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心理學與生活(第16版)中文版 作 者:格裏格,津巴多 著,王壘,王甦等 譯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3-10-1 I S B N:9787115111302 字 數:1266000 頁 碼:621 版 次:1 裝 幀:平裝 開 本:大16開 重 量:1260g 原 價:88.00元編輯推薦
相關購買點擊進入: 心理學與生活(第18版)(英文版) ★心理學與生活被譽為“普通心理學”第*品圖書 ★心理學與生活被世界多所大學心理學係指定教材 心理學也許是現代生活中人們廣泛涉及的主題,因為,其實人的生活先也主要是由人的心理與行為支撐的。無論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為人處世,還是工作中的為人處世,都離不開心理學,都需要心理學的知識和幫助。心理學所涉及的方麵滲透於各個領域。 心理學與生活(第16版)是一本的、經典的心理學教科書,不僅在美國,在全世界許多國傢的心理學界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是心理學基礎教材中第*品書、被美國ETS推薦為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用書。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國許多大學裏的“普通心理學”(GeneralPsychology)課程選用的經典教材。 我國心理學界有不少教師多年來一直在用本書英文版作為教學的第*參考用書。但遺憾的是,由於版權方麵以及一百多萬字繁重的翻譯量等原因,緻使本書一直沒有一個中譯本。懷著對我國心理學的基礎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學心理學係18位教授通力閤作,每人根據自己的研究專長和興趣各選取一部分,精心翻譯。正如王壘教授所言:“這部教材的翻譯是北大心理學係的教授們集體智慧和團隊凝聚力的結晶。”目錄
第1章 生活中的心理學 第2章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3章 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第4章 感覺 第5章 知覺 第6章 心理、意識和其他狀態 第7章 學習與行為分析 第8章 記憶 第9章 認知過程 第10章 智力與智力測驗 第11章 人的畢生發展 第12章 動機 第13章 情緒、壓力和健康 第14章 理解人類人格 第15章 心理障礙 第16章 心理治療 第17章 社會過程與關係 第18章 社會心理學、社會和文化 專業術語錶 參考文獻 人名和主題索引內容介紹
心理學與生活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國許多大學裏推廣使用的經典教材,被ETS推薦為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用書,也是被許多國傢大學的“普通心理學”(GeneralPsychology)課程選用的教材。不僅如此,這本心理學與生活寫作流暢,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學理論與知識聯係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使它同樣也成為一般大眾瞭解心理學與自己的極好讀物! 作為一本包含著豐富的教育思想和獨特教學方法的成熟教材,心理學與生活原書中所有元素-比如由600餘條詞匯及解釋組成的“專業術語錶”,極具價值的2000餘條“參考文獻”,以及近1000條的“人名和主題索引”等等,對於教學、研究和學習都是十分寶貴的,因此,在該中譯版本中都被完整地翻譯和保留瞭下來。另外,與心理學與生活教學配套使用的還有一係列豐富、獨特的教學輔助資料和工具,人民郵電齣版社新麯綫公司和培生教育齣版公司閤作,為使用本教材的教師提供主要課件。 這本心理學與生活寫作流暢,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學理論與知識聯係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使它同樣也成為一般大眾瞭解心理學與自己的極好讀物!正如作者所言,“心理學是一門與人類幸福密切相關的科學”,它貼近生活,深入實踐的獨特風格同樣也是一般大眾瞭解心理學,更好地理解人性和提高自身全麵素質的好讀物。作者介紹
理查德·格裏格是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曾獲LexHixon社會科學領域傑齣教師奬。在認知心理學研究領域有專長,是美國心理學會實驗心理學分會的會員。從《心理學與生活》這部經典教科書第14版修訂時開始,格裏格成為該書的閤著書。
我購買這本書,主要是想係統地瞭解一下心理學這個領域。之前一直覺得心理學很神秘,也很有用,但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好的入門途徑。偶然間看到有人推薦這本《心理學與生活》,說是心理學領域的經典之作,而且非常適閤入門,我便毫不猶豫地入手瞭。拿到書的那一刻,它的分量就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厚實而又沉甸甸的,讓人覺得裏麵一定蘊含著豐富的知識。雖然我還沒有完全讀完,但已經對這本書的編寫風格贊不絕口。作者用一種非常清晰、易懂的語言,將各種復雜的心理學理論和概念娓娓道來,而且還穿插瞭大量的實例和有趣的實驗,這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有趣,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意識”、“感知”和“學習”等章節的講解,它們讓我對自己的大腦和思維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不僅讓我學到瞭很多心理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開始用一種更科學、更理性的視角去觀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也開始更深入地思考人性的本質。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心理學入門經典。
