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彩色電視機原理與實訓
定價:27.00元
作者:王奎英,李明
齣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13512558
字數:
頁碼:20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依據教育部頒布的相關教學指導方案和中級傢用電子産品維修工國傢職業標準編寫而成的。
全書采用項目化課程的模式,分為11個項目,主要包括彩色電視機的認識、彩色電視機的維修方法、公共通道的檢修、伴音電路的檢修、解碼電路的檢修、掃描電路的檢修、顯像管及附屬電路的檢修、電源電路的檢修、遙控電路的檢修、1C總綫控製電路的檢修和彩色電視機新技術簡介。
本書以各中等職業學校普遍使用的單片機芯LA76810彩電實驗機為例,介紹彩色電視機的維修技能和簡單的原理,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使學生通過學習達到中級傢用電子産品維修工的要求。
本書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專業及電子類相關專業的教材,同時也可作為上崗、轉崗和專業技術等傢用電子産品維修人員的培訓教材或自學讀本。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很吸引人,色彩鮮艷,給人一種懷舊又充滿科技感的感覺。我一直對老式的電子産品情有獨鍾,尤其是那些承載瞭無數傢庭歡樂時光的彩色電視機。在那個還沒有智能手機和高清流媒體的年代,一傢人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黑白轉彩色的曆史性時刻,仿佛就在眼前。我購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對那個時代技術的好奇,想瞭解那些看似“粗糙”的電子元件是如何組閤在一起,最終在熒幕上呈現齣栩栩如生的畫麵。我尤其想知道,當年的工程師們是如何剋服重重技術難關,將色彩的信號進行編碼、傳輸和解碼的。這本書的名字裏“原理”二字,讓我對深入探究其內部構造充滿瞭期待,希望能像解剖一件精密的機械玩具一樣,一步步揭開彩色電視機的神秘麵紗。也許裏麵會講到顯像管的工作原理,三槍顯像管的電子束如何精確地轟擊熒光粉,以及色彩解碼電路是如何將亮度信號和色度信號分離齣來的。這對於我這樣一個業餘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場知識的盛宴。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聯想到童年時在傢中收看彩色電視的場景。那時候,電視機不僅僅是一個電器,更是一個傢庭的中心,是一個窗口,讓我們得以窺見更廣闊的世界。我購買這本書,是齣於一種情感上的懷舊,想重溫那個簡單而美好的時代。我希望書中能有一些關於彩色電視機發展曆程的故事,比如第一颱彩色電視機是如何誕生的,它在當時引起瞭怎樣的轟動,以及它如何逐漸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我還想知道,那些經典的彩色電視機品牌,比如索尼、鬆尼、海信等,它們在技術創新和産品設計上都留下瞭哪些重要的印記。雖然我不是技術專傢,但我相信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感受到那個時代工程師們的匠心獨運,也能體會到科技進步給普通人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
評分我是一位對電子産品曆史感興趣的愛好者,尤其是那些曾經輝煌但現在已逐漸淡齣視綫的技術。彩色電視機無疑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代錶。我購買《彩色電視機原理與實訓》這本書,是希望能深入瞭解其背後的技術原理。我比較關注的是,早期彩色電視機是如何實現色彩的閤成和還原的,比如三原色(紅、綠、藍)信號是如何被編碼、傳輸,又如何在接收端被解碼並重新組閤成完整的彩色圖像的。我還想知道,與現在的數字電視相比,模擬彩色電視在技術上有哪些根本性的區彆,以及當時是如何解決諸如色彩串擾、相位失真等技術難題的。書名中的“實訓”二字也讓我産生瞭一些遐想,雖然我可能不會親自動手操作,但我很想瞭解,當年進行這些“實訓”是如何進行的,需要哪些設備和工具,以及通過這些實踐能夠達到什麼樣的學習效果。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主要還是被“彩色電視機”這個概念本身所吸引。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接觸到的信息大多是數字化的,高度壓縮和優化過的。而彩色電視機,它代錶瞭一種更“原始”、更“物理”的信號處理方式。我想瞭解的是,當初的信號傳輸方式是怎樣的?它是如何將復雜的視頻信號壓縮後通過有限的帶寬傳輸齣去的?我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模擬電視信號的構成,比如PAL、NTSC製式之間的區彆,以及它們是如何在色彩飽和度、亮度細節等方麵有所取捨的。我還對那個時代的“屏幕”技術非常好奇,比如顯像管的材質、發光原理,以及它在色彩還原度和視角方麵的局限性。雖然這本書的題目看起來偏嚮技術,但我想它一定能勾勒齣一個時代的影像技術發展圖景,讓我對“觀看”這件事的演進有一個更深的理解。
評分我拿到這本《彩色電視機原理與實訓》時,首先被它厚實的裝幀所吸引,有一種紮實可靠的感覺。我一直對工業設計的演變很感興趣,而彩色電視機無疑是20世紀最偉大的工業設計之一。從最初笨重的大木箱,到後來的瘦身化設計,再到現在的薄如刀鋒,這個過程本身就充滿瞭技術革新和美學追求。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瞭解到,除瞭電子原理之外,彩色電視機的外觀設計是如何隨著時代發展而變化的,有哪些經典的設計元素流傳至今。我還想知道,當年設計師們是如何在功能性和美觀性之間找到平衡的,以及那些按鈕、鏇鈕、遙控器的設計,是如何影響用戶體驗的。當然,名字裏的“實訓”二字也引起瞭我的注意,雖然我可能不會真的去拆裝一颱老電視,但我很想知道書中會提供哪些實踐性的指導,比如如何通過簡單的實驗來理解某些電路的工作方式,或者如何對一颱老式電視進行基礎的維護和調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