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昆虫识别图鉴
定价:98.00元
作者:〔韩〕韩永植,郑丹丹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349830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想要认识与你共同生活在自然界的小昆虫们吗,想要研究它们的形态特征吗,想要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吗,走进大自然,细心观察,再翻开本书,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内容提要
◎以地面、叶子、花、树、水、夜晚等6个昆虫栖息环境为区分,收录了在这些环境中常见生活的21目221科1004种昆虫。
◎配有1600多张精美照片,充分展示了昆虫的卵、幼虫、蛹、成虫,以及异形、季节形、雌雄、翅膀等生态信息。
◎特意设计为口袋本的小巧开本方便于携带和查阅,既是适用于昆虫爱好者的昆虫野外识别检索图鉴,也是培养孩子热爱自然适合亲子共用的昆虫小图典。
目录
作者介绍
韩永植,被昆虫世界迷倒,20年时间里一直在探索昆虫,作为研究昆虫专家,现任昆虫生态教育研究所所长。创立了培养森林解说员及生态讲解员的课程,自然学校中的理论教育和现场教育讲座,昆虫模拟监测课程,并在小学和图书馆等场所致力于儿童和青少年自然教育。在韩国KBS2电视台的《海绵》节目中担任昆虫咨询委员,并历任“热闹”图书科学领域评选委员,同时也是安山议题21自然生态分科委员。有《昆虫学习图鉴》《春夏秋冬昆虫图鉴》《甲虫王国的旅行者》《我们的土地生物音乐会》《爱的农作物的昆虫》《萤火虫通信》《和我们一起生活的昆虫的故事》《昆虫大王守护地球》《地球生态界的守护者——如果没有昆虫,就无法生存》等20余本著作。
文摘
序言
拿到《昆虫识别图鉴》之后,我最开始是被它那令人惊叹的插画风格所吸引。要知道,一本好的昆虫图鉴,图片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而这本书的插画,简直可以用“鬼斧神工”来形容。每一只昆虫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色彩饱和度恰到好处,光影效果也处理得非常细腻,仿佛是从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的真实写照。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无论是翅膀上精致的脉络,还是腹部细微的鳞片,亦或是触角上分节的形态,都描摹得一清二楚。这不仅仅是绘画技巧的展现,更体现了作者对于昆虫的深入研究和细致观察。我常常会觉得,有些插画比照片还要有“生命力”,因为它们在展现科学准确性的同时,也赋予了昆虫一种艺术的美感。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这本图鉴本身就可以作为一本精美的艺术画册来欣赏。翻阅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次视觉的盛宴,每一次翻页,都会有新的惊喜。我甚至会用手指轻轻触摸那些插画,仿佛能感受到昆虫的质感,这种奇妙的体验,让我对这本书的喜爱又加深了一层。
评分收到《昆虫识别图鉴》的时候,我就被它的“厚重感”所吸引。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纸张的重量,更是一种知识的厚重感。翻开书页,我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昆虫的书,但总是觉得不够全面,要么就是过于专业,让人望而却步。而这本图鉴,真的做到了“包罗万象”。它涵盖的昆虫种类之多,让我感到非常惊喜。从我们最熟悉的苍蝇、蚊子,到那些生活在我们意想不到角落的奇特昆虫,几乎无所不包。而且,不仅仅是图片,书中的文字介绍也非常详细。每一张图片旁边,都配有清晰的文字说明,不仅有昆虫的学名和俗名,还有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范围,甚至一些关于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价值的介绍。这些信息,让我对这些小生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尤其喜欢它在描述一些特殊昆虫时,会用一些非常生动有趣的例子,比如某种昆虫是如何进行伪装的,或者它们是如何利用声音进行交流的。这些细节,让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也更容易被我记住。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探索奇妙的昆虫世界。
评分哇,拿到这本书《昆虫识别图鉴》的瞬间,我就觉得它绝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图鉴,更像是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奇妙之门!我一直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尤其对那些在草丛、树叶间忙碌的小家伙们——昆虫,有着莫名的喜爱。虽然以前也零星地看过一些关于昆虫的书籍,但总感觉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当《昆虫识别图鉴》呈现在我眼前时,我立刻被它厚实的体量和精美的封面吸引了。封面上那栩栩如生的昆虫插图,色彩鲜艳,细节逼真,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纸面上跳出来一般。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排版和流畅的文字,一点也不像那些枯燥的学术论文。作者韩永植和郑丹丹两位老师的匠心之作,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这本书,去认识更多以前只在远处匆匆一瞥的昆虫朋友,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惊叹于它们的神奇构造。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认知领域,让我对这个星球上生命的丰富多样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我甚至已经开始计划,下一次出门游玩,一定要带着它,去野外进行一次真正的“昆虫探险”,将书中的知识与真实的观察相结合,那将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体验啊!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激发我探索欲望的火种,我真的非常期待在这本书的引导下,认识更多有趣又迷人的昆虫世界。
评分我特别喜欢《昆虫识别图鉴》的“互动性”。虽然它是一本静态的书籍,但它却能激发我无限的探索欲望。每当我翻开这本书,我都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昆虫王国。书中的插画如此逼真,文字如此生动,让我不禁想要亲自去寻找这些小家伙们。我常常会带着这本书,去公园、去郊野,去观察那些真实的昆虫。我会对照书中的图片和描述,去辨认我遇到的昆虫,然后把书中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每一次成功的辨认,都会给我带来巨大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还会激发我更深入的思考。比如,为什么这种昆虫会长成这样?它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性?它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问题,都会促使我去查阅更多的资料,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本书就像一个永不枯竭的知识源泉,它不仅仅满足了我当前的求知欲,更点燃了我对于自然科学持续探索的激情。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识别”的工具,更是一扇“探索”的大门,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
