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博物之美:爱德华·李尔的博物艺术传奇 科普读物 书籍 |
| 作者: | 罗伯特·麦克拉肯·佩克,未读 出品 |
| 定价: | 128.0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 出版日期: | 2018-05-01 |
| ISBN: | 9787559618627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 19世纪是博物学发展的黄金时代,传奇博物画家爱德华·李尔正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本书即呈现了他令人惊艳的博物艺术。 爱德华·李尔有非凡过人的绘画天赋,18岁出版了科学一本重要的鸟类插画专著——《鹦鹉家族图谱》,尤擅长以活物为对象作画。李尔在青年时期,主要致力于博物学插画的创作。他和科学家、收藏家和出版商一起,共同把19世纪的英国打造成一个博物文化的大本营和传播地。 李尔是一位高产的艺术家,一生创作了1万多幅来自各地的博物画作和风景画作,曾为达尔文“小猎犬号”之行发现的鸟类新品种绘图,为古尔德的博物书籍做插画。他的博物画和谐趣诗画风格,在接下来的二百年里持续影响了西方文化和审美。 作者罗伯特·佩克花费大量的精力整理资料,于是就有了这本全面介绍李尔的书籍。本书由“自然纪录片之父”《蓝色星球》导演大卫·爱登堡作序,内附200多张彩图,娓娓讲述爱德华·李尔的博物艺术传奇。这不是一本无聊的科学论文集,而是带你走入一场科学的盛宴,在欣赏李尔才能的同时,见证博物学黄金时代的开启。 |
| 目录 | |
| 序言 / 7 引言 / 13 部分 非凡的一生:李尔的童年和对博物学兴趣的萌芽_22 打开笼门:李尔和伦敦动物园_32 爱德华·T. 班尼特_39 未完成的书:李尔佚失作品集_42 《比奇船长的航海动物学》 _47 李尔和石版印刷术:科技成就艺术_51 李尔的鹦鹉专著_56 鸟类作画录:李尔之前的鸟类插画_60 巴哈本的鹦鹉_64 群雄争霸:李尔在博物学界的地位_71 约翰·古尔德_71 威廉·渣甸和普利多·约翰·塞尔比_80 托马斯·贝尔_85 不寻常的动物_91 李尔与澳洲:对澳洲的极大兴趣_93 伯爵和猫咪:李尔和德比伯爵的往来_100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和美洲之旅的设想_107 《诺斯利庄园动物集》 _110 漂泊的画家:旅行者李尔_112 女王的导师_122 去更远的地方旅行_125 异国服饰_127 旅行中的危险_128 正经地胡诌:李尔的《谐趣植物学》_131 严谨的科学:李尔的植物学_136 部分结语_139 第二部分 大家的故事,永恒的经典:李尔对童书的影响_142 毕翠克丝·波特_145 爱德华·戈里_149 简·布雷特_150 传奇的延续:两位李尔式的当代博物画家_152 威廉·库柏_152 伊丽莎白·巴特沃斯_155 站在李尔的肩膀上_158 沃尔顿·福特_158 詹姆斯·波塞克_160 诗人般的地质学者:三位继承李尔传统的旅行山水画家_164 托尼·福斯特_164 约翰·道尔_167 菲利普·休斯_169 一位受李尔影响的政治漫画家_173 尼古拉斯·加兰_173 第二部分结语_178 部分注释_180 第二部分注释_195 附录_199 致谢_200 插图列表 _ 204 |
| 编辑 | |
| ☆维多利亚女王的绘画老师、博物学黄金时代的传奇博物画家 一生创作10000多幅博物画作,贡献了科学重要的本鸟类插画专著——《鹦鹉家族图谱》。 ☆200余幅插图,多幅画作惊艳次呈现。书中展现了李尔代表性的鸟类、澳洲动物、植物、风景画等,以及后人延续李尔的风格创作之品,惊艳读者。 ☆影响西方文化和审美200年 李尔的博物画风和谐趣诗配画的形式,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插画家、童书作家、政治漫画家,直至今日。 ☆“自然纪录片之父”、《蓝色星球》导演大卫·爱登堡倾情作序。“既能精准呈现物种的特点,又善于展现动物在某一时刻的性情;将科学画和气质画结合。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所有博物画家中*伟大的一位。” |
| 媒体评论 | |
| 打开这本精致的爱德华·李尔传记,你会格外地欣赏他——一个纯粹的自然观察者,或许这也是艺术家自己希望被人记住的方式。 ——《博物》杂志 这本书聚焦于李尔作为一名博物画家的成长史,他的大量插图再次展现。对于李尔的粉丝以及对艺术和博物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值得收藏。 ? ——《出版周刊》 在这本内容详实、文笔优美、插图精美的书中,罗伯特·麦克拉肯·佩克向我们介绍了李尔在鸟类插画的地位。李尔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值得我们去细细探究。 ——克莉丝汀·杰克森,《鸟类插画作者词典:1100—2000年的大师们》作者 本书中的图片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通过介绍李尔的一生,揭示了他给同时代和后人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启发。 ——罗杰·柏诗姬,《中央公园鸟类绘画精品》一书作者 这本书很棒!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给我们奉献了一本集科学和美学于一身的作品。它详细地介绍了博物学上一段激动人历程,也高度评价了李尔作品在博物学上的重要地位。 ——莱斯利·奥弗斯特里特,美国自然博物馆图书馆珍本典藏馆馆长,史密森学会会长 |
