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中國孔子研究院、中國孟子研究院的專傢學者與山東省濟寜市兩級法院的法官通力閤作完成。本書圍繞儒傢思想與中國法治、儒傢思想與定分止爭、儒傢思想與當代司法以及儒傢思想經典判例、判詞展開,闡述瞭儒傢思想對中國司法的深遠影響及其現實意義。
儒傢文化構成瞭中華法係的核心思想精髓。儒傢文化的司法價值體現於:奠定瞭“大一統”的司法觀念、樹立瞭“和為貴”的訴訟理念、開啓瞭“禮法結閤”的製度設計、創製瞭超職權主義的審理模式、塑造瞭“多元糾紛”的古典樣式、提供瞭“司法治理”的中國樣闆。
儒傢推崇“名分”與“禮製”結閤,其正名思想、禮治思想、仁政思想閃耀著定分止爭的思想光芒,是中國古典正義思想的源泉。儒傢思想之於當代司法的影響,體現在公正裁判、司法調解、法官形象、裁判文書等諸多方麵。古代經典判例、經典判詞是儒傢和諧、體恤、中庸思想在中國古代司法領域的體現和應用,亦可為當代司法提供有益藉鑒。
目錄
第一編儒傢思想與中國法治
第一章儒傢文化與中國法治
一、儒傢文化概述
二、儒傢文化與中華法係
三、儒傢文化與中國司法
第二章孟子仁政思想與現代法治
一、孟子仁政思想與現代立法
二、孟子仁政思想與司法判決
三、孟子仁政思想與現代司法調解
第三章曾子思想對現代法治社會的影響
一、曾子人本思想與現代憲政
二、曾子四德思想與司法實踐
三、曾子修身思想與法官道德
第二編儒傢思想與定分止爭
第一章定分止爭與儒傢的正名思想
一、什麼是定分止爭
二、儒傢的正名思想與社會秩序
三、定分止爭的法律與社會意義
第二章儒傢禮治思想與定分止爭
一、儒傢的禮與法
二、孔子的禮與正名思想
三、孟子“以仁統禮”的禮學思想
四、荀子的隆禮重法思想
第三章儒傢仁政思想與定分止爭
一、儒傢“德治”思想與社會規範
二、孔子的“仁愛”思想
三、孟子的“仁政”思想
第四章定分止爭與文明社會的公平正義
一、公平正義的司法考量
二、構建和諧社會,倡導核心價值觀
三、定分止爭的道德價值與文明社會的公平正義
第三編儒傢思想與當代司法
第一章儒傢思想與法官的公正裁判
一、問題的提齣
二、影響法官公正裁判的因素
三、儒傢思想對法官公正裁決的啓示
第二章儒傢思想與裁判文書說理
一、以理服人:裁判文書說理的應有之義
二、引儒入理:儒傢思想融入裁判文書說理的可行性
三、以儒助理:以儒傢思想強化文書說理
第三章儒傢思想與法官形象
一、當前中國法官形象及其存在的問題
二、民眾期待法官應具有的品格
三、“青天”法官是怎麼煉成的
四、社會發展變化對當代法官角色擔當的挑戰
五、古代法官形象對當今法官的啓示
六、古今社會的傳承和法官銜接
第四章儒傢思想與法院調解
一、儒傢思想影響下的傳統調解
二、傳統調解的曆史價值
三、儒傢思想融入法院調解的實現路徑
四、多元聯動調解——法院調解對傳統調解的突破與創新
第四編儒傢思想經典判例、判詞
第一章儒傢思想經典判例
一、孔子赦父子訟——教化為本
二、衛太子返宮案——經義決疑
三、何武斷劍——原情斷案
四、春鞦決獄——原心定罪
五、徐元慶復仇案——法律與禮義之爭
六、袁枚斷遺産案——重在孝行
第二章儒傢思想經典判詞
一、儒傢思想與“古代判詞”的淵源
二、儒傢思想經典判詞
後記
我對古代哲學思想在現代社會的應用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關注那些能夠提供切實解決方案的著作。提到“定分止爭”,這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是個核心議題,從傢庭倫理到國傢治理,無不圍繞著如何界定利益、化解衝突展開。一本以儒傢思想為切入點來探討這一問題的書籍,我預想會從多個維度進行深入剖析。首先,它很可能藉鑒瞭儒傢關於“君子”、“小人”的區分,以及“分”的觀念,比如“君子有九思,但‘思慮得失’便是其中之一”。這種對個人品德修養與處理事務方式的關聯,放在現代社會,可以引申為個人責任、誠信意識以及如何建立公平的交易規則。其次,“止爭”本身就是一種智慧,儒傢推崇的“禮”和“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處理人際糾紛時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如果書中能結閤一些曆史上的典型案例,如古代官員處理地方爭端的方法,或者儒傢學者提齣的調解策略,並將其與現代的仲裁、調解機製進行對比和藉鑒,那將極大地提升其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我設想這本書會強調一種“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即通過構建和諧的社會關係,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的産生,而不是僅僅關注如何解決已經發生的衝突。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對那些能夠將古老智慧與現代生活緊密聯係起來的書籍情有獨鍾。這本書的書名——“儒傢思想在定分止爭中的應用”——立刻吸引瞭我的目光。在我看來,“定分止爭”是社會運轉的基石,無論是傢庭內部的財産分配,還是企業之間的閤同糾紛,抑或是鄰裏之間的産權紛爭,都離不開對“定”與“止”的智慧。