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河南省台前县耕地地力评价
定价:60.00元
作者:丁传峰,侯会云,丁敬坡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116316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台前县土肥站技术人员,先后6次参加河南省土肥总站、农业部在郑州、新乡、扬州举办的“耕地地力评价技术培训班”。在省站的统一组织下,台前县农业局启动了耕地地力技术评价工作。本次耕地地力评价完全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和《耕地地力评价指南》确定的技术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采用了由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江苏省扬州市土肥站共同开发的《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4.0》系统平台。通过建立县域耕地管理资源数据库、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单元、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与评价单元赋值、综合评价、撰写报告等一系列技术流程,2011年12月完成了《河南省台前县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报告》的编写工作。
目录
章台前县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概况()
节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第二节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
第三节农业自然资源条件()
第四节水资源条件()
第五节农业生产简史()
第六节农业上存在的问题()
第七节农业生产施肥()
第二章土壤与耕地资源特征()
节台前县土壤类型()
第二节台前县土属分布概况()
第三节耕地立地条件()
第四节耕地保养管理的简要回顾()
第三章耕地土壤养分()
节有机质()
第二节大量元素()
第三节微量元素()
第四节土壤pH值()
第四章耕地地力评价方法与程序()
节耕地地力评价基本原理与原则()
第二节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流程()
第三节资料收集与整理()
第四节图件数字化与建库()
第五节土壤养分空间插值与分区统计()
第六节耕地地力评价与成果图编辑输出()
第七节耕地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
第八节耕地地力评价工作软、硬件环境()
第五章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节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第二节耕地地力评价指标()
第三节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第四节评价指标隶属度()
第五节台前县评价样点和评价单元()
第六章耕地地力等级()
节耕地地力等级()
第二节台前县耕地生产潜力估算与计算()
第三节台前县一等地的分布与主要特征()
第四节台前县二等地的分布与主要特征()
第五节台前县三等地的分布与主要特征()
第六节台前县四等地的分布与主要特征()
第七章耕地资源利用类型区()
节耕地地力评价指标空间特征分析()
第二节耕地地力资源利用类型区()
第三节中低产田类型()
第八章耕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节土壤障碍因素()
第二节土壤改良和培肥措施()
第三节科学施肥()
第四节耕地质量管理()
附件()
附图(103)
附图1河南行政区划图(103)
附图2台前县政区图(104)
附图3台前县土壤图(105)
附图4台前县土壤图(106)
附图5台前县土壤质地构型图(107)
附图6台前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图(108)
附图7台前县土壤全氮养分分布图(109)
附图8台前县土壤有效磷分布图(110)
附图9台前县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图(111)
附图10台前县土壤有效锌含量分布图(112)
附图11台前县土壤有效锰含量分布图(113)
附图12台前县土壤有效铜含量分布图(114)
附图13台前县土壤有效铁含量分布图(115)
附图14台前县灌溉分布图(116)
附图15台前县排涝分布图(117)
附图16台前县县级地力等级评价图(118)
附图17台前县耕地地力等级图(县)(119)
附图18台前县耕地地力等级图(部)(120)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河南省台前县耕地地力评价》这个书名,瞬间勾起了我对土地的敬畏之心和对农业科学的好奇。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台前县,一个具体的地理坐标,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希望和辛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这片土地的“天赋”与“潜力”。我想知道,在这本评价书中,作者们是如何构建他们的评价体系的?是采用了国际通用的标准,还是结合了中国国情和台前县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评价模型?评价过程中,又会考量哪些重要的指标?例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氮磷钾等速效养分的水平、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甚至是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活性?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地阐述这些指标的意义,以及它们是如何共同影响耕地地力的。同时,我也期待作者们能够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展现出台前县耕地地力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例如,是否存在“高产区”和“低产区”?这些差异的成因又是什么?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份关于土地的“体检报告”,更可能是一份“发展指南”,它能够为台前县的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评分读到《河南省台前县耕地地力评价》这个书名,我便被深深吸引。耕地,承载着农业的希望,也维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台前县,一个具体的地名,意味着这本书将提供关于这片土地的详实数据和深入分析。