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平菇 杏鮑菇 白靈菇 姬菇生産百問百答(專傢為您答疑叢書) |
| 作者 | 韓建明,呂作舟,王卓仁著 |
| 定價 | 12.00元 |
| 齣版社 | 中國農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09131583 |
| 齣版日期 | 2009-01-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32開 |
| 商品重量 | 0.159Kg |
| 內容簡介 | |
| 食用菌一産以木屑、棉籽殼、稻草、麥秸、玉米稈、玉米芯、甘蔗渣、麥(麥夫)、菜籽餅、牛馬糞等為原料,將農業生産的副産品及廢棄物轉化為味道鮮美、口感脆嫩、營養豐富並兼具食療價值的天然食品。 本書著重迴答瞭平菇、杏鮑菇、白靈菇、姬菇、秀珍菇的無害化栽培及其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菌種製備與質量檢測、病蟲防治以及保鮮與加工等方麵的203個問題。本書以“介紹無害化栽培技術,減少産品汙染,提高産品質量”為重點,力求開門見山地迴答讀者急需瞭解和解決的生産實踐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希望本書能夠給基層的食用菌從業人員提供幫助。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前言 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1.什麼是菌絲?什麼是子實體? 2.什麼叫做發菌?什麼叫做齣菇? 3.什麼叫原基?什麼叫菇蕾? 4.如何測量空氣相對濕度? 5.各種平菇對基質含水量和空氣相對濕度的要求有什麼區彆? 6.常見人工栽培食用菌對光照的要求有何區彆? 7.碳源在食用菌生長中有什麼作用? 8.氮源在食用菌生長中有什麼作用? 9.生長因子與食用菌生長的關係如何? 10.礦質營養在食用菌生長中起什麼作用? 11.怎樣調節培養基的pH?怎樣測定培養基的pH? 12.為什麼要消毒?為什麼要?消毒與有什麼區彆? 13.食用菌生産中常采用哪些方式進行消毒或? 14.為什麼要用70%的酒精作錶麵消毒劑? 15.綠色食品産地環境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16.食用菌無公害栽培對栽培環境有什麼要求? 17.食用菌無公害栽培應該對哪些危險點進行控製? 18.怎樣使用甲醛進行消毒處理? 19.怎樣快速消除甲醛殘氣? 20.石灰粉能消毒或抑製雜菌嗎?怎樣正確使用石灰? 21.在培養料中添加適量石灰,對哪幾種食用菌有利無害? 22.怎樣正確使用高壓蒸汽鍋? 23.怎樣鑒彆和選擇塑料袋? 24.常見的菌種容器有哪幾種?各有何特點? 25.怎樣計算和測試培養基的含水量? 26.人防工事適於栽培哪些菇類? 27.利用人防工事種菇,怎樣解決洞內濕度過高的問題? 28.利用人防工事種菇,怎樣解決照明問題? 29.利用人防工事種菇,怎樣解決通風問題? 30.如何實現可持續利用人防工事栽培食用菌? 二、菌種製備與質量檢測 31.什麼叫母種?什麼叫原種?什麼叫栽培種? 32.為什麼提倡在、第二批茹中挑選種茹? 33.采用組織分離法培育菌種要經過哪些步驟? 34.為什麼說菌種不宜多次轉管? 35.菌種汙染率過高應該怎麼辦? 36.液體菌種在生産、貯藏、運輸與利用等方麵各有何特點? …… 三、平菇 四、杏鮑菇 五、白靈菇 六、姬菇 七、秀珍菇 八、病蟲防治 九、保鮮與加工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一直對食用菌的栽培和生産充滿瞭興趣,尤其是像平菇、杏鮑菇、白靈菇和姬菇這樣深受大傢喜愛的品種。我在超市裏看到它們時,總會思考:它們的生長環境究竟是什麼樣的?是需要特定的培養基質嗎?不同的品種在栽培技術上又有什麼顯著的區彆?我特彆好奇杏鮑菇的“養成記”,它那飽滿的菇體是怎麼形成的?在栽培過程中,有哪些關鍵的環節是決定其品質的?對於白靈菇,我聽說它在營養價值上有著獨特的優勢,那麼它的栽培難易程度如何?與姬菇相比,它們的生長周期和産量又有何差異?姬菇雖然小巧,但口感卻非常棒,它的生長條件是否比較特殊?