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山生活基本術/晨星/繁体中文

里山生活基本術/晨星/繁体中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里山生活
  • 自然生活
  • 田园生活
  • 慢生活
  • 自给自足
  • 乡村生活
  • 生态生活
  • 生存技能
  • 户外生活
  • 生活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翩若惊鸿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晨星
ISBN:9789861779843
商品编码:28772889667
开本:19 x 26 cm开
出版时间:0178-11-06
页数:152
正文语种:繁体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一本兼具實用性與知識性的工具書。

回歸原始的自然生活概念,找回初生活的美好。


生活在都市當中,習慣了便利的水電瓦斯等設施,漸漸地我們失去對自然環境的洞察能力及應對自然的生存技能。而海洋、河川、土地不斷地被開發,也讓自然資源漸趨枯竭並遭受到破壞。透過里山生活的實踐,重新牽起我們與土地間的連結。


基礎的里山生活技術:除草、生火、砌牆

簡單的里山生活智慧:築水路、大自然廁所

這是讓你學會所有里山生活基本術的入門書!


本書內容與一般戶外生活用書不同,其包含了

●山林的採伐方式(不光是砍伐,而是使山林環境回復豐饒)

●如何不使用動力來製材(劈、鑿等技法)

●石牆的堆砌方法

●水的使用方法(不光是水源,還包括排水、污水處理等,以及自然淨化的結構)

●建造小屋的技術(使用土與石)

●地爐的復活、再生


引導您如何把里山和生活聯結在一起,與都市生活相互對照,學習在自然中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序章 何謂山居的技術?

開始居住在山中∕在都市裡動不了的腦袋總動員∕跟前輩居民學習∕不用動力就能建築的先人技術∕研磨後能長久使用的鍛冶工具∕基本上使用手工具∕選擇能夠燃燒重返土地的素材∕火、地爐這項絕佳工具∕不要小看疏伐材/就算不用種,隔段時間也能萌發新芽∕打造光線空間,動物與昆蟲也開心∕里山生活也需要技術∕重要的是對大自然的禮節

●展開里山生活,房屋、土地的注意要點

我們居住的地方


第1章 伐木、除草……尋回光與風的初工作

1伐木、除草的工具

2刀刃的研磨與保養方法

3安裝手工道具的握把

4鏈鋸機的構造

5鏈鋸機的修整與保養

●如果搞混燃料儲槽與潤滑油儲槽該怎麼辦呢?

6除草與樹木採伐的時期

7除草的實際情況

8採伐的實際情況

9特殊樹木(枯木、斷木、彎木)、傾斜樹木的採伐

10被壓木的處理

11修枝與修剪

12伐倒木的處理(劈除枝葉、圓鋸)

13修剪高處的樹枝

14人工搬運樹幹

15把樹幹製成木材

16柴薪製造與枝葉的利用

●因除草而重新萌芽的植物們


第2章 砌石與打造基地……重建石牆的方法與實際情況

1石牆的種類與功能

2構造與擋土原理

3必要的工具與服裝

4再生石牆的作業順序

5用分水來拉出直線

6石塊的選擇與堆砌方法

7填裡石、飼石的注意要點

●堆砌石塊的禁忌

8修整既存石牆與修補石牆連接處

9堆砌高石牆時

10轉角、頂端的處理與完工

11石牆的維護

●石牆是動植物的小宇宙


第3章 水源與水路…控制水源

1確認水的流向

2水源與取水方式

3設置引水管線

4了解中繼儲水槽

5防止凍結與維護方法

6水管破損時的修補方式

7將排水路視為動植物棲息地

8打造排水路

9水路的維護

10充實水路中的生物

●在城市裡更應該使用水井

11廁所的廢棄物處理

●「里山生活」中所見的供水道與污水道


第4章 建造小屋……從建造過程了解木材

1了解小屋構造

2各部位素材與加工

3防雨方式與建地選擇

4材料長度、數量計算----畫出簡單圖面

5木材的加工

6建造的方法與順序

7用番線固定棰

8釘上野地板(橫棧)

9鋪上屋頂

10加上牆壁

●製作實例/製作石窯與草屋

●讓建築物持久維持的智慧-斜撐與根繼


第5章 火的使用……以燃燒來終結循環

1火的效用

2用石塊堆造簡單的野外爐

●把金屬鑄造的爐竈當成火爐使用

3地爐的功能與便利性

4地爐的構造與再生

●為什麼地爐逐漸消失?