当我在书店里看到《博物之美:爱德华·李尔的博物艺术传奇》这本书时,我内心涌起了一种久违的激动。我是一个对自然界充满好奇,但又常常因为专业术语而望而却步的普通读者。而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博物之美”和“博物艺术传奇”这些字眼,立刻吸引了我。它似乎承诺了一种不那么枯燥、不那么学院派的科普方式,将科学的严谨与艺术的灵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我一直认为,观察自然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而将这种观察付诸笔端,更是难上加难。爱德华·李尔这个名字,即使我之前并未深入了解,也自带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神秘感,我迫切地想知道,他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他的“传奇”又体现在何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动植物、地貌等自然元素。我希望它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精美的插图,将那些原本可能显得深奥的科学知识,以一种易于理解和欣赏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如何展现李尔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他的作品中蕴含的科学信息。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描绘,而是能够深入到李尔观察世界的视角,他所关注的细节,以及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理解。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艺术与科学的对话,我希望能够成为这场对话的聆听者和学习者。
评分读完《博物之美:爱德华·李尔的博物艺术传奇》,我感觉自己仿佛被拉进了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时代,与一位独具慧眼的观察者一同探索自然界的奇妙。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科普,不应止于罗列事实和数据,更在于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爱德华·李尔,这个名字对我而言,最初只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模糊的印记,但随着翻阅这本书,他逐渐鲜活起来,成为一位充满热情、执着于描绘自然之美的艺术家兼自然爱好者。我一直对那些将艺术和科学融合的作品着迷,因为它们往往能以一种更加直观、感性的方式,触及事物的本质,传递更深层的情感。这本书的“博物艺术”定位,正好戳中了我的兴趣点。我好奇李尔在那个时代,如何克服技术和认知的局限,去细致地描绘那些可能不为人知的植物、动物,甚至地质景观。我希望了解他观察的角度,他选择的描绘方式,以及这些作品背后所蕴含的科学信息。同时,“传奇”二字也暗示着,他的创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背后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和坚持,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更关心的是,这本书如何将李尔的艺术创作与科普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读者在欣赏精美图画的同时,也能学到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并从中体会到科学探索的乐趣。我期望这本书能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让我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并从中发现隐藏的“美”。
评分初翻开《博物之美:爱德华·李尔的博物艺术传奇》,我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是枯燥的标本陈列或者冰冷的科学公式,而是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画卷,一段段跨越时空的奇趣故事。我一直对那些将科学探索与艺术表现巧妙融合的作品情有独钟,而爱德华·李尔这个名字,即使在尚未深入了解之前,也已自带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光环。我并非生物学领域的专家,也并非艺术史的资深研究者,我只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热爱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的普通读者。我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标题本身所散发出的吸引力——“博物之美”四个字,点明了它将要呈现的,是一种观察自然界细微之处所能获得的独特审美体验。“爱德华·李尔的博物艺术传奇”,则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好奇这位被冠以“传奇”之名的艺术家,是如何通过他的笔触和色彩,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热爱具象化的。我尤其关注的是,他在那个科学尚未完全普罗大众化的时代,是如何以一种近乎孩童般纯真的视角,捕捉并记录下那些可能被忽视的微小生命,或者那些壮丽景观背后隐藏的动人细节。科普读物这个定位,也让我放心,这意味着书中的内容会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即使是像我这样没有深厚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从中汲取知识,领略其中的奥妙。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自然世界,一个由爱德华·李尔的眼睛所观察到的,既科学严谨又艺术粲然的独特维度。我迫切地想知道,他笔下的花鸟虫鱼、山川湖海,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故事,又为何能被称之为“传奇”。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场跨越学科界限的奇妙旅行的邀请函,而我,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启程。