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獲得更係統、更專業的知識,理解這些美味背後所蘊含的科學與技術。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讓我眼前一亮,因為我一直對食用菌的“多樣性”很感興趣。我常常在想,平菇、杏鮑菇、白靈菇和姬菇這四種菇,雖然都屬於食用菌,但它們在口感、風味、營養成分上究竟有哪些細微的差彆?比如,杏鮑菇那種獨特的奶油味是從哪裏來的?白靈菇的“肉質感”和杏鮑菇有什麼不同?姬菇的鮮味是否比平菇更濃鬱?書裏是否會進行一些專業的分析,比如它們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含量是否有顯著差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營養師,為我解析這些菇類的“營養密碼”,讓我能根據不同的需求,更科學地選擇和搭配它們,從而獲得更均衡的營養。
評分這本書的吸引力在於它能夠填補我在食用菌生産知識上的空白。我平日裏在市場上挑選平菇、杏鮑菇、白靈菇和姬菇時,總是憑著直覺和外觀來判斷,但對於它們各自的生長習性、最佳采摘時機、以及一些可能影響品質的因素,我知之甚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最基礎的菌種培育講起,詳細闡述每一種菇類在生長過程中所需的適宜溫度、濕度、通風條件,甚至光照強度。例如,平菇在不同生長階段對溫度的敏感度如何?杏鮑菇的菌絲體形成需要哪些關鍵的生長因子?白靈菇的産量又受哪些外界因素的直接影響?姬菇在齣菇期間,又有哪些需要特彆注意的細節?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生産指導,幫助我更深入地瞭解這些菇類的“生長密碼”,從而在日後的選擇和食用過程中,有更科學的認識。
評分作為一個對健康飲食有著執著追求的普通消費者,我一直對各種食用菌情有獨鍾,因為它們不僅美味,而且營養豐富,被譽為“健康的寶庫”。我特彆關注平菇、杏鮑菇、白靈菇和姬菇這幾種常見但又各有特色的菇類。我常常在想,這些菇類在種植過程中,對環境條件究竟有多麼苛刻的要求?是土壤的PH值?還是空氣的濕度?不同的菇類之間,它們的生長周期和産量又有多大的差異?我尤其對杏鮑菇的栽培技術感到好奇,它那肥厚的菇柄是如何形成的?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栽培技巧纔能獲得高品質的杏鮑菇?對於姬菇,我總覺得它是一種很“嬌氣”的菇,那麼它在生長過程中,最容易受到哪些不利因素的影響?如何纔能有效地提高它的産量和品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解答我這些關於菌菇生産的“疑問”,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揭示這些美食背後的奧秘。
評分我一直對食用菌的“種植藝術”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在溫室裏培育齣來的平菇、杏鮑菇、白靈菇和姬菇。我常常在想,要培育齣優質的菌菇,需要掌握哪些關鍵的技術?比如,在菌絲培養階段,對溫度和濕度的控製有什麼精確的要求?在齣菇階段,又需要提供怎樣的環境纔能促使它們形成飽滿的子實體?我特彆好奇杏鮑菇的栽培,它那粗壯的菇柄和光滑的錶皮是如何形成的?書裏是否會介紹一些關於滅菌、接種、轉潮等關鍵操作的細節?對於白靈菇和姬菇,它們在齣菇過程中,是否有容易齣現畸形菇或者子實體退化的風險?如何纔能有效地預防和解決這些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技藝精湛的“菌菇工程師”,為我揭示這些食用菌生産背後的科學原理和實踐經驗,讓我對這些美食的來之不易有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讓我眼前一亮,因為我一直對平菇、杏鮑菇、白靈菇和姬菇這幾種食用菌的市場行情和生産技術非常感興趣。我常常在想,這些菇類的種植周期大概是多久?它們各自的市場價格波動規律是怎樣的?對於新手來說,哪種菇的種植門檻最低,風險也最小?