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心理學與提問技巧:如何問齣你想要的答案
定價:38.00元
作者:楊宏碧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803694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問道於盲,不得指引;盲人摸象,一樣是不得要領。溝通是否有效,在於提問是否到位。掌握提問的藝術,纔能獲得堪稱藝術的答案。
不管你是想獲得職場的升職加薪、贏得客戶的信任,還是希望通過一句提問就備受矚目, 心理學與提問技巧:如何問齣你想要的答案都是你全方麵的實用寶典,大量的真實案例、到位的提問技巧會使你受益終身。
目錄
目 錄
上 篇 一切從提問開始
章 提問能力——你質疑過世界嗎 002
不斷叩問是探索真理的步 002
問題誕生創意,從而改變世界 005
提問就是推陳齣新的能力 007
成功始於善提問 010
如何通過提問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012
第2章 提問意識——埋下問題的種子 016
孩提時代,就應敢於提問 016
把握方嚮,擁有自己的主見 019
敢於批判,不做隨聲附和的跟屁蟲 021
沒有問題,那就絞盡腦汁提問 023
相信自己,大膽證明自己 025
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 028
第3章 提問心理——對方願意迴答的問題 031
慰藉提問,錶達自己的同情 031
激發興趣,喚起對方的關注點 033
言語暗示,打消對方的疑慮 036
製造疑問,促使對方樂意效勞 037
問寒問暖,拉近彼此的距離 039
適時反饋,讓對方感到被重視 041
第4章 提問樣式——問到對方的心坎裏 044
選擇提問,引導對方作齣肯定迴答 044
連續提問,迫使對方無話可藏 047
層層提問,從而獲得自己所需 049
試探提問,找準彼此之間的一緻麵 052
間接提問,善於尋找話題中的答案 055
第5章 提問分寸——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 058
微笑提問,使對方放下戒心 058
適時提問,讓對方愉快地聊下去 061
引導提問,讓對方談得意的事情 063
請教提問,將優越感給對方 066
請勿追問,彆給對方太大壓力 068
第6章 提問雷區——錯誤提問要不得 071
不問隱私,尊重對方的私人生活 071
不問禁忌,保持適宜的社交距離 073
不談是非,否則會讓對方感覺你不可信 076
不問苦衷,誰都有痛苦的迴憶 078
不問短處,對方的軟肋是禁區 080
中篇 提問專傢的修煉冊
第7章 提問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086
提問之前作好準備 086
好問題需要巧妙設計 089
作好深入交談的提問準備 092
問始於聽,好問題來源於傾聽的準備 095
細心觀察,瞭解對方的心理 097
第8章 提問鋪墊——先聽後問更恰當 100
仔細傾聽,誘導對方多說 100
你的傾聽是對他人高的恭維 102
在傾聽中洞悉對方的真實心理 104
在傾聽中探知對方的在意點 106
在傾聽中讀懂對方的肢體語言 108
彆說得太多,謹慎暴露信息 110
商務溝通中的傾聽技巧 112
第9章 提問反饋——學會答話的技巧 116
溝通中巧妙的應答技巧 116
迴答時錶達理解之情,製造共鳴 118
迴答時態度誠懇,博得對方好感 120
用事實說話,應答有理有據 122
反問,將問題還給對方 124
有問不答,寥寥數語即可 126
對不想迴答的問題,巧妙拒絕 129
尖銳問題,應答須慎重 130
0章 提問技巧——問齣對方的真心話 134
巧妙提問,韆個發問不如妙問 134
恰當提問,問對問題很重要 136
同理提問,請站在對方的角度 139
含糊提問,讓對方猜不透問題的實質 141
心理提問,學會理解對方 143
誘導提問,故意吐露秘密贏得信任 145
1章 提問類型——多種角度剖析對方 148
靈巧設問,啓發對方有效思考 148
適時反問,強調自己的觀點 151
互動提問,令人不想迴答都難 153
激將提問,激發對方自己的欲望 154
變換提問,熟練運用多種類型 156
2章 提問藝術——讓對方說得更多 159
令人愉悅的提問,促進彼此關係的融洽 159
真誠簡潔的提問,瞭解對方更多的信息 162
充滿熱忱的提問,讓對方樂意與你交談 165
積極有效的提問,打開內嚮者的心扉 167
營造氣氛的提問,搭建雙方溝通的橋梁 170
下篇 永遠不要停止提問
3章麵試提問——做一個慧眼識纔的HR 174
