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微生态制剂技术与应用 |
| 定价 | 58.00 |
| ISBN | 9787122315069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作者 | 王秋菊 |
| 编号 | 1201689366 |
| 出版日期 | 无 |
| 印刷日期 | 2018-05-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262千字 |
| 页数 | 208 |
| D1一章绪论D1一节基本概念1一、生态学、微生物学与微生态工程1二、微生态平衡与微生态失调4三、微生态制剂6D1二节微生物知识简介9一、微生物的定义9二、微生物的主要类群9三、微生物的主要特点10四、微生物的生物作用10五、益生菌的介绍12D1三节微生态制剂的种类及发展现状17一、微生态制剂的分类体系17二、微生态制剂发展现状20三、动物微生态制剂23四、植物微生态制剂30D1四节微生态制剂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32一、限制微生态制剂发展的因素32二、微生态制剂在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33三、影响微生态制剂应用效果的因素35四、使用微生态制剂的注意事项39五、微生态制剂发展措施40六、微生态制剂的发展趋势41参考文献42D1二章微生态制剂在无污染畜牧业上的应用D1一节无污染畜牧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44一、饲料资源不足44二、抗生素等药物滥用45三、集约化养殖场环境污染严重45四、畜禽产品品质下降46D1二节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46一、动物微生态制剂的定义46二、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组成46三、国内外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47四、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究热点53五、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方向54D1三节微生态制剂的研究理论与应用55一、微生态制剂的理论依据55二、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57三、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方法60四、微生态制剂的应用60D1四节微生态制剂在畜禽养殖上的作用66一、微生态制剂促进畜禽生产性能的提高67二、微生态制剂能提高畜禽的免疫性和抗病能力75三、微生态制剂能去除畜禽粪便恶臭 改善生态环境81四、微生态制剂能提高畜禽产品品质83D1五节渔用微生态制剂的作用与应用84一、渔用微生态制剂的定义84二、渔用微生态制剂需具备的条件85三、渔用微生态制剂的作用85四、渔用微生态制剂的一般应用87五、渔用微生态制剂在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93六、渔用微生态制剂的发展对策96七、渔用微生态制剂的发展趋势和展望97D1六节微生态制剂在改善养殖环境上的应用98一、畜禽养殖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98二、微生态制剂在改善畜禽养殖环境中的作用99三、微生态制剂在改善禽舍环境中的应用100四、微生态制剂在改善猪舍环境中的应用101五、微生态制剂在改善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应用102参考文献106D1三章微生态制剂菌类概述D1一节乳酸菌类概述118一、乳酸菌的一般概念118二、乳酸菌的一般特性118三、乳酸菌的一般功能与作用119四、乳酸菌的作用机理120五、乳酸菌制剂的研究技术122六、乳酸菌基因组学的研究热点123七、乳酸菌发酵食品的研究124八、乳酸菌制剂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127D1二节酵母菌类概述128一、酵母菌的一般特性128二、酵母菌的益生作用129三、酿酒酵母菌制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展130四、干酵母饲喂的研究进展131D1三节芽孢杆菌类概述136一、芽孢杆菌的一般特性136二、芽孢杆菌的作用及机理137三、乳酸芽孢杆菌概述139四、枯草芽孢杆菌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效果142D1四节EM菌类概述143一、EM生物技术概念144二、EM组成菌群144三、EM各领域的通常用法145四、EM使用注意事项146五、EM在动物养殖生产上的应用现状146六、EM菌在种植方面的应用150七、EM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151八、EM菌制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152D1五节其他微生态制剂菌类概述154一、双歧杆菌类154二、拟杆菌类156三、丁酸梭菌类157四、光合细菌类160五、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161六、蛭弧菌类167参考文献167D1四章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技术与应用D1一节微生态制剂一般制备技术176一、微生态制剂液体发酵工艺流程177二、微生态制剂固体发酵工艺流程178三、微生物共培养179四、微生态制剂发酵后处理技术180五、动物微生态应用配套技术181六、高效浓缩型益生菌制剂制备的关键技术181D1二节微生态制剂的干燥制备技术184一、干燥技术简介184二、干燥过程原理184三、微生态制剂的干燥方法185四、微生态制剂冷冻干燥保护剂的制备技术191D1三节保持微生态制剂活性的技术方法193一、利用基因工程对益生菌进行改造194二、改善培养条件194三、下游加工195四、储存条件198五、微生态制剂耐受性检测198六、微生态制剂对制粒工艺耐受性评价200参考文献202 |
| 无 |
| 本书在简要介绍微生态种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措施等内容的基础上 重点阐述了微生态制剂在无污染畜牧业上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菌类-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EM菌等特性、应用以及微生态制剂的发酵、干燥、保持活性等相关制备技术。本书可供微生态制剂研究工作者、饲料企业研发工作人员 广大畜禽、水产养殖户、农作物种植者参考阅读。 |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作者的严谨和专业。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创新者。书中很多观点和论述,都体现了他对这个领域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科学的热情和对技术的热爱。这种热情是极具感染力的,它能够激励读者去深入学习,去不断探索。一本好的书籍,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作者精神的体现。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充满精神力量的书籍。
评分我之前对微生态制剂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主要集中在一些常见的益生菌产品。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个领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远超我的想象。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不仅仅是动物和人类的益生菌,它还涉及了土壤改良、植物保护、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让我惊叹的是,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场景如此之广,而且每一种应用都有其独特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挑战。例如,在土壤改良方面,书中讲解了微生物如何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养分循环,以及如何对抗土壤病原菌。这些内容让我对“微生物”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人体有益”的层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微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它们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巨大潜力。