我尤其對杏鮑菇的經濟效益感到好奇,它作為一種比較受歡迎的品種,它的畝産量和純利潤大概有多少?在銷售渠道方麵,有哪些比較成熟和有效的推廣方式?白靈菇和姬菇的市場需求量如何?是否存在一些季節性的銷售高峰和低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市場分析和經濟效益方麵的實用信息,幫助我對這些食用菌的生産有更全麵的認識,而不僅僅停留在栽培技術層麵。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最近我迷上瞭用各種菇類來做料理,但每次都感覺自己對這些“寶貝”的認知還不夠深入。我總是在想,平菇的種類有多少?是不是不同品種的平菇在烹飪方法上也有講究?對於杏鮑菇,我一直對它那“肉感”十足的口感贊不絕口,但它到底是怎麼長齣來的?它的菌絲結構有什麼特彆之處嗎?至於白靈菇,我倒是接觸得比較少,但聽朋友說它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味道也很鮮美,我想知道它與姬菇在口感、風味上有哪些區彆?姬菇呢,我總覺得它像小巧玲瓏的仙子,但它的生長環境和營養成分是否有什麼特彆之處?我期待這本書能解答我這些關於菇類“前世今生”的疑惑,不隻是簡單的栽培,更希望它能像一本菌菇百科全書,從宏觀到微觀,詳細介紹每一種菇的特性,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農夫在分享他的耕種心得一樣,充滿智慧和實踐經驗。
評分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對菌菇生活的好奇心,我一直對那些口感獨特、營養豐富的食用菌很感興趣,尤其是平菇、杏鮑菇、白靈菇和姬菇,這幾種菇在我傢餐桌上齣現的頻率很高,但說實話,我對它們的瞭解僅限於“好吃”這個層麵。我常常在想,為什麼有些平菇口感特彆脆嫩,而有些就偏軟綿?杏鮑菇那種獨特的香氣又是從何而來?白靈菇是不是真的像傳說中那樣,口感介於平菇和杏鮑菇之間?姬菇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營養價值?市麵上關於這些菇的科普文章不少,但總覺得零散,缺乏係統性,而且很多時候都停留在錶麵。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從最基礎的栽培技術講起,比如不同菇種對溫度、濕度、光照有什麼特殊要求?它們在生長過程中容易遇到哪些病蟲害,又該如何防治?有沒有一些在傢也能嘗試的小規模種植方法?我個人對園藝類的書籍一直很著迷,如果這本書能在這個方麵給我一些驚喜,那就太棒瞭。
評分我一直對食用菌的“生命周期”充滿好奇,從一粒菌種到餐桌上的美味,這其中蘊含著多少自然的奧秘和人工的智慧?尤其是我經常食用的平菇、杏鮑菇、白靈菇和姬菇,我常常會問自己:它們的“孕育”過程是怎樣的?是什麼樣的環境讓它們得以茁壯成長?書裏是否會詳細介紹不同品種的菌種選擇、培養基的配製,以及幼菇期、成菇期等不同生長階段的管理要點?例如,平菇在齣菇後,對空氣流通的要求是否會發生變化?杏鮑菇的菌柄生長是否需要特彆的營養補充?白靈菇在形成子實體時,對光照的反應如何?姬菇的生長速度是否比其他幾種菇快?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充滿耐心的園丁,帶領我一步步瞭解這些菇類從“種子”到“果實”的完整過程,讓我對它們的生長規律有更直觀的認識。
評分作為一個對食品安全和健康品質有較高要求的消費者,我對平菇、杏鮑菇、白靈菇和姬菇的生産過程非常關注。我常常在想,在這些菇類的生長過程中,是否會使用一些特殊的肥料或者農藥?如何纔能確保我們吃到的菌菇是無公害、綠色健康的?書裏會不會介紹一些有機栽培的技術,比如如何通過生物防治來解決病蟲害問題?對於不同品種的菇類,它們在采摘後,如何進行儲存和運輸,纔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新鮮度和營養價值?比如,杏鮑菇是否容易變質?姬菇的保鮮期又是多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嚴謹的食品科學傢,為我解析這些食用菌生産中的關鍵環節,讓我能夠安心地享用這些大自然的饋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