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实用阶梯训练习题集 段位篇(上下)
定价:66.00元
作者:东艺盛创作团队
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464162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围棋实用阶梯训练习题集(段位篇)(套装共2册)》包括:《围棋实用阶梯训练习题集.段位篇(上册)》《围棋实用阶梯训练习题集.段位篇(下册)》共2册。《围棋实用阶梯训练习题集.段位篇(上册)》一书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和积累,搜集了大量围棋实战技巧,在编辑过程中相互探讨,一起研究、整理出这套系统的少儿围棋教学书。能为全国少儿围棋教师及广大学棋儿童,提供一套能够按阶梯学习,集系统和实用、辅导和练习为一体的教材,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目录
《围棋实用阶梯训练习题集.段位篇(上册)》目录:
一、基本功训练
(1)复杂吃子
(2)对杀
(3)劫杀
二、中盘攻击手筋
(1)分断
(2)封锁
(3)破坏棋形
(4)搜根
(5)常形进攻
三、劫的攻防
(1)劫的攻防
四、中盘防守手筋
(1)连接
(2)出头
(3)整形
(4)腾挪
五、中盘构思
(1)扩张模样
六、常见死活
(1)净活
(2)双活
(3)劫活
(4)净杀
七、布局
(1)布局选点
八、官子
(1)官子手筋
参考答案
……
《围棋实用阶梯训练习题集.段位篇(下册)》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对训练的节奏和重复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围棋的进步,说到底就是对各种定式、手筋和常见战斗模式的肌肉记忆和本能反应的形成。如果习题集的设计不够精妙,很容易让人在重复训练中感到枯燥,从而功亏一篑。我非常好奇这套书在“量”与“质”的分配上是如何拿捏的。是倾向于海量的、巩固基础的变例,还是侧重于精选的、能启发思维的难题?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后者,即每一道题都具有很高的信息密度,能引申出多个相关的知识点。如果它能做到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一样,在训练我的视觉和计算力的同时,还能不断地激活我对棋理的深层理解,那么它的价值将是不可估量的。那种“做完一道题,感觉自己对整个棋盘的认知都加深了一层”的体验,才是我真正追求的训练效果。希望这本书的题目设计能够避免那种低效的机械重复,而是充满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变化组合。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的色调搭配上简洁的字体,一看就知道是正经的、有分量的围棋教材。拿到手里的时候,那种纸张的质感就让人感到很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纸张,翻页的时候很顺滑,而且油墨印刷得非常清晰,无论是棋盘的线条还是棋子的图像,都保持着极高的辨识度。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和棋谱打交道的棋手来说,清晰的图版是阅读体验的基础,很多时候,模糊的棋盘图会导致对局面的误判,但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特别是那些复杂的定式和手筋分析图,每一个变化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让人感觉作者团队对细节的把控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虽然我还没深入到题目本身,但光从这本书的“外衣”就能感受到里面内容的扎实程度和对读者的尊重。这无疑是一套从外到内都体现出专业水准的棋谱读物,让人对即将开始的训练充满期待,也让人相信它能为我的棋艺提升提供一个坚实的物质载体。翻开扉页,那种严谨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感觉像是在接触一本值得收藏的经典之作,而不是随随便便的习题册。
评分从整体的学习路径来看,我非常看重一本教材能否提供清晰的自我评估机制。毕竟,在没有老师实时指导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做题的正确率和耗时来反思自己的进步曲线。我希望这套书的设计中,不仅有标准答案,更要有详尽的“错误分析”和“常见陷阱提示”。比如,一个局面如果选错了第二手,会导向什么样的劣势结果?这种对比分析,远比单纯知道正确答案更有教育意义。如果它能针对不同段位的学习者,设置不同的考察点和难度梯度,那简直是完美。这样,我就可以明确知道自己在哪一类局面(比如“长考型打入后的应对”或者“大龙被分割后的急所处理”)存在系统性缺陷,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突破。一本好的教材,应该像一个耐心的私人教练,不仅指出错误,还能告诉我如何避免下一次犯同样的错误,并且能够清晰地展示出从一个段位迈向下一个段位所需跨越的具体技术鸿沟在哪里。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最大的困扰在于,在阅读那些顶尖棋手的棋谱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挫败感——那些神之一手的背后,我完全看不到逻辑链条。这使得我很难从大师的对局中真正吸收精华,只能停留在表面感叹。我希望找到的教材,能把那些高段位棋手常用的、看似玄奥的招法,用更贴近我们日常水平的语言和层级结构重新梳理一遍。我关注的是它是否能有效“翻译”那些高段位的技术壁垒。比如,如何将一个复杂的弃子争地的局面,分解成几个可量化的步骤,让我们这些中坚棋手能够理解其背后的价值权衡。如果这套习题集能够做到这一点,即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兼顾理解的有效性,那么它对提升棋力将是革命性的。很多教材要么太基础,对高段位提升无益;要么太偏锋,脱离实战需求。我期待这本书能在“难度”和“可达性”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真正成为连接业余高手与专业领域的桥梁。
评分我最近在琢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系统地将中盘的战斗能力从“模糊的直觉”提升到“清晰的计算”层面。很多时候,我们在实战中会因为计算深度不够而错失良机,或者陷入不必要的纠缠。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构建起高效计算框架的辅助教材,而不是仅仅罗列一些高难度的死活题。因此,当我看到这套书的编排结构时,心中就产生了一种“终于找到了”的感觉。它似乎不是简单地堆砌难度,而更像是在铺设一条从基础逻辑到复杂局面应对的阶梯。我更看重的是它背后的教学理念——它如何引导棋手去理解“为什么这么走”而不是仅仅记住“该怎么走”。我设想,通过系统的训练,这本书应该能帮助我建立起一套面对复杂棋局时的情绪管理和时间分配策略,避免在关键时刻因为慌乱而导致计算失准。如果真能达到这种效果,那它就超越了一般的习题集,成为了一本实战思维的教练书。期待接下来的练习能检验出这种教学思路是否真的能够有效地固化我的中盘判断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