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之书:从宇宙边界到人类极限 9787121298868

无限之书:从宇宙边界到人类极限 978712129886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John D. Barrow约翰·D. 巴罗 著
图书标签:
  • 宇宙学
  • 天文学
  • 物理学
  • 科学普及
  • 哲学
  • 人类学
  • 未来学
  • 探索
  • 认知
  • 极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一鸿盛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98868
商品编码:2921265685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无限之书:从宇宙边界到人类极限

定价:55.00元

作者:John D. Barrow(约翰·D. 巴罗)著,黄婷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1212988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你也许想知道与无限有关的所有事物——历史上的,以及当今前沿科学里呈现出来的。无限当然是人类所拥有的*离奇的观念。它来自哪里?关于我们的宇宙,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否确实存在各种无限?你能否在有限数量的时间里做完无限量的事情?宇宙是无限的吗?无限同时也是事物产生而又不产生之根源。在一个万物皆无源头的宇宙,一个可以永生的宇宙,一个任何事情都以做完、正在做完、又一次次重复的宇宙,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无限这一概念促使人们去追问若干深刻而基础的问题。然而,纵观历史,无限却是一个危险的概念,很多人因谈论无限而失去了职业、自由甚至生命。《无限之书》将带你走进这段旅程,看看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眼中的无限究竟为何,以及由此提出的危险问题和离奇答案。

内容提要


上千年来,“无限”对数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来说,已被证明是一个具启发意义的挑战和难题。它确实是人类迄今为止所想到的为奇怪的观念。它来自哪里?关于我们的宇宙,它传递给我们什么信息?真的存在各种无限吗?无限之物可以不断往下分吗?但在无限所处之处,事物又是不可能产生的。各种各样奇怪的悖论和幻想都展现出无限宇宙的特征。如果我们的宇宙是无限的,那么此时此刻,在宇宙中的某些地方,肯定有无限个一模一样的你正在阅读着现在这句相同的话。 现在,无限已成为前沿研究的宠儿,它是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们判断自己理论准确度的衡量标尺。从芝诺飞矢不动悖论到弦理论,剑桥大学教授约翰·巴罗带领我们对这些难以捉摸的理论进行了一次观光之旅,从“无限”是如何形成,到它将会在人类智慧的前端向何处发展,书中还描述了我们对自己存在于充满无限可能世界的诸多感觉。作者化繁为简地从娱乐性出发,对无限这一宏大主题进行了巧妙易懂的解读。

目录


目 录
1 万物之纷扰 / 001
关于无限 / 002
关于无限的种种暗示 / 005
时间永续的观念 / 007
循环 / 009
高存在者 / 010
无穷无尽的空间 / 011
计数 / 013
细分 / 016
类型 / 017
可能性 / 022
芝诺时间 / 024

2 无限性、似乎和确切、虚构和真实 / 029
白昼之黑 / 030
纯粹的亚里士多德关系 / 034
无限性与上帝 / 039
康德的痕迹 / 048

3 欢迎来到无限旅馆 / 051
各种旅馆 / 052
无限旅馆的各种经历 / 053
无限旅馆的账目 / 061

4 无穷不是个大数字 / 063
的误解 / 064
萨克森的阿尔伯特悖论 / 065
伽利略悖论 / 068
卡德摩斯与哈耳摩尼亚 / 076
终结者0、1/2和1 / 079
可数的无穷 / 082
不可数的无穷 / 084
高耸的无穷 / 088

5 乔治·康托尔的疯狂 / 093
康托尔和他的儿子 / 094
克罗内克年史 / 096
康托尔、上帝和无穷——类同性的三位一体 / 103
悲剧性的结局 / 109

6 无限有三种 / 111
三种无限 / 112
来看看物理无限 / 114
荒芜的无限 / 125
湛蓝的远方 / 130
无限的不利境地 / 135

7 宇宙是无限的吗? / 137
万物之所是 / 138
宇宙学隐隐开始了 / 145
弯曲的宇宙 / 153
拓扑学难题 / 159
均质性难题 / 163
加速度难题 / 170
我们获得了什么启示? / 173
光亮 / 174

8 无限复制的悖论 / 181
找不到原型的宇宙 / 182
大逃亡 / 186
现世版本——已有,已行 / 190
永无结局的故事 / 193
关于无限的伦理 / 198

