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英国慈善委员会如何监管慈善组织的具体体现,包括慈善组织的设立、受托人职责和报酬、慈善组织财务及风险管理、投资事宜、慈善土地处分、账目审核以及慈善组织法定调查等内容,为慈善组织如何高效与合规运行提供了指南。通过了解这些指引细则,为中国慈善组织的管理监督提供一定参考。
目录
关于受托人事宜:须知信息及须做事项(CC3)
什么是慈善组织(CC4)
案例研究:机构名称(CC7)
案例研究:慈善组织的恩恤补偿(CC7)
恩恤补偿(CC7)
慈善组织内部财务控制(CC8)
捐赠:慈善组织和政治捐款(CC9)
选举:慈善组织、选举和公民投票(CC9)
畅言:慈善组织宣传活动和参与政治活动的指引(CC9)
高效慈善组织的特征(CC10)
受托人费用和报酬(CC11)
慈善组织财务管理:规划、管理困难和破产(CC12)
慈善组织“土地持有”服务的正式托管人(CC13)
法律基础:慈善组织与投资事宜(CC14)
慈善组织与投资事宜:对受托人的指引(CC14)
慈善组织的报告与会计:基本要素(CC15c)
将教堂建筑用作村政大厅以及其他慈善目的(CC18)
慈善储备金:塑造复原力(CC19)
慈善筹款:受托人义务指引(CC20)
如何建立慈善组织(CC21a)
申请登记慈善组织的时机(CC21b)
慈善组织类型:如何选择组织结构(CC22a)
如何拟写慈善组织规章(CC22b)
豁免慈善组织(CC23)
附件3产业与节约互助社(CC23)
用户参与:成为受托人的受益人(CC24)
管理慈善组织资产与资源管理(CC25)
慈善组织与风险管理(CC26)
指引:受托人如何做出决策(CC27)
出售、出租、转让或抵押:受托人关于处分慈善土地的须知事项(CC28)
案例研究:利益冲突(CC29)
利益冲突:慈善组织受托人指引(CC29)
寻找新的受托人:慈善组织须知事项(CC30)
慈善组织账目的独立审核:受托人指引(CC31)
慈善组织账目的独立审核:对独立审核员的指引(CC32)
获取土地(CC33)
合作与合并:介绍(CC34)
受托人、交易与税收:慈善组织如何合法交易(CC35)
慈善组织规章的修订(CC36)
慈善组织和公共服务履行:介绍与概况(CC37)
救灾:慈善委员会关于成立、运营以及扶持公益性救灾的指引(CC40)
任命代名人和监管人:根据《受托人法》(2000年)第19部分第4条的指引(CC42)
受托公司的设立(CC43)
慈善组织的法定调查:对慈善组织的指引(CC46)
对慈善组织的投诉(CC47)
慈善组织及其会议(CC48)
慈善组织与保险(CC49)
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要求(PB1)
公共利益:慈善组织的运营(PB2)
公共利益:报告(PB3)
译后记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确实很有意思,那种沉稳的蓝色基调,配合着烫金的字体,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专业性和严肃性。拿到手里的时候,它的分量感也恰到好处,厚实但又不至于让人望而却步。我平时对一些社会组织运作的幕后故事挺感兴趣的,也常常会思考一些公共事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就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它似乎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得以窥见那些在公众视野之外,但又默默影响着社会福祉的运作机制。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看目录,就能感觉到内容的丰富性和层次感。我猜想,这本书应该会涉及很多关于慈善组织的设立、管理、募捐、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案例分析。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最期待的是能够了解这些复杂的法律条文是如何转化为实际操作的,以及它们如何才能真正保障慈善行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这本书是否能解答我对于“慈善”这个概念背后更深层次的疑问,我充满了好奇。
评分这本书的译者是林少伟,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学者的气质,再加上由法律出版社旗舰店出品,我对此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已经有了初步的信心。我一直认为,翻译的质量是决定一本书能否真正传达其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本关于法律指引的书,如果翻译不准确,或者语言风格过于生硬,那么即使原著内容再好,也很难被读者理解和吸收。所以,我非常期待林少伟先生的译文能够流畅、准确地传达原著的精神,让中国读者能够无障碍地理解英国慈善委员会的各项规定。我设想,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应该会偏向严谨但又不失清晰,毕竟是法律类的书籍,需要准确的术语,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普通读者可能没有深厚的法律背景。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走进英国慈善领域的世界,让我能够从中汲取有益的知识和启示。
评分读过一些关于法律的书籍,我深知其中的枯燥和晦涩。然而,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以及它所代表的特定领域,又让我觉得它可能并非如此。我想象中的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冰冷的法律条文堆砌,而是会通过一些实际案例,生动地展现这些法律条文的实际应用场景。例如,在处理某个募捐活动时,哪些规定是必须遵守的?当某个慈善组织面临资金管理上的问题时,法律又会如何介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活生生”的例子,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仅仅是将其视为一堆抽象的规则。同时,我也很好奇,这本书是否会触及到一些关于慈善组织的伦理困境,以及法律是如何在这些困境中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的。
评分作为一名对社会治理和非营利组织运作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我平时关注的比较多的是国内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一些实践案例,但同时我也认为,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经验和模式,对于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英国作为拥有悠久慈善历史的国家,其慈善委员会的运作模式和相关法律法规,势必积累了大量的实践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让我了解在另一个文化和法律体系下,如何有效地规范和支持慈善活动。我甚至在想,这本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慈善组织的治理结构、董事会责任、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衡量一个慈善组织是否健康运作的重要指标。能够通过一本书了解这些,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宝贵的学习机会。
评分对于一本法律类的指导性书籍,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为那些希望了解、参与或设立慈善组织的人们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引。例如,对于想要在国内开展慈善活动的外国人,或者希望借鉴英国经验的国内人士,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步骤?我猜想,这本书的章节设置可能会比较清晰,逻辑性也很强,方便读者查找所需信息。可能还会包含一些附录,比如相关的表格、申请流程示意图等,这些细节对于实际操作来说至关重要。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真正有用的工具书,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法律知识,并在慈善领域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