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凡例………………………………………………………………………2
前言…………………………………………………………………3—10
篇目……………………………………………………………… 11—24
正文…………………………………………………………… 1—1458
附錄………………………………………………………… 1459—1508
主要作者小傳……………………………………………… 1461—1498
有關本時期詩作的主要書目簡介…………………………… 1499—1508
內容提要:
本辭典收錄先秦、漢、魏、晉、南北朝、隋代詩作及歌謠近700篇。所選詩歌均為各個時期有代錶性的作品,在內容題材、體裁樣式、藝術手法、語言風格等方麵都卓有建樹,流傳既久且廣,陶冶和滋養著一代又一代讀者。這些作品由180餘位專傢學者從作品的創作背景、思想內容、藝術特徵、情感意蘊等方麵逐篇進行瞭賞析,可以幫助詩歌愛好者更好地理解。
作者簡介:
該係列辭典作者陣容強大,匯集瞭國內的專傢學者,包括蕭滌非、餘冠英、程俊英、霍鬆林、魏耕原、霍旭東、周嘯天等,他們都是當代古典文學研究領域zui有成就的大傢。每篇鑒賞文章都凝聚著這些專傢學者多年潛心研究的成果。
編輯推薦: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在保持學術的精準性的同時,又融入瞭一種近乎散文詩般的流暢與韻味。閱讀過程是一種享受,而非煎熬。我注意到,在闡述一些比較抽象的文學理論時,作者並沒有堆砌那些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通過生動的比喻和精妙的措辭來加以說明。這使得復雜的理論變得易於消化和吸收。例如,對“興”和“賦”的對比分析,寫得比我讀過的許多專業教材都要透徹和富有文采。這種“雅俗共賞”的敘事風格,無疑大大拓寬瞭這類工具書的受眾範圍。它讓我體會到,即便是最嚴肅的學術探討,也可以通過優雅的文字來呈現,真正體現瞭中國古典文學的魅力所在,讓人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享受到瞭文字的愉悅。
評分作為一本“鑒賞辭典”,它在工具書的實用性上做到瞭極緻。我用它查閱過不少以前睏惑已久的典故和意象,它的解釋往往是多角度的、帶有曆史溯源的。不像有些辭典那樣,隻是給齣孤立的解釋,這本書會把詩句放入具體的曆史背景和文學脈絡中去考量。例如,對於某個特定時期的用典,辭典會詳細解釋其源頭可能齣自哪篇古籍,以及經過曆代文人的演變後,在當時語境下最恰當的含義。這種“追本溯源”式的注釋,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的準確性。我尤其欣賞它對“意境”這一難以言傳的概念所做的剖析,通過對具體辭藻、句法結構的分析,最終引導讀者去體會那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詩歌美感。這對於提升個人的文學鑒賞力,無疑是一劑良方。
評分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我覺得在於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達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它收錄的篇目之全,幾乎涵蓋瞭從先秦的《詩經》《楚辭》到魏晉南北朝這一曆史長河中所有重要的、具有代錶性的詩歌作品。更難得的是,它不僅僅是羅列作品,對於每一首詩詞的鑒賞分析,都做到瞭深入淺齣,既有紮實的文獻考據作為支撐,又不失現代讀者的閱讀趣味。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能夠精準地捕捉到詩歌背後的時代情緒和詩人復雜的心緒。比如,對建安風骨的解讀,既闡述瞭其悲涼的底色,也挖掘齣瞭其中蘊含的慷慨激昂,讓人對那個亂世文人的精神世界有瞭更立體的認識。這種兼顧學術嚴謹性與普及性的寫作手法,使得即便是初涉古典詩歌的讀者,也能快速入門並領略到其精髓,而資深愛好者也能從中挖掘齣新的解讀角度。
評分這本詞典的裝幀和排版簡直是藝術品,精裝的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讓人有一種莊重感。紙張的選用也非常考究,字跡清晰銳利,即便是那些略顯晦澀的古文,也能看得清楚明白。更值得稱贊的是,商務印館的齣品果然名不虛傳,整體設計既古典又大氣,很符閤鑒賞這類傳世經典的格調。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處體現齣的匠心,比如封麵燙金的字體,在不同的光綫下會摺射齣不同的光澤,讓人愛不釋手。我本來還擔心這麼厚一本工具書會顯得笨重,但實際拿起來纔發現,它的開本控製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不會占用太多的書架空間。無論是作為案頭常備的工具書,還是作為對中國古典文學熱愛的象徵,它都散發著一種低調而高雅的氣質。每次翻開它,都能感受到一種對傳統的敬畏和對知識的尊重,這在如今快餐式的閱讀環境中,顯得尤為珍貴。
評分這部詞典的編撰者在篩選和取捨上展現瞭極高的文學判斷力。在浩如煙海的先秦到魏晉南北朝詩歌中,挑選齣最能代錶該時期特徵、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作品,本身就是一項巨大的挑戰。顯然,編撰者沒有貪多求全,而是聚焦於“典範性”。每一篇被選入的作品,其鑒賞角度都具有很強的啓發性,似乎都在引導讀者去思考:為什麼是這首詩流傳至今?它解決瞭古代文人在那個特定階段的哪些藝術難題?讀完全書下來,我感覺自己對整個先秦至魏晉南北朝的文學風貌有瞭一個清晰的、綫性的認知結構。它不僅僅是一本字典,更像是一部濃縮的、高度精煉的文學史導讀,幫助讀者構建起一個堅實的古典詩歌知識框架,避免瞭知識點的碎片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