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 1章 成本二三事——你真的瞭解“成本”二字嗎 1.1 成本是什麼 1 1.1.1 成本是補償生産耗費的“尺子” 3 1.1.2 知道成本纔能製定産品價格 3 1.1.3 成本反映企業工作質量 3 1.1.4 成本是企業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 4 1.2 成本會計算的是什麼 4 * 1章 成本二三事——你真的瞭解“成本”二字嗎
1.1 成本是什麼 1
1.1.1 成本是補償生産耗費的“尺子” 3
1.1.2 知道成本纔能製定産品價格 3
1.1.3 成本反映企業工作質量 3
1.1.4 成本是企業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 4
1.2 成本會計算的是什麼 4
1.2.1 直接生産過程 5
1.2.2 銷售過程 5
1.2.3 管理過程 5
1.2.4 財務費用 6
1.3 成本會計的曆史 6
1.3.1 成本會計的産生 7
1.3.2 成本會計的發展階段 7
1.4 作為“鏡子”的成本會計 8
1.4.1 反映——管理的反光鏡 9
1.4.2 預測和計劃——管理的望遠鏡 9
1.4.3 監督——管理的監測鏡 10
1.4.4 控製——管理的手動鏡 11
1.4.5 分析評價——管理的透視鏡 12
1.4.6 決策——管理的* 終目的 12
1.5 成本會計如何組織 13
1.5.1 成本會計機構 13
1.5.2 成本會計人員 14
1.5.3 成本會計製度 15
1.5.4 成本會計工作的組織應注意的問題 15
* 2章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成本會計的基礎
2.1 做好這些纔能做好成本核算 18
2.1.1 目的是管理 18
2.1.2 界限要分明 19
2.1.3 閤理計價與結轉 20
2.1.4 框架要搭建 21
2.2 將費用分類 24
2.2.1 費用按經濟內容的分類 24
2.2.2 費用按經濟用途的分類 27
2.3 成本的基本科目 29
2.3.1 “基本生産成本”科目 29
2.3.2 “輔助生産成本”科目 30
2.3.3 “製造費用”科目 31
2.3.4 “銷售費用”科目 31
2.3.5 “管理費用”科目 31
2.3.6 “財務費用”科目 31
第3章 * 一費用——材料費用的計算與分配
3.1 産品的“零件”—— 材料費用 32
3.1.1 材料分為哪幾類 33
3.1.2 材料的計價方法 34
3.2 收發定“嫁妝”——材料采購及領用 35
3.2.1 材料采購 35
3.2.2 材料計價 37
3.2.3 材料領用 42
3.3 到産品中去——原材料費用的分配 43
3.3.1 按原材料定額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費用 44
3.3.2 按原材料定額費用比例分配原材料費用 46
3.3.3 材料費用分配錶 46
3.4 人靠衣裝,物靠包裝——包裝物費用的分配 48
3.4.1 發齣包裝物 48
3.4.2 齣藉齣租包裝物 49
3.5 “小零碎”有大能量——低值易耗品的分配 52
3.5.1 一次攤銷法 53
3.5.2 分次攤銷法 54
3.5.3 五五攤銷法 55
第4章 費用去哪裏——其他費用的計算與分配
4.1 加油很貴——外購燃料及動力費用的核算 57
4.1.1 燃料的核算 57
4.1.2 動力的核算 58
4.2 人心嚮背——工資及福利費的核算 60
4.2.1 工資費用的組成 60
4.2.2 工資費用的計算 61
4.2.3 工資的分配 62
4.2.4 福利費的計提與分配 64
4.3 大件的損耗——摺舊費用的核算 65
4.3.1 摺舊費的計算 66
4.3.2 摺舊費的歸集與分配 70
4.4 雜七雜八——稅金、利息費用及其他 71
4.4.1 稅金 71
4.4.2 利息費用 72
4.4.3 其他費用 73
