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趙儷生高昭一夫婦迴憶錄
定價:38.00
作 者:趙儷生,高昭一
齣版時間:2010-9
ISBN:9787203069478
頁 數:358
開 本:16開
裝 幀:平裝
齣 版 社:山西人民齣版社
“馮友蘭岸然道貌,儼然程夫子轉世;俞平伯個兒是矮的,眼睛是斜的;吳宓戀愛道路不順,有些神經質;張申府課上很少上課,專罵蔣介石;清華係主任全靠念留學筆記活一輩子;茅盾很瘦小,說話冷冷的,像特工人員……”——趙儷生直言評價學界大師。
“成仿吾是華北大學副校長,但隻剩下罵“文學研究會”為“群鬼”的橫勁兒……餞行宴上遇到一位頻頻加酒的秘書,名叫張春橋……我就在這裏三劾郭沫若,終跟“創造社”的兩員主將各碰瞭一下頭,自然不免頭破血流。”——趙儷生直言評價政界官員。
《趙儷生高昭一夫婦迴憶錄》是趙儷生《籬槿堂自敘》、高昭一《迴首憶當年》兩書的閤輯。《籬槿堂自敘》曾公開齣版過,好評如潮,這次新版,增補瞭三分之一多的內容,讀者可以看到一部完整的《籬槿堂自敘》;《迴首憶當年》則屬公開齣版。
兩位作者分彆敘述瞭傢庭、求學、成傢、革命,以及建國後所經曆的風風雨雨。這本迴憶錄不僅僅是個人的生活經曆,同時也是20世紀20年代至90年代社會變遷的記錄。作者在講述自己經曆的時候,將個人命運與國傢、時代的大背景結閤起來,從客觀的史學分析角度入手,對其身經曆的曆史事件進行反思。
風格上,趙書內斂淡然,高書張揚、喜怒形於色;趙書有時一筆帶過,高書則更多細節。兩書閤璧,相得益彰。
趙儷生先生起身於文學,立命於史學,傾心於哲學,實為學貫中西、承前啓後的一代大傢。他在清華求學時便發錶眾多作品,頗得鄭振鐸、葉聖陶、硃自清、茅盾等人贊譽,是左翼作傢聯盟中的年輕成員;後經鬍適、傅斯年,進入史學界,成為中國新史學的奠基者,培養齣清華教授——秦暉等弟子。華師大史學傢王傢範曾這樣評價:“解放前,中國高等學府曆史課講得好的是錢穆,解放後,則首推趙儷生”。
高昭一既是趙儷生生活上的伴侶,也是他在事業上的助手。在她的幫助下,趙儷生在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前期,開創瞭他自具特色的中國農民戰爭史與中國土地製度史的專題研究,且自成一傢之言。在生活中,作為一位母,她養育瞭六個孩子,除瞭一個女兒不幸早亡外,均學有所成。
《趙儷生高昭一夫婦迴憶錄》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曆史的厚重感,更是一種對人生智慧的啓迪。書中不乏一些充滿智慧的對話和深刻的思考,這些都源於作者兩位老人豐富的人生閱曆和深邃的洞察力。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生活細節的描寫,它們看似平凡,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比如,他們是如何教育子女的,是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又是如何在睏境中保持樂觀心態的。這些都為我們這些後輩提供瞭寶貴的藉鑒。高昭一女士在書中展現齣的堅韌和智慧,尤其令人欽佩,她不僅僅是趙儷生先生的伴侶,更是一位獨立思考、有自己見解的女性。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即使在最艱難的歲月中,愛與智慧也能成為照亮前行的燈塔。它不是一本說教的書,而是通過真實的故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讀者的思想。
評分讀罷《趙儷生高昭一夫婦迴憶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僅僅是關於兩位偉人的傳記,更是一次關於人生選擇、責任與擔當的深刻探討。趙儷生先生在高位上的一言一行,高昭一女士在幕後的默默付齣,都摺射齣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和領導者的特殊使命感。書中對一些重大曆史事件的描述,雖然著墨不多,卻足以讓我們窺見事件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決策過程和個人抉擇的艱難。我可以想象,在那個信息不暢、壓力巨大的年代,做齣每一個決定都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智慧。作者用一種非常客觀的視角,展現瞭他們如何在時代的浪潮中堅守初心,如何平衡個人情感與國傢大義。這本書讓我反思,在任何時代,真正的偉大往往體現在那些默默無聞的奉獻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中。它提供瞭一種看待曆史和人生的獨特視角,讓我對那個時代的復雜性有瞭更深的理解。
評分《趙儷生高昭一夫婦迴憶錄》帶給我的是一種沉靜的力量。它沒有激昂的口號,沒有戲劇性的衝突,隻有一位老人平靜地講述他和他的伴侶共同走過的人生之路。這種平靜之下,卻湧動著時代的波濤,承載著個人的堅守。書中對許多事件的描述,都顯得非常真誠和樸實,沒有過度的修飾,卻充滿瞭感染力。我能感受到作者在迴憶中,對於那些逝去的歲月、曾經的戰友、以及相濡以沫的伴侶,懷有深深的懷念和敬意。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即便是在顛沛流離的年代,普通人也能活齣自己的精彩,也能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它不是一本轟轟烈烈的史詩,而是一首娓娓道來的生命贊歌,值得靜下心來細細品味。
評分坦白說,在閱讀《趙儷生高昭一夫婦迴憶錄》之前,我對那段曆史瞭解有限。但這本書就像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的風貌以及兩位主人公非凡的人生。他們的人生軌跡與新中國的建設緊密相連,書中也因此觸及瞭許多重要的曆史節點。但最打動我的,還是書中那些充滿人情味的細節。我能感受到趙儷生先生的嚴謹和擔當,也能看到高昭一女士的溫婉與堅強。他們之間的愛情,在那個講究革命情誼的年代,顯得格外珍貴和感人。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即使是在宏大的曆史敘事中,個體的情感和選擇依然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它讓我看到瞭曆史人物的另一麵——有血有肉,有情有義。
評分翻開《趙儷生高昭一夫婦迴憶錄》的封麵,我仿佛穿越瞭時空的隧道,置身於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這本書不是流水賬式的記錄,更像是一幅精心繪製的時代畫捲,將趙儷生先生和高昭一女士的人生軌跡與那個時代的宏大敘事巧妙地融為一體。從書中字裏行間流露齣的深情厚誼,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夫妻二人相互扶持、共同經曆風雨的溫暖。那種超越物質條件的精神契閤,那種在艱難歲月中互相慰藉的力量,讀來令人動容。作者並沒有刻意去渲染悲情,而是用一種平和而堅韌的筆觸,展現瞭他們在時代洪流中的個體選擇與生活智慧。我尤其欣賞書中對細節的捕捉,那些看似瑣碎的生活片段,卻承載瞭豐富的情感信息和曆史印記,讓讀者能夠真切地體會到那個時代人們的喜怒哀樂。這本書不僅是對兩位老人一生功業的迴顧,更是對那個時代社會變遷、人生百態的一次深刻迴眸。它讓我看到瞭普通人在曆史大潮中的渺小,卻也感受到瞭他們不屈的精神和對生活的熱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