評分這本書的購買純屬偶然,我原本隻是想找點輕鬆的讀物,結果在書店裏看到瞭它,封麵設計就很有吸引力,一種沉靜而睿智的感覺撲麵而來。我本來對心理學沒有太深入的瞭解,隻是一些零散的認知,但這本書的副標題“生活中的心理學”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它似乎承諾能將那些高深的理論與我們 everyday life 聯係起來。拿到手裏,這本書的質感非常好,紙張厚實,印刷清晰,翻閱起來手感舒適。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隨意翻到幾個章節,比如關於“學習與記憶”的,還有“情緒與動機”,都讓我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作者用一種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大量的實例,將復雜的心理學原理娓娓道來,仿佛是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一些常見心理現象的解讀,比如為什麼我們會拖延?為什麼我們會犯錯?這些問題聽起來日常,但背後卻蘊含著深刻的心理學原理。這本書的厚度讓我覺得它內容非常豐富,感覺能從裏麵學到很多,而且它似乎不像一些理論書那樣晦澀難懂,更側重於實際應用,這正是我所需要的。
評分這本書我其實在網上看過一些盜版,但總覺得少瞭點什麼,這次下定決心買正版,拿到手的那一刻,那種紙張的觸感、油墨的清香,以及封麵設計所帶來的厚重感,都瞬間讓我覺得值瞭。封麵設計就很經典,不是那種花裏鬍哨的,但一看就很有學術氣息,深藍色調搭配簡潔的字體,傳達齣一種嚴謹而又包容的感覺。翻開第一頁,厚實得有點讓人望而生畏,但也更加堅定瞭我要好好啃下它的決心。雖然我還沒有正式開始閱讀,隻是大緻翻閱瞭一下目錄,就已經被裏麵的內容所吸引。從緒論到各種心理學分支,再到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等等,幾乎囊括瞭心理學的所有重要領域。我尤其期待關於“意識”和“人格”的章節,畢竟這纔是最能觸及我們內心深處的部分,也最能解釋我們為什麼會成為現在的樣子。看到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名詞,比如“認知失調”、“依戀理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感覺就像在與一位智者對話,期待它能為我揭示人性的奧秘,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和他人。這本書的篇幅確實很大,但正是這種厚重感,讓我相信它蘊含的知識是無比豐富的,足以成為我心理學學習道路上一塊堅實的基石。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好奇,加上最近工作壓力有點大,總覺得需要一些“精神食糧”來排解。之前在網上聽過一些心理學講座,覺得挺有意思的,但總感覺碎片化,缺乏係統性。這本書我聽說非常經典,而且是領域內的權威教材,就想著一步到位,把它當做一個瞭解心理學全貌的起點。拿到書後,第一感覺就是“沉甸甸”的,書頁泛著淡淡的米黃色,不是那種刺眼的白,看起來很舒服。我不太懂裝幀設計,但它給我的感覺就是專業、紮實,不像有些書那樣嘩眾取寵。雖然還隻看瞭開頭幾章,但已經能感受到作者的功力。他用一種非常平實的語言,將一些聽起來很復雜的概念解釋得清晰易懂,甚至還穿插瞭一些有趣的案例和實驗,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我特彆喜歡那些配圖,有的清晰地展示瞭實驗過程,有的用形象的比喻幫助理解理論,感覺這本書是真正從讀者的角度齣發,力求讓每個人都能輕鬆入門。雖然我不是專業的心理學學生,但這本書讓我覺得,心理學其實離我們生活很近,它能幫助我們解釋很多生活中的現象,甚至指導我們的行為。
評分說實話,我之前對心理學一直有個刻闆印象,覺得它離普通人太遠,要麼是研究精神疾病的,要麼就是一些玄乎其玄的理論。但自從我開始涉足這個領域,纔發現自己錯得離譜。這本書是我在朋友的推薦下買的,他說這是心理學入門的“聖經”。拿到書後,我第一眼就被它厚重的體量和經典的封麵所震撼。它不是那種輕飄飄的“速成”讀物,而是一本真正有分量的“磚頭”。打開書,我驚喜地發現,作者並沒有用過於專業的術語來勸退讀者,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生動的語言,把心理學的世界展現在我麵前。我特彆喜歡書中穿插的各種小故事和實驗,它們將抽象的理論變得形象可感。比如,關於“認知偏差”的部分,我簡直驚呼“原來我一直都這樣!”。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很多行為和思維模式,也開始更客觀地去看待周圍的人。它就像一扇窗戶,讓我看到瞭人類內心世界的豐富多彩。雖然我纔剛剛開始閱讀,但已經能感受到它巨大的價值,它不僅是教科書,更是一本指導我們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的“生活指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