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平菇 杏鲍菇 白灵菇 姬菇生产百问百答(专家为您答疑丛书) |
| 作者 | 韩建明,吕作舟,王卓仁著 |
| 定价 | 12.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09131583 |
| 出版日期 | 2009-01-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159Kg |
| 内容简介 | |
| 食用菌一产以木屑、棉籽壳、稻草、麦秸、玉米秆、玉米芯、甘蔗渣、麦(麦夫)、菜籽饼、牛马粪等为原料,将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及废弃物转化为味道鲜美、口感脆嫩、营养丰富并兼具食疗价值的天然食品。 本书着重回答了平菇、杏鲍菇、白灵菇、姬菇、秀珍菇的无害化栽培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菌种制备与质量检测、病虫防治以及保鲜与加工等方面的203个问题。本书以“介绍无害化栽培技术,减少产品污染,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力求开门见山地回答读者急需了解和解决的生产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希望本书能够给基层的食用菌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前言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什么是菌丝?什么是子实体? 2.什么叫做发菌?什么叫做出菇? 3.什么叫原基?什么叫菇蕾? 4.如何测量空气相对湿度? 5.各种平菇对基质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的要求有什么区别? 6.常见人工栽培食用菌对光照的要求有何区别? 7.碳源在食用菌生长中有什么作用? 8.氮源在食用菌生长中有什么作用? 9.生长因子与食用菌生长的关系如何? 10.矿质营养在食用菌生长中起什么作用? 11.怎样调节培养基的pH?怎样测定培养基的pH? 12.为什么要消毒?为什么要?消毒与有什么区别? 13.食用菌生产中常采用哪些方式进行消毒或? 14.为什么要用70%的酒精作表面消毒剂? 15.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6.食用菌无公害栽培对栽培环境有什么要求? 17.食用菌无公害栽培应该对哪些危险点进行控制? 18.怎样使用甲醛进行消毒处理? 19.怎样快速消除甲醛残气? 20.石灰粉能消毒或抑制杂菌吗?怎样正确使用石灰? 21.在培养料中添加适量石灰,对哪几种食用菌有利无害? 22.怎样正确使用高压蒸汽锅? 23.怎样鉴别和选择塑料袋? 24.常见的菌种容器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25.怎样计算和测试培养基的含水量? 26.人防工事适于栽培哪些菇类? 27.利用人防工事种菇,怎样解决洞内湿度过高的问题? 28.利用人防工事种菇,怎样解决照明问题? 29.利用人防工事种菇,怎样解决通风问题? 30.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人防工事栽培食用菌? 二、菌种制备与质量检测 31.什么叫母种?什么叫原种?什么叫栽培种? 32.为什么提倡在、第二批茹中挑选种茹? 33.采用组织分离法培育菌种要经过哪些步骤? 34.为什么说菌种不宜多次转管? 35.菌种污染率过高应该怎么办? 36.液体菌种在生产、贮藏、运输与利用等方面各有何特点? …… 三、平菇 四、杏鲍菇 五、白灵菇 六、姬菇 七、秀珍菇 八、病虫防治 九、保鲜与加工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标题让我眼前一亮,因为我一直对平菇、杏鲍菇、白灵菇和姬菇这几种食用菌的市场行情和生产技术非常感兴趣。我常常在想,这些菇类的种植周期大概是多久?它们各自的市场价格波动规律是怎样的?对于新手来说,哪种菇的种植门槛最低,风险也最小?我尤其对杏鲍菇的经济效益感到好奇,它作为一种比较受欢迎的品种,它的亩产量和纯利润大概有多少?在销售渠道方面,有哪些比较成熟和有效的推广方式?白灵菇和姬菇的市场需求量如何?是否存在一些季节性的销售高峰和低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实用信息,帮助我对这些食用菌的生产有更全面的认识,而不仅仅停留在栽培技术层面。
评分我一直对食用菌的“生命周期”充满好奇,从一粒菌种到餐桌上的美味,这其中蕴含着多少自然的奥秘和人工的智慧?尤其是我经常食用的平菇、杏鲍菇、白灵菇和姬菇,我常常会问自己:它们的“孕育”过程是怎样的?是什么样的环境让它们得以茁壮成长?书里是否会详细介绍不同品种的菌种选择、培养基的配制,以及幼菇期、成菇期等不同生长阶段的管理要点?例如,平菇在出菇后,对空气流通的要求是否会发生变化?杏鲍菇的菌柄生长是否需要特别的营养补充?白灵菇在形成子实体时,对光照的反应如何?姬菇的生长速度是否比其他几种菇快?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充满耐心的园丁,带领我一步步了解这些菇类从“种子”到“果实”的完整过程,让我对它们的生长规律有更直观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让我眼前一亮,因为我一直对食用菌的“多样性”很感兴趣。我常常在想,平菇、杏鲍菇、白灵菇和姬菇这四种菇,虽然都属于食用菌,但它们在口感、风味、营养成分上究竟有哪些细微的差别?比如,杏鲍菇那种独特的奶油味是从哪里来的?白灵菇的“肉质感”和杏鲍菇有什么不同?姬菇的鲜味是否比平菇更浓郁?书里是否会进行一些专业的分析,比如它们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含量是否有显著差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营养师,为我解析这些菇类的“营养密码”,让我能根据不同的需求,更科学地选择和搭配它们,从而获得更均衡的营养。
评分作为一个对食品安全和健康品质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我对平菇、杏鲍菇、白灵菇和姬菇的生产过程非常关注。我常常在想,在这些菇类的生长过程中,是否会使用一些特殊的肥料或者农药?如何才能确保我们吃到的菌菇是无公害、绿色健康的?书里会不会介绍一些有机栽培的技术,比如如何通过生物防治来解决病虫害问题?对于不同品种的菇类,它们在采摘后,如何进行储存和运输,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新鲜度和营养价值?比如,杏鲍菇是否容易变质?姬菇的保鲜期又是多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严谨的食品科学家,为我解析这些食用菌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让我能够安心地享用这些大自然的馈赠。
