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错案追踪2014~2015 |
| 作者: | |
| 市场价: | 36元 |
| ISBN号: | 9787562067818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6-05-01 | 版次:1 | 页数:254 |
| 印刷时间:2016-05-01 | 印次:1 | 字数:200千字 |
江国华(本书主编),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代表性著作《宪法哲学导论》。
总序 对待错案的态度
张光祥案
黄家光案
杨波涛案
欧阳佳案
王元松案
王江峰案
陈琴琴案
念斌案
徐辉案
杨明案
于英生案
黄兴、林立峰、陈夏影案
张云、张虎、张达发案
黄政耀案
曾爱云、陈华章案
陈传钧案
呼格吉勒图案
后记
本书选取2014-2015年已经公开审判的、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错案汇编成书。主要内容包括对错案的案件简介、案情回顾、庭审过程、分析评价和深入剖析、案后追访以及附录判决书。希望通过这套书对错案的梳理与分析,对我国新时期错案冤案的基本情况、发展脉络、规律特点、发生的原因以及制度漏洞和建设等进行全面的阐释和说明,这一基础性研究将为我国该领域的司法实践和研究提供重要素材。
一本让人难以忘怀的案卷,翻开《错案追踪》,仿佛置身于一个迷宫,每一个案件都像是一块拼图,缺失了关键的一角,而这本书,则试图为我们描绘出那些被遗忘或误读的痕迹。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深入到司法体系的肌理之中,去探寻那些看似难以置信的错误是如何发生的。从证据链的断裂,到法官的疏忽,再到人性的弱点,每一个环节都被细致地剖析。读着读着,你会不自觉地代入其中,为当事人的不幸感到愤慨,为司法的不公而扼腕。作者以一种近乎侦探的笔触,带领读者层层剥茧,去发现隐藏在平静表象下的暗流涌动。这本书不仅仅是对过往错案的回顾,更是一次对司法公正的深刻拷问,它提醒着我们,每一个案件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阅读过程中,我反复思考,如果换作是我,能否做出更明智的判断?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对法律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是一次烧脑却又极具价值的精神之旅。
评分这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惊喜。我原本对这类司法案例集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但《错案追踪》却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用“引人入胜”来形容,它仿佛拥有一种魔力,让你在不经意间就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作者在处理案件时,展现了非凡的洞察力,他能够捕捉到案件中最微妙的线索,并且用清晰的逻辑将其串联起来。书中对每一个错案的剖析都相当深入,从案件的起因到最终的结论,作者都会层层剥开,让我们看到其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特别欣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对错误进行批判,而是更进一步地去探讨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这种建设性的视角,让这本书不仅仅具有警示意义,更具有启示意义。读完这本书,你会对司法公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会对“慎重”二字有了更切实的体会。它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并且从中获得思考的书籍。
评分这不仅仅是一本法学书籍,更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悬疑小说,只不过,它的主角是真实的法律程序,而它的反派则是那些潜藏在系统中的不完美。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解开一个等待了很久的谜团,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有技巧,他不会一开始就揭示真相,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展现出案情的细节,让你在猜测和推理中不断深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案件背景的描绘,那些细致的生活场景,人物的心理活动,都让冰冷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起来。你会感受到案件当事人的绝望,感受到律师的焦灼,甚至能体会到法官在权衡利弊时的纠结。这种全方位的展现,让你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是真正地走进那个故事,去感受其中的悲欢离合。有时候,你会对某些看似荒谬的判决感到不解,但随着情节的推进,你又能理解其中存在的复杂因素。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而实践中总会有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变量。它是一本能让你重新审视法律,并且思考“正义”究竟是什么的书。
评分这真是一本能让你“上头”的书。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法律读物,但事实证明我大错特错。《错案追踪》以一种极其引人入胜的方式,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案件展现在我眼前。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擅长设置悬念,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每一个案件的剖析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密的解剖,从案发现场到庭审过程,每一个细节都力求还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物心理的描绘,那些在压力下的挣扎,在权衡时的纠结,都写得入木三分。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故事,更是在探讨“如果当初…会怎么样”的可能性。它迫使我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审视那些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法律程序。阅读过程中,我多次被案件的走向所震惊,也为那些在黑暗中摸索正义的人们感到心疼。这本书是一次对司法实践的深刻反思,也是一次对真相不懈追求的生动写照。
评分我得说,这是一次相当“刺激”的阅读体验。翻开《错案追踪》,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充满陷阱的雷区,你必须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辨别真相。这本书并没有回避那些令人不安的司法失误,反而将它们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每一次对一个错案的深入剖析,都让我对“程序正义”有了更深的敬畏。书中的案例,有些情节之离奇,让人难以置信,但事实就摆在那里,无法辩驳。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他用一种冷静而客观的语言,去描述那些充满戏剧性的事件,这种反差反而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简单地将责任推给某个个体,而是从制度、流程、证据收集等多个层面去探究错误发生的根源。这让我看到,司法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机器,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读完这本书,你会对“证据”二字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会对那些为追求真相而努力的人们,肃然起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