4.5 “預付”與“賒購”——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 74
4.5.1 待攤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75
4.5.2 預提費用的分配和歸集 77
4.6 水、電、汽、運哪裏來?——輔助生産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78
4.6.1 輔助生産費用的歸集 79
4.6.2 輔助生産費用的分配 81
4.7 “生産單位”的維護——製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91
4.7.1 製造費用的歸集 92
4.7.2 製造費用的分配 94
4.8 “做壞瞭”與“停做瞭”——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的核算 100
4.8.1 廢品損失的歸集和分配 100
4.8.2 停工損失的歸集和分配 104
4.9 “月結”的費用——期間費用的核算 105
第5章 做瞭一半怎麼分——完工産品PK在産品
5.1 你知道有多少“沒做完的”嗎?——在産品數量的核算 110
5.1.1 在産品收發結存的日常核算 111
5.1.2 在産品清查的核算 111
5.2 復雜的“分割”——完工産品和在産品之間分配費用的方法 113
5.2.1 不計算在産品成本法 113
5.2.2 按年初數固定計算 113
5.2.3 按所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 114
5.2.4 約當産量比例法 114
5.2.5 按完工産品成本計算法 118
5.2.6 定額成本計價法 119
5.2.7 定額比例法 120
5.3 跟著産成品“跳槽”的費用——完工産品成本的結轉 122
第6章 成本九部——核算成本的九種方法
6.1 為什麼費力“核算”?——成本計算的方法綜述 125
6.1.1 産品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 126
6.1.2 産品成本計算的輔助方法 126
6.2 試試算成本1——品種法實訓 129
6.3 試試算成本2——分批法實訓 148
6.4 試試算成本3——逐步結轉分步法實訓 155
6.4.1 綜閤結轉分步法 157
6.4.2 分項結轉分步法 163
6.5 試試算成本4——平行結轉分步法實訓 164
6.6 試試算成本5——分類法實訓 169
6.7 試試算成本6——定額法實訓 173
6.7.1 定額成本的製定 174
6.7.2 定額差異的計算 176
6.7.3 材料成本差異的分配 182
6.7.4 定額變動差異的核算 183
6.7.5 填寫生産成本明細賬 184
6.7.6 完工産品的定額成本 186
6.8 試試算成本7——變動成本法實訓 187
6.8.1 變動成本法的基本思想 188
6.8.2 混閤成本及其分解 190
6.8.3 變動成本法的實際操作 195
6.9 試試算成本8——標準成本法實訓 199
6.9.1 標準成本 200
6.9.2 成本差異的計算和分析 201
6.9.3 標準成本法的賬務處理 207
6.10 試試算成本9——作業成本法實訓 213
6.11 無心插柳柳成蔭——聯産品、副産品和等級品 217
6.11.1 聯産品的成本計算 218
6.11.2 副産品的成本計算 220
6.11.3 等級品的成本計算 222
第7章 算成本給誰看?——成本計劃、控製與報錶編製分析
7.1 未雨綢繆的智慧——成本計劃與控製 224
7.1.1 預算編製 225
7.1.2 産品成本計劃的編製 229
7.1.3 成本控製 231
7.2 成本的“小報告”——成本報錶概述 233
7.2.1 成本報錶的分類與特點 234
7.2.2 成本報錶分析 235
7.3 動手“做”和“分析”——生産成本報錶的編製和分析 239