评分这本书对于提升我的实践能力,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书中提供的很多技术细节和操作指南,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能够根据书中的指导,去尝试一些实验室操作,或者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一些优化调整。例如,书中对于发酵罐参数的优化建议,以及如何应对发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都让我受益匪浅。我曾经在工作中遇到过类似的难题,通过参考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成功地解决了问题,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一本好的技术书籍,最终应该能够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这本书,绝对是一本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好书。
评分本书在语言表达上,我觉得做得非常到位。作者显然是深耕这个领域多年的专家,但并没有采用过于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尽量用清晰、简洁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概念。对于一些必须使用的专业术语,书中也会进行详细的解释,或者通过图示来辅助理解。这对于非本专业出身,或者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我经常会遇到一些技术书籍,虽然内容很有价值,但因为语言过于学术化,读起来非常吃力,甚至会产生畏难情绪。而这本书,我觉得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兼顾了可读性。我能够很顺畅地阅读下去,并且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有时候,一本好书的价值,也体现在它能否让更多人跨越知识的门槛,享受到科学的魅力。这本书,显然做到了这一点。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所做的努力。它不仅仅是罗列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这些理论是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比如,在介绍某种特定的发酵工艺时,书中会详细分析影响发酵效果的关键因素,并给出相应的优化方案,甚至还会列举一些实际的生产案例,分析其成功之处和遇到的挑战。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非常受用。我曾经在自己的工作中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阅读这本书后,我似乎找到了解决思路,甚至还从中获得了一些启发,学会了如何从更深层次去分析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书中提到的很多技术细节,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是很难从一般的教材或者网络上获得的。而且,它还会引导读者去思考,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应该如何选择和调整相应的技术,而不是提供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这种开放式的探讨,更能激发读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评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挑战与未来展望”的部分。作者并没有回避微生态制剂领域目前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而是坦诚地指出了这些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例如,关于产品稳定性的提升,或者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调控复杂的微生物群落,这些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书中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让我对这个领域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也让我思考自己在其中可能扮演的角色。一本好的书籍,不应该仅仅是总结过去,更应该引领未来。这本书,就做到了这一点,它让我看到了这个领域光明的前景。
评分这本书在参考文献的引用方面,也做得非常严谨。我注意到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学术文献和研究报告,并且在正文中清晰地标注了来源。这不仅增加了本书的学术可信度,也为我提供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线索。如果我对某个话题特别感兴趣,可以根据文献引用去查找原始的研究资料,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我对作者和出版社都充满了敬意。一本真正的好书,不应该仅仅是信息的堆砌,更应该体现出作者对学术研究的尊重和对读者负责的态度。通过这些参考文献,我甚至可以了解到这个领域近些年的发展脉络,以及一些关键的研究突破。
评分这本书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无论是从宏观的领域介绍,还是到具体的微观技术讲解,都能够感受到作者在组织内容上的深思熟虑。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知识点的展开层层递进,不会让人觉得突兀或者难以衔接。就像建造一座精密的建筑,每一个模块都设计得恰到好处,最终组合成一个宏伟的整体。我曾经阅读过一些书籍,内容零散,逻辑不清,读完之后只觉得信息量很大,但却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这本书,它帮助我建立起了一个清晰的关于微生态制剂的知识框架,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信息。这种系统性的学习体验,对于提升我的专业素养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并没有因为是“应用”导向的书籍,就浅尝辄止,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深入剖析微生态制剂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的菌种筛选、培养,到复杂的发酵工艺控制,再到产品形态的设计和生产,几乎涵盖了整个微生态制剂生产的完整链条。而且,它还触及了质量控制、安全性评估以及市场应用等多个维度,让我能够对这个领域有一个非常全面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前沿技术的探讨,例如基因编辑在菌种改良中的应用,或者新型载体材料对微生态制剂稳定性的影响。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这个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有时候,一本好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不仅教会你已知的东西,更能激发你对未知的探索。这本书就是这样,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知识海洋的大门。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我真是太喜欢了,封面采用了一种非常沉静的蓝色,搭配烫金的文字,显得专业又大气。拿在手里很有质感,纸张的印刷质量也非常不错,翻阅时不会有廉价感。我当初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也是被它专业的封面设计所吸引,觉得它一定是一本有分量的著作。打开来,章节的划分清晰明了,每一部分的标题都直观地概括了其内容,这对于我这样想要快速定位信息、进行主题阅读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目录的设计也很人性化,无论是想深入了解某个具体技术,还是想宏观地把握整个微生态制剂的领域,都能快速找到入口。排版上也考虑到了阅读舒适度,字号适中,行间距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有时候,一本好书不仅仅是内容的价值,其承载这些内容的载体本身,也承载着作者的严谨和出版社的用心。从这本书的细节中,我感受到了这种用心。我特别喜欢书中一些图表的设计,信息量大,但又条理清晰,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概念。这远比我之前看过的很多枯燥的技术书籍要生动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