9 无止境的世界 / 207
历史上的其他世界 / 208
这个世界之外 / 217
膨胀——这儿,那儿,到处 / 226
意识干扰——黑洞中的人 / 232
模拟宇宙 / 237
那时,人如何生活? / 244

10 制造无限机器 / 249
超级任务 / 250
切换汤姆森灯 / 256
挪威密码 / 262
结尾难题 / 265
相对论和神奇的小个子男人 / 267
时间问题 / 272
牛顿式的超级任务 / 274
相对论式的超级任务 / 278
大爆炸和大坍缩 / 283

11 永生 / 291
童年时代的结束 / 292
关于来世的社会学 / 294
关于无终结之未来的问题版 / 300
陌生、熟悉和忘却 / 305
混乱的时间之旅 / 308
祖母悖论 / 311
一致性的历史 / 313
来自未来的观光客 / 314
金融世界的时间旅客:永动的造钱机 / 317
为何你不能改变过去? / 320
无穷——它将止于何处? / 324

作者介绍


【关于作者】
约翰·D. 巴罗(John D. Barrow)是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学系教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也是的宇宙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科普作家、编剧,2006年荣获邓普顿奖(Templeton Prize),还曾获得洛克天文学奖、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的法拉第奖,以及皇家格拉斯哥哲学学会的开尔文奖章。巴罗与霍金师出同门,主攻宇宙学,所著《无之书》《宇宙之书》《艺术宇宙》等15部科普作品被译为28种文字,畅销全球。

2002年3月,由巴罗编剧、国际戏剧导演卢卡·隆柯尼(Luca Ronconi)执导的舞台剧《无限》(Infinities)在米兰首演,并荣获了当年意大利戏剧界高荣誉“乌布奖”(Premio Ubu)的“年度*剧目奖”。

