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牛津法律理論詞典
定價:35元
作者:(美)比剋斯 著,邱昭繼 等譯
齣版社:法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503672958
字數:209000
頁碼:24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暫無相關內容
內容提要
同行之間的智識砥礪激發瞭我撰寫這本詞典的靈感。學術同行互相閱讀對方作品時,經常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覺,因為一個學術傳統的學者不能理解另外一個學術傳統的標準術語。從事法律與經濟學研究的學者幾乎不能理解分析法學傳統中的術語,並且這兩派學者往往忽略瞭女權主義法律理論或種族批判理論中使用的觀點和術語。本書的目標是充當一本譯文手冊,成為一部語詞和短語的貝立茲(BerlitZ)指南,以此幫助不同法律學術傳統的學者之間的理解和交流。如果本書在相互理解方麵有所助益(相互理解是邁嚮相互評論的步),那我就心滿意足瞭。本書也有更宏大的目標:以學生和學者易於掌握的方式提齣一些來自不同法理學傳統的基本概念。
有如下幾點值得注意的地方:
,究竟選取哪些不選取哪些詞條是撰寫這本詞典時不可避免的難題;在確定詞條的範圍時,我遵守瞭如下原則:
1.不撰寫在世作者的詞條(截止於撰寫時),雖然在其他的詞條中會討論在世作者的思想(即使不考慮當下作者思想的可變性,評價他們的思想也是一件睏難的事情;此外,撰寫哪個作者的思想不撰寫哪個作者的思想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而僅撰寫過世作者的詞條則不太會遭受人們的議)。
2.不同的作者對法律理論的論題有著不同的理解;我力圖容納一個較寬的論題域,但當法律理論侵入政治理論、經濟學、道德哲學、形而上學、社會理論和憲法等領域時,這種做法存在使法律理論變得完全沒有邊界的危險。我容許法律理淪適度地侵入這些相鄰的領域。但有些讀者喜歡較寬的論題域,而有些讀者喜歡較窄的論題域,這是難以調和的。
3.有些理論傢(例如,伊曼努爾·康德)或論題(例如,平權行動)的主要影響力和重要性超齣瞭法律理論(狹義地理解),本書主要討論這些人物或論題與法律理論相關的部分。
第二,這項工作的主旨不是提齣原創性的思想。它的主要目標是以一種人們易於理解的方式提齣一個領域中習慣性的用法。然而,完全的客觀是很難做到的,即使有可能(或許沒有這種可能)做到這一點。本書不可避免地反映瞭我的判斷,特彆是我對他人的觀點僅僅予以編輯的時候。本書緻力於語詞和思想理解的另外一個副産品是:雖然所有的詞條都是我撰寫的,但特定的詞條或概括思想的方式反映瞭其他文本的成果。有些地方我概括詞語的方式不同於特定作者的概括,我在文中對此作瞭詳細的交待。
第三,當本書涉及法律實踐時,不可避免,更多的是美國和英國的法律實踐。然而,許多討論涉及更寬的論題,因而也觸及瞭其他普通法係國傢的法律實踐,偶爾也觸及瞭民法法係國傢的法律實踐。類似的,許多學派討論不可避免地以英語世界的作品或翻譯為英語的作品為基礎。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布賴恩·H.比剋斯,美國明昆尼拉大學FrederickW.Thomas法律與哲學教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法理學、傢庭和閤同法。其他著作有《法律、語言與法律的確定性》等。
這本書的齣版,無疑是法律學界的一大盛事。作為一名法律從業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梳理和闡釋法律理論核心概念的權威著作。市麵上不乏各種法律類書籍,但往往側重於某一特定領域,或者停留在基礎的法律條文解讀,對於那些更深層次的、影響法律發展的理論流派和思想內核,卻少有深入的探討。尤其是在當下,法律理論的快速發展和多元化,使得理解和掌握這些理論體係變得尤為重要。一本好的法律理論詞典,不應僅僅是概念的堆砌,更應是理論邏輯的梳理、曆史脈絡的勾勒以及不同學派之間關係的辨析。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填補這一空白,為法律人提供一個全麵、深入、條理清晰的理論指南,幫助我們跳齣具體案件的泥沼,從更宏觀的視角理解法律的本質、功能及其演變。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夠兼顧理論的學術性和實踐的應用性,讓那些抽象的理論概念在實際工作中煥發生命力,成為指導我們思考和行動的有力武器。
評分在我接觸到的法律文獻中,概念的模糊和界定的不清常常是阻礙理解的絆腳石。尤其是在跨學科研究或者翻譯引進國外理論時,對核心概念的準確把握至關重要。例如,對於“正義”、“公平”、“秩序”等基本概念,不同的法律理論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側重,而這些理解上的差異,往往導緻瞭論證的偏離或結論的混淆。一本權威的法律理論詞典,應該能夠清晰地界定這些核心概念,提供不同學派的視角,並指齣它們之間的聯係與區彆。這不僅對於學者進行嚴謹的學術研究至關重要,對於政策製定者、法律實務工作者以及任何需要進行法律論證的人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標準化的、可信賴的理論參照係,幫助我們統一語言,提升溝通效率,從而推動法律理論研究的深化和法律實踐的進步。
評分法律理論的價值,最終體現在它對現實世界的指導和塑造作用。一本優秀的法律理論詞典,不應僅僅是理論傢們的內部參考,更應該能夠引發公眾的關注和討論,促進社會對法律的理解和反思。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超越枯燥的學術術語,用生動的語言和鮮活的案例,揭示法律理論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如何塑造我們的社會。例如,關於“國傢”的理論,如何解釋政府的權力來源和界限;關於“人權”的理論,如何保障個體的自由和尊嚴;關於“契約”的理論,如何維護市場秩序和交易安全。這些理論的普及,能夠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法律的運作,更積極地參與到法律的討論中來,從而推動法律的良性發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連接學術與大眾的橋梁,讓法律理論不再是象牙塔裏的學問,而是觸及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智慧。
評分我是一名對法學理論充滿好奇心的法律愛好者,盡管我並非專業人士,但一直以來我都對法律背後的哲學思考和思想脈絡著迷。很多時候,我們在新聞報道中看到的法律事件,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背後都隱藏著復雜的社會和倫理考量。理解這些考量,需要我們對法律理論有更深入的認識。例如,關於“自然法”與“實證法”的爭論,關於“功利主義”在法律中的體現,關於“權利”與“義務”的界定,這些都涉及到深刻的哲學命題。一本好的法律理論詞典,應該能夠用相對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這些高深的理論,並且能夠將理論與現實生活中的案例聯係起來,幫助像我這樣的非專業讀者,也能感受到法律理論的魅力和價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探索法律世界的一扇窗戶,讓我看到法律背後更廣闊的天地。
評分作為一名法學專業的學生,我深知理解法律理論的重要性。很多時候,我們在學習法律條文或案例時,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為什麼”。這些“為什麼”往往就根植於深層的法律理論。例如,關於法律的效力來源、法律的解釋方法、法律的公正性基礎等問題,如果沒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很難做到融會貫通。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夠係統性地解釋這些復雜理論的工具書。傳統的教材往往會將理論穿插在各個章節中,不夠集中,也不夠係統,難以形成一個整體的認知框架。一本優秀的法律理論詞典,應該能夠清晰地界定每一個核心理論概念,追溯其起源,闡述其主要內容,並介紹其代錶人物和不同學派的觀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個清晰的法律理論地圖,讓我能夠更有效地理解和學習民法、刑法、公法等各個分支領域背後的理論支撐,從而更好地進行學術研究和論文寫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