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日本驱逐舰全史
定价:69.80元
作者:潘越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107072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贯穿日本驱逐舰历史,牵动两次世界大战。
★从战争到和平,日本驱逐舰跨越一个多世纪的海上风云录!
★《日本驱逐舰全史》以百科全书的形式收录了日本目前几乎所有的驱逐舰型号,并配有性能参数和相应图片,是非常实用的参考资料。
★这本《日本驱逐舰全史》以驱逐舰的角度对日本海军实力进行了清晰的勾勒,有助于读者朋友更多地了解日本海军。
★赠送坦克世界“军事爱好庆典礼包”1张(注意2014年7月1日之后注册的用户可以使用,有效期至2015年6月30日):送 VIP1天、银币10W、车位X1、M22禅式X1、小修理箱X20、小急救包X20、手动灭火器X20
内容提要
《日本驱逐舰全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广大军事爱好者介绍日本驱逐舰从引进、自建部队、发展成世界水平,到在二战中毁灭,又在战后复兴的完整历史。本书以时间为轴,清晰地展示了日本驱逐舰从诞生到壮大的所有发展阶段,并对每种舰型都进行了逐一描述,且配有性能参数和大量图片。
目录
前言日本驱逐舰百年历史简介
章 扩张中的崛起(上):诞生至日俄战争时期
雷型
晓型
东云型
白云型
春雨型
山彦型
皋月型
敷波型
第二章 扩张中的崛起(下):次世界大战时期及条约时代
神风型
海风型
樱型
浦风型
桦型
矶风型
桃型
楢型
江风型
峰风型
“钓蜻蜓”:日本驱逐舰参与舰载航空兵训练情况介绍
野风型
枞型
若竹型
神风型(2代)
神风号的后挣扎
第三章 海上黩武: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上)
睦月型
睦月型驱逐舰在战火中的改造
吹雪型
快舰强炮
晓型
特型驱逐舰各型号差别简介
初春型
有明型
第四章 血海飘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下)
白露型
朝潮型
阳炎型
走向毁灭的胜利——塔萨法隆加海战
瘟神——雪风号
夕云型
岛风型(2代)
秋月型
松型
橘型
旧日本海军“屋”
日本海军学校
第五章 战后岁月
DD朝风型
DD春风型
DE曙型、DE雷型
DDK绫波型
DDA村雨型
DD秋月型
DE五十铃型
DDG天津风型
DDK山云型
DDA高月型
DDK峰云型
DE筑后型
DDH榛名型
DDG太刀风型
DDH白根型
DD初雪型
DE石狩型
DE夕张型
DDG旗风型
DD朝雾型
DE阿武隈型
DDG金刚型
DD村雨型(2代)
DD高波型
DDG爱宕型
DDH日向型
DD秋月型(2代)
参考文献
附录一日本驱逐舰彩绘欣赏
附录二日本驱逐舰上色图片欣赏
作者介绍
潘越
江苏苏州人,以日语翻译为日常工作,业余翻译书籍并撰写军史类文章。曾在多家杂志上发表日本军事历史为主的短文若干。目前他的《明治大正文化史》、《新水浒传》等翻译作品即将上市。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其沉浸的,仿佛作者就是一位资深的海军工程师兼历史学家,带着你亲自走进船坞,触摸冰冷的钢板,聆听汽笛的轰鸣。其中关于战时资源限制对设计妥协的影响分析尤其深刻,它揭示了在全面战争的巨大压力下,即便是最先进的设计理念也必须向现实的材料和产能低头。我特别留意了作者在描述那些“试验性”舰艇时的笔触,那些充满了雄心壮志但最终未能完全实现的船型,在作者的笔下并非失败的注脚,而是整个技术谱系中不可或缺的创新尝试。这本书提供的不仅是关于舰船的知识,更是一堂关于“如何在有限条件下追求极致性能”的工程哲学课,读完后,对那段历史背景下的海军工业体系,有了一种更为立体和复杂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它没有采用简单的“时间线”叙事,而是更侧重于“功能职能”和“设计思想”的演进。初看可能会觉得章节划分略显复杂,但深入阅读后便能体会到这种结构安排的精妙之处——它将不同时期的驱逐舰群像作为一个整体来审视,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艘舰船。譬如,关于防空能力的提升这一主题,作者可以将不同年代、不同设计理念下的防空系统放在一起进行横向比较,这对于理解日本海军在面对航空威胁时所采取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战术反应,提供了极佳的分析框架。读到关于战后这些舰艇的去向和残存价值的探讨时,我深感作者的客观和超脱,他并未将笔墨过多聚焦于评判对错,而是冷静地呈现了一个军事技术发展史中不可避免的阶段性产物,这种宏观视角令人信服。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抓人眼球,那种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光是看着图册里的舰艇线图和老照片,就能想象出当年在海上乘风破浪的场景了。翻开扉页,我就被作者严谨细致的考证工作所折服,那些关于早期日俄战争时期乃至更早的仿制舰艇的资料梳理得井井有条,完全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概述,而是深入到每一艘舰艇的建造背景、技术规格的细微差异都做了详尽的对比分析。特别是对几款关键型号的性能演变过程的阐述,比如从初期的“峯口”级到后来的“岛风”型,那种技术代际更迭的脉络被清晰地勾勒出来,让人不得不感叹,即便是同一国家的舰艇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体现出的工程智慧和战略思想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出身但对海军史略有痴迷的爱好者来说,这种兼具学术深度和阅读趣味的叙述方式,无疑是提供了极佳的切入点去理解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评分我发现作者在引用史料方面做得非常扎实,很多地方都注明了原始档案的出处,这对于一个求真务实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定心丸。不同于市面上很多泛泛而谈的海军史作品,这本书对于技术术语的解释极为到位,即便是对火控系统、锅炉效率或者舰体结构强度这些偏硬核的内容,作者也能用清晰的比喻和恰当的图示将其阐述清楚,让一个工科背景的读者能够领会其设计难度,同时也能让军事爱好者享受到技术层面的乐趣。其中关于声呐和反潜战术发展的章节尤其精彩,从早期的被动监听尝试到后来的主动声呐应用,日本驱逐舰在反潜领域的挣扎和进步,被描述得惊心动魄,让人清晰地感受到,技术上的微小差距是如何在实战中被无限放大的。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于细节的偏执近乎于一种匠人精神的体现。它绝不满足于简单罗列数据,而是致力于挖掘每一个决策背后的故事。比如,在讲述二战太平洋战场上某些驱逐舰的损失案例时,文字没有过多煽情,却通过对当时海况、战术协同甚至船员训练水平的客观描述,让读者自己去体悟那种悲剧的必然性。我记得有一段特别震撼我,是关于某型驱逐舰在特定海域进行夜间鱼雷攻击的战术分析,作者详细对比了不同国家对鱼雷射击诸元的计算方法,以及日本海军在特定环境下如何进行临机决断,这已经超出了单纯的“舰船历史”范畴,简直就是一部微缩的海上战术教科书。每次合上书本,我都会忍不住再去查阅一些相关的地图和回忆录,因为作者的描述太具画面感了,仿佛那些历史场景就发生在眼前,每一个炮塔的转动、每一次航向的修正都清晰可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