评分我一直觉得,对于任何一本科普书籍来说,内容的专业性与通俗性之间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而《昆虫识别图鉴》在这方面做得堪称完美。作者韩永植和郑丹丹老师显然非常懂得如何将复杂的科学知识,以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书中对于每一个昆虫的介绍,都非常严谨,使用了准确的学名和分类信息,这让这本书具备了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但与此同时,它并没有因此变得晦涩难懂。相反,作者在介绍每一个物种时,都会穿插很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比如某个昆虫独特的求偶方式,或者它们如何在环境中伪装自己,亦或是它们与人类之间奇妙的联系。这些“故事”让原本可能显得干燥的知识点,变得鲜活起来,也更容易被读者记住。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被这些细节所吸引,发出“原来是这样!”的感叹。这本书就像一位知识渊博又风趣幽默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着我走进昆虫的世界。它不仅仅满足了我对知识的好奇,更激发了我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探索欲。
评分不得不说,《昆虫识别图鉴》在内容编排上的用心程度,真的让我感到由衷的佩服。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科普读物,应该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对于像我这样,只是对昆虫有初步兴趣的读者来说,它提供的精美插图和简明扼要的介绍,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我可以在不了解太多专业术语的情况下,轻松地欣赏和认识这些昆虫。但如果你是一个对昆虫学有更深研究兴趣的读者,这本书同样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它在介绍每一个物种时,都会涉及到更详细的分类信息,比如亚种,以及一些更专业的术语,比如“口器”、“胸部”、“腹部”的细分特征。这些信息,对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学习非常有帮助。我尤其欣赏它在每一个章节的开头,都对该类群的整体特征进行了概述,这就像给读者打了一个“基础”,然后再深入到具体的物种。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让学习过程更加高效且富有条理,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对昆虫的认识越来越系统和深入。
评分我拿到《昆虫识别图鉴》之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实用性”。作为一个喜欢户外活动的人,我经常会在野外遇到各种各样的昆虫,但大多数时候,我只能凭着模糊的印象去猜测它们的名字。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我的“救星”。它非常系统地收录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昆虫,从最常见的蝴蝶、蚂蚁、蜜蜂,到一些不太常见但同样具有代表性的物种,几乎无所不包。而且,它的索引设计也非常人性化,无论是按科属查找,还是按俗名查找,都非常方便快捷。我特别喜欢它在描述每个昆虫时,会强调一些关键的识别特征,比如翅膀的颜色和斑纹,体型的比例,或者触角的形状。这些细节对于区分一些外观相似的昆虫至关重要。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一只从未见过的蝴蝶,立刻翻开了这本书,对照着图鉴上的描述,很快就找到了它的名字,还了解了它的一些基本信息。那种“知识就是力量”的成就感,真的非常棒!这本书让我感觉,下次出门,我不再是那个对周围环境一无所知的“门外汉”,而是能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发现和认识更多有趣的生命。
评分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科普书籍,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而《昆虫识别图鉴》在这方面,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虽然它是一本图鉴,但书中的文字,并没有那种冷冰冰的科学报告感,而是充满了作者对于昆虫的热爱和敬意。在介绍每一个昆虫的时候,作者都会穿插一些非常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比如某种昆虫是如何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或者它们之间是如何进行交流的,亦或是它们在自然界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些“故事”,让我对这些小生命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我不再仅仅是将它们看作是“某种虫子”,而是看到了它们鲜活的生命,看到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努力和挣扎,看到了它们独特的生存智慧。有时候,我甚至会因为书中介绍的某个昆虫的悲壮故事,而感到一丝伤感。这种情感上的连接,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投入,也更加珍视生命的多样性。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启蒙,更是一种生命教育,它让我学会用更宽广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真是太让我惊喜了!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图鉴,不光要有好看的图片,更要有清晰的分类和详实的介绍。而《昆虫识别图鉴》恰恰在这几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是简单地把昆虫罗列出来,而是根据不同的科属,甚至纲目,进行了非常科学的划分。每一章都像一个独立的小宇宙,里面涵盖了那一类昆虫的典型代表。我喜欢它图片的呈现方式,大尺寸、高清,而且角度多样,能够清晰地展现昆虫的形态特征,比如触角的样子,翅膀的纹理,腿部的结构,甚至是复眼的细节。这对于我这种对细节控来说,简直是福音。更重要的是,在图片旁边,作者用非常易于理解的语言,介绍了这些昆虫的基本信息,比如它们的俗名、学名、分布范围、生活环境,以及一些非常有趣的生活习性,比如捕食方式、繁殖策略、或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这些信息,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生命力,让我对这些小生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时候,我甚至会花很长时间,反复对照书中的图片和文字,去想象这些昆虫在自然界中真实的样子,它们是如何生存,如何繁衍的。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真的让我爱不释手。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尤其是在阅读科普书籍的时候,我会特别关注图片的质量和文字的准确性。而《昆虫识别图鉴》在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的水平。书中的每一张插画,都如同艺术品一般,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细节逼真。作者对于昆虫的每一个部位,都描摹得一丝不苟,无论是翅膀上的纹理,还是腿部的关节,亦或是触角的节数,都力求精准。我常常会对着插画,和书中的文字描述进行对照,发现它们之间有着惊人的契合度。而且,这本书的文字内容也同样严谨。作者在介绍每一个昆虫的时候,都使用了准确的科学术语,并对它们的分类和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不仅仅是一本供人欣赏的图鉴,更是一本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参考书。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种时,会特别强调它们之间的区别,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本书让我觉得,知识的海洋是如此广阔,而学习的乐趣,就在于不断地探索和发现,而这本书,就是我探索这片海洋的最好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