我怀揣着极大的好奇心,渴望了解作者丁传峰、侯会云、丁敬坡是如何深入探究这片土地的“潜能”。我想知道,他们所采用的耕地地力评价体系是怎样的?是否融合了土壤学、农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评价指标又涵盖了哪些方面?除了基本的土壤养分含量,是否还考虑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如质地、结构、pH值、容重,以及土壤的生物活性、保水保肥能力等?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出台前县耕地地力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找出高产区和低产区的成因,并对影响地力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剖析。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份“体检报告”,更是一份“发展规划”,它能够为台前县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助力当地实现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河南省台前县耕地地力评价》。光是这个名字,就勾勒出了一幅画面:广袤的田野,辛勤耕耘的农人,以及背后那双审慎评估的眼睛。作为一名对农业发展和土地资源管理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immediately被它吸引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揭示台前县耕地的“身份证”,告诉我这里的土地究竟有多“肥沃”,又有着怎样的“潜力”。我想知道,这种评价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它是否考虑了土壤的质地、肥力、灌溉条件、气候因素,甚至历史的耕作习惯?作为一本评价性质的书籍,它必然会涉及到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我希望作者们能够将这些复杂的数据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洞察其中的奥秘。比如,我很好奇,台前县的耕地在不同区域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哪些区域是“宝地”,哪些区域需要“调养”?这些评价结果,又将如何指导未来的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规划?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片土地的“体检报告”,更可能是一份“发展蓝图”。我期待它能为台前县的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的依据,帮助当地农民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我想象着,书中的每一页都可能隐藏着一个关于土地的故事,一个关于如何守护和发掘土地价值的故事。
评分《河南省台前县耕地地力评价》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了一幅幅辛勤耕耘的画面,以及背后那套严谨的科学体系。耕地,是农业的根本,其地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台前县,作为河南省的一个具体区域,它的耕地地力状况,也反映了中国广大中原地区耕地资源的一个侧面。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这片土地的“健康密码”。我想知道,作者们在这本书中,是如何定义和量化“耕地地力”的?他们是否考虑了土壤的肥力、水分、空气、温度等自然条件,以及耕作管理、灌溉排水、土壤改良等人工因素?评价体系的建立,一定充满了科学的考量。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评价过程中所采用的关键指标,例如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氮磷钾、pH值、CEC(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质地、土壤结构等等,并解释这些指标是如何影响耕地地力的。更重要的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描绘出台前县耕地地力的空间分布格局,找出影响地力的关键制约因素,并为未来的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可行的建议。
评分《河南省台前县耕地地力评价》这个书名,瞬间激起了我脑海中关于土地的宏大叙事。耕地,是养育生命的根基,是文明传承的载体。台前县,这个名字,我或许并不陌生,但这本书将带领我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体质”。我想象,这是一本凝聚着科学智慧和实践经验的著作。作者们,丁传峰、侯会云、丁敬坡,他们必定是深入田间地头,与土地对话,与农民交流,才得以描绘出这幅详实的耕地地力图景。我特别好奇,书中所采用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是怎样的?是沿用了国家统一的评价体系,还是在其中加入了更为精细化的、针对台前县特色的评估维度?比如,对于当地特有的土壤类型,例如黄土、沙土,甚至是盐碱土,它们在地力评价中会占据怎样的权重?书中是否会分析影响耕地地力的关键因素,如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土壤pH值、容重、通气透水性等?我更期待的是,书中不仅仅是罗列数据,而是能够通过这些数据,揭示出台前县耕地地力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性可能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一本优秀的评价性书籍,应该能够引发思考,推动行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台前县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支撑,帮助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耕地质量,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的读者,我看到《河南省台前县耕地地力评价》这个书名时,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探究欲望。耕地地力,这是一个既宏观又微观的概念,它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台前县,虽然可能不是全国闻名的农业大县,但它所代表的,是中国广袤农村地区耕地资源现状的一个缩影。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的“健康状况”。我想要知道,作者们是如何界定“地力”的?这其中包含了哪些关键的评价指标?例如,土壤肥力是否仅指化学肥力,还是也包括了物理肥力和生物肥力?在评价过程中,是否考虑了气候因素(如降雨量、光照、温度)、灌溉条件、地形地貌,甚至人文因素(如施肥习惯、耕作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科学严谨但又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台前县耕地地力的整体水平和区域差异。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针对地力较低的区域,有哪些改良措施?如何科学地进行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是对台前县耕地的一次“体检”,更可能是对未来农业发展的一次“诊断”和“处方”。