评分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对菌菇生活的好奇心,我一直对那些口感独特、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很感兴趣,尤其是平菇、杏鲍菇、白灵菇和姬菇,这几种菇在我家餐桌上出现的频率很高,但说实话,我对它们的了解仅限于“好吃”这个层面。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有些平菇口感特别脆嫩,而有些就偏软绵?杏鲍菇那种独特的香气又是从何而来?白灵菇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那样,口感介于平菇和杏鲍菇之间?姬菇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营养价值?市面上关于这些菇的科普文章不少,但总觉得零散,缺乏系统性,而且很多时候都停留在表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从最基础的栽培技术讲起,比如不同菇种对温度、湿度、光照有什么特殊要求?它们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遇到哪些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有没有一些在家也能尝试的小规模种植方法?我个人对园艺类的书籍一直很着迷,如果这本书能在这个方面给我一些惊喜,那就太棒了。
评分我一直对食用菌的“种植艺术”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在温室里培育出来的平菇、杏鲍菇、白灵菇和姬菇。我常常在想,要培育出优质的菌菇,需要掌握哪些关键的技术?比如,在菌丝培养阶段,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有什么精确的要求?在出菇阶段,又需要提供怎样的环境才能促使它们形成饱满的子实体?我特别好奇杏鲍菇的栽培,它那粗壮的菇柄和光滑的表皮是如何形成的?书里是否会介绍一些关于灭菌、接种、转潮等关键操作的细节?对于白灵菇和姬菇,它们在出菇过程中,是否有容易出现畸形菇或者子实体退化的风险?如何才能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技艺精湛的“菌菇工程师”,为我揭示这些食用菌生产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让我对这些美食的来之不易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一直对食用菌的栽培和生产充满了兴趣,尤其是像平菇、杏鲍菇、白灵菇和姬菇这样深受大家喜爱的品种。我在超市里看到它们时,总会思考:它们的生长环境究竟是什么样的?是需要特定的培养基质吗?不同的品种在栽培技术上又有什么显著的区别?我特别好奇杏鲍菇的“养成记”,它那饱满的菇体是怎么形成的?在栽培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的环节是决定其品质的?对于白灵菇,我听说它在营养价值上有着独特的优势,那么它的栽培难易程度如何?与姬菇相比,它们的生长周期和产量又有何差异?姬菇虽然小巧,但口感却非常棒,它的生长条件是否比较特殊?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获得更系统、更专业的知识,理解这些美味背后所蕴含的科学与技术。
评分这本书的吸引力在于它能够填补我在食用菌生产知识上的空白。我平日里在市场上挑选平菇、杏鲍菇、白灵菇和姬菇时,总是凭着直觉和外观来判断,但对于它们各自的生长习性、最佳采摘时机、以及一些可能影响品质的因素,我知之甚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菌种培育讲起,详细阐述每一种菇类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适宜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甚至光照强度。例如,平菇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敏感度如何?杏鲍菇的菌丝体形成需要哪些关键的生长因子?白灵菇的产量又受哪些外界因素的直接影响?姬菇在出菇期间,又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生产指导,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菇类的“生长密码”,从而在日后的选择和食用过程中,有更科学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最近我迷上了用各种菇类来做料理,但每次都感觉自己对这些“宝贝”的认知还不够深入。我总是在想,平菇的种类有多少?是不是不同品种的平菇在烹饪方法上也有讲究?对于杏鲍菇,我一直对它那“肉感”十足的口感赞不绝口,但它到底是怎么长出来的?它的菌丝结构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至于白灵菇,我倒是接触得比较少,但听朋友说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味道也很鲜美,我想知道它与姬菇在口感、风味上有哪些区别?姬菇呢,我总觉得它像小巧玲珑的仙子,但它的生长环境和营养成分是否有什么特别之处?我期待这本书能解答我这些关于菇类“前世今生”的疑惑,不只是简单的栽培,更希望它能像一本菌菇百科全书,从宏观到微观,详细介绍每一种菇的特性,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农夫在分享他的耕种心得一样,充满智慧和实践经验。
评分作为一个对健康饮食有着执着追求的普通消费者,我一直对各种食用菌情有独钟,因为它们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被誉为“健康的宝库”。我特别关注平菇、杏鲍菇、白灵菇和姬菇这几种常见但又各有特色的菇类。我常常在想,这些菇类在种植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究竟有多么苛刻的要求?是土壤的PH值?还是空气的湿度?不同的菇类之间,它们的生长周期和产量又有多大的差异?我尤其对杏鲍菇的栽培技术感到好奇,它那肥厚的菇柄是如何形成的?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栽培技巧才能获得高品质的杏鲍菇?对于姬菇,我总觉得它是一种很“娇气”的菇,那么它在生长过程中,最容易受到哪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它的产量和品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答我这些关于菌菇生产的“疑问”,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揭示这些美食背后的奥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