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紫砂壶里的中国
定价:42.00元
作者:沈泓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1534812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紫砂壶是*美中国器物之一。紫砂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人的内敛气质。随着收藏热,紫砂壶的文化价值被越来越多的收藏者认同,市场价格不断走高。
内容提要
《紫砂壶里的中国》用大量的彩图配合文字,从紫砂壶人文文化、器形形体、造型工艺、泥色气韵等多角度聚焦紫砂壶之美,描绘壶中乾坤,透视紫砂壶里的中国。
目录
目 录
章 松风竹炉 提壶相呼
——紫砂壶的历史源流之美
第二章 喜共紫瓯吟且酌
——紫砂壶的人文文化之美
第三章 香生玉尘 雪溅紫瓯圆
——紫砂壶的器型形体之美
第四章 月满则亏 以为我规
——曼生壶的十八式之美
第五章 弱水三千 仅饮一瓢
——紫砂壶的经典石瓢之美
第六章 方非一式 圆不一相
——紫砂壶的造型形体之美
第七章 紫泥新品泛春华
——紫砂壶的用泥材质之美
第八章 雪贮双砂罂 诗琢无玉瑕
——紫砂壶的做工手艺之美
第九章 栗色暗暗 如古金铁
——紫砂壶的养护包浆之美
作者介绍
作者沈泓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作协会员,多年沉迷于紫砂壶的收藏和研究,曾多次自费到宜兴当地寻访紫砂壶艺人,与很多紫砂壶大家成为挚友,自己也收藏了不少紫砂壶及其相关的资料,他写书所用的资料和图片都是手的。
文摘
序言
初次翻开这本《紫砂壶里的中国》,就被封面那温润的光泽和古朴的造型所吸引。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件器物,更承载着一段漫长的历史和无数匠人的心血。书中描绘的那些或圆润如珠,或棱角分明,或古拙静谧的壶,仿佛都在诉说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从紫砂矿土的孕育,到泥料的精炼,再到成型、烧制,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前人的智慧和对完美的追求。我仿佛能看到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在泥土中反复揉捏,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壶身;能听到那窑火熊熊燃烧的声音,见证着素朴的泥土如何蜕变成温润的艺术品。那些关于紫砂壶的传说,关于文人雅士与紫砂壶的轶事,更是为这冰冷的器物注入了灵魂,让我不禁想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次茶香伴随着紫砂壶,成为人们品味生活、交流情感的媒介。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介绍一种工艺,更是在讲述一种文化,一种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摆在家中或是茶馆里的紫砂壶,不再只是简单的茶具,而是有了生命、有了故事、有了灵魂的存在。
评分当我读到关于紫砂壶保养和品鉴的部分时,才真正感受到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壶的材质、泥料、烧制手法,来判断一把紫砂壶的价值和适用性。那些关于“养壶”的技巧,如何通过日常的使用,让紫砂壶逐渐呈现出温润的光泽,变得更具生命力,仿佛一位老友,越是相处,越是懂得彼此。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对一把紫砂壶情有独钟,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器物,更是一种陪伴,一种情感的寄托。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紫砂壶鉴定误区,这对于我这样对紫砂壶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知识。它让我明白,欣赏紫砂壶,不能只看表面,更要深入了解其内在的品质和历史。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循循善诱,让我从一个门外汉,逐渐成为一个对紫砂壶有基本认知和欣赏能力的人。
评分阅读《紫砂壶里的中国》,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奇妙感觉。书中对明清时期制壶大家们的刻画,让我印象深刻。那些名字,如供春、时大彬、陈鸣远,他们不仅仅是技艺超群的工匠,更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如何打破传统的束缚,创造出独具时代特色的壶型?书中细致地描绘了他们的创作理念,他们如何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如何将文人的雅趣融入器物的造型,如何通过精湛的手艺赋予紫砂壶独特的生命力。特别是对“供春壶”的描写,那种“肪若初发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感,至今仍令人神往。我脑海中浮现出,文人们围坐品茗,手中摩挲着这些精美的紫砂壶,谈笑风生的画面。书中那些关于紫砂壶的演变,从最初的实用器皿,逐渐成为集实用、艺术、收藏于一体的珍品,这其中的转变,反映了中国社会审美情趣的变迁,也印证了紫砂壶在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紫砂壶的“前世今生”,感受到它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魅力。
评分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紫砂壶的形状和工艺,更深层次地触及了紫砂壶所承载的哲学和美学。书中提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如何体现在紫砂壶的创作中的。紫砂壶的材质,源自大地,通过人的巧手赋予其形,再通过火的淬炼,最终回归于人,成为品茗的器具。这种循环往复,恰恰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对自然的尊重和对和谐的追求。那些壶的线条,流畅自然,仿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产物,又饱含着创作者的匠心独运。书中对不同年代紫砂壶风格的分析,也让我看到了中国社会审美意识的流变。从早期朴拙,到明清的繁复精致,再到近现代的简洁大气,每一个时期的风格变化,都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审美取向。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对中国传统美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欣赏紫砂壶那种“低调的奢华”,那种内在的、不张扬的美。
评分掩卷之际,心中涌起一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紫砂壶里的中国》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紫砂壶是如何从一件简单的日用品,升华为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瑰宝。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凝聚着匠人的智慧,蕴含着哲学的美学。书中那些生动的描绘,那些鲜活的人物,那些精美的器物,仿佛都在我眼前一一浮现。我不再仅仅将紫砂壶视为茶具,而是看到了它在中国社会生活、文化艺术、乃至精神追求中的重要地位。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制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生产,更是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我渴望有机会能亲眼看看那些书中所描绘的传世紫砂壶,去感受它们穿越时光的温度,去领略那份独属于中华文明的温润与雅致。这本书,让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近了一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