【关于作者】

文摘




序言



《星辰的低语:跨越光年,抵达心灵的彼岸》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探索未知、挑战极限的宏伟史诗。它并非描绘一个孤立的宇宙或仅仅局限于人类个体能力的边界,而是试图捕捉一种更深邃、更具普适性的“无限”概念——那种存在于我们视野之外,却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永无止境的求索与超越。 本书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横跨时空维度的旅程。从宏观的宇宙尺度出发,我们一同仰望那深邃的夜空,感受星系碰撞的震撼,聆听黑洞吞噬一切的寂静。宇宙的浩瀚无垠,不仅体现在星辰大海的无尽延伸,更在于其中蕴藏着我们尚未理解的物理法则,那些支配着能量、物质、时空流转的奥秘,如同古老而神秘的密码,等待着有识之士去解读。我们将追溯宇宙的起源,从奇点的大爆炸开始,穿越暴胀时期,见证第一批恒星的诞生,感受元素在超新星爆发中的融合与扩散,直至今日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结构。然而,我们看到的宇宙,仅仅是冰山一角。暗物质、暗能量,这些看不见的“幽灵”主导着宇宙的演化,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又将如何改变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本书将邀请您一同思考这些最前沿的科学猜想,激发您对宇宙终极奥秘的无限好奇。 从宇宙边界的边陲,我们将视线缓缓收回,聚焦于人类自身。我们的探索并非止步于星辰大海,更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宇宙,那个由思想、情感、意识构成的无形世界。本书将深入剖析人类意识的边界,那些我们认为的“不可能”,那些我们被固有观念所束缚的思维定式,都将在此被一一审视与挑战。我们不是在歌颂一个简单的“人类极限”的达成,而是在揭示,那所谓的“极限”本身,就是一张不断被刷新、被拓展的动态画布。 想象一下,一位宇航员,在完成一项史无前例的星际探测任务后,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地球,他所体验到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距离,更是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深刻反思。他的探索,是对外部宇宙边界的丈量,也是对内心精神疆域的开掘。这种连接,是本书试图传达的核心。我们将在书中探讨那些突破人类体能、智力、甚至情感极限的壮举,但并非仅仅是记录这些事件,而是去挖掘促成这些突破背后的驱动力——那种对未知的渴望,那种对完美的执着,那种在逆境中迸发出的惊人韧性。 本书的叙事将是多维度的。它会引述古老的哲学思想,探讨人类对于“无限”概念的早期认知,从希腊哲学家的无穷集合,到东方智慧中的“道”与“空”,这些思想的火花,穿越千年,依然能为我们理解现代科学与哲学中的“无限”提供深刻的洞见。同时,它也将深入到最尖端的科学研究,例如量子力学中的无限叠加态,宇宙学中的多重宇宙假说,以及生物学中对基因编辑和生命延续的探索。这些科学前沿,正在不断模糊我们过去所设定的“边界”。 我们不会将“人类极限”简单地理解为身体能力的上限,例如突破马拉松纪录或攀登最高峰。本书所关注的“人类极限”,更多的是指我们对认知、创造、情感以及社会组织形态的边界的拓展。例如,当人类能够通过脑机接口直接与计算机交流,当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超越人类,当基因编辑技术让我们能够“设计”生命,这些都将是对我们传统理解的“人类”概念的巨大挑战。本书将探讨这些可能性,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伦理、哲学和社会变革。 书中还将穿梭于历史的长河,回顾那些被认为是“不可能”却最终被实现的伟大飞跃。从莱特兄弟的首次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再到基因测序的突破,这些案例都证明了人类打破已知边界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本书将深入分析这些突破背后的思维模式、合作方式以及技术演进的内在逻辑。是什么让一小群人敢于挑战整个世界的质疑,将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变为现实?这种精神,这种驱动力,正是本书所要捕捉的。 同时,本书也将审视人类在追寻“无限”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与反思。当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技术能力去改变自然、改变自身时,我们如何确保这种力量被用于造福人类,而非带来毁灭?当我们面对宇宙的浩瀚和自身的渺小时,我们如何找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本书不会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激发一种既对未来充满憧憬,又保持警醒的审慎态度。 《星辰的低语:跨越光年,抵达心灵的彼岸》是一次关于探索的邀请,一次关于超越的畅想。它鼓励我们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审视内心;不仅要挑战外部的物理界限,更要突破自我的思想藩篱。它相信,在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在我们思想的每一个维度,都隐藏着无限的可能性,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触及,去理解。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场心灵的远征,一次对人类潜能永不止息的礼赞。它将带您见证,当宇宙的边际与人类的心灵在此交汇之时,所迸发出的那耀眼的光芒,那属于无限的壮丽图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科学充满了敬畏,但同时又害怕过于专业化的书籍会让我望而却步。《无限之书:从宇宙边界到人类极限》这本书,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作者用一种非常流畅且引人入胜的笔触,带领我踏上了一场探索宇宙奥秘和人类潜能的奇妙旅程。在描写“宇宙边界”时,我被他对宇宙宏观结构的描绘深深吸引。他不仅仅是罗列数据和理论,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喜欢他对黑洞、虫洞以及多维空间的解读,这些内容充满了神秘感,却又被作者用科学的逻辑一一阐释。他并没有止步于描述宇宙的“大”,而是深入到宇宙的“远”和“深”,让我对宇宙的无限延伸充满了敬畏。而当他将视角转向“人类极限”时,更是让我感到惊喜。他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人类的生理极限,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了人类的认知极限、意识极限以及创造力极限。书中关于基因编辑、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探讨,都让我看到了人类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作者在处理这些复杂话题时,既保持了科学的严谨性,又充满了人文的关怀,让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受到了启发。

