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液晶顯示技術
定價:35.00元
作者:孫士祥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12213369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液晶顯示技術》在仔細分析瞭相關崗位涉及的知識內容的基礎上,分為三部分。部分為無源液晶顯示麵闆的製造,第二部分是有源TFT-LCD液晶顯示麵闆製,第三部分是液晶麵闆設計。
《液晶顯示技術》適閤高職高專電子、微電子、光電子等相關專業師生作為教材使用,也適閤從事顯示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
目錄
章 液晶化學與物理特性 1.1 液晶化學特性 1.1.1 液晶的分類 1.1.2 液晶的化學結構 1.2 液晶物理特性 1.2.1 液晶的應用物理特性 1.2.2 液晶的電光效應 1.2.3 液晶的有序參數 1.3 顯示用混閤液晶材料 1.3.1 混閤液晶的性能參數與顯示的關係 1.3.2 各類顯示模式混閤液晶 1.3.3 混閤液晶配製 1.3.4 液晶測試及使用方法 1.4 液晶的連續體理論 1.4.1 液晶的光學特性分析 1.4.2 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 思考題第二章 常用液晶顯示器件 2.1 液晶顯示器件分類 2.2 常用液晶顯示器件 2.3 液晶顯示器件的基本結構與原理 2.3.1 液晶顯示器件的三大基本部件 2.3.2 扭麯嚮列嚮型液晶顯示器(TNLCD)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2.3.3 超扭麯嚮列相液晶顯示器 2.3.4 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FTLCD的結構和顯示原理 2.3.5 液晶顯示器件的主要參數 2.3.6 液晶顯示器件的驅動和尋址方式 思考題第三章 液晶顯示器麵闆設計 3.1 無源LCD製造過程 3.1.1 新樣品製作流程 3.1.2 LCD設計的一般規則的內容 3.1.3 LCD種類 3.1.4 外觀圖的設計 3.1.5 菲林版的設計 3.1.6 設計與製版 3.1.7 設計軟件介紹 3.2 TFTLCD麵闆設計與製版 3.2.1 設計流程 3.2.2 産品規格書 3.2.3 像素設計 3.2.4 屏設計 3.2.5 Mask配置 3.2.6 TEG設計 3.2.7 TFT麵闆設計軟件介紹 思考題第四章 液晶顯示器製造主要材料 4.1 玻璃基闆 4.1.1 ITO透明導電玻璃 4.1.2 TFTLCD用玻璃基闆 4.2 偏光片 4.2.1 偏光片結構與分類 4.2.2 偏光片的製造工藝 4.2.3 偏光片的主要技術指標 4.3 彩色濾光片 4.4 取嚮劑 4.5 背光模組用材料 4.5.1 光源 4.5.2 導光闆 4.5.3 增亮膜 4.5.4 擴散闆 4.5.5 反射闆 4.6 其他主要原材料 4.6.1 框膠(絲印膠、環氧樹脂) 4.6.2 導電膠 4.6.3 襯墊料(spacer) 4.6.4 光刻膠 4.6.5 UV封口膠 4.6.6 封金屬引綫(PIN)膠 4.6.7 金屬引綫 4.7 其他輔助材料 思考題第五章 無源LCD液晶麵闆製造工藝 5.1 清洗與乾燥工藝 5.1.1 清洗與乾燥工藝原理 5.1.2 高純水製備原理 5.1.3 清洗與乾燥工藝過程 5.2 光刻工藝 5.2.1 光刻工藝流程簡介 5.2.2 光刻膠的配製 5.2.3 光刻工藝原理及操作 5.3 取嚮排列工藝 5.3.1 取嚮排列工藝簡介 5.3.2 塗膜和固化 5.3.3 摩擦取嚮 5.4 絲網製盒工藝 5.4.1 絲網印刷技術的基本知識 5.4.2 絲網印刷工藝流程及原理 5.4.3 絲網印刷的基本材料 5.4.4 絲網印刷的主要設備 5.4.5 絲網印刷的質量要求和分析 5.4.6 絲網印刷的注意事項 5.4.7 製盒技術 5.4.8 絲印製盒質量控製 5.5 切割工藝 5.5.1 切割原理 5.5.2 裂片原理 5.5.3 切割工藝流程 5.5.4 切割設備 5.6 灌注液晶及封口工藝 5.6.1 灌注液晶 5.6.2 封口 5.6.3 灌注與封口操作注意事項 5.7 再排嚮 5.8 光颱檢測 5.9 電測工藝 5.10 貼片工藝 5.11 LCD金屬引綫的連接和加工工藝 5.12 盒外絲印裝飾圖形工藝 5.13 包裝工藝 思考題第六章 有源TFT-LCD液晶顯示麵闆製造 6.1 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的技術特點 6.1.1 TFTLCD的主要優點 6.1.2 TFTLCD的技術特點 6.2 TFT元件的結構及特點 6.2.1 場效應晶體管的工作原理 6.2.2 TFT的結構和特點 6.3 TFT型液晶顯示器的結構和組成 6.4 Array麵闆信號傳輸過程 6.5 TFT有源器件製造中的關鍵材料 6.5.1 單晶矽 6.5.2 多晶矽 6.5.3 非晶矽 6.6 TFTLCD的生産工藝流程 6.6.1 TFT陣列製備 6.6.2 液晶盒的製備 6.6.3 外圍電路、組裝背光源等的模塊組裝工藝 6.7 薄膜晶體管有源矩陣液晶顯示組件的製備 6.7.1 TFT陣列基闆製備中的關鍵工序 6.7.2 Array基闆製造流程 6.8 成盒工藝 6.8.1 TFTLCD CELL的結構 6.8.2 CELL工藝流程 6.8.3 主要成盒工藝介紹 6.9 TFTLCD的廣視角技術 6.9.1 TN Film(TN 視角擴大膜) 6.9.2 IPS(InPlane Switching or Super TFT) 6.9.3 MVA 思考題第七章 液晶顯示器模塊製造基礎 7.1 LCM的基本知識 7.1.1 LCM的定義 7.1.2 LCM的結構和連接方法 7.1.3 LCM分類 7.1.4 LCM構成的主要元器件 7.2 LCM製造 7.2.1 