電話麵試,隻言片語中瞭解對方 174“九式”提問,尋找閤適的員工 176
聊天提問,營造齣輕鬆氛圍 180
麵試中應聘者如何提問 182
有效提問,更多地瞭解應聘者 185
4章 社交提問——成為左右逢源的交際傢 189
好奇提問,激發對方迫切的欲望 189
贊美提問,讓對方心花怒放 191
攻心提問,問對方想說的 194
風趣提問,渲染快樂氛圍 197
化解提問,巧妙幫對方打圓場 199
5章 銷售提問——一個營銷大王的攻心計 202
花式提問,客戶正在想什麼 202
循序提問,客戶的需求是什麼 206
電話提問,如何嚮客戶傳遞信息 209
技巧提問,如何滿足客戶的需求 212
具體而問,如何對癥 215
6章 談判提問——引導談判順利的捷徑 219
目標提問,問題圍繞主體內容展開 219
規則提問,錶現齣恰當的談判禮儀 221
破局提問,適時化解對手的敵意 224“六式”提問,牢牢掌握談判的主導權 227
說服提問,先說理再打動對方 230
7章 情感提問——用問題敲開愛情的大門 233
彆過分計較將提問變審問 233
將每天的詢問幻化為一種鼓勵 235
如何提問會越吵越愛 238
美好的愛情需要適時貼心的問候 240
喋喋不休的追問令人厭煩 243
探詢對方的興趣愛好並全力支持 245
8章 職場提問——把握自己選擇的權利 248
清楚提問,讓對方更好迴答 248
遞進提問,由淺入深更容易得到答案 250
迂迴提問,讓下屬感到被信任 253
建議提問,巧妙嚮領導進諫 255
多聽少問,在領導麵前言多必失 257
定性提問,摸準領導脾氣再問 259
9章 課堂提問——因材施教的教學藝術 262
精準提問,有些問題不要問 262
課堂提問,問齣“精彩”來 265
精心提問,促使學生更愛學習 268
提問“八法”,使教學效率事半功倍 270
巧設妙問,營造高質量的課堂 274
參考文獻 278
作者介紹
楊宏碧,畢業於鞍山師範學院,本科學曆。多年來,一直從事教學工作,教學經驗豐富。多次參加*各類課題研究,成果卓著。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書名讓我一下子就産生瞭好奇。“心理學與提問技巧”,這組閤聽起來就很有意思。我一直覺得,提問不僅僅是獲取信息的方式,更是一種洞察人心、理解對方思維模式的工具。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可能並非對方不願意說,而是我們問的方式不夠恰當,沒有觸及到對方真正的想法,或者說,沒有提供一個讓他們願意開口的“安全區”。而“心理學”的引入,更是讓我期待,這本書是否能揭示提問背後的心理機製,比如如何利用人們的認知偏差,如何理解對方的情緒狀態,又或者如何建立信任,從而讓提問更加“精準”和“高效”。我設想,這本書可能會探討一些經典的心理學理論,然後將其巧妙地融入到提問的場景中,比如,在談判中如何通過提問引導對方做齣讓步,在人際交往中如何通過提問化解誤會,甚至在自我反思時,如何通過提問來更深入地認識自己。我特彆關注的是,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具體的提問範例,以及這些範例背後的心理學邏輯。因為理論固然重要,但能夠實際應用纔是關鍵。如果這本書能讓我學會一套係統性的提問方法,讓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更自如地“撬開”彆人的心扉,那絕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評分這本書名,一語道破瞭溝通的核心難題——如何有效地獲取信息,並理解信息背後的含義。“心理學”這個詞,讓我預感到這本書的內容絕非淺嘗輒止,而是會觸及到人類思維、情感和行為的深層機製。我一直覺得,提問的藝術,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人性的理解。我們為什麼會問齣這個問題?我們期待得到什麼樣的答案?而對方為什麼會這樣迴答?這些背後都隱藏著復雜的心理活動。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揭示這些“隱藏邏輯”。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楊宏碧女士是否會分享一些關於“傾聽”的技巧,因為在我看來,有效的提問與高效的傾聽是相輔相成的。很多時候,我們急於問齣下一個問題,卻忽略瞭認真傾聽對方的迴答,錯失瞭理解其真實意圖的機會。這本書會不會講解如何通過提問來“激活”對方的思考,讓他主動去探索和發現?這是一種非常高級的引導方式,能夠讓對方在迴答問題的同時,也獲得自我成長的機會。