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原著第四版)(第二版) | ||
| 定价 | 79.00 |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4 | |
| 出版时间 | 2013年08月 | |
| 开本 | 12k | |
| 作者 | (美)尼曼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0 | |
| 字数 | 995000 | |
| ISBN编码 | 9787121211652 | |
集成电路(IC)
制造
参考文献
第壹部分 半导体材料属性
第1章 固体晶格结构
1.0 概述
1.1 半导体材料
1.2 固体类型
1.3 空间晶格
1.4 金刚石结构
1.5 原子价键
*1.6 固体中的缺陷和杂质
*1.7 半导体材料的生长
1.8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量子力学初步
2.0 概述
2.1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2.2 薛定谔波动方程
2.3 薛定谔波动方程的应用
2.4 原子波动理论的延伸
2.5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固体量子理论初步
3.0 概述
3.1 允带与禁带
3.2 固体中电的传导
3.3 三维扩展
3.4 状态密度函数
3.5 统计力学
3.6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平衡半导体
4.0 概述
4.1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
4.2 掺杂原子与能级
4.3 非本征半导体
4.4 施主和受主的统计学分布
4.5 电中性状态
4.6 费米能级的位置
4.7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载流子输运现象
5.0 概述
5.1 载流子的漂移运动
5.2 载流子扩散
5.3 杂质梯度分布
*5.4 霍尔效应
5.5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半导体中的非平衡过剩载流子
6.0 概述
6.1 载流子的产生与复合
6.2 过剩载流子的性质
6.3 双极输运
6.4 准费米能级
*6.5 过剩载流子的寿命
*6.6 表面效应
6.7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半导体器件基础
第7章 pn结
7.0 概述
7.1 pn结的基本结构
7.2 零偏
7.3 反偏
7.4 结击穿
*7.5 非均匀掺杂pn结
7.6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pn结二极管
8.0 概述
8.1 pn结电流
8.2 产生复合电流和大注入
8.3 pn结的小信号模型
*8.4 电荷存储与二极管瞬态
*8.5 隧道二极管
8.6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9章 金属半导体和半导体异质结
9.0 概述
9.1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9.2 金属半导体的欧姆接触
9.3 异质结
9.4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0章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基础
10.0 概述
10.1 双端MOS结构
10.2 电容电压特性
10.3 MOSFET基本工作原理
10.4 频率限制特性
*10.5 CMOS技术
10.6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1章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概念的深入
11.0 概述
11.1 非理想效应
11.2 MOSFET按比例缩小理论
11.3 阈值电压的修正
11.4 附加电学特性
*11.5 辐射和热电子效应
11.6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2章 双极晶体管
12.0 概述
12.1 双极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12.2 少子的分布
12.3 低频共基极电流增益
12.4 非理想效应
12.5 等效电路模型
12.6 频率上限
12.7 大信号开关
*12.8 其他的双极晶体管结构
12.9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3章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13.0 概述
13.1 JFET概念
13.2 器件的特性
*13.3 非理想因素
*13.4 等效电路和频率限制
*13.5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13.6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专用半导体器件
第14章 光器件
14.0 概述
14.1 光学吸收
14.2 太阳能电池
14.3 光电探测器
14.4 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
14.5 发光二极管
14.6 激光二极管
14.7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5章 半导体功率器件
15.0 概述
15.1 隧道二极管
15.2 耿氏二极管
15.3 雪崩二极管
15.4 功率双极晶体管
15.5 功率MOSFET
15.6 半导体闸流管
15.7 小结
重要术语解释
知识点
复习题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参数符号列表
附录B 单位制、 单位换算和通用常数
附录C 元素周期表
附录D 能量单位——电子伏特
附录E 薛定谔波动方程的推导
附录F 有效质量概念
附录G 误差函数
附录H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索引
显示全部信息
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所涵盖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所震撼。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里面充满了各种关于半导体材料、载流子输运、PN结特性、MOSFET、BJT等器件的详尽论述。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仿佛打开了我对微观世界的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那些肉眼不可见的电子和空穴是如何在材料中奔跑,又是如何构筑起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各种电子设备。我记得我在学习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时,书中对不同偏置下的电流行为做了非常细致的解释,包括饱和区、线性区和击穿区,并且还给出了数学模型推导,这让我对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半导体科学的百科全书,它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未来的技术发展铺平了道路。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国内的电子信息领域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作为国外经典教材的引进,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国际前沿接轨的窗口。我尤其欣赏它在概念讲解上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书中对每一个物理现象的阐述都循序渐进,从基本原理出发,逐步深入到复杂的模型和应用。每次阅读,都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知识体系上的深厚功力。例如,在讲解PN结的形成时,作者没有简单地给出结论,而是详细地分析了载流子扩散、复合以及耗尽区的形成过程,并辅以清晰的图示,让人一目了然。这种扎实的讲解方式,让我在理解抽象概念时少走了很多弯路。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思维方式的引导,它教会我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评分作为一个在实验室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拿到这本《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时,更多的是一种“故地重游”的感觉。书中很多理论和模型,在我实际工作中都曾遇到过,也正是依靠书中提供的理论基础,我才得以理解并解决一些实际工程难题。我记得有一次,我们的器件在高温下表现不稳定,经过多方排查,最终定位到是热载流子效应在作祟。当时我就翻出了这本书,书中关于热载流子效应的详细分析,包括其产生机理、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抑制方法,都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也帮助我们成功地优化了器件的制程。这本书对于工程实践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它连接了理论的深度与应用的广度,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工具书。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封面和排版设计,给人的第一印象确实不是那么“吸引人”,尤其是对于习惯了现在各种精美装帧书籍的读者来说。它更像是一本厚重的学术专著,而非一本轻松的读物。但一旦你翻开它,就会被其中蕴含的知识所吸引。本书的翻译质量也值得称赞,虽然是国外原著,但中文译文流畅自然,术语翻译准确,基本没有晦涩难懂的地方。我尤其喜欢书中穿插的例题和习题,这些题目既有基础性的巩固,也有挑战性的思考,对于检验学习效果非常有帮助。我经常在完成一个章节的学习后,尝试解答其中的习题,这不仅加深了我的理解,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之处。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研究生生涯里最艰难的“战友”之一。拿到手的时候,就被那厚重的感觉镇住了,光是目录就够让人头皮发麻的。刚开始学的时候,我总是抱着一本纸质书,一边看一边啃,遇到了不懂的地方就反复翻阅,有时候一个公式要看上半天才能理解其中的逻辑。我记得有一次,为了弄懂一个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我硬生生花了两个晚上,一边查阅各种文献,一边在草稿纸上画图,最后才勉强领悟。这本书的深度是毋庸置疑的,它就像一位严谨的老师,不允许任何马虎和敷衍。对于那些想深入了解半导体物理精髓的同学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不过,也正因为它的深入,初学者可能会觉得有些吃力,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