LCD模組(LCM)基本架構 7.2.2 LCM工藝概述 7.2.3 LCM工藝流程 7.3 LCM産品檢驗標準及檢驗方法 7.3.1 LCM産品檢驗標準及檢驗方法 7.3.2 LCM簡單故障排除 思考題第八章 液晶顯示器製造工藝環境 8.1 工藝環境對液晶麵闆産品質量的重要性 8.2 車間潔淨控製技術 8.2.1 潔淨生産環境 8.2.2 潔淨室的建立 8.2.3 淨化等級和潔淨度 8.3 淨化原理 8.3.1 淨化工作颱 8.3.2 空氣調節 8.3.3 空氣淨化 8.4 淨化廠房的管理 8.4.1 淨化設施管理 8.4.2 LCD生産過程中的淨化等級要求 思考題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顯示技術的發展充滿好奇,尤其是近些年液晶顯示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讓我覺得非常有研究的價值。這本書的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興趣點,孫士祥這個名字,雖然我之前沒有特彆的印象,但看到“液晶顯示技術”這幾個字,我就覺得這很可能是業內資深人士的力作。我對書的內部分析能力特彆關注,希望它能深入淺齣地講解液晶的成像原理,從分子層麵的運動到宏觀的圖像呈現,一步步地揭示背後的奧秘。我希望作者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大量的實例和圖錶,來闡述那些復雜的物理和化學過程。這樣,即便是沒有深厚背景的讀者,也能循序漸進地掌握其中的精髓。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最新的技術進展,比如量子點、Mini-LED等技術與液晶的結閤,這方麵的知識對於瞭解當前顯示技術的格局非常重要。
評分作為一名對科技發展有濃厚興趣的愛好者,我一直關注著屏幕技術的革新。這本書的書名,液晶顯示技術 孫士祥,讓我立刻聯想到這是一本關於這個領域深入探討的書籍。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液晶顯示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和分析,比如OLED技術是否會完全取代LCD,或者LCD技術本身還有哪些潛力可挖。我希望作者能夠站在科學研究的前沿,為我們揭示未來顯示技術可能的發展方嚮,以及這些發展可能對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我尤其對那些能夠提升用戶體驗的技術感興趣,比如更高的刷新率、更廣的色域、更低的功耗以及更強的耐用性。這本書能否為我解答這些疑問,是我關注的重點。
評分我是一名有一定年頭的電子工程師,在工作中經常會接觸到各種顯示屏的選型和應用,但總感覺對液晶顯示技術的核心原理理解得不夠透徹。這本書的齣現,就像給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個係統性的知識框架,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液晶顯示技術的方方麵麵。從基本的液晶材料特性,到驅動電路的設計,再到色彩管理和圖像優化,希望書中都能有詳實的論述。特彆是那些關於液晶麵闆的製造工藝和質量控製的部分,這對於我實際工作中進行産品評估和故障排查非常有幫助。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擺脫碎片化的知識獲取方式,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從而在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
評分這本書的包裝設計倒是挺用心的,封麵的顔色搭配很舒服,有種科技感又不失沉穩,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講專業技術的。書的紙張厚實,印刷清晰,翻閱起來手感不錯,即使是反復查閱也不會覺得廉價。拿到手的時候,就覺得這應該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佳作。作為一名剛剛接觸液晶顯示領域的研究生,我對這類硬核的專業書籍一直抱有很高的期望。我希望它不僅能提供紮實的理論基礎,更能通過清晰的圖示和深入的講解,讓我快速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書本的整體裝幀質量,從側麵反映瞭作者和齣版社對這本書的重視程度,這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內容充滿瞭期待。畢竟,一本好的技術書籍,從外在到內在,都應該體現齣嚴謹和專業。書的尺寸也比較適中,方便攜帶,偶爾在咖啡館裏或者通勤的路上,都可以拿齣來翻翻。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對科技的進步充滿瞭敬畏,尤其是那些能夠深刻改變我們生活的産品,比如我們每天都要使用的顯示屏。這本書的書名,孫士祥 液晶顯示技術,聽起來就充滿瞭專業性和深度。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深入瞭解液晶顯示技術從萌芽到成熟的整個發展曆程,包括那些關鍵性的技術突破和創新。我希望作者能夠詳細介紹不同類型的液晶顯示模式,例如TFT-LCD、IPS、VA等,並分析它們各自的優缺點以及適用場景。此外,我也對液晶顯示在不同應用領域的演進很感興趣,比如在電視、電腦、手機以及車載顯示等方麵的應用發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宏觀的視角,讓我看到這項技術是如何不斷演變和完善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