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Disparity Between "Corresponding Words"in English andchinese
chapter 3 Different Ways of Expressing Actions
chapter 4 Different Perspectives Behind the Language
chapter 5 Texture of the Sentence Structure
chapter 6 Pragmatics and Translation
chapter 7 translation a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ppendix I Key to Exercises
Appendix II recommended Books on Translation
内容推荐
本书版于2005 年出版,被列为北京外国语大学“211工程”项目之一,并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本书着重对英汉语言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对比,将翻译放到具体语言交际(即语用)中进行分析,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新版主要是增加新的内容,包括大量新的例句及翻译练习的参考译文。适合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使用。
我是一名对外贸易专业的学生,平时接触的文本多为合同、邮件和市场宣传材料,对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要求极高。过去我总是担心自己的翻译在关键时刻会因为理解偏差而闹出笑话。在使用了这本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它对于如何处理不同文体的翻译策略有独到的见解。比如,它对比了法律文本中对“shall”的严谨处理和日常商务信函中对语气缓和的处理方式,这种细腻的差别,在其他入门书中是很少被强调的。我最喜欢它的“纠错集锦”部分,列举了很多典型的错误,并详细分析了错误的根源,比如“过度依赖词典”或“忽略语篇连贯性”。通过对这些错误的剖析,我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己的翻译稿件中进行自我审查。这本书的编排结构非常严谨,知识点层层递进,不会让你感觉知识点堆砌得很突兀。它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攀岩墙,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抓手和落脚点,让你能够安全而自信地向上攀登。对于我这种需要兼顾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者来说,它提供的框架非常实用和可靠。
评分我是一个零基础的自学者,当初选择这本书,主要是因为身边很多朋友推荐它的“易上手”特性。确实,它在内容组织上非常照顾新手小白。它没有一开始就用晦涩的专业术语吓唬人,而是采用了大量的对比阅读法。比如,它会展示一个直译的糟糕版本,紧接着就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优秀译文,然后详细对比两者在语气、流畅度上的巨大差异。这种“反面教材”的教育方式,对我这种需要直观感受的学习者来说,效果拔群。我能立刻明白“为什么”某些表达是错误的,而不是死记硬背规则。此外,书中对常见介词(如`on`, `in`, `at`)在不同语境下的多重含义的梳理,简直是神器。我以前总是对这些小词犯怵,总觉得它们变化莫测,但这本书提供了一套清晰的思维导图,让我明白这些小词汇如何构建起整个句子的意义骨架。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个耐心的向导,把我从一片迷雾中带领出来,让我对英汉互译这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持续探索的动力。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买过好几本声称是“英汉翻译圣经”之类的书,结果发现它们更像是给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人准备的进阶参考手册。它们充满了密密麻麻的术语,动辄就是乔伊斯式的长难句分析,看得我头昏脑胀。而这本,从翻开第一页开始,就给我一种非常清爽的感觉。它的排版清晰,逻辑流畅,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将复杂的概念进行简化和可视化。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习语和俚语时的策略。它没有简单地给出一个对应的中文词,而是花篇幅讲解了这种表达方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这一点对于提高翻译的“地道性”至关重要。我尝试着用它提供的方法去处理一些我之前束手无策的英美剧对白,效果出奇地好,那种翻译出来的中文,读起来完全没有翻译腔,非常自然。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穿插的许多案例都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和工作场景,而非那些脱离实际的、人为构造的句子。这种真实性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让我觉得我所学的知识是立刻就能派上用场的,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空谈。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我学会了自己去分析和解决新的翻译难题。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在于它对“翻译的哲学”的探讨。很多翻译书只教你怎么“做”,却很少教你“为什么这么做”。这本书却深入地触及了翻译的本质——即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作者在开篇就提出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观点:好的翻译不是一种语文游戏,而是一种信息重构的过程。这种深层次的思考,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思想启蒙读物。我记得书中有一段关于“不可译性”的讨论,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个难题,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处理框架,教我们如何在“忠实”和“可读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这对于提升翻译的成熟度至关重要。我开始学着跳出单个句子的束缚,去考虑整篇文章的语流和读者的接受度。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冷静、客观,没有过多的煽情或夸张的措辞,完全以知识的准确传递为核心。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翻译这门手艺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也更清楚了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评分这本书,坦白说,我拿起它的时候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的。毕竟,市面上关于翻译入门的书籍多如牛毛,大多要么过于理论化,晦涩难懂,要么就是堆砌了大量的例句却缺乏系统的指导。我当时最大的困惑是如何真正跨越从“懂”到“译”的鸿沟。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似乎真的理解了初学者的痛点。它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翻译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语境分析入手,教你如何“拆解”源语言的句子结构,以及如何在目标语言中“重建”其含义和语气。我记得其中有一章专门讲解了“信、达、雅”在现代商务翻译中的具体应用,这对我这种需要处理实际工作文档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高高在上,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耐心地手把手教你如何避免那些初学者常犯的“直译陷阱”。尤其是它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影响的探讨,非常深入,让我意识到翻译不仅仅是词汇的替换,更是两种思维模式的对接。我用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跟着书中的练习走了一遍,感觉自己的翻译质量有了质的飞跃,那种从迷茫到豁然开朗的感觉,非常令人振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真正做到了“入门”,而且是那种能让你站稳脚跟,可以继续向上攀登的坚实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