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 法律出版社旗舰店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 法律出版社旗舰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国有资产法
  • 企业国有资产
  • 法律法规
  • 法律
  • 政策
  • 法律出版社
  • 经济法
  • 公司法
  • 国有企业
  • 法律书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流砥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1
ISBN:9935833408214
商品编码:28663271688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

定价:4元

作者:本社 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503689055

字数:14000

页码:2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
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内容提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10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与展望》 内容提要 本书旨在系统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壮丽历程,深入剖析国有经济的战略地位、作用与演变,探究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逻辑、主要阶段、关键举措及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本书力求站在历史的维度,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实践探索、政策演变、制度创新进行全面、深入、客观的解读。同时,本书也着眼于未来,在前瞻性地分析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技术变革趋势、全球化进程等因素对国有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就新时代国有企业如何深化改革、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思考与建议。 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国有经济的奠基与发展(1949-1978) 第一章:新中国国有经济的建立与初期发展 1.1 国有经济的战略定位与历史必然性 1.2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中的作用 1.3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模式及其特点 1.4 国有企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贡献与局限 第二章: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探索与调整 2.1 早期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实践 2.2 历次管理体制改革的尝试及其成效 2.3 国有企业与国家计划的互动关系 2.4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国有企业组织形态 第二部分:深化改革的探索与突破(1978-2002) 第三章: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3.1 “两个凡是”的打破与思想解放 3.2 农村改革的带动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启 3.3 “放权让利”的初步尝试与困境 3.4 国有企业自主权扩大化探索 第四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艰难探索 4.1 价格改革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 4.2 产权制度改革的争议与实践:从“国家所有”到“企业所有” 4.3 “政企分开”的曲折历程与挑战 4.4 股份制改造的萌芽与初步实践 4.5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初步探索 第五章: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关键领域与重大举措 5.1 国有大中型企业放权让利与经营承包责任制 5.2 亏损企业治理与关闭破产的引入 5.3 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 5.4 国有企业技术改造与对外开放的推进 5.5 国有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部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重组(2003-2012) 第六章: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实践 6.1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及其使命 6.2 “管资产”与“管资本”的辩证统一 6.3 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履行与完善 6.4 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联动 第七章:国有企业重组与战略性调整 7.1 央企重组整合的背景、目标与模式 7.2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与产业布局优化 7.3 中央企业集团化、国际化战略的推进 7.4 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中的资产评估与法律保障 第八章: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与经营机制的深化 8.1 董事会制度的试点与推行 8.2 经理层市场化选聘的实践 8.3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8.4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初步探索与发展 第四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篇章(2012年至今) 第九章:以管资本为核心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9.1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 9.2 “两个毫不动摇”的深刻内涵与新发展 9.3 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9.4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的探索与实践 9.5 授权经营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第十章: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10.1 坚持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10.2 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 10.3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10.4 提升董事会规范运作水平 第十一章: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1.1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11.2 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制 11.3 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11.4 推动国有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十二章:强化国有企业监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12.1 坚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12.2 健全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加强对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监管 12.3 加强审计监督,健全重大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 12.4 严守国有资产安全底线 第十三章:国有企业改革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13.1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 13.2 科技创新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3.3 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 13.4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有企业中的体现 13.5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国有企业角色 13.6 对未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趋势预测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国有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承担了奠定国家工业化基础、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历史使命。从建国初期对旧有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改造,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后一系列深刻的体制机制变革,中国国有企业走过了一条充满探索、曲折与辉煌的道路。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其成效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走向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再到以管资本为核心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的智慧与实践。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阶段,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如何激发企业活力,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这些都是摆在中国国有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本书并非是对某一部具体法律条文的解读,而是站在宏观的视角,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进行一次全景式的梳理与分析。我们试图通过对这一宏大历史进程的梳理,揭示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逻辑和时代特征,探究其发展演变背后的深层原因,总结宝贵的经验教训,并为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方向提供有益的启示。本书的写作,旨在为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有识之士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系统的参考。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国有企业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其发展规律,从而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拥有更清晰的认识。 第一部分:中国国有经济的奠基与发展(1949-1978)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建立和发展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国民经济体系,成为巩固新生国家政权、发展生产力、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选择。第一章将详细阐述这一历史背景下,国有经济的战略定位如何确立,其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们将深入分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是如何被组织起来,其运行模式、管理特点以及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客观审视其存在的局限性。第二章则聚焦于这一时期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探索与调整。从建国初期对苏联模式的借鉴,到在实践中进行的不断调整,我们将剖析历次管理体制改革的尝试,理解国有企业与国家计划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以及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国有企业组织形态的演变。 第二部分:深化改革的探索与突破(1978-2002)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伟大转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也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第三章将深入探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如何从最初的“放权让利”破冰,又如何面临“政企不分”、经营困难等一系列挑战。第四章将重点解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艰难探索。在产权制度改革、价格改革、政企分开等方面,涌现出诸多理论争论与实践尝试。股份制改造的萌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初步探索,都为后续改革奠定了基础。第五章将聚焦于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关键领域和重大举措,如经营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亏损企业治理、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和对外开放的推进,中央企业集团的形成等,全面展现了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艰辛与成就。 第三部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重组(2003-2012) 进入新世纪,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重点转向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第六章将深入分析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的成立及其使命。本书将详细解读“管资产”与“管资本”的辩证关系,以及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履行与完善。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联动,也是本章重点关注的内容。第七章则聚焦于国有企业重组与战略性调整。中央企业重组整合的背景、目标与模式,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实践,以及中央企业集团化、国际化战略的推进,都将得到详尽的阐述。同时,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中的资产评估与法律保障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第八章将进一步探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机制的深化,包括董事会制度的试点与推行、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初步探索与发展。 第四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篇章(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开启了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篇章。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围绕这一时代背景展开。第九章将深入阐释以管资本为核心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本书将详细解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的战略意义,以及“两个毫不动摇”的深刻内涵。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的探索与实践,授权经营体制的创新与完善,都是本章的重点。第十章将探讨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包括坚持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以及提升董事会规范运作水平。第十一章将重点阐述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本书将分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原则,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制,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推动国有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第十二章将聚焦于强化国有企业监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本书将阐述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健全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加强对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监管,以及加强审计监督,健全重大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严守国有资产安全底线。 最后,第十三章将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本书将探讨科技创新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路径,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有企业中的体现,以及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有企业将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分析,本书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前瞻性的视角,以期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未来发展有所助益。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法律出版社旗舰店的版本,我拿到手后,真是迫不及待地想深入研读。作为一名对国家经济体制和法律法规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对企业国有资产的制度和运行有着天然的好奇。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了解这一重要法律的绝佳窗口。翻开书页,厚重的纸张和严谨的排版就给我一种专业和权威的感觉。我期待着通过它,能够清晰地理解什么是国有资产,它们是如何界定的,以及在法律层面,国家是如何对这些宝贵的资产进行管理、保护和运营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厘清一些复杂的概念,比如国有资产的性质、所有权、经营权的区别,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平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与企业的活力和效率。同时,我也关注到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法律责任以及相关的配套法规。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能够用相对易懂的语言解读这些深奥的法律条文,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条文解读,并辅以实际案例的分析,这样会更有助于我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