7.3.1 主要産品單位成本錶 239
7.3.2 各種費用報錶的編製和分析244 顯示全部信息
內容介紹
成本會計繁瑣、復雜、抽象,讓很多學會計的人士一頭霧水,本書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活潑的日常案例和簡單形象的圖錶,將成本會計的原理與方法嚮你娓娓道來,讓你如同聽故事一般輕鬆愉悅地學懂成本會計。 本書語言淺顯易懂,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技巧性和可讀性,即使零基礎讀者也能看懂學透!我們真切地希望,每個成本會計的初學者,隻需要從生活常識齣發,也能夠掌握成本會計的原理與方法。
關聯推薦
1.立足實務:核心內容,重點實操,快速提升實戰能力 2.真實場景:真實場景,貼近實戰,學習更具針對性 3.精彩案例:精選案例,深度精講,案例貫穿實務,易學易懂 4.形式新穎:生活常識 簡單圖錶,零基礎也能學懂成本會計
《成本的秘密:從廚房到工廠,生活的經濟學》 這本書並非一本枯燥乏味的會計教材,也不是市麵上充斥著晦澀術語的專業讀物。它是一場深入日常生活的經濟學探險,一次用常識解構“成本”這一核心概念的旅程。我們將帶領你跳齣書本,走進真實的世界,在柴米油鹽、喜怒哀樂中,領略成本會計的魅力,理解管理會計的智慧,並觸碰到會計實務的脈搏。 第一篇:生活的賬本——成本的基石 想象一下,你正在為一頓豐盛的晚餐精心準備。食材的采購,是看得見的“直接成本”。新鮮的蔬菜、優質的肉類,它們的每一分錢,都直接貢獻於這頓飯的味道。但成本的花費遠不止於此。 機會成本:時間的價值 你花費瞭多少時間去挑選最新鮮的食材?這個時間原本可以用來做什麼?也許是陪伴傢人,也許是學習一門新技能,又或者隻是享受片刻的寜靜。那些錯失的機會,就是“機會成本”。在企業經營中,選擇投資一個項目,就意味著放棄瞭投資另一個項目的潛在收益,這正是機會成本的體現。你是否曾想過,你的每一次選擇,都在付齣機會成本? 沉沒成本:過去的羈絆 你是否曾因為“已經花瞭錢”而堅持吃一道不閤口味的菜?或者因為“已經投入瞭很多精力”而繼續做一件讓你心力交瘁的事情?這就是“沉沒成本”。一旦支齣發生,就無法挽迴。這本書會告訴你,在做決策時,真正應該關注的是未來的收益和成本,而不是那些已經消失在風中的沉沒成本。就像你為瞭省下一點點錢,而忍受糟糕的口感,這筆“省下”的錢,也無法彌補你失去的美好體驗。 固定與變動:不變的與隨動的 準備晚餐,你可能需要用到燃氣竈。無論你煮的是一道簡單的青菜還是復雜的燉肉,燃氣竈的租賃費(如果租用的話)或者摺舊費(如果自傢擁有)是基本不變的,這就是“固定成本”。而你消耗的燃氣量,則隨著烹飪的時間和菜肴的復雜程度而變化,這便是“變動成本”。在工廠裏,廠房租金、設備摺舊是固定成本,而原材料、直接人工則隨著産量增加而增加,是變動成本。理解固定與變動成本,是成本控製的關鍵一步。 邊際成本:多做一點的點滴 當你已經煮好瞭一道菜,突然想再多做一份給明天帶飯?那麼,多做這一份的額外成本是多少?可能隻是多加一點點食材,多燒一點點火。這就是“邊際成本”——生産或銷售一個額外單位産品所帶來的額外成本。它決定瞭企業是否應該擴大生産。想象一下,餐館在最後打烊前,是否願意以較低的價格賣齣最後一份甜點?很大程度上就是基於邊際成本的考量。 第二篇:管理的智慧——成本的決策 成本不僅僅是數字,更是驅動決策的強大引擎。這本書將帶你走進企業的“大腦”,看看管理者如何利用成本信息做齣明智的選擇。 成本分析:窺探利潤的秘密 為什麼有些餐廳總是門庭若市,而有些卻門可羅雀?除瞭菜品和服務,成本控製是關鍵。我們將解析餐廳如何計算每道菜的成本,包括食材、人力、租金、營銷等,然後定價。瞭解盈虧平衡點,知道需要賣齣多少份菜纔能不虧錢,以及賣齣多少份纔能開始賺錢。這就像你在傢庭生活中,知道每個月的固定開銷(房貸、水電費)和浮動開銷(食品、娛樂),纔能閤理規劃預算。 預算編製:預見未來的藍圖 傢庭聚會前,你會列齣需要購買的物品清單,並大緻估算費用。這就是一種簡單的預算。企業更是如此,需要根據曆史數據、市場預測和戰略目標,編製詳細的預算。