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CDMA2000-1絡技術——ME認證指定參考用書
定價:38.00元
作者:摩托羅拉工程學院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6-01
ISBN:978712101201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較係統全麵地介紹瞭 CDMA2000-1X係統。全書共分11章,主要從CDMA網絡發展及演進、網絡結構、係統提供的業務、無綫傳輸技術、空中接口、核心網、係統性能等方麵進行瞭深入的闡述,並介紹瞭摩托羅拉公司CDMA200-1X應用案例。
本書內容翔實,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和參考價值,適閤於從事電信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使用,也可作為高等院校通信專業和其他相關專來的教學用書和參考書。
目錄
章 蜂窩移動通信發展概述
1.1 稱動通信的發展曆史
1.2 移動通信中的多址方式
習題
第2章 CDMA係統的演進變化
2.1 IS-95A
2.2 IS-95B
2.3 CDMA2000-1X
2.4 CDMA2000-1XEV-DO
2.5 CDMA2000-1XEV-DV
習題
第3章 CDMA2000-1絡結構
3.1 移動颱
3.2 無綫網絡
3.3 網絡交換係統
3.4 操作維護係統
習題
第4章 CDMA2000-1X係統提供的服務
4.1 語音業務
4.2 數據業務
習題
第5章 CDMA2000-1X係統使用的基本技術
5.1 CDMA係統中使用的調製/解調技術
5.2 擴譜技術
5.3 擴頻碼
5.4 分集技術
5.5 信道編碼
習題
第6章 CDMA2000-1X係統的實現
6.1 空中接口
6.2 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
6.3 係統狀態及狀態轉移
6.4 功率控製
6.5 切換
習題
第7章 電路域網絡交換係統
……
第8章 IP基礎
第9章 分組域網絡交換係統
0章 CDMA2000-1X係統特性
1章 MOTOROLA CDMA200-1X應用案例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一個學習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它的“可讀性”與“專業性”的完美融閤。我之前嘗試閱讀過一些國外引進的、未經過本地化處理的教材,雖然內容權威,但由於術語翻譯和背景差異,閱讀起來非常費力,常常需要對照著查閱大量的網絡名詞解釋。這本書則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它使用的中文錶達流暢自然,專業術語的引入恰到好處,既保證瞭技術的準確性,又避免瞭不必要的晦澀感。更值得稱贊的是,它似乎在不斷地與時俱進,某些章節的案例引用能夠明顯感受到是基於相對較新的網絡部署經驗來編寫的,這在快速迭代的通信行業中顯得尤為重要。讀完此書,我感覺自己對整個移動通信技術體係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知識點集閤,而是一個相互連接、邏輯嚴密的知識網絡,這為我接下來的職業發展打下瞭極其堅實的基礎。
評分這本書在處理技術細節的深度和廣度之間,找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我是一名在運營商網絡維護一綫工作瞭多年的技術人員,深知理論與實際操作之間的巨大鴻溝。很多教科書要麼是寫給剛入門的學生的,過於基礎,無法解決實際故障;要麼就是高度專業化的白皮書,晦澀難懂。然而,這本書的作者顯然對實際工作的痛點有著深刻的理解。比如,在講解切換流程(Handover)的優化時,書中不僅詳細描述瞭3GPP的標準流程,還特彆加入瞭一些關於網絡側參數配置對切換成功率影響的實例分析,這對我日常的KPI優化工作有著直接的指導意義。我記得有一次我們遇到瞭一個棘手的掉綫率問題,翻閱書中關於RNC(無綫網絡控製器)資源管理的章節時,書中提到的某個配置項的默認值與我們實際部署環境的限製之間的衝突點,讓我茅塞頓開,迅速定位瞭問題所在。這種“教科書指導實戰”的體驗,是其他很多書籍無法給予的。
評分我不得不提一下這本書在深入剖析核心網絡架構時的那種抽絲剝繭的能力。在閱讀涉及核心網與接入網接口協議的那幾章時,我原本預料會遇到大量復雜的信令流程圖和狀態機描述,通常這是最容易讓人感到枯燥和睏惑的部分。然而,作者采取瞭一種非常巧妙的敘述方式:他不是一次性拋齣所有細節,而是先用高層次的抽象模型勾勒齣信息交互的骨架,然後再逐步深入到每一條信令的參數域和可選字段。這種由宏觀到微觀的引導,極大地幫助我構建瞭完整的認知地圖。特彆是關於承載網絡(Backhaul)如何適配不同業務的需求,書中對QoS(服務質量)模型的闡釋,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的DiffServ或IntServ,而是結閤瞭當時的實際網絡擁塞情況進行分析,使那些原本冰冷的協議條款瞬間鮮活瞭起來。對於任何希望從“操作員”晉升為“架構師”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思維框架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沉穩的深藍色調,配閤著燙金的標題字體,散發齣一種專業而又不失典雅的氣質。我是在一傢老牌書店裏偶然翻到的,第一眼就被它那種嚴謹的學術氣息所吸引。內頁的紙張質地也相當不錯,觸感細膩,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刺眼,這對於一本技術類書籍來說至關重要。不過,話說迴來,盡管外觀令人滿意,但真正讓我感到驚喜的還是內容排版的細緻程度。那些復雜的協議流程圖和時序圖,被清晰地繪製在每一個需要解釋的關鍵點旁邊,圖文並茂,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而且,編排的邏輯性非常強,從基礎概念的引入到復雜係統的剖析,層層遞進,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旁邊耐心講解。我尤其欣賞作者在章節末尾設置的“思考與實踐”部分,雖然我還沒有完全投入實踐,但光是閱讀那些引人深思的問題,就已經讓我對理論知識有瞭更深一層的認識。總的來說,這本書的物理呈現和初步的閱讀體驗,無疑是頂尖水準,體現瞭齣版社在專業書籍製作上的匠心獨運。
評分我是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這本教材的,當時我正在為一次重要的行業認證考試做準備,急需一本權威且覆蓋全麵的參考資料。市麵上關於移動通信技術的書籍琳琅滿目,但大多要麼過於偏重理論的純數學推導,讓人望而卻步,要麼就是過於碎片化,缺乏係統性。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是在茫茫書海中找到瞭一盞明燈。它的敘述風格非常貼近工程實踐,沒有過多矯飾的辭藻,直擊核心技術要點。最讓我感到佩服的是作者對於技術演進曆史的梳理,他不僅詳盡地介紹瞭當前主流的技術細節,還巧妙地將早期的技術思想穿插其中,使得讀者能夠理解“為什麼現在要這樣做”,而不是僅僅記住“現在就是這樣”。這種曆史觀和全局視野的構建,對於一個想要深入理解通信原理的工程師來說,是無價的。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的時間,僅僅是閱讀瞭前三章的緒論和基礎架構部分,收獲就已經遠超預期,感覺之前零散的知識點終於有瞭一個堅固的框架來承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