评分《博物之美:爱德华·李尔的博物艺术传奇》这本书,光是书名就足以引起我的兴趣。我一直认为,优秀的科普读物,应该能够将知识的严谨与艺术的魅力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读者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而“博物之美”这个词,恰恰点明了这种可能性,它预示着我们将要踏上一段充满发现和感悟的旅程。爱德华·李尔,这个名字对我而言,既熟悉又陌生,但“博物艺术传奇”的标签,让我对他的经历和作品充满了好奇。我并非是专业领域的学者,我只是一个热爱生活、对大自然怀有深深敬意的人。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李尔的博物世界的大门。我希望它能通过精美的插图和生动的文字,让我领略到李尔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能从中学习到关于自然界的科学知识。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如何呈现李尔的“传奇”之处,他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他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我希望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历史人物的书,更是一次能够让我重新审视自然,感受科学与艺术融合之美的体验。
评分《博物之美:爱德华·李尔的博物艺术传奇》这个书名,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在我心中播下了好奇的种子。我一直认为,科普读物不应该只是冰冷的知识堆砌,而应该能够点燃读者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而“博物之美”这几个字,恰恰传达了一种将科学的严谨与艺术的灵动相结合的理念,这让我非常着迷。我并非专业的科学研究者,也不是艺术史的资深人士,我只是一个对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充满敏感,对大自然充满热爱的人。爱德华·李尔,这个名字在我看来,本身就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艺术的韵味。我非常好奇,他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他的“博物艺术传奇”又将带给我怎样的震撼?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向我展示李尔的艺术作品,并且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让我了解到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李尔本人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能够通过李尔的视角,让我重新认识和理解我们所处的自然界。我期待它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认知大门,让我看到一个更加丰富、更加迷人的博物世界。
评分当我看到《博物之美:爱德华·李尔的博物艺术传奇》这本书时,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我一直认为,科普读物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应该是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的艺术。而“博物之美”这几个字,就准确地传达了这种理念,它暗示着科学的探索也能带来审美的享受。我并非拥有专业科学背景的读者,但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和好奇。爱德华·李尔这个名字,我之前并不熟悉,但“博物艺术传奇”的描述,瞬间勾起了我的兴趣。我迫切地想知道,他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他的艺术作品又为何能够被称为“传奇”?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向我介绍李尔的生平、他的创作理念,以及他作品中蕴含的科学价值。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更是一次能够引领我深入了解自然界、感受艺术魅力的旅程。我尤其关心的是,这本书将如何展现李尔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这些作品背后所承载的科学信息。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拓宽我的视野,让我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审视我们所处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评分我是一个对自然界万物充满好奇的人,但常常被晦涩难懂的科学术语和复杂的理论所困扰。《博物之美:爱德华·李尔的博物艺术传奇》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对“既有知识性又不失趣味性”的科普读物的期待。“博物之美”四个字,让我看到了将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可能性,而“爱德华·李尔的博物艺术传奇”则为这本书增添了一层神秘而引人入胜的色彩。我并非专业的生物学家或艺术家,我只是一个热爱观察生活、乐于学习新事物的人。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更加直观、更加感性的方式,让我领略到自然界的奥秘。我好奇李尔是如何在那个时代,用他的画笔和文字,记录下他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他的“传奇”之处究竟在哪里?是他的艺术造诣,还是他对科学的贡献,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解答这些疑问,并且带我进入一个由他所构建的,充满生命力和艺术魅力的博物世界。我期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被那些精美的插图所吸引,同时也能从中学习到关于动植物、地貌等方面的知识,并感受到科学探索的乐趣。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次与伟大灵魂的对话,我迫切地想参与其中,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博物之美”。