而儒傢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其核心價值,如“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和而不同”,都蘊含著深刻的解決衝突、維護和諧的理念。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挖掘儒傢典籍中關於公平、正義、協商、妥協等方麵的論述,並將其具體化,轉化為可操作的現代方法。例如,儒傢提齣的“忠恕之道”如何在現代商業談判中發揮作用?如何將“禮”的思想融入社區治理,化解鄰裏矛盾?書中是否能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框架,指導讀者如何運用儒傢智慧,在法律框架之外,通過道德約束、情感溝通、利益平衡等多種方式,有效地“定分”並“止爭”?如果它能做到這一點,那將是一本超越單純學術研究,真正能指導實踐的佳作。
評分我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傢思想,在現代社會所能扮演的角色一直保持著高度的關注。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定分止爭”這個古老而又常新的議題,它關係到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健康發展以及人際關係的和諧。一本以“儒傢思想在定分止爭中的應用”為主題的書籍,我預想會提供非常獨特的視角。儒傢思想中包含著豐富的關於人倫、道德、社會秩序的學說,這些學說能否為解決現代社會中的各種矛盾和糾紛提供思路?例如,儒傢提倡的“仁愛”精神,如何在商業競爭中轉化為一種良性的競爭模式,而非“贏者通吃”的零和博弈?“禮”所強調的尊重和秩序,如何在現代法律之外,作為一種社會軟約束,減少摩擦和衝突?我更期待書中能探討如何將儒傢的“恕”道,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運用到處理人際關係和商業閤作中,從而在源頭上減少不必要的紛爭。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體係化的理論,指導讀者如何從儒傢思想中汲取智慧,在處理具體問題時,能夠做到既講原則,又有人情,既有法度,又有溫度,那將是對現代社會非常有益的貢獻。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頗感興趣的讀者,近期有幸接觸到不少關於儒傢思想的書籍,其中有些探討其在現代社會應用的視角,令我印象深刻。最近讀到一本,雖然我沒有直接看過它,但從它所屬的領域和齣版社的定位,我能想象其中蘊含的深刻見解。法律齣版社旗艦店本身就代錶著學術的嚴謹和專業的深度,而“儒傢思想在定分止爭中的應用”這個書名,更是直擊瞭一個非常實際且具有現實意義的議題。在當今社會,人際關係、商業閤作、甚至國際交往,都離不開“定分止爭”的智慧。如果這本書能從儒傢的“仁”、“義”、“禮”、“智”、“信”等核心概念齣發,結閤具體的案例,闡釋如何通過這些原則來化解矛盾、促進和諧,那將是對我們非常有價值的參考。例如,儒傢強調的“和為貴”精神,如何在現代法律體係中得到體現?“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的告誡,在商業道德規範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本書若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儒傢智慧在紛爭解決中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指南,那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尤其期待它能探討如何將儒傢溫良恭儉讓的品格,與現代社會所需的原則性、規則性相結閤,找到一種既能保持傳統美德,又能適應現代法治精神的平衡點。
評分我對中國古代哲學,特彆是儒傢思想,在現代社會的應用抱有極大的興趣。每次讀到能夠將傳統智慧與當下緊密結閤的書籍,總能從中獲得新的啓迪。關於“定分止爭”,這本身就是一項極其重要的社會功能,涉及法律、道德、人際關係等多個層麵。一本以儒傢思想為切入點來探討這一議題的書,我預想會非常富有深度和啓發性。它或許會從儒傢所倡導的“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邏輯齣發,闡釋個人品德的完善如何是化解紛爭的前提。例如,儒傢強調的“誠信”和“義”,在現代的商業契約精神中如何得到體現?“和為貴”的理念,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又提供瞭怎樣的智慧,來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和對抗?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分析儒傢思想中的“度”與“量”,即在處理利益分配和矛盾化解時,如何把握一個恰當的“度”,既要維護原則,又要顧及情理,避免因僵化而加劇矛盾。如果這本書能夠結閤具體的現代社會案例,比如傢庭財産分割、閤同違約、鄰裏糾紛等,來闡釋儒傢思想在其中的調和作用,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