(1994.8.2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2005.5.25)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1994.12.3)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1995.5.10)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事实劳动关系解除是否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问题的复函(2001.11.26)
集体合同规定(2004.1.20)
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问题的解释(2003.12.10)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3.25修订)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7.12.14)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13.12.11修订)
低工资规定(2004.1.20)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12.6)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2013.6.20)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2014.1.24)
说实话,我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能力一直不太自信,尤其是像《劳动合同法》这样涉及方方面面、条款众多的法律,常常觉得头绪纷繁,难以抓住重点。这本书的编者汪敏老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她没有将所有法律条文罗列出来,而是精挑细选了那些最核心、最常用、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条款,然后以一种非常清晰、有条理的方式进行解读。比如,在谈到“劳动合同的变更”时,书中并没有一股脑地讲完所有可以变更的情形,而是重点分析了“协商变更”和“非协商变更”这两种主要方式,并分别提供了不同情况下的操作指南。其中,关于“变更通知”的 form, 格式,以及双方应注意的事项,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而且,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将复杂的法律程序可视化,大大降低了阅读和理解的门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解除劳动合同”部分的处理,它不仅仅是罗列了法定解除的理由,还深入剖析了每种理由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 tricky 的情况,例如,如何界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如何证明“不能胜任工作”,以及在提出解除时,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适合法律专业人士,对于普通劳动者和人力资源从业者来说,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作为一名在人力资源岗位上工作了多年的资深人士,我深知《劳动合同法》对于企业运营的重要性。然而,法律条文的繁多和复杂性,常常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到无所适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配套解读与实例》这本书,给我带来了眼前一亮的感觉。汪敏老师在内容编排上,紧密结合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她没有泛泛地解读法律,而是针对企业在招聘、用工、解除等各个环节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答。例如,书中关于“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公示”的部分,就详细列举了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需要注意的法律要点,以及如何才能让规章制度真正起到约束和管理的效用,并且还提供了几个范例,非常有借鉴意义。此外,书中对“劳动合同的履行”部分,也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比如,关于“工资支付”、“工时安排”、“社会保险缴纳”等常见问题,都给出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和操作建议。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的讲解,它不仅罗列了法律规定的情形,还深入分析了企业在解除合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以及如何通过完善的合同管理和规范的操作,最大限度地规避这些风险,从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对于我们企业HR来说,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实操手册。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其实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配套解读与实例”这样的字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种枯燥乏味的教材式解读,充斥着大量的法律条文引用和生涩难懂的法言法语。然而,翻开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编者汪敏老师,似乎非常理解读者在实操中遇到的困惑。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冷冰冰的法律条文,而是从一个非常贴近实际的角度切入,比如,在讲到“试用期”这个概念时,它并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试用期有多长,而是通过一个生动的情景设置,描绘了小张在一家新公司试用期结束前夕,因为种种原因被告知不予录用的场景。紧接着,书中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了《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解除的规定,并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包括解除通知的期限、理由的必要性,甚至是如何准备解除通知的文字。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列举了几个真实或模拟的案例,分析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合同中可能遇到的常见误区以及如何避免。这种“问题导向”的解读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在“教”我法律,而是在“帮”我解决问题,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并且能够立刻运用到实际工作场景中去。
评分说实话,很多法律书籍给我的感觉就是“晦涩难懂”和“高高在上”,仿佛是写给法官和律师看的。但这本书,我读起来却感觉很亲切,很实用。汪敏老师在解读《劳动合同法》的时候,用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例子,比如,在讲到“同工同酬”的时候,她没有上来就引用那些抽象的法律概念,而是举了一个小餐馆里,服务员和小工的工资待遇问题,然后结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分析了这种情况下可能存在的争议,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薪酬设计来避免。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不仅仅是解释了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运用这些法律条文来保护自己。比如,在谈到“劳动合同的解除”时,书中就详细地讲解了,如果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合同,劳动者应该如何收集证据,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及在必要的时候,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没有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法律术语,即使是没有法律背景的读者,也能够轻松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的讲解,它详细介绍了仲裁、诉讼等不同解决方式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让我觉得在遇到劳动纠纷时,不再那么迷茫。
评分作为一名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员,我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劳动纠纷,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与《劳动合同法》的理解和适用有关。我之前也参考过不少相关书籍,但总觉得有些书过于理论化,有些则又过于碎片化,很难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认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配套解读与实例》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汪敏老师在编著过程中,非常注重将法律条文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而且这些案例都非常贴近我们的工作实际,比如,关于“工伤认定”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书中都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计算公式和案例分析,甚至连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比如“加班费的计算基数”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更重要的是,书中不仅给出了法律条文的解释,还对一些常见的法律风险进行了提示,以及提供了规避这些风险的实用建议。例如,在处理“劳动合同的续签”问题时,书中就详细列举了用人单位在续签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如何通过规范的合同管理来规避这些风险。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怎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对于我们这些一线工作人员来说,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