评分《博物之美:爱德华·李尔的博物艺术传奇》这本书,光听书名就让我心生向往。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真正好的科普读物,应该能够将复杂的科学知识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并且能够激发我们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博物之美”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种诗意的色彩,它暗示着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科学的发现,更是关于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审美体验。爱德华·李尔,这个名字我之前并未有过深入了解,但“博物艺术传奇”的标签,让我觉得他一定是一位非同寻常的人物。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他如何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热爱,通过艺术的语言来表达。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图录,更是一次关于他探索自然的旅程的记录。我尤其好奇的是,在那个科学技术尚未如此发达的年代,他究竟是如何做到对自然界进行如此细致入微的描绘的。他的作品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科学信息?他的艺术风格又是如何影响他对自然世界的理解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一个更加生动、更加立体的自然世界,一个由李尔的眼睛所看到的,充满生命力和智慧的世界。我期待它能够为我打开一扇了解自然界的窗户,让我从中获得知识,同时也能享受到艺术带来的愉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博物之美:爱德华·李尔的博物艺术传奇》。我本身就对那些能够唤醒内心童趣和探索欲的科普读物情有独钟,而“博物之美”这几个字,似乎就预示着它将带我进入一个充满奇趣和惊喜的自然世界。我并非科班出身的科学家,也不是艺术鉴赏的大家,我只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的人。爱德华·李尔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并不熟悉,但我相信,任何一个对自然界的热爱者,都会被“博物艺术”这个概念所吸引。我一直认为,科学与艺术并非是相互排斥的,相反,它们能够相互辉映,共同展现世界的魅力。这本书将两者结合,这让我看到了它独特的价值。我好奇李尔是如何在那个没有高清摄像机和详尽分类体系的时代,用他的画笔去记录和呈现自然的细节。他的“传奇”之处又体现在何方?是他的发现,还是他独特的表现手法,抑或是他所付出的努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解答这些疑问,并且用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将科学知识融入到艺术的欣赏中。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堆文字和图片,而是一种能够触动我内心、激发我对自然界产生更深层理解和热爱的媒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生动的自然世界,一个由爱德华·李尔的视角所呈现的,充满诗意与科学的奇幻画卷。
评分当我第一次看到《博物之美:爱德华·李尔的博物艺术传奇》这本书的名字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些充满画面感的联想。我一直认为,真正优秀的科普读物,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应该能够触动读者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而“博物之美”这四个字,就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空间,它似乎承诺着一种更加感性、更加艺术化的科学探索之旅。爱德华·李尔,这个名字对我来说,虽然不陌生,但对其了解并不深入,而“博物艺术传奇”的标签,让我对他的故事充满了期待。我迫切地想知道,他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他如何在那个时代,以一种非凡的方式,将他对自然界的观察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并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传奇”。我并非是拥有深厚科学背景的学者,我只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通过阅读来拓展视野的普通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向我展示李尔的作品中所蕴含的科学信息,同时也能让我欣赏到他独特的艺术风格。我更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科学的探索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美丽,而艺术的创作,也能成为一种理解自然界的方式。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次穿越时空的邀约,让我能够近距离地感受一位伟大博物艺术家的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