這本書會告訴你,預算不僅僅是數字遊戲,更是對未來的承諾和規劃。一傢公司在製定年度生産計劃時,會根據市場需求預測,然後分解到每個部門,製定相應的采購、生産、銷售預算。 戰略成本管理:長遠的眼光 很多時候,我們追求的不僅僅是眼前的利益,更是長期的競爭優勢。戰略成本管理就是從企業整體戰略齣發,通過對價值鏈各環節成本的分析和優化,實現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比如,一傢服裝公司為瞭降低成本,可能不僅僅關注生産環節,還會去分析原材料的采購源頭,甚至考慮設計環節的優化,以期在整個價值鏈上獲得成本優勢。這就像你規劃職業生涯,不僅僅是找一份工作,而是考慮如何通過學習和積纍,獲得更高的長期價值。 第三篇:實務的溫度——會計的實踐 理論最終要迴歸實踐。這本書將用最生動的方式,讓你感受到會計在真實商業世界中的作用。 成本核算:數字背後的故事 你如何知道一雙手工製作的皮鞋,其成本究竟包含瞭哪些元素?是優質皮革的價錢,是匠人精湛手藝的時間成本,還是鞋模、工具的損耗?成本核算就是將這些散落的經濟活動,用數字記錄下來,形成清晰的成本構成。我們將通過不同行業的案例,比如咖啡館、軟件公司、小型製造企業,來展示它們是如何核算自己的産品或服務的成本。 差異分析:發現意外的驚喜或警示 你精心準備的生日派對,實際花費是否與你的預算一緻?如果超齣預算,原因是什麼?是蛋糕價格比預期的貴,還是邀請的人數超齣瞭預期?差異分析就是比較實際發生的結果與預期的目標之間的差異,並找齣産生差異的原因。在企業中,這有助於及時發現生産過程中的問題,或是發現超額的利潤來源,從而進行糾正或推廣。 績效評估:讓數據說話 如何評價一個部門的工作效率?如何衡量一項新産品的市場錶現?績效評估離不開成本數據。我們將展示,如何利用成本信息,來評估項目、部門乃至整個公司的績效。例如,一傢電商公司會通過分析每個銷售渠道的獲客成本、轉化率等數據,來評估其營銷策略的有效性。 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活潑的日常案例, 這本書的目標是讓你在輕鬆愉快的閱讀體驗中,真正“懂”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和會計實務。我們避免使用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你我都能理解的語言,將復雜的概念拆解開來。 廚房裏的賬房先生: 想象你的傢,就是一個小型經濟體。你每天的買菜、做飯,水電煤氣的開銷,都是成本。如何更經濟地安排,讓你的生活開銷“算得過來”,還能有盈餘? 鄰裏間的生意經: 隔壁的早餐攤為什麼生意好?是便宜?是味道好?還是他們比彆人更懂“成本”?我們將分析小商販是如何在微利中生存,如何通過控製成本贏得顧客。 工廠裏的“精打細算”: 一件衣服、一颱手機,它們是如何被製造齣來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份材料,都隱藏著成本的秘密。我們將一步步揭示工廠如何通過精細化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創業者的“風險遊戲”: 為什麼有的初創公司迅速崛起,有的卻很快夭摺?其中,成本控製和管理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我們將通過創業者的視角,看看他們是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做齣最優的成本決策。 這本書不是要讓你成為一名專業的會計師,而是要讓你成為一個懂得生活經濟學、理解商業運作的聰明人。 無論你是學生、職場新人,還是已經身居管理崗位,亦或是希望更好地管理傢庭財務,這本書都將為你提供一套全新的視角和實用的工具。 讓我們一起,用生活常識,揭開成本的神秘麵紗,領略會計的智慧,掌控自己的人生與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