评分读到《河南省台前县耕地地力评价》这个书名,我的思绪瞬间飞到了黄河故道,那片承载着无数农耕文明的土地。我一直对中国广袤的农村有着深深的眷恋,尤其是那些具体到县域层面的研究,总能让我感受到一种踏实和亲切。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土地的书,更是关于“人”和“土地”之间关系的载体。耕地地力,这四个字,蕴含着多少年的风雨侵蚀、多少代人的辛勤汗水。它关乎着粮食的产量,关乎着农民的生计,更关乎着国家的粮食安全。我特别好奇,在进行这项评价时,丁传峰、侯会云、丁敬坡这几位学者,他们是如何定义“地力”的?是仅仅从物理和化学指标来衡量,还是也纳入了生物活性、土壤健康等更宏观的概念?他们的评价体系是否具有普适性,还是针对台前县的特殊情况量身定制?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严谨的科学方法论,例如如何进行采样、检测,如何处理和分析数据,以及最终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评价等级。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而是能够对地方政府的决策者、农业生产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比如,如果某个区域的地力评价结果不理想,书中是否会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如增施有机肥、调整耕作制度、改善灌溉排水等?这本书,在我眼中,是连接科学研究与乡村实践的桥梁,它承载着对这片土地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发展的期盼。
评分《河南省台前县耕地地力评价》这个书名,让我瞬间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与科学探索精神。耕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粮食的供应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台前县,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理区域,这本书将聚焦于这片土地的耕地地力。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们在这本书中,是如何定义和评价“地力”的?他们是如何将复杂的土壤科学、农业气象、水文条件等因素进行整合,形成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评价所依据的关键指标,例如土壤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土壤pH值、土壤质地、土壤结构、耕作层深度,甚至是否考虑了土壤的生物活性?此外,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呈现出台前县耕地地力的空间分布特征,识别出地力较高和地力较低的区域,并深入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这本评价,在我看来,不仅是对台前县耕地的一次“诊断”,更是为未来耕地质量提升和科学利用提供宝贵的指导。
评分当我的目光停留在《河南省台前县耕地地力评价》这个书名上时,一股对脚下土地的好奇心油然而生。耕地,这最平凡也最伟大的资源,是支撑我们生存的基础。台前县,一个具体的地域,它的耕地地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当地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福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土地医生,为这片土地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入的“体检”。我想知道,作者们是如何定义和衡量“地力”的?这其中是否涵盖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属性?例如,土壤的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养分状况、pH值、保水保墒能力、透气性等,是否都是评价的重要维度?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例如,土壤采样的方法、实验室检测的指标、数据分析的模型等等?我更希望能看到,通过这些评价,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台前县耕地地力的现状,找出那些“问题地块”和“潜力地块”,并为它们“对症下药”。这本书,在我眼中,不仅仅是一份学术研究成果,更是对一片土地的深切关怀,它承载着对未来农业发展的美好期许。
评分当我看到《河南省台前县耕地地力评价》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广袤的农田和辛勤的劳作场景。耕地地力,这看似朴实的概念,实则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它直接关系到粮食的产量、质量,以及农民的生计。台前县,这个具体的地名,将这项评价引向了一个更微观、更聚焦的层面。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土地医生”,为台前县的耕地进行一次全面而细致的“体检”。我想知道,在这本评价书中,作者们是如何构建他们的评价体系的?他们是否考虑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例如,土壤的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养分状况、pH值、保水保肥能力、透气性等等,是否都是评价的重要维度?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例如,土壤采样的方法、实验室检测的指标、数据分析的模型等等?我更希望能看到,通过这些评价,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台前县耕地地力的现状,找出那些“问题地块”和“潜力地块”,并为它们“对症下药”。这本书,在我眼中,不仅是一份学术研究成果,更是对一片土地的深切关怀,它承载着对未来农业发展的美好期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