评分

拿到《无限之书:从宇宙边界到人类极限》这本书,我最先期待的是它能否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身。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哲学意味,引人遐想。在阅读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作者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他对“宇宙边界”的探讨,并非仅仅局限于天文学和物理学的数据,而是将它上升到了哲学和认识论的高度。他通过对宇宙膨胀、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等概念的解读,巧妙地引出了我们对于“边界”本身的定义以及其存在的意义。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视界”的讨论,这不仅仅是天文学上的概念,更像是我们认知上的一个隐喻。我们所能看见的,所能理解的,都只是这个巨大宇宙中的一小部分,而未知的边界,恰恰是激发我们探索欲望的源泉。当他将这个概念延伸到“人类极限”时,更是让我感到震撼。他没有将人类的极限仅仅定义在生理层面,而是更侧重于我们思维、意识以及创造力的无限可能。书中对脑科学、基因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探讨,都让我看到了人类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作者用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将这些前沿的科学概念和哲学思考交织在一起,使得整本书充满了智慧的光芒。我从中获得的不只是科学知识,更是一种对生命和宇宙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我必须说,它所带来的冲击力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从拿到《无限之书:从宇宙边界到人类极限》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将要踏上一场不同寻常的旅程。作者巧妙地将“宇宙边界”与“人类极限”这两个看似独立的概念编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宏大而又深刻的叙事。关于“宇宙边界”的探讨,我被他描绘的宇宙的广袤无垠所震撼。他用一种诗意而又严谨的笔触,描绘了星系的形成、演化,以及宇宙的膨胀,让我仿佛置身于宇宙的深处,感受着它的浩瀚与神秘。他并没有回避那些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领域,而是将黑洞、暗物质、暗能量等概念,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接着,当他将目光转向“人类极限”时,更是让我感到无比的振奋。他探讨了人类在生理、智力、意识以及创造力方面的巨大潜能,以及科技进步如何可能帮助我们突破这些限制。书中关于延长寿命、提升智力、甚至意识上传的设想,都让我看到了人类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作者在处理这些复杂话题时,既保持了科学的严谨性,又充满了对人类未来的乐观与憧憬。

评分

我是一个对宇宙充满好奇的人,也经常思考人类的未来,所以《无限之书:从宇宙边界到人类极限》这个书名一出现,就吸引了我。这本书的确给了我不少惊喜。它并没有直接切入那些艰深晦涩的科学理论,而是从一个更具普适性的角度出发,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关于探索和发现的旅程。作者在讲述“宇宙边界”时,非常注重将宏大的宇宙图景与我们日常所能理解的现象联系起来。比如,他通过解释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让我们对宇宙的尺度有了更直观的感受,然后又深入到黑洞、暗物质这些我们难以想象的领域。我尤其欣赏他对量子世界的描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解释了那些看似违反常识的现象,比如叠加态和纠缠态,让我这个对物理学不太懂的人也能有所体会。而当他把目光转向“人类极限”时,更是将这种探索精神引向了我们自身。他探讨了人类在认知、情感、创造力等方面的潜能,以及科技进步如何可能突破这些限制。书中关于延长寿命、提升智力、甚至意识上传的设想,虽然有些是未来的猜想,但作者都用科学的逻辑和已有的研究作为依据,让我觉得这些并非天马行空的幻想。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既能让你仰望星空,又能让你低头审视自身,在宏大与微观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评分

我向来是那种喜欢沉浸在故事里的人,即便是面对一本探讨宏大宇宙和人类极限的书,我也希望它能拥有足够的叙事张力。而《无限之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点期望。它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教科书式讲解,而是像在编织一张巨大的网,将看似无关的概念巧妙地联系起来。作者在处理“宇宙边界”这一部分时,充分展现了他的想象力。他没有仅仅停留在星系、星云的描述,而是深入到那些更加抽象,却又至关重要的概念,比如时空的曲率,暗物质、暗能量的神秘面纱,甚至是平行宇宙的可能性。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宇宙大爆炸之前以及之后的猜想所吸引。那些理论,虽然听起来有些科幻,但作者却能用严谨的科学依据来支撑,让我既能感受到前沿科学的震撼,又不至于产生虚无缥缈的感觉。接着,当视角转向“人类极限”时,书中的内容更是让我大呼过瘾。从大脑的潜能,到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再到我们对意识的理解,作者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他提出的关于人类在未来可能突破生理和认知限制的设想,虽然大胆,却并非空穴来风。书中穿插的那些历史上的科学探索故事,更是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那些为追求真理而奉献一生,甚至付出生命的科学家们,他们的故事本身就是一种激励。这本书成功地将科学的严谨性与人文的关怀融为一体,让我不仅认识了宇宙的浩瀚,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类自身的渺小与伟大。

评分

这是一本真正能够激发思考的书。《无限之书:从宇宙边界到人类极限》以其深邃的主题和引人入胜的叙事,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在探讨“宇宙边界”时,并没有止步于描绘宇宙的宏观景象,而是将它引申到我们对未知世界的认知边界。他用严谨的科学逻辑,解释了宇宙的起源、演化以及我们对宇宙终极命运的猜想,让我对宇宙的浩瀚与神秘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尤其喜欢他对量子力学中不确定性原理的阐释,这让我看到了科学的边界,也激发了我对未知的好奇。随后,当他将视角转向“人类极限”时,更是将这种探索精神延伸到了我们自身。他深入探讨了人类在生理、智力、意识以及创造力方面的巨大潜能,以及科技进步如何可能帮助我们突破这些限制。书中关于基因编辑、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讨论,都让我看到了人类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这本书,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探索,如何去拥抱无限的可能性。