5地爐中用得到的工具

6地爐爐火的燃燒、熄滅方式

7熾炭的保存與利用方法

●利用熾炭在生活中使用火缽

8灰的利用方法

9地爐房的使用方法

●移動式爐竈與浴室用火爐


結語

附錄

作者: 大內正伸

譯者:陳盈燕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1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779843

規格:平裝 / 152頁 / 19 x 2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里山生活基本術》:一窺山林間自給自足的智慧與實踐 在現代文明的喧囂與快速變遷中,許多人心中萌生了對田園牧歌的嚮往,對回歸自然、簡樸生活的渴望。然而,對於這份嚮往,我們往往停留在模糊的想像,缺乏具體的指引與實踐方法。《里山生活基本術》這本書,便是一本引導讀者深入探索並實踐里山生活的權威指南。它不僅是一本關於種植、狩獵、採集、建築等技能的百科全書,更是一部蘊含深厚哲學思考的生活美學著作。 里山,不只是風景,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里山」(Satoyama)這個概念,源自日本,意指人類居住地周邊,與森林、農田、溪流、濕地等自然環境緊密共存的區域。它強調的是一種平衡、永續的生態系統,以及在此系統中,人們如何順應自然、利用自然,同時又滋養、保護自然的智慧。書中深刻闡釋了里山生活的核心精神:尊重土地、理解萬物、以及與環境和諧共處。這並非是一種極端的避世,而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一種在現代社會中,重新找回與大自然連結的方式。 《里山生活基本術》的作者,透過細膩的觀察與豐富的實踐經驗,將抽象的里山精神具體化,呈現出一個立體、可操作的生活藍圖。書中並非僅僅羅列出一堆單純的技能,而是將這些技能編織進一個完整的生活脈絡中,讓讀者理解為何需要這些技能,以及如何將它們融入日常。 全面而深入的實踐指南 這本書的架構清晰,內容包羅萬象,幾乎涵蓋了里山生活中所需的所有基本面向。 土地的耕耘與滋養: 關於土壤,本書提供了詳盡的知識,從土壤的種類、肥力判斷,到如何進行有機耕作、堆肥製作,以及如何利用輪耕、覆蓋作物等方式來維持土壤的健康。對於不同季節適合種植的蔬果,書中都有詳細的介紹,包括種植方法、病蟲害防治,以及收穫後的保存與處理。讀者將學到如何從零開始,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有機菜園,體驗從播種到收穫的喜悅。 森林的饋贈與智慧: 里山生活離不開對森林資源的理解與利用。本書深入探討了如何辨識可食用的野生植物、藥用植物,以及如何安全且永續地進行採集。對於森林中的動物,書中也提供了基礎的知識,包括牠們的生活習性、如何設置陷阱(並強調合法與倫理的規範),以及如何進行狩獵的技巧與注意事項。這部分內容,展現了祖先們與自然搏鬥,卻又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以及對動物生命的尊重。 循環與再生的生活哲學: 在里山生活中,每一個廢棄物都是潛在的資源。本書強調了「零廢棄」的生活理念,介紹了如何利用廚餘、落葉等製作堆肥,如何將廢棄物轉化為有用的材料。例如,如何利用廢棄木材搭建簡易的棚屋,如何利用竹子製作生活用品,以及如何進行傳統的醃漬、乾燥等食物保存方法,以減少對現代加工食品的依賴。 居所的搭建與守護: 簡樸而實用的居所是里山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介紹了使用天然材料,如泥土、石頭、木材、茅草等,來建造房屋或棚屋的方法。從地基的選擇、牆體的砌築,到屋頂的搭建,都提供了具體的步驟與技巧。這不僅僅是關於建築,更是關於如何利用周邊的資源,創造一個舒適、節能、與環境融為一體的居住空間。 火的運用與知識: 火是人類文明的基石,在里山生活中,它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從取暖、烹飪、照明,到進行某些農事活動,都需要對火有深入的了解。本書教授了如何生火、如何安全地使用火源,以及如何利用火來進行食物的烹調與保存,例如燒烤、煙燻等。 水源的尋找與淨化: 水是生命之源,在里山環境中,了解如何尋找乾淨的水源,以及如何對水源進行淨化,是保障生存的關鍵。書中可能介紹了尋找泉水、溪流的方法,以及利用濾石、炭等傳統方法來淨化水源的技巧。 超越技能的哲學深度 《里山生活基本術》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不僅在於其詳實的技能介紹,更在於它所蘊含的深刻哲學意涵。 時間的再認識: 在現代社會,時間往往被量化、被壓縮。里山生活則讓人們重新感受時間的流動,順應自然的週期,體會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韻律。這是一種對生活節奏的調整,一種對生命本質的重新理解。 對「擁有」的轉變: 里山生活不是追求物質的豐富,而是強調對資源的「利用」與「分享」。當一個人能夠從自然中獲取所需,並且與他人分享時,他所獲得的滿足感,遠遠超越了單純的物質佔有。 感恩與謙卑: 順應自然,需要對自然保持謙卑的態度。當我們從土地、從森林、從動物身上獲取資源時,我們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對生命的敬畏。這種感恩之心,能夠滋養一個人的靈魂,使其更加豐盈。 自給自足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往往來自於內心的獨立與能力的自主。里山生活所追求的自給自足,並非是與世隔絕,而是在具備基本生存技能的基礎上,減少對外部體系的依賴,從而獲得更為堅實的自主性。 適合所有嚮往真實生活的人 《里山生活基本術》的讀者群體,可能涵蓋了多個面向: 熱愛自然與戶外活動者: 對於熱愛登山、露營、健行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自然、與自然更緊密互動的途徑。 對有機生活與食安議題關心者: 希望了解食物來源,追求健康飲食的人,可以從書中學習到如何親手種植、製作食物。 尋求生活轉型與靈感者: 對於對現有生活模式感到疲憊,渴望尋求改變,卻又不知道從何開始的人,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實際可行且充滿啟發性的方向。 對傳統文化與智慧感興趣者: 那些對祖先留下的智慧與技藝感到好奇,並希望將其傳承下去的人,能在書中找到共鳴。 對永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有認知者: 里山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最直接的永續實踐。理解里山精神,有助於更深刻地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結語 《里山生活基本術》不僅僅是一本技能書,它更是一本引領讀者重塑生活觀念,找回與自然連結,體驗真實、豐盛人生的「修行」之書。它告訴我們,即使在現代社會,我們依然可以透過學習與實踐,成為一個更獨立、更感恩、更與萬物和諧共處的人。這本書,為所有嚮往這種生活方式的讀者,打開了一扇通往美好、踏實生活的大門。它鼓勵我們,從最基礎的實踐開始,一步一步,構築屬於自己的里山理想。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单凭书名《里山生活基本術》以及繁体中文的呈现方式,就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亲切感和探索欲。这种感觉,有点像是翻开一本尘封已久的老相册,里面承载着的是一种朴素而坚韧的生活哲学。它不是那种炫耀性、功利性的“生活指南”,而是更像是一位长者,循循善诱地教你如何去感受生活,如何去与环境和谐相处。我想,这本书的核心,应该在于“基本”。什么是生活最基本的需求?什么又是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作者可能会引导我们去思考,在现代社会,我们是否已经遗忘了太多原初的智慧。那些关于顺应自然、就地取材、自给自足的知识,在里山的生活场景中,想必会被描绘得生动而充满智慧。我期待着书中能有关于季节变化的观察,关于农耕的朴实智慧,关于人与人之间淳朴的交流方式。它或许会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从中找到一种更安宁、更有意义的出口。