评分

作为一名对法律专业术语并非十分熟悉的普通市民,我一直觉得法律条文读起来枯燥乏味,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法律出版社旗舰店这个版本,却意外地让我感受到一种求知若渴的冲动。我之所以购买这本书,是因为它直接触及到了国家经济命脉的核心——企业国有资产。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不再停留在碎片化的信息层面,而是能够构建起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释国有资产的法律属性、管理原则,以及在法律框架下,国有资产的形成、运营、转让、收益分配等一系列环节是如何被规范的。尤其吸引我的是,法律是如何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同时,赋予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和发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比较平实的语言,解释清楚一些可能比较复杂的法律概念,例如“出资人代表”、“管理层激励”等,并辅以一些实际案例,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经济政策和法律体系保持持续关注的读者,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法律出版社旗舰店这个版本抱有极大的期待。这本书触及的是国家经济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企业国有资产。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部法律是如何为国有资产的运营和管理提供法律框架的,包括其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界定,以及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我尤其关注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依据,以及如何防范和化解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对于我而言,能够清晰地理解法律条文的含义,以及这些法律条文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将是阅读的最大收获。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解释,并有助于我构建起对中国国有资产管理法律体系的全面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的考量。

评分

最近一直在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脉络,而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律框架的演变和完善,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法律出版社旗舰店这个版本,在我看来,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我特别关注的是,这部法律是如何回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挑战,是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为国有资产的监管和运营提供坚实法律保障的。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深入理解法律中关于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等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这些界定如何影响着国有企业的日常运营和发展战略。我对书中关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机制,以及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规定尤为感兴趣。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如何有效监管和优化国有资产配置,确保其健康发展,是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这部法律无疑是解答这些问题的关键。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深刻的理论分析和清晰的法律条文解读,帮助我理解这部法律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希望从更宏观层面理解中国经济运行机制的读者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法律出版社旗舰店这个版本,无疑是一本重要的参考资料。我一直对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到好奇,而企业国有资产法正是规范这一领域的核心法律。我特别希望通过阅读,能够深入了解法律是如何界定和管理国有资产的,包括其权利、义务、责任等方面。例如,我非常想知道,法律是如何规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以及在发生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下,相关的法律责任是如何追究的。此外,我也关注法律在规范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提升经营效率方面的作用。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能够通过这本书,理解中国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将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学习经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严谨的法律条文解读,并有助于我理解这部法律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