评分

我一直认为,能够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最复杂的概念,是真正伟大的科普作者的标志。而《无限之书:从宇宙边界到人类极限》的作者,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在关于“宇宙边界”的章节,我被作者描绘的宇宙图景所深深吸引。他并没有用枯燥的公式和理论来堆砌,而是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贴切的类比,将那些宏大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我仿佛看到了星系的诞生与消亡,感受到了黑洞的引力,甚至对宇宙的起源产生了更深的思考。他巧妙地将物理学的最新发现融入其中,让我对宇宙的构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随后,当视角切换到“人类极限”时,这本书更是将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作者探讨了人类在生理、智力、意识以及创造力方面的潜力,以及科技如何可能帮助我们突破这些界限。他提出的关于基因编辑、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观点,都让我看到了人类未来的无限可能。整本书就像是一场智力与想象力的盛宴,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评分

这本书,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没底的。书名《无限之书:从宇宙边界到人类极限》,听起来就很高大上,或者说,有点让人望而却步。我一直对科普类的读物抱有极大的兴趣,但有时候,太过于宏大的主题,总会让人觉得难以消化,或者害怕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那种担忧就烟消云散了。作者显然花了很多心思来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叙事。他并没有上来就抛出一堆枯燥的公式和理论,而是从一个非常“接地气”的视角开始,就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你穿越时空,一步步揭示宇宙的奥秘。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边界”的探讨,这不仅仅是指物理上的宇宙边缘,更延伸到了我们对未知世界的认知边界,以及人类自身潜力的极限。作者用一种充满诗意又严谨的笔触,描绘了那些我们曾经认为是绝对不可能触及的概念,比如黑洞的奇点,或者宇宙的起源,甚至是意识的本质。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精辟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他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那些最复杂的科学难题,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领略到科学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描述“是什么”,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和“怎么样”。它鼓励读者去思考,去质疑,去拓展自己的认知范围。这不仅仅是一本科普书,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探险,一次智力的跃升。我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对无限可能性的敬畏和好奇。

评分

读完《无限之书:从宇宙边界到人类极限》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大脑被彻底激活了。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一次对未知世界的深度探索。作者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宇宙边界”和“人类极限”这两个看似遥远的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关于宇宙边界的部分,我被那些关于宇宙起源、演化和终极命运的理论深深吸引。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宇宙大爆炸的宏伟景象,也探讨了黑洞的神秘性质,甚至是对平行宇宙的猜想。这些内容,让我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宇宙,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他关于宇宙膨胀的描述,用一种动态的视角,展现了宇宙的无限可能。而当他将目光转向“人类极限”时,更是让我感到由衷的震撼。他探讨了人类在生理、智力、意识以及情感方面的潜能,以及科技进步如何可能帮助我们突破这些极限。他提出的关于未来人类进化的设想,虽然大胆,却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科学的严谨推测。书中穿插的那些关于科学家的故事,更是为这本充满智慧的书籍增添了人性的光辉。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人类的渺小与伟大,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评分

拿到《无限之书:从宇宙边界到人类极限》这本书,我最先期待的是它能否在宏大的宇宙背景下,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这本书,绝对没有让我失望。作者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宇宙边界”的探索,与“人类极限”的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关于宇宙边界的部分,我被他描绘的宇宙的浩瀚与神秘所深深吸引。他用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带领我穿越星辰大海,去感受宇宙的尺度和演化。我尤其欣赏他对黑洞、暗物质、暗能量等前沿概念的解读,虽然是复杂的科学理论,但在他的笔下,却变得生动有趣,让我对宇宙的未知充满了敬畏。当他将目光转向“人类极限”时,更是让我感到无比的振奋。他探讨了人类在生理、智力、意识以及创造力方面的潜力,以及科技进步如何可能帮助我们突破这些界限。书中关于基因编辑、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讨论,都让我看到了人类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像是一次关于生命、宇宙和人类未来的哲学思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