评分

这本书在书架上安静地躺着,封面设计简约却充满生活气息,勾勒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但从封面的意象和书名传递出的信息,我已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哲学。我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生活”的书,更像是一次心灵的导引,引领读者去探索一种更深沉、更本真的生存方式。里山,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温润的意境,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虫鸣鸟叫,看到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斑驳光影。它不像城市那样喧嚣,也不像完全的野外那样粗犷,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充满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期待着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点滴地找回那种宁静与自足,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寻觅一处属于自己的精神栖息地。它或许会讲述一些关于种植、关于手作、关于与邻里交流的故事,但更重要的,我想它会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周遭的关系,学会以更慢、更细致的步伐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日常中的诗意。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以及“里山生活基本術”这个名字,在我心中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它不像那些光鲜亮丽的时尚杂志,也不是那种教你如何快速致富的实用手册,而更像是一次深度的灵魂对话,一次关于生命本质的温柔叩问。我预感这本书会以一种非常细腻、感性的笔触,去描绘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里山,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它代表着一种不被现代文明过度侵蚀,却又保留了必要生活便利的理想之地。我好奇作者会如何解读“基本術”这三个字,它或许包含着关于辨认植物、获取水源、制作庇护所的生存技巧,但更深层次的,我认为它更是一种关于心灵安顿的“基本術”。如何在这纷繁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如何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我期待着书中能够传递出一种顺应自然、尊重生命、与万物和谐共处的智慧,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大地的宁静与力量。

评分

这本《里山生活基本術》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种对“基本”的重新定义。在这个信息爆炸、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我们往往追求着更新、更快的、更高级的事物,而忽略了那些最根本、最简单,却又最能滋养心灵的东西。我猜测这本书会深入探讨如何回归生活的本质,去学习那些看似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智慧的技能。或许是关于如何种植一小片属于自己的蔬果,如何用双手去制作简单的器物,又或者是如何与自然万物建立起更深的连接。这些“基本术”,听起来像是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智慧,在现代社会却变得弥足珍贵。我好奇作者会如何将这些看似古老的生活方式,融入到现代人的日常中,让我们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也能找到一丝泥土的温润和自然的脉动。它应该是一种关于“减法”的生活美学,减少不必要的物质追求,减少不必要的精神内耗,从而放大那些真正重要的、能带来幸福感的东西。我期待着它能成为我生活中的一本实践指南,引导我去探索属于自己的“里山”生活。

评分

我尚未翻阅这本书,但光是“里山生活基本術”这个书名,就足以激发我无限的联想。它不像一本教你如何快速成功的书,更像是一次关于“慢下来”的邀请,邀请我去探索一种更贴近土地、更贴近本真的生活方式。里山,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温暖的意象,它不是远离人烟的荒野,而是人与自然巧妙融合的社区,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邻里间的温情。我猜想,这本书不会只是枯燥的理论,而是会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现出一种充满智慧的生活哲学。它或许会讲述如何在四季更迭中,感受自然的韵律;如何在日常的点滴中,运用最简单的工具,完成最实用的事情;如何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保持一份淳朴和真诚。这些“基本术”,我想并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心态,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它鼓励我们去发现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去拥抱那些简单而真实的快乐,从而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