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教女遗规译注
定价:32.00元
作者:陈宏谋 辑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113380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清代蒙童教育教材、清末中学堂修身科教科书 ★曾国藩、南怀瑾、净空法师推荐、读经、私塾、国学班教材 ★童蒙养正的必读经典,父母、老师必读之书 ★教子为治平之本,而教女更为切要。盖以世少贤人,由于世少贤母。有贤女,则有贤妻贤母矣。有贤妻贤母,而其夫与子之不为贤人者,盖亦鲜矣。同类好书推荐《曾文正公家书》(宣纸线装、精校足本、精美至极)点击进入《读史是人生的必修课》(*:你想增加智慧吗?史书是不可不读的。)点击进入《体验人生**享受》(定弘法师出家后讲演集结传)点击进入《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中国*早语文教科书、影响民国老课本的发端之作)点击进入《群书治要译注》(题词、多国元首正在学习、净空法师力荐)点击进入
内容提要
《教女遗规》是清人陈宏谋先生所辑录的《五种遗规》中的第二篇。陈宏谋先生采录前人关于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著述事迹,分门别类辑为遗规五种,即《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总称《五种遗规》。《教女遗规》采集历代女教之经典,堪称女子教育之集大成者。古人云:“正天下,首正人伦;正人伦,首正夫妇;正夫妇,首重女德。”足见女子之教育,乃天下太平之大根大本。此书实为今世女子之必读。然而这样重要的一部典籍,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知道的人很少,更没有白话译注版本流通。为了让读者更方便地了解、学习本书,此前我们已经出版流通了《养正遗规译注》一书。此次,编者继续对《教女遗规》进行了译注,同《养正遗规译注》一样,编者对其中的艰深字词进行了详尽注释,并对每篇文章都做了浅显易懂的翻译,以便今人更好地学习和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陈宏谋,原名弘谋,晚年因避乾隆(弘历)讳,改为宏谋。他是雍正元年(1723)进士,清代广西桂林籍官员中,官位高(宰相),任官时间长(48年),任官历经省份多(曾任江苏按察使、湖南巡抚、云南布政使等职,止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外任30多年,历12省,政绩卓著),在民间影响*的一位清官、名臣。在多年的任职经历中,陈宏谋对各地民情风俗的得失利弊进行了研究,分明兴革,逐条钩考,加之勤奋学习,遂成为学识渊博、编著甚丰的学者。主要编著有:《纲鉴正史约》(增订)、《司马文公年谱》(辑)、《三通序目》(录)、《甲子纪元》(辑)、《培远堂偶存稿》、《大学衍义辑要》(辑)、《大学衍义补辑要》(辑)、《吕子节录》(辑)、《女训约言》、《培远堂文集》、《手札节要》、《课士直解》、《培远堂文录》、《湖南通志》(监修)、《五种遗规》(辑)、《陈榕门先生遗书补遗》等,著作总集有《培远堂全集》和《陈榕门先生遗书》。
文摘
序言
这本书,仅仅从书号“9787511338075”和书名“教女遗规译注”的表象,就足以激发起我强烈的好奇心。我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是枯燥的条文,而是一幅幅生动的古代女性群像。那些被记载下来的“遗规”,在现代的“译注”下,是否还能触动我们当下的心灵?我设想,陈宏谋先生的“辑”,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汇编,更是对这些古老教诲的深刻理解和再创造。或许,在字里行间,我们能看到古代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种种角色定位,她们所承担的责任,以及她们在遵循这些规范的同时,如何维系着家族的传承和社会的稳定。这本书,如同一个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们得以窥探古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也让我们有机会反思,在时代的变迁中,这些“遗规”的意义是否发生了改变,又有哪些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评分最近读到一本让我深思的作品,虽未直接涉猎其内容,但从书名“教女遗规译注”以及作者“陈宏谋 辑”的信息,我已能勾勒出它所承载的时代印记与文化价值。这本书,顾名思义,似乎是关于古代女性行为规范的经典文献,经过现代的注释与解读,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回顾历史、理解传统女性社会角色的窗口。我猜想,陈宏谋先生作为编辑者,定是经过了严谨的考据与梳理,将那些可能被时光尘封的教诲,以一种更易于现代人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于我这样一个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来说,这样的书籍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它可能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规矩”的书,更可能是一部关于女性生存智慧、家庭伦理以及社会责任的百科全书。我期待它能引导我思考,在历史的洪流中,女性是如何被塑造,又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现出她们的韧性与光辉。
评分我总觉得,一本好书,即便不直接阅读其内容,仅凭其书名与编者,便能勾勒出一幅大致的图景,激起无限的遐想。就拿这本《教女遗规译注》来说,陈宏谋先生的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厚重感,预示着其内容定非泛泛之辈。我所想象的,是它能够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她们被赋予的社会角色,以及那些代代相传的“遗规”所承载的时代烙印。现代的“译注”,我期待它能赋予这些古老的教诲以新的生命力,让它们不再是尘封的遗物,而是能够引发我们对女性地位、家庭观念、传统美德等一系列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契机。它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在历史的长河中,女性是如何被教导、被塑造,以及她们在遵循规则的同时,又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评分当我看到“教女遗规译注”和“陈宏谋 辑”这些信息时,我的脑海中立刻勾勒出一个关于古代女性教育与家庭伦理的宏大图景。我猜想,这本书定是陈宏谋先生倾注了大量心血,搜集、整理并以现代人的语言加以阐释的珍贵文献。它所描绘的,绝非仅仅是冰冷的规章制度,而更可能是古代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许,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以及那些被认为能够塑造贤淑品德的教诲。我期待,通过这本译注,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女性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以及她们如何在遵循这些“遗规”的同时,展现出各自的风采与智慧。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让我们得以审视传统的价值,并从中汲取对当下仍有意义的启示。
评分手握一本名为《教女遗规译注》的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色古香的书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陈宏谋先生作为辑录者,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我深信不疑。我预期,这本译注版的《教女遗规》,绝非仅仅是简单地将古籍堆砌,而是融入了现代人的视角和理解,使得那些曾经晦涩难懂的文字,变得生动且富有启发性。它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遥远的过去与鲜活的现在,让我们能够近距离地审视古代社会对于女性的期望与约束。我期待在其中看到,那些被视为“教诲”的细则,在陈宏谋先生的译注下,是否展现出其背后的逻辑与考量,又是否能折射出古代女性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生存智慧与道德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