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成為一個不僅會問,而且懂得如何通過提問來創造價值的溝通者。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在我看來,是一份承諾,也是一種引導。它承諾的是,通過學習,你將能獲得“你想要的答案”。而“心理學”的背書,則讓這種承諾顯得更加紮實可信。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有些人的提問總是能直擊要害,而有些人卻總是繞來繞去,不得要領?這背後一定涉及到瞭對人性的洞察,對溝通心理的理解。我猜測,這本書或許會深入探討“動機”和“需求”在提問中的作用。當我們提問時,我們是否瞭解對方提問背後的動機?反之,我們自己的提問,是否觸及到瞭對方的內在需求,從而激發他迴答的意願?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講解如何通過提問來“探測”對方的真實想法,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的迴答。比如,當對方說“我不太清楚”的時候,我們如何通過追問,找齣他“不清楚”的具體原因?或者,當對方給齣模棱兩可的答案時,我們如何通過精準的提問,讓他顯露齣更明確的態度?我設想,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教你“怎麼問”,更教你“為什麼這麼問”,以及“問齣這個問題後,你能從中獲得什麼”。這是一種從“術”到“道”的升華,也是我希望從閱讀中獲得的。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第一眼就被封麵上“如何問齣你想要的答案”這句話吸引住瞭。在我的印象裏,很多人都有一種“問不對”的睏境,明明心裏有疑問,卻不知道該怎麼問,或者問瞭之後得到的答案總是牛頭不對馬嘴,讓人很沮喪。我尤其想知道,這本書會提供一些什麼樣的“技巧”,能夠幫助我們擺脫這種睏境。是不是有一些關於“開放式問題”和“封閉式問題”的運用指南?又或者,書中會講解如何根據不同的情境和對象,調整提問的策略?例如,麵對一個非常內嚮的人,和麵對一個滔滔不絕的社交達人,提問的方式肯定是大相徑庭的。我很好奇,作者楊宏碧女士,作為一位在心理學和提問技巧領域有建樹的人,她是否會分享一些她自己的實踐經驗,或者她觀察到的、非常獨特的提問案例?我期待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而是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能夠立竿見影的建議。比如,當我遇到一個棘手的客戶,如何通過提問來找齣他真正的不滿;當我需要從一個同事那裏獲取關鍵信息,如何巧妙地引導他開口。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套“提問兵法”,讓我成為一個更高效的溝通者。
評分“心理學與提問技巧”,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帶著一種探索的意味。我常常覺得,每一次與人交流,都是一次小小的心理博弈,而提問,無疑是這場博弈中最重要的“武器”。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是否會深入剖析一些常見的“無效提問”的陷阱,以及如何規避它們。比如,那些帶著預設結論的問題,那些過於籠統的問題,那些讓對方感到被評判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避免?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反直覺”的提問思路,那些看似簡單,實則蘊含深厚心理學智慧的提問方式。我設想,作者可能會從人際關係的構建、情緒的調動、甚至是非語言信息的解讀等角度,來闡述提問的奧秘。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否會講解如何通過提問來“培養”對方的思考能力,而不是僅僅讓他們提供一個簡單的答案。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溝通,也是我希望能夠掌握的能力。如果這本書能讓我明白,如何通過恰當的提問,去激發對方的潛能,去引導對方做齣更明智的決策,那將是一次非常寶貴的學習經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