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饲料工业标准汇编 (中册)(第五版)
定价:200.00元
作者: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066850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饲料添加剂标准
GB/T 7292~1999饲料添加剂维生素A乙酸酯微粒
GB/T 7293--2006饲料添加剂维生素E粉
GB/T 7294--2009饲料添加剂亚氢钠甲萘醌(维生素K。)
GB/T 7295--2008饲料添加剂维生素8,(盐酸硫胺)
GB/T 7296--2008饲料添加剂维生素8,(硝酸硫胺)
OB/T 7297--2006饲料添加剂维生素8。(核黄素)
GB/T 7298--2006饲料添加剂维生素8。
GB/T 7299--2006饲料添加剂D一泛酸钙
GB/T 7300--2006饲料添加剂烟酸
GB/T 7301~2002饲料添加剂烟酰胺
OB/T 7302--2008饲料添加剂叶酸
GB/T 7303--2006饲料添加剂维生素C(L一抗坏血酸)
GB/T 9454--2008饲料添加剂维生素E
OB/T 9455 2009饲料添加剂维生素AD。微粒
GB/T 9840--2006饲料添加剂维生素D。微粒
GB/T 9841--2006饲料添加剂维生素8,。(氰钴胺)粉剂
GB/T l7810--2009饲料级DL一蛋氨酸
GB/T l8632--2010饲料添加剂80%核黄素(维生素B。)微粒
GB/T l8970--2003饲料添加剂10%l3,p一胡萝卜4,4-二酮(10%斑蝥黄)
GB/T l9370--2003饲料添加剂1%口一胡萝b素
OB/T l9371.1—2003饲料添加剂液态蛋氨酸羟基类似物
OB/T l9422--2003饲料添加剂L-抗坏血酸一2一磷酸酯
OB/T l 9424--2003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通则
GB/T 20802--2006饲料添加剂蛋氨酸铜
GB/T 21034--2007饲料添加剂羟基蛋氨酸钙
GB/T 21515~2008饲料添加剂天然甜菜碱
GB/T 21516--2008 饲料添加剂 10%p阿朴一8L胡萝卜素酸乙酯(粉剂)
GB/T 21517~2008饲料添加剂叶黄素
GB/T 21543--2008饲料添加剂调味剂通用要求
GB/T 21694--2008饲料添加剂蛋氨酸锌
OB/T 21695--2008饲料级沸石粉
GB/T 21 696~2008饲料添加剂碱式氯化铜
……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塑造。它教会我如何用一种系统、严谨、科学的视角去看待饲料这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在从事饲料加工的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是潜藏在深处的。 这本《饲料工业标准汇编》第五版,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侦探”,能够帮助我们一步步地剥开问题的外衣,找到问题的根源。书中关于“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及对策”的部分,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详细剖析了各种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并给出了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方法。这使得我们在面对生产中的难题时,不再束手无策,而是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析、诊断和解决。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在饲料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来说,每一次翻阅《饲料工业标准汇编》,都能有新的体会和收获。这本书就像一本“活的百科全书”,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它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第五版的内容,相比之前的版本,又有了许多新的亮点。 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饲料添加剂”新标准的更新。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一些新型的添加剂不断涌现,它们在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本书,及时地将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规范纳入其中,为我们提供了最前沿的技术指导。它不仅列出了这些新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详尽的安全性评估和残留限量标准,确保了我们在应用新技术的同时,能够始终保持审慎和负责的态度。
评分翻开这本书,就好像置身于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科学实验室,空气中弥漫着严谨的学术气息。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从事饲料配方研发的人来说,这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一直坚信,好的配方是建立在坚实的数据和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而这些恰恰是标准所赋予的。书中关于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标准,就给我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不仅仅是常见的玉米、豆粕等大宗原料,甚至是一些相对小众的补充原料,书中都给出了明确的品质指标和检测要求。这使得我在选择供应商、评估原料质量时,有了一个更加客观、量化的依据。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饲料添加剂”那一章节的阐述。这个领域往往是技术革新最活跃,也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但本书用极其客观、科学的态度,详细介绍了各种类型添加剂的作用机理、使用剂量、适用范围,以及相关的安全和残留限量标准。它并没有一味地推崇或者否定某种添加剂,而是基于大量的科研数据和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审慎的指导。这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在确保动物健康和产品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添加剂,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从而提升养殖效益。这本书,无疑是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真伪、把握方向的“定海神针”。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饲料行业从业者案头的必备宝典!作为一个刚入行不久的年轻人,我当初选择踏足这个领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它所蕴含的科技进步潜力。然而,随着了解的深入,我才意识到,这个行业背后有着极其严谨和细致的标准体系。一开始,我对于“标准”这个词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认知,觉得就是一些通用的规定。但拿到这本《饲料工业标准汇编(中册)(第五版)》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专业”和“深度”。 这本书的内容之丰富,覆盖之全面,让我惊叹不已。它不像某些通俗读物那样,只是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细微之处。比如说,在涉及到饲料的营养成分分析时,书中不仅列出了各种关键营养素的检测方法,还对检测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甚至连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都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微量元素的部分,以前总觉得这些东西只是“有总比没有好”,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不同微量元素在不同畜禽生长阶段的作用差异,以及超标或不足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而且,它还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科学的配方设计,以及饲料加工工艺的优化,来确保这些微量元素在饲料中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这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罗列,更是一种实操性的指导,对于指导我们日常生产实践,规避潜在风险,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它提供的那些具体的标准条文,更在于它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饲料产品研发的工程师,我深知,任何一项成功的饲料产品,都离不开对基础科学的深刻理解和对实践细节的精益求精。这本书,恰恰是将这些要素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饲料安全”和“饲料卫生”的章节。这些内容,不仅仅是简单的规定,更是对动物健康、食品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深切关怀。它详细列举了饲料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致病菌等)的限量标准,以及相应的检测和控制措施。这让我认识到,我们不仅仅是在生产饲料,更是在为整个食品链条的安全筑牢第一道防线。这本书,让我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始终不忘初心,将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
评分作为一名饲料生产企业的管理者,我深知标准化生产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这本《饲料工业标准汇编》第五版,可以说是给了我们一套完整的“操作手册”。在生产环节,书中关于饲料加工工艺的各项标准,从原料预处理、混合、制粒、冷却,到包装储存,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要点。这不仅仅是关于“怎么做”,更是关于“做到什么程度”的指导。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饲料加工质量”的判定标准,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指标,比如颗粒饲料的完整度、细粉含量、水分含量、以及各项营养成分在制粒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产中,很容易被忽视,但却直接影响到饲料品质和动物采食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照这些标准,我们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这本书,为我们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最权威、最可靠的依据,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
评分在饲料行业,科学的检验检测是保障产品质量的生命线,而这本《饲料工业标准汇编》第五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最权威、最全面的“检验攻略”。书中关于“饲料检测方法”的章节,对我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检测项目,更重要的是,它详细阐述了每一种检测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步骤、结果判定标准,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这是一种非常隐蔽但危害极大的质量问题,一旦疏忽,可能给养殖场带来灭顶之灾。书中对此类毒素的检测,提供了多种方法,并详细说明了各种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和适用范围。这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测手段,并且能够更准确地解读检测结果,从而及时有效地规避风险。这本书,让我对“眼见不一定为实”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科学检测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拿到这本厚重的《饲料工业标准汇编》,我内心是有些忐忑的,担心它过于学术化,离实际应用有些遥远。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内容,虽然专业,但却紧密联系着实际生产的需求,充满了“接地气”的智慧。举个例子,书中关于“饲料贮藏与运输”的标准,就非常实用。它详细规定了不同类型饲料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保质期,以及如何避免饲料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霉变、氧化等质量问题。 我曾经因为对饲料储存细节的忽视,导致一批原料出现轻微霉变,虽然量不大,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让我深刻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中的相关章节,就如同给我敲响了警钟,让我了解到,科学的贮藏和运输,不仅仅是为了保证饲料的“新鲜度”,更是为了维护其营养价值,避免产生对动物健康有害的物质。它详细阐述了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对饲料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潮、防鼠、防虫等措施。这些看似基础的知识,却是在实际生产中,保障饲料质量、降低损耗的关键。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用最朴实、最直接的方式,传授着关于饲料的“真经”。对于我们这些在养殖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它提供了最直接、最可行的解决方案。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不同动物种类饲料营养标准”的部分。我们养殖场涉及多种畜禽,每一种动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都是千差万别的。 以往,我们可能更多地依赖于一些经验性的判断,或者查阅一些零散的资料。但这本书,将不同动物种类(例如,猪、鸡、鸭、牛、羊等),在不同生长周期(如雏鸡、育成鸡、产蛋鸡;仔猪、生长猪、育肥猪等),对蛋白质、能量、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关键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都进行了系统、详细的量化。这使得我们在制定饲料配方时,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避免营养过剩或不足,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养殖成本,并最终提升经济效益。
评分这本书对于提升饲料行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资深的饲料技术顾问,我经常需要为不同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而《饲料工业标准汇编》(中册)(第五版)是我手中最得力的“武器”之一。 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标准化的生产指导,更重要的是,它引领着行业朝着更加科学、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书中关于“饲料检验方法”的更新,以及对一些新兴添加剂的规范,都体现了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通过参考这些标准,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技术和管